鸡蛋怎么吃最有营养 白水煮鸡蛋
鸡蛋怎么吃最有营养 白水煮鸡蛋
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能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加热温度低,维生素等营养得以全面保留,煮蛋的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起到健脑作用,对老人十分有益。
清水蛋中也保留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可以说是老人的长寿丹。
做法: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每天一个,养生效果极佳。
提醒:一般等自然冷却后再剥开吃,不会破坏蛋白。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烫伤手指。
笨鸡蛋怎么吃有营养 水煮蛋
原料:笨鸡蛋4个、水500克
方法:1.鸡蛋洗净后,加冷水入锅,加热或点火开煮;
2.再焖焖10分钟就可以了。
功效:煮鸡蛋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吃法。每天吃1-2个水煮鸡蛋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元素,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补充婴幼儿体内铁、锌及钙等,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水煮蛋水能进入鸡蛋里吗 水煮鸡蛋和蒸鸡蛋哪个有营养
煮鸡蛋和蒸鸡蛋的营养价值是差不多的,如果是为了更方便一点,建议煮鸡蛋,效果更好些,营养更加保留的完全一点,蒸鸡蛋要注意火候,不要蒸过劲了,过劲会影响口感和营养成分。
鸡蛋煮好后要焖一下吗
焖一下更好吃。
用白水煮鸡蛋,如果想要煮出带有糖心或蛋黄不是非常凝固状态的鸡蛋,最好用闷煮的方式,而不是一直保持水沸腾的状态下煮鸡蛋,而且这样的煮法不仅能让身体更容易吸收鸡蛋黄中的营养,还能避免食用蛋黄出现哽咽的现象。
鸡蛋水煮最营养
蛋白质都在蛋清里
吃鸡蛋,无外乎蛋清、蛋黄两个部分。有人认为蛋黄有营养,弃蛋清只吃蛋黄;有人却害怕长胖,只吃蛋清而扔掉蛋黄。蛋黄和蛋清,到底哪个更有营养?
其实,蛋清和蛋黄各有优势,但营养成分大不同。蛋清中除了90%的水分之外,剩下10%主要是蛋白质。可别小看这10%的蛋白质,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都包含其中。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也指出,鸡蛋的蛋白质仅次于母乳,在人体中利用率很高,是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建议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是刚做完手术的人,不妨多吃蛋清补充蛋白质。
跟蛋清比起来,蛋黄的营养成分就复杂得多。鸡蛋中的脂肪全部集中在蛋黄里,但大多是对人体有利的脂肪酸,而且含有橄榄油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此外,维生素A、D、E、K,磷、铁等矿物质也大多在蛋黄中,尽管铁的吸收率比较低,但对于不能吃肉的婴儿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蛋黄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卵磷脂,对大脑发育格外关键,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蛋黄的颜色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密码:有预防嘴角开裂的核黄素,还有能保护眼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而往往蛋黄颜色越深,这类维生素含量就越高。
有人害怕蛋黄中的胆固醇,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人体内如果血清胆固醇太低,会造成免疫力低下,血管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因此,健康人一天吃一两个蛋黄是非常健康的;对于血脂已经偏高的人,每天吃半个蛋黄比较合适。
茶叶蛋有营养吗
很多人都知道水煮蛋有营养,因此都会早餐选择吃一个鸡蛋,吃太久的水煮蛋往往就腻烦了。所以就想换换口味,反正茶叶蛋也是鸡蛋,营养应该也是一样的。相信这是很多人的普遍认为。但是对于茶叶蛋有营养吗,这个常识,相信很多人还是没有真正认识的。
茶叶蛋有营养吗,是很多人想了解的。可以肯定的是水煮蛋才是最营养的。而茶叶蛋不仅仅是口味改变了,营养也是改变了哦。
茶:茶中含有咖啡因,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含有单宁酸,能有效地预防中风;所含氟化物,能够预防牙齿疾病;红茶能有效防治皮肤癌,是美容养颜佳品;绿茶所富含的茶多酚,更是人们所熟悉的优秀抗氧化剂,可防癌抗癌、抗衰老、消炎杀菌等。适度饮茶有益身心。
鸡蛋:鸡蛋的好处无须多言,蒸、煮、煎、炸,吃法多样,其中含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每天1~2个,人体可以充分吸收它的营养。
[营养分析]
茶叶煮鸡蛋会影响健康。专家的解释是,茶叶中含有生物酸碱成分,在烧煮时会渗透到鸡蛋里,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这种结合体,对胃有很强的刺激性,久而久之,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利于人体健康。
所以对于茶叶蛋有营养吗,这个简单的问题就不用再解释了,作为小吃茶叶蛋来说,当然是不错的美食了。只是它的营养价值已经没有多少了。当然对健康也不会有多大影响的。值得注意的是,吃茶叶蛋最好选择新鲜的,最好能当天食用。这样才不会影响健康哦。
红糖煮鸡蛋的功效与作用 美容养颜
红糖水煮鸡蛋吃能助于人体更好的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同时红糖中富含矿物质、铁等营养成分,而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因而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的作用。
每天吃炒鸡蛋有害吗 炒鸡蛋营养会流失吗
会有部分营养流失。
根据营养学的说法,鸡蛋最有营养的做法是煮鸡蛋和蒸鸡蛋,可保留鸡蛋中95以上的营养物质,其中白水煮鸡蛋最有营养,因其有外壳包裹,不容易流失营养元素,而炒鸡蛋和煎鸡蛋由于放入了油,加上过高的油温烹饪,部分活性营养物质会流失较多,而且煎炒的做法不利于身体吸收消化其中的蛋白质。
鸡蛋怎么吃最有营养 留住鸡蛋营养秘诀
刚刚提到过,白水煮蛋冷水下锅营养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实其他做法也有不同的秘诀。
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另外他也不宜放味精,因为味精分解产生的鲜味会破坏鸡蛋本身的自然鲜味。
煮鸡蛋羹或者蛋花汤时,千万不要在搅拌蛋清的时候放入油或盐,这样会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蛋羹会显硬和粗糙。在蒸蛋羹之前,可以先加入些许牛奶,可以使口感更加顺滑、鲜嫩。
蒸蛋中加入一些海鲜,比如虾米、牡蛎,更有营养!
最好只煎一面,减少营养流失。蛋清凝固就说明煎好了。
鸡蛋摊得越大、越薄,营养流失越大,所以摊鸡蛋可以摊的小一点。
炒鸡蛋营养还是煎鸡蛋营养 煮鸡蛋的营养价值
1、白水煮鸡蛋,里面鸡蛋的营养不会流失很多,因为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包裹着里面的各种营养物质,即使有流失也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它的营养更全。
2、鸡蛋比面包、馒头、谷物片等食物更耐饿。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你持续平稳地提供能量,让你肚子饱的时间更长。
3、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8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4、如果鸡蛋煮的时间超过10分钟,那么就会变得很难消化,吸收率自然也会下降。所以食用煮鸡蛋时必须要注意煮的时间。
荠菜湖南叫什么
荠菜在湖南比较常见的叫法是“地菜”,在每年三月三的时候,地菜已经长老了,开花了,人们会将整株地菜连根拔起,清洗干净后煮鸡蛋吃,有治疗头痛病的效果。
而三月初地菜比较嫩的时候,人们会将地菜嫩芽采摘回去做菜吃,地菜炒鸡蛋也是一道美味。
鸡蛋怎么最有营养价值 白水煮鸡蛋
有研究显示,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能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加热温度低,维生素等营养得以全面保留,煮蛋的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起到健脑作用,对老人十分有益。
清水蛋中也保留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可以说是老人的长寿丹。
做法
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每天一个,养生效果极佳。
提醒:
一般等自然冷却后再剥开吃,不会破坏蛋白。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烫伤手指。
怎样吃鸡蛋有营养
长时间煮鸡蛋会产生硫化物,营养流失难消化
蛋煮久了,蛋黄为何会出现黑绿色物质,这层黑绿色的物质是什么呢?
鸡蛋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黄不熟。
而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鸡蛋内部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会变得紧密,不易与胃液中的蛋白质消化酶接触,因此很难被消化。蛋白质含蛋氨酸,长时间加热后,分解出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元素反应形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这也是为何鸡蛋蛋黄外层会产生黑绿色的原因。
蛋黄外面包裹的黑绿色物质会影响身体健康吗?专家解释,长时间煮的鸡蛋营养会流失不少,产生的硫化铁和硫化亚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儿童或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吃了这种黑蛋黄煮鸡蛋就容易不消化,甚至发生胃痛。
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容易引起腹泻
那么,市民们认为怎样煮鸡蛋有营养呢?很多年轻人认为吃半生不熟的鸡蛋比较有营养。“鸡蛋煮太熟了,味道不怎么样,吃了胃还不舒服。”椒江的小金说,“周围很多人都喜欢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尤其是吃西餐,端上来的鸡蛋都是半生不熟的。”
鸡蛋煮久了没营养,但是煮得不熟也不好。专家表示,实际上,鸡蛋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细菌,未熟的鸡蛋没能杀死细菌,吃了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高温煮熟后再吃。
专家提醒市民,鸡蛋虽营养丰富,但不宜多吃。为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应吃2~3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太多。
怎样吃鸡蛋有营养?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吃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和老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要使煮鸡蛋不破壳,除了用冷水煮蛋外,在水中放入一点盐是有效的防裂措施,这个办法对于有一些细纹的鸡蛋也有效。另外,煮鸡蛋前先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煮沸,即可防止蛋壳破裂,避免营养素流失。鸡蛋煮沸后,再煮5分钟,停火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刚好变性凝固,消化率最高,各种营养素基本没有受到破坏,营养价值较高。
在营养方面,水煮10分钟以内的鸡蛋,消化率最高,营养成分基本上没有损失。煮蛋时,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内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蛋白质消化率;蛋中还含有抗生物素物质,抗胰蛋白酶物质也未被彻底破坏。前者能引起人体内维生素H缺乏,后者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消化。
鸡蛋怎么吃最有营养 水煮带壳鸡蛋
做法: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未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
功效:有研究显示,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可被人体全部吸收,而且加热温度低,营养能够最全面的保留,蛋黄中的胆固醇没有接触氧气,一旦胆固醇被氧化,会成为心血管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