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的5大注意事项

艾灸的5大注意事项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2~3个红枣更好。一些气虚的女性艾灸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

艾灸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那是错误的。

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同时可以减少艾灸的时间,也可以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

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

减肚子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大横穴

位置:大横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4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大横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大横意指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艾灸大横能帮助运化水湿,从而让腹部保持平坦没有多余的赘肉。

艾灸天枢穴

位置:天枢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2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天枢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天枢为大肠的募穴,意指本穴为气血运行枢纽,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艾灸天枢能通过对大肠气血的影响,增强肠胃功能,防止宿便停留,减掉肚子上的赘肉。

夏至艾灸的好处 夏至艾灸大椎穴增强免疫力

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艾灸大椎穴的好处: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月经期间艾灸可以吗

可以的。月经期并不是施灸的禁忌时期,月经期的女性身体比较虚弱,可以艾灸一下来增强抵抗力,注意不要温度过高,时间不要太长。另外月经期艾灸,先得要看灸什么作用的穴位.一般来说经期不宜灸大补或大泻的穴位,一般保健穴位是可以的。

冬天怎么保暖 脖子

脖子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还是咽喉要道,这使它格外娇贵,一旦受寒,颈椎病、头痛等就会接踵而来。

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平时经常艾灸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艾灸时间最好在十五分钟,艾灸前后一定注意多补充水分。

艾灸的常用穴位

1、灸身柱穴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

2、灸大椎穴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3、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4、灸关元穴

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呓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

女性体寒怎么调理好 艾灸改善体寒

艾灸是中医疗法的一种,利用艾灸穴位可以有效改善体寒,中医认为,体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体内气血运行不佳,而艾灸可以活络体内气血受阻的部位,此时就能有效缓解体寒。

人们可通过艾灸大椎穴、足三里穴、关元穴、中脘穴、命门穴、太溪穴等来调理体寒,几个穴位同时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大都是什么意思 大都的治疗用法

针刺大都穴的方法:大都穴直刺0.3—0.5寸。

艾灸大都穴的方法:大都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都穴艾炷灸3—5壮。

手脚冰凉怎么艾灸 艾灸大椎穴

大椎穴位置:人低头时,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艾灸方法:用点燃的艾条,正对大椎穴上翻,以患者能忍耐的热度危险,温和间隔灸;如果是身形肥胖的人群,可以用双眼艾灸盒艾灸,身材偏瘦的人则用单眼艾灸盒,每次艾灸10到20分钟。

好处:艾灸大椎穴也是治疗手脚冰凉的首选,大椎穴属于督脉,具有贯通督脉上下,通督行气的作用,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颈椎病,艾灸大椎穴也是很好的治疗方式。

月经期间艾灸可以吗

月经期并不是施灸的禁忌时期,月经期的女性身体比较虚弱,可以艾灸一下来增强抵抗力,注意不要温度过高,时间不要太长。另外月经期艾灸,先得要看灸什么作用的穴位.一般来说经期不宜灸大补或大泻的穴位,一般保健穴位是可以的。

艾灸治疗鼻炎的方法是怎样的

艾灸取穴:迎香穴、印堂穴、大椎穴

快速取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方的空隙处(低头时,用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七颈椎);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2指处。

艾灸方法:迎香穴、印堂穴用温和灸,两个穴位可效替进行,肺俞穴用温和灸,大椎穴用雀啄灸,每次每穴20分钟,每日1次。

治疗原理:迎香穴、印堂穴位于病灶周围,艾灸这两个穴位能将热力直透病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灸肺俞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配合迎香穴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灸大椎穴有益气助阳的作用,能促进鼻腔的通畅。

几岁开始做艾灸合适 艾灸不适合哪些人做

艾灸不适合的人群主要有女性月经期间艾灸容易出现经血量过多;其次孕妇不适合艾灸、高热昏迷者不适合艾灸;还有就是对于一些皮肤受损者、疱疹、红疹、充血、破溃、烧伤、烫伤时不适合艾灸;最后就是过饥、过饱者不适合艾灸,醉酒情绪不稳定不能艾灸,大汗淋漓者也不能艾灸,否则很容易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威胁。

相关推荐

上火有什么症状 心火

如果舌尖红,伴有烦躁、口干、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做恶梦、手足心热、盗汗小便赤热发黄、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 解决方法:喝莲子心茶,按揉或艾灸大陵穴降心火。

艾灸大椎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大椎的功效

大椎穴属于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之会,艾灸本穴可祛风散寒,截疟止痫,益气通阳,清脑凝神,有固表平分之功效。

艾灸对妇科的好处

每次用中药艾条灸15-20分钟,每天灸1次。 隐白穴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等。临床发现,隐白配气海、血海、三阴交主治月经过多;配脾俞、上脘、肝俞主治吐血;配大敦治疗昏厥。 为什么选择灸隐白穴呢?因为它是脾经的井穴,又是止血大穴。艾灸隐白,能使脾气健旺,改善脾虚状态,恢复脾的运化、统领血液的功能,荣养冲任有固,调理月经无常,从而防治崩漏。 为什么用中药艾条呢?那是在传统的三年陈艾里加入穿山甲、红花、怀牛膝等20味中药材,渗透力更强,让灸条更有效! 艾灸的同

大椎是不是不能晚上灸 防治颈椎病

大椎穴是督脉的主要穴位,又名百劳、上杼、大槌,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此穴位正处于颈椎部位,常用于治疗落枕、颈肩部不适等病症,如颈椎病疼痛的可艾灸或按摩此穴,以疏通颈椎经脉,使得气血畅通,达到缓解治疗的作用。 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艾条,悬于艾灸大椎穴的皮肤2—3厘米处,每处灼烤5分钟即可。 也可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颈后,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每日2-3次,在艾灸后头颈部可适当活动或用热毛巾敷在大椎穴。

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火在心里:口舌生疮。 舌前半部分红:肺火

肺火表现为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黄而黏、睡眠不好、舌头前半部分红; 清肺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梨也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还要通腹气;这时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 解决方法:喝金银花茶,按揉或艾灸大鱼际穴降肺火。

上火有什么症状 肺火

肺火表现为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黄而黏、睡眠不好、舌头前半部分红; 清肺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生吃几个白萝卜;吃梨也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还要通腹气;这时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 解决方法:喝金银花茶,按揉或艾灸大鱼际穴降肺火。

艾灸会越灸越虚吗

一般正确辨证、合理取穴、正确施灸,是不会越灸越虚的。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一般阳虚体质适宜艾灸大椎、命门、关元、涌泉,可以补阳,而阴虚则不宜艾灸,可能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另外施灸者若操作不当、艾灸过于频繁、处于经期等原因艾灸的话,也会出现越做越虚的情况,建议到正规医院由医生辨证诊断后进行艾灸

舌苔发黄艾灸哪里啊

1.艾灸肺俞 取穴: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方法:被灸者采取俯卧姿势,施灸者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艾灸大概2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好,每日艾灸1次。 功效:肺脏的湿热之气由肺俞外传于膀胱经,艾灸肺俞有祛热除湿的功效,能够缓解湿热内蕴引起的舌苔发黄。 2.艾灸胃俞 取穴: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

颈椎病艾灸做哪些部位 颈椎病艾灸常用方法

悬灸大杼穴,每次10-30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大杼穴位置在上背部,正坐低头或俯卧,在第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艾灸该穴位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悬灸天柱穴,每次5-15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颈处突起的肌肉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2厘米左右,艾灸该穴位有化气止痛的功效。

大横在什么位置 大横的治疗用法

针刺大横穴的方法:大横穴直刺1—2寸,局部酸胀;大横穴平刺2.0—2.5寸透神阙穴治疗肠寄生虫症,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同侧腹部。 艾灸大横穴的方法:大横穴艾条灸5—10分钟;大横穴艾炷灸3—5壮。 按摩大横穴的手法:按摩大横穴一般多用压的方法,即用拇指按住大横穴,持续5秒后再反复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