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
位置:坐位或仰卧,沿胫骨内侧缘,在内踝上3寸处最为适当。
简易取法:以双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即是本穴。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艾灸三阴焦主治疾病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痛经,赤白带下,遗精,早泄,阴茎痛,疝气,小便不利,泄泻,呃逆,呕吐,胸腹胀满,腹痛,下肢神经痛等。
外关针灸位置图和作用 外关针灸位置图
取穴:坐位,肘关节半屈,前臂旋前。腕关节水平以上2寸,即前臂下1/6与上5/6交界处,指总伸肌腱尺侧缘。
简易取穴:在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2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处即是本穴。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针灸三阴焦注意事项
1.本穴忌针刺手法过强,沿胫骨内侧缘入针,向后斜刺可刺中胫神经,有触电样针窜行至足心,此时应稍提针,如仍强行捻转或大幅度提插则可损伤神经,导致下肢麻木,行走困难,形成针感后遗。
2.孕妇禁针此穴。
针灸四白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坐位,双眼平视,眶下缘中点(对瞳孔垂线)以下7分,即眶下孔处。
简易取法:
1.瞳孔直下1寸,眶下孔处。
2.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直线与平鼻翼下缘水平线的交点处为巨髎穴,巨髎穴与瞳孔间的正中点即是本穴。
外关针灸位置图和作用 外关针灸手法
进针方向:直刺。与前臂背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5-1寸,可透刺内关,或向上斜刺1.5-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直刺时在局部有酸胀感,可有麻木电感想指端放射;向上斜刺时,酸胀感向上扩散至肘,肩部,以治肩,肘及躯干疾病。
艾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配伍艾灸疗法
1.配天枢,合谷,有清热除湿,健脾和中的作用,主治急性肠炎。
2.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配阴陵泉,膀胱俞,中极,有渗湿利尿的作用,主治癃闭。
4.配中极,天枢,行间,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5.配阴陵泉,四白穴,足三里,脾俞,肾俞,有益气健脾生津,滋养肝肾,补肾填精的作用,主治神水将枯。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配伍治疗
消化系统可配伍中脘,足三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可配中极,关元,肾俞;水肿可配足三里,水分,水道,肾俞;妇科疾病配伍归来,子宫,关元,肾俞;失眠可配神门,百会;头昏头痛配百会,风池,太冲;皮肤疾患可配曲池,血海,膈俞。
三阴焦的位置在哪里
三阴焦位置
三阴焦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1.侧坐垂足,在内踝尖直上4横指(即3寸)处,胫骨内侧面后缘,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垂足,手四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的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三阴焦的作用与好处
三阴焦是人体的养生大穴,是脾,肝,肾三条阴经 相交的地方,它可以同时调补人体脾,肝,肾三经,起到健脾益气,柔肝养血,益肾固本的作用。女性一生以血为本,而肾主生殖发育,脾统血,肝藏血,所以女性可以利用三阴焦来调经,养血,补阴,凡生殖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都可以取此穴进行治疗。
主治疾病:妇科疾病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产后出血等;男性遗精,遗尿;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泻,失眠,神经衰弱,下肢麻痹,神经痛,更年期综合征等。
三阴焦按摩方法
1.正坐,抬起一只脚,放置在另一条腿上。
2.一只手的大拇指除外,其余四指轻轻握住内踝尖。
3.大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按压胫骨后缘,会有强烈的酸痛感。
4.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揉按1-3分钟。
注意:孕妇禁按此穴位。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小腿内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大隐静脉。
3.趾长屈肌: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骶神经。
4.胫骨后肌:其神经支配同趾长屈肌。
5.长屈肌:此处位于胫骨后肌的后外侧,其神经支配同上两肌。
6.采用透刺阳辅法:针穿过趾长屈肌,长屈肌,腓动,静脉,再穿过小腿骨间膜,进入长屈肌,趾长屈肌,从腓骨的前缘到皮下。
7.若采用斜向后下此法:可刺到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从而产生向足底放射的触电样感。
8.若采用向下斜刺法:则针主要是在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