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家庭护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家庭护理
1、营养和饮食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如鱼、肉、蛋、奶等,少量多餐,多给蔬菜和水果。心功能不全者给低盐饮食,并限制水分摄入。
2、家庭护理
(1)休息。包括体力和精力两个方面。病人症状不明显时可适当做些轻工作,但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应由家人协助。对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
(2)预防呼吸道感染。病室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3)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若病人发热,说明有感染或风湿活动。风湿活动时脉搏增快与体温增高不成比例(一般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C,脉搏增加10次/分左右),即脉搏增快较多。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4)若病人有呼吸困难或在夜间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应让病人半卧位或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以减轻肺水肿。若有水肿提示右心衰竭,应记录液体出入量,观察体重,并注意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
(5)注意观察脉律是否规则、脉率的快慢和脉搏的强弱,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症状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嗽、咯血,直至心力衰竭,引起生命危险。临床上根据病情进展程度。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要有以下主要变现: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
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
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食欲不振,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吃饭不好,胃肠道瘀血可能消化不好,出现肚子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胀、腹水,肝、脾肿大等。
四、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出现两颧及口唇呈紫红色,即“二尖瓣面容”。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不明显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风湿性心肌炎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其实质是指风湿性心肌炎在心脏瓣膜上留下疤痕所造成的后遗症,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瓣膜受累情况以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最为常见。
患风湿性心脏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病的后果,积极预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积极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和副鼻窦炎等慢性病灶,可预防和减少本病发生。
心脏瓣膜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疾病因素
1、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心脏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心脏瓣膜病。
2、黏液变性:黏液样变常见于间叶组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湿病灶和营养不良的骨髓和脂肪组织等。如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或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受累,发生黏液样变和纤维素性坏死,浆液渗出和炎性浸润。
3、缺血性坏死:缺血性坏死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由于血液供应受阻而导致的骨细胞死亡,缺血性坏死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受损程度。
感染和创伤
心脏瓣膜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各种感染和创伤可引起单个心脏瓣膜病变,也可以引起多个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病变的类型通常是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一旦出现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便会妨碍正常的血液流动,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引起心脏功能损害,导致心力衰竭。
先天性因素
如三尖瓣闭锁是一种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指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的结构或染色体异常。
心脏病的种类有哪些
1.1、 风湿性心瓣膜病:也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各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1.2、先天性心脏: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
1.3、冠心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1.4、 高血压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会导致右心室肥大。
1.5、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也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各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心悸气短,活动后喘促、疲劳,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
风湿性瓣膜病的治疗方法
【一般内科治疗】
①限制体力活动。
②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拔牙、术前、术后用抗生素2-3天。
③检查有无风湿热活动,若有应抗风湿治疗。
【合并症治疗】
1、心力衰竭;
2、心房纤颤、扑动;复律;
3、感染性心内膜炎;
4、栓塞,扩血管药物+抗凝治疗。
【介入性治疗】
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适于单纯二尖瓣狭窄、中度狭窄、瓣口面积0.8-1.2cm2,无明显关闭不全,无房颤与血栓。
【外科治疗】
1、二尖瓣分离术,适应征同上;
2、瓣膜置换术,适于联合瓣膜病变或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钙化、呈漏斗型狭窄;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而加重心瓣膜损害.约一半病人以往无明显风湿热病史。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适于单纯二尖瓣狭窄,中度狭窄,瓣口面积0.8-1.2cm2,无明显关闭不全,无房颤与血栓。
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血液动力学已经严重的瓣膜病便患者,除非合并有手术禁忌症,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应该手术治疗。随着心肌保护技术和心脏手术技术的进步,目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治疗效果稳步提高,外科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8%,长期生存率满意,主要包括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
心脏病的种类
1、 风湿性心瓣膜病:也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各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2、先天性心脏: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
3、冠心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诊断鉴别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疾病诊断
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心脏彩超等检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比较容易。
鉴别诊断
主要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发育不良引起的瓣膜病变以及老年性心脏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