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要不要把孩子从被窝里叫起来量体温
晚上要不要把孩子从被窝里叫起来量体温
半夜要不要挖醒孩子喂退烧药,可能是每个家长都碰到过的纠结问题。
陈主任的建议是,根据体温说话,如果用耳温计测体温,超过39℃,那是一定要吃退烧药的。
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借此看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如果宝宝被弄醒后很不高兴,哭得很大声,说明宝宝没什么大问题,吃了药,睡醒会好起来;而如果宝宝被弄醒,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脾气很好,不哭不闹,反而要小心,宝宝的发烧可能不是感冒引起的这么简单。如果宝宝有抽筋、四肢冰凉等情况,马上去医院。
发热不等于发烧
其实孩子感觉身体发热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所以发热的孩子不一定是发烧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觉发热不舒服,妈妈可以先通过孩子手心和颈后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当然,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可以最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通常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尤其是对小婴儿会较为准确(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腋下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几种常见的错误叫宝宝起床的方式
1、反复唠叨不停叫唤——有的父母用每5分钟叫一次的方式叫孩子起床,这看似是给了孩子一些状态转换的时间,但实际上,在睡梦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号时,他的大脑已经开始切换了,不需要反复地叫,他转换完成自然会起来。
2、制造噪音吵醒——有的父母不去特意叫醒孩子,而是故意制造声音来吵醒孩子,如走路声、脸盆摩擦声、撒水声、谈话声等等。这种方式虽然不会惊醒孩子,但会让他觉得极为反感,因为在大脑状态转换的过程中,脑部的工作不断被噪音打断,不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就会孩子产生“起床气”。
3、冲入房大喊大叫——要知道,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的梦境,是人的共性,父母这种指责性的叫床行为、语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加上有火气的噪音惊醒,足以令人整个早上都没有心情。
4、拉开孩子的裤子——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感,而且温度的变化,会突然袭击神经系统,就算孩子“嗖”地坐了起来,四肢也是僵硬的。所以最好不要去移动孩子睡眠中拿着、抱着、或盖着的任何物体,那是他感觉安全的环境。
5、不温柔地拍打着孩子——人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对于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除了会吓一跳以外,还会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反击行为。尤其是在睡眠中,拍打是一种最糟糕的叫醒方式,会马上激怒一头温顺的“绵羊”。
这样叫孩子起床太危险,然而绝大多数的家长还在做 什么叫“杀伤性叫醒”
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孩子带来极糟的影响。比如破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冷漠麻木,或者哭闹。
下面罗列了我们经常会使用的几种常见错误方式,宝妈们看看自己有没有做过?
“七点了,还不快起!”
要知道,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梦境,是人的共性,带有“到点还睡是错误的”这种指责性的叫醒行为、语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加上大噪音的惊醒,足以摧毁所有人幸福的早晨。
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而且温度的变化,会突然袭击神经系统,就算对方“嗖”地坐起来,四肢也是僵硬的。
所以不建议去移动孩子睡眠中曾经拿着的、抱着的、盖着的任何东西,那是他感觉安全的环境,不要碰!
叫醒时,碰触孩子的身体,尤其是粗暴的“拍打”,是极具杀伤力的,人类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对于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除了会吓一跳外,还会反击。
在很多睡眠试验中,“拍打”都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会马上激怒一头温顺的绵羊!
有些父母会使用过5分钟叫一次的方式叫孩子起床,这看似是给了孩子一些“启动时间”,但实际上,孩子在完成切换和启动的过程时,不断被你的叫醒打断,每一次都要重来,所以反而越叫越起不来。
其实,在睡梦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号,当时人看似还睡着,其实他的脑部已经开始切换了,不需要反复叫,他启动完成自然会起来。
有些父母不会特意去叫醒孩子,而是用自己起床之后产生的噪音来叫醒孩子,比如走路声、洗脸刷牙声、脸盆摩擦声、谈话声。
这种方式虽然不会惊醒梦中人,但会让孩子感觉极度反感,因为在切换启动的过程中,脑部的工作不断被噪音打断,不能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导致烦躁的醒来,以及“起床气”。
给宝宝量体温你会吗
我们知道,正常人体的体温是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而让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这个正常体温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点。一般来说,口腔温度为36.2-37.2℃,腋窝温度为36-37℃,肛温为36.5-37.7℃,而由于受昼夜、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体温在一天内又会有一个波动范围,一般这个波动范围在1℃内,都还算正常。
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虽然还不会表达自己的不适,但会通过一些表现来向爸爸妈妈们发出他们体温异常的信号:如宝宝的小脸蛋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食欲减退、尿量减少、尿色加深、额头热度较平时高等,有时还伴有看到孩子的这些表现时,家长就得要想到孩子很可能是发烧了,这时就需要借助体温计来作出判断了。
在测量体温时,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红外测体温仪是电子体温计的一种,操作起来就比较简单,尤其是在孩子好动、易哭闹,不肯安静下来量体温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它只需要接近耳道皮肤或靠近前额,按下检测键,体温就出来了,操作非常简便。笔式电子体温计相对于水银体温计测量时间较短。
水银体温计,有用于测量腋下、口腔或肛门的类型,小儿测量体温,因方便也多采用腋表测量。在使用时,要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最好是每次使用完后先把它甩到35℃以下,再消毒收好),如果是刚运动完,要让宝宝先安静30分钟后再测量为宜,腋下有汗水时,也应擦干后再测,然后将体温计水银端夹紧在腋窝下,小一点的宝宝,父母可以帮助其将手臂固定在胸前夹紧。测量5-10分钟,然后拿出体温计放在两眼前方,和两眼处于同一水平线,旋转体温计,使有颜色的水银柱正对双眼,读出度数。在使用水银温度计时,要注意谨防小儿咬破或摔烂体温计而造成危险。
叫孩子起床的方法
1、愤怒地冲房间,大喝一声“七点了,还不快起!”
要知道,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梦境,是人的共性,带有“到点还睡是错误的”这种指责性的叫醒行为、语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加上大噪音的惊醒,足以摧毁所有人幸福的早晨。
2、一把拉开孩子的被子
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而且温度的变化,会突然袭击神经系统,就算对方“嗖”地坐起来,四肢也是僵硬的。所以不建议去移动孩子睡眠中曾经拿着的、抱着的、盖着的任何东西,那是他感觉安全的环境,不要碰!
3、一点都不温柔的拍孩子的身体
叫醒时,碰触孩子的身体,尤其是粗暴的“拍打”,是极具杀伤力的,人类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对于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除了会吓一跳外,还会反击。在很多睡眠试验中,“拍打”都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会马上激怒一头温顺的绵羊!!
4、反复唠叨不断叫唤
有些父母会使用过5分钟叫一次的方式叫孩子起床,这看似是给了孩子一些“启动时间”,但实际上,孩子在完成切换和启动的过程时,不断被你的叫醒打断,每一次都要重来,所以反而越叫越起不来。其实,在睡梦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号,当时人看似还睡着,其实他的脑部已经开始切换了,不需要反复叫,他启动完成自然会起来。
5、生活噪音叫醒
有些父母不会特意去叫醒孩子,而是用自己起床之后产生的噪音来叫醒孩子,比如走路声、洗脸刷牙声、脸盆摩擦声、谈话声……这种方式虽然不会惊醒梦中人,但会让孩子感觉极度反感,因为在切换启动的过程中,脑部的工作不断被噪音打断,不能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导致烦躁的醒来,以及“起床气”。
1、前一天晚上告诉孩子,明天早晨你会及时叫醒他,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由你叫起,则不须特别提醒。但如果时间改变,比如从七点改至六点半,最好还是说一句:“明天我会早半个小时叫你哦!”
2、使用光线叫醒。
如果你有可调光的台灯,可以逐渐调亮台灯,然后开着它,悄悄走开即可。光线会替你叫醒他的,因为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是被光线叫醒的,光线会唤醒视觉系统,由它传递信号给潜意识,并叫醒脑部,启动四肢,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醒来方式。即安全又有效,完全不需要你费力。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台灯,缓缓地安静地拉开窗帘,也一样有效。
3、使用音乐叫醒。
请选一些舒缓的乐曲,并用小一些的音量,通过听觉系统传达信号给脑部,叫它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等也不错哦。
4、轻抚叫醒。
对于那些睡得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切忌一定要温柔,要轻缓。
5、轻唤叫醒。
先轻微接触孩子的床,让孩子感觉到这个小小的触动。比如双手先按到床上,或是先坐到床边。然后小声唤孩子的名字,然后说:“现在想起床吗?”征求孩子的意见,会让睡眠中的孩子感觉到安全和体贴。当孩子微睁双眼点头时,给他一个微笑,然后静静走开,让孩子无干扰的完成启动。
6、使用同一个方式叫醒。
当父母找到一种对方很满意的叫醒方式,请坚持一直使用,不要没事就变换方式。我们再归纳一下,叫醒里最上乘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并用愉悦的刺激传达“醒来”的信号。
孩子爱睡懒觉之避免杀伤式叫醒方法
1、把被子一把掀开
孩子不起床,父母直接一把掀开被子,这样不仅让孩子的睡眠安全严重受到摧毁,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可能因为温度的变化受到突然袭击,就算孩子一下子坐起来,但手脚还是僵硬的。因此,叫醒孩子千万不要去碰他睡眠中盖着、拿着或者抱着的任何东西,那是让孩子感觉安全的环境。
2、大喊孩子起床
人是有共性的,大家都会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的梦境,所以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到点还在睡”的行为认为是错误的,并采用指责行的叫醒行为、语言等,这样很容易夺走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再加上父母的大嗓门,足以将孩子幸福的早晨给摧毁。
3、猛拍孩子的身体叫醒他
采用碰触孩子身体,特别是粗暴的“拍打”方式叫醒孩子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在潜意识下,人的身体出了会被突然出现的“袭击”吓一跳外还会进行反击,因此,在多数睡眠试验中,用最糟糕的“拍打”叫醒方式,连一头温顺的绵羊也会被激怒。
在被窝里量体温会比正常体温高吗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高,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普遍来说,37.4~38度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体温的恒定取决于脑内下视丘的恒定机制,发烧则是因为恒定机制被病毒破坏,所以被设定在较高的数值;有些感染并发发烧则是因为身体为了对抗病毒自动调节到较高温度。
然而体温超过42度则有生命危险,体温低于34度则有失温的危险,轻则意识模糊,重则一样有生命危险。发冷、失血过多、即将死去的人都会体温降低。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1个月的婴儿上午比下午高0.25℃,6个月的婴儿上午比下午高0.5℃,1岁以后高1℃。
人的正常体温都有一定的数值,不同的人的体温是不同的,有的人偏高有的人天地,男性和女性的体温也是不同的,在被窝闹钟量体温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是否会比正常的体温高,一般状况下,被窝里的温度会比较高一些,所以体温往往会比正常的体温高。
幼儿体温多少算发烧
一般家庭和医院都是测量腋下温度,不论大人小孩,书上说正常体温36到37,低热是37.5以上开始算,39度以上高热。大于37 且小于37.5只能说因人而异了,总之测量体温要把腋下擦干,不要捂在被窝里那样不准。
1、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 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2、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
3、体温“低”,其实也是正常,但前提是稳定,也就是说只要能稳定在这个范围就没有什么问题,婴儿体温受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时时会自我调节的,但你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以免孩子感冒发烧。
4、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孩子爱睡懒觉家长该如何正确叫醒
孩子爱睡懒觉之避免杀伤式叫醒方法
有的父母采用简单粗暴的杀伤性叫醒方式,直接切断孩子启动醒来的过程,让孩子惊醒,马上恢复意识。孩子对这种粗暴的方式是最反感的,容易带来一系列神经或者心理问题,比如冲动易怒、反应迟缓、破坏情绪控制、心情低落、哭闹、攻击人、注意力涣散、冷漠麻木等等。
1、把被子一把掀开
孩子不起床,父母直接一把掀开被子,这样不仅让孩子的睡眠安全严重受到摧毁,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可能因为温度的变化受到突然袭击,就算孩子一下子坐起来,但手脚还是僵硬的。因此,叫醒孩子千万不要去碰他睡眠中盖着、拿着或者抱着的任何东西,那是让孩子感觉安全的环境。
2、大喊孩子起床
人是有共性的,大家都会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的梦境,所以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到点还在睡”的行为认为是错误的,并采用指责行的叫醒行为、语言等,这样很容易夺走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再加上父母的大嗓门,足以将孩子幸福的早晨给摧毁。
3、猛拍孩子的身体叫醒他
采用碰触孩子身体,特别是粗暴的“拍打”方式叫醒孩子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在潜意识下,人的身体出了会被突然出现的“袭击”吓一跳外还会进行反击,因此,在多数睡眠试验中,用最糟糕的“拍打”叫醒方式,连一头温顺的绵羊也会被激怒。
4、反复叫唤唠叨
有的父母会采用间歇性叫唤的方式让孩子起床,似乎给孩子从美梦中醒来有了缓解时间,其实不然。孩子的“起床”的启动过程已经被不断的叫唤打断,每次都要重来,所以越叫越不起来。
孩子爱睡懒觉之正确叫醒方法
1、光线叫醒法
如果卧室里有可调光的台灯,可以把台灯逐渐调亮,然后走开,孩子自然会被光线叫醒的。因此,光线会唤醒人的视觉系统,再传递信号给潜意识,叫醒脑部,启动四肢,然后很自然的醒来,安全又有效。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台灯可以通过拉开窗帘的方法,一样有效果,完全不要父母再费力。
2、音乐叫醒法
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音量调小一点,它会通过听觉系统传达给脑部信号,让大脑醒来。此外一些特殊的环境音也是不错,比如清脆的鸟叫声,潺潺的溪流声。
3、用早餐香味唤醒孩子
孩子不起床,妈妈可以把香喷喷的早饭放在床头柜上,让香味启动孩子的嗅觉系统,温柔的传递给大脑“该起床吃饭”的信号。如果早餐不够香,鲜花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4、使用同样的叫醒方式
当父母找到叫醒孩子的满意方法时,就要一直坚持使用,别频换方法。叫醒孩子的习惯一旦形成,不仅能每次叫醒他还能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当孩子起床时,给他充分的调节时间,可能要五分钟、十分钟……因人而异,父母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叫醒的时间点,别让孩子在被叫醒的那一刻就必须立刻弹起来。
0-6岁宝宝睡眠时间标准
一、婴儿睡太久的危害
1、影响消化功能
如果幼儿睡眠过多,长时间不进食不喝水,容易引起肠胃过度收缩,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
2、降低免疫功能
如果幼儿睡觉太久,会颠倒正常的生物钟,引发生物钟混乱。人的生理构造决定了应该早睡早起,因此,长期每天睡觉太多,会扰乱生理机能,导致幼儿的身体机能抵抗力变弱,免疫力下降。
3、易患呼吸道病
长时间卧室关闭门窗,会导致空气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影响幼儿的呼吸道抗病能力。长期贪睡的幼儿平时运动较少,再加上卧室内污浊的空气,就容易经常患感冒,出现头痛、发热、咳嗽与流鼻涕等症状。
二、孩子的睡眠标准
新生儿16~20小时
3周16~18小时
6周15~16小时
4个月13~18小时
6个月14~16小时
9个月13~16小时
1岁12~15小时
1岁半14~17小时
2岁13~14小时
3岁12~13小时
4~5岁10~12小时
6岁10~11.5小时
三、叫宝宝起床的技巧
1、前一天晚上告诉孩子
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孩子已经习惯由你叫起,则不须特别提醒。但如果时间改变,比如从七点改至六点半,最好还是说一句:“明天我会早半个小时叫你哦!”
2、使用光线叫醒
如果你有可调光的台灯,可以逐渐调亮台灯,然后开着它,悄悄走开即可。光线会替你叫醒他的,因为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是被光线叫醒的,光线会唤醒视觉系统,由它传递信号给潜意识,并叫醒脑部,启动四肢,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醒来方式。即安全又有效,完全不需要你费力。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台灯,缓缓地安静地拉开窗帘,阳光会更有效果。
3、使用早饭香气叫醒
呵呵……只要你把香喷喷的早饭悄悄放在床头柜上,香味会通过孩子的嗅觉系统,给大脑温柔的传递“该起来吃饭”的信号。当然,用香气怡人的鲜花也可以达到此效果。
4、使用音乐叫醒
请选一些舒缓的乐曲,并用小一些的音量,通过听觉系统传达信号给脑部,叫它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等也不错哦。
5、轻抚叫醒
对于那些睡得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切忌一定要温柔,要轻缓。而且抚摸的顺序要从手开始,然后到小臂、上臂、脸颊……如果被子盖得厚,就隔着被子触碰手部或小臂。当孩子缓缓蠕动并睁眼时,微笑注视他,说声“起床喽!”即大功告成。你的手最好是温暖柔软的,冰冷僵硬的手会有反效果哦。
6、轻唤叫醒
先轻微接触孩子的床,让孩子感觉到这个小小的触动。比如双手先按到床上,或是先坐到床边。然后小声唤孩子的名字,然后说:“现在想起床吗?”征求孩子的意见,会让睡眠中的孩子感觉到安全和体贴。当孩子微睁双眼点头时,给他一个微笑,然后静静走开,让孩子无干扰的完成启动。
7、使用同一个方式叫醒
当父母找到一种对方很满意的叫醒方式,请坚持一直使用,不要没事就变换方式。形成一个人对孩子的叫醒的习惯,不仅每次都能成功的叫醒他,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对你的爱与依恋。
四、叫宝宝起床的禁忌
1、愤怒地冲房间,大喝一声“七点了,还不快起!”
要知道,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梦境,是人的共性,带有“到点还睡是错误的”这种指责性的叫醒行为、语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加上大噪音的惊醒,足以摧毁所有人幸福的早晨。
2、一把拉开孩子的被子
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而且温度的变化,会突然袭击神经系统,就算对方“嗖”地坐起来,四肢也是僵硬的。所以不建议去移动孩子睡眠中曾经拿着的、抱着的、盖着的任何东西,那是他感觉安全的环境,不要碰!
3、一点都不温柔的拍孩子的身体
叫醒时,碰触孩子的身体,尤其是粗暴的“拍打”,是极具杀伤力的,人类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对于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除了会吓一跳外,还会反击。在很多睡眠试验中,“拍打”都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会马上激怒一头温顺的绵羊!!
4、反复唠叨不断叫唤
有些父母会使用过5分钟叫一次的方式叫孩子起床,这看似是给了孩子一些“启动时间”,但实际上,孩子在完成切换和启动的过程时,不断被你的叫醒打断,每一次都要重来,所以反而越叫越起不来。其实,在睡梦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号,当时人看似还睡着,其实他的脑部已经开始切换了,不需要反复叫,他启动完成自然会起来。
5、生活噪音叫醒
有些父母不会特意去叫醒孩子,而是用自己起床之后产生的噪音来叫醒孩子,比如走路声、洗脸刷牙声、脸盆摩擦声、谈话声……这种方式虽然不会惊醒梦中人,但会让孩子感觉极度反感,因为在切换启动的过程中,脑部的工作不断被噪音打断,不能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导致烦躁的醒来,以及“起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