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控制胎儿大小方法介绍
孕期控制胎儿大小方法介绍
肚子里宝宝的大小,在怀孕27周左右就会出现个人的分别。因此到了这个时期,在产检的时候,医生会说:“宝宝偏大了”或“宝宝偏小了”,这时候妈妈们就会担忧,是我吃的太多宝宝长得太快吗?是我吃得太少营养不够吗?孕期,孕妈咪们不仅要控制要自己的体重,更关键是要控制宝宝的体重,大了小了都会有不少烦恼出现。
1.胎儿偏大的烦恼
产检时,医生可能会说“孩子很大啊”或“孩子好像有点大”。别担心,这很可能是医生与准妈妈的一种交流,大部分情况都是正常范围内的偏大。这时,需要注意的事就是体重管理。
·增加难产几率
虽然造成分娩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宫口打开的情况、胎儿的旋转等等,并不是单纯与胎儿过大有关,但是,如何出现巨大儿的情况,的确会增加难产的几率。
·增加会阴撕裂的几率
其实会阴是否容易撕裂与其柔韧性以及胎儿出产道时的方向关系更大。如果胎宝宝只是在正常范围内偏大,一般不会造成影响。如果是巨大儿,在分娩时会增加会阴撕裂的几率。
·出生时偏大可能会更好带
如果是标准范围内的偏大的话,发育和成长情况基本上不会有差异。但是很多妈妈感觉,出生时偏大的孩子更好带。可能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比较结实,所以抱起来也更稳定,吃奶也更有劲,因此才会觉得好带。
2.胎儿偏小时的烦恼
胎宝宝偏小,有时是因为父母的遗传,有时可能是营养吸收不好。如果是正常范围内的偏小,准妈妈只需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地增加体重即可。另外,一定要尽量避免腹胀,因为腹胀会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胎宝宝的营养吸取。
·增加胎儿窘迫的风险
胎儿过小容易造成生产时血氧量较低、出生评估分数较低、易吸入胎便造成呼吸困难、增加胎儿窘迫的风险;出生时则可能出现低血醣症及低血钙、低体温、红血球过多症、增加脑神经伤害的风险等。
所以孕妈咪一定要按时产检,随时关注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一旦出现胎儿过小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以缓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增加宝宝成人后患代谢综合症的风险
怀孕期营养不良导致胎儿体重过低,对胎儿远期成人有可能患代谢综合症的风险就越来越高。怎么通过调整怀孕期适合怀孕妇的营养状态,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对他以后成人之后的健康状况都是有影响的。
听到胎儿过小的消息后,很多妈妈以为是自己缺乏营养,于是开始大补特补,这是不对的,因为很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胎儿过大。合理补充营养是关键。
3.孕期控制胎儿大小的方法
·应少食多餐,均衡营养
准妈妈在临盆前正常的体重增加应在12.5—15公斤之间,但不少准妈妈刚怀孕体重就增加了5公斤。专家提醒准妈妈,合理均衡的营养是维护其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摄入太多会造成胎儿过大。准妈妈应少食多餐,尽可能吃天然的食品,少吃高盐及刺激性食物,每周体重增长不应超过1公斤。
·定期做检查
易发生巨大儿的准妈妈,要做到定期检查,特别是在临产之时,既可做一般检查,也可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延期时间过长,又无可能顺产者,应及早采取剖宫产等方案,以减少危险系数。
发现胎儿体重不足时,最好先检查是不是胎盘或其他功能有问题,如果是因为疾病因素造成胎儿体重不足,只要控制病情,胎儿的体重自然就会跟上。饮食均衡,宝宝体重才会标准。
·分时段进补
怀孕12周内要多补充维生素、叶酸、铁质、钙质,帮助胎儿发育健全;等到怀孕4个月后开始,可着重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的摄取,至于油脂类并不需要额外摄取,因为日常饮食中的油脂含量已经很多,如果准妈妈的体重已经过重,面食类及果汁就要减量摄取。
胎儿过大过小都不是好事,维持正常的重量才是最健康,有专家曾指出,6斤左右的胎儿是最聪明和健康的。因此,准妈妈们在孕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同时要控制好孕期体重哦。
4.孕期控制胎儿大小的建议
怀孕初期(0--12周)
适当的体重增加数:1-2公斤
建议增加的热量:毋须增加热量
建议增加的营养素:碘、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6、B12、维生素C、叶酸
适合的运动类型:走路
怀孕中期(13到28周)
适当的体重增加数:5公斤
建议增加的热量:300大卡
建议增加的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碱酸。
适合的运动类型:游泳、固定式脚踏车、快走、温和的有氧运动、孕妇瑜珈
怀孕后期(29到40周)
适当的体重增加数:5~6公斤
建议增加的热量:300大卡
建议增加的营养素:铁质与维生素A
适合的运动类型:36周前与中期相同,但可降低运动强度;36周以后可爬楼梯或进行顺产运动。
孕妈妈吃这些增营养不增体重
麦片
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早晨,赶快把早餐的烧饼、油条换成麦片粥吧!为什么?因为麦片不仅可以让你保持一上午都精力充沛,而且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水平。不要选择那些口味香甜、精加工过的麦片,最好是天然的,没有任何糖类或其他添加成分在里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在煮好的麦片粥里加一些果仁、葡萄干或是蜂蜜。
脱脂牛奶
怀孕的时候,你需要从食物中吸取的钙大约比平时多1倍。多数食物的含钙量都很有限,因此孕期喝更多的脱脂牛奶就成了你聪明的选择。孕妇每天应该摄取大约1000毫克的钙,只要3杯脱脂牛奶(200克)就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瘦肉
铁在人体血液转运氧气和红细胞合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孕期你的血液总量会增加,以保证能够通过血液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因此孕期对于铁的需要就会成倍地增加。如果体内储存的铁不足,你会感到极易疲劳。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铁就变得尤为重要。瘦肉中的铁是供给这一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最易于被人体吸收的。
全麦饼干
这种小零食有很多用途:早上你可以在床上细细地咀嚼它,能够非常有效地缓解孕吐反应;上班的路上,在车里吃上几块,可以帮助你打发无聊的时间;办公室里当你突然有了想吃东西的欲望,它就在你身边,方便而且不会引人注意。它是一种货真价实的迷你食品,并且会忠实地保证你一天的血糖平稳、精力充沛。
柑橘
尽管柑橘类的水果里90%都是水分,但其中仍然富含维生素C、叶酸和大量的纤维。能帮助你保持体力,防止因缺水造成的疲劳。
香蕉
香蕉可以快速地提供能量,帮你击退随时出现的疲劳。而且在你时常被呕吐困扰的时候,很容易为你的胃所接受。你可以把它切成片放进麦片粥里,也可以和牛奶、全麦面包一起做早餐。
全麦面包
把你每天吃的精粉白面包换成全麦面包,你就可以保证每天20——35克纤维的摄入量。同时,全麦面包还可以提供丰富的铁和锌。
绿叶蔬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和锌。甘蓝是很好的钙的来源。把沙拉的原料改革一下,加入一些深颜色的莴苣,一定会提高这道菜的营养价值,因为颜色越深的蔬菜往往意味着它的维生素含量越高。你也可以随时在你的汤里或是饺子馅里加入一些新鲜的蔬菜。
坚果
如果怀孕前你因为坚果脂肪含量高而对它敬而远之,那么现在你应该重新认识:脂肪对于胎儿脑部的发育是很重要的。而且坚果可以让你饿得不那么快。专家建议可以用一些不饱和脂肪(在坚果中发现的一类有益于心脏健康的脂肪)取代饱和脂肪(在肉类和黄油中发现的)。但是因为坚果的热量和脂肪含量比较高,因此每天应将摄入量控制在28克左右。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你平时有过敏现象,最好避免食用某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例如花生。
鸡蛋
很多准妈妈一看见肉就觉得恶心,那么鸡蛋就成了你在孕期摄取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而且鸡蛋中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煎个鸡蛋再配点儿蔬菜会让你的早餐既简单又丰盛。如果你受不了煎鸡蛋的味道,那就煮个鸡蛋吃吧!
豆制品
对于那些坚持素食的准妈妈,豆制品是一种再好不过的健康食品了。它可以为你提供很多孕期所需的营养,例如蛋白质。
干果
干果是一种方便的、美味的零食,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满足你想吃甜食的欲望。你可以选择像杏脯、干樱桃、酸角一类的干果,但是不要吃香蕉干,因为经过加工的香蕉干,脂肪含量很高。
冰淇淋
不要把它打进黑名单。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怀孕而剥夺了自己吃冰淇淋的权利。一些甜食,包括冰淇淋、酸奶或者是牛奶作成的布丁,都可以成为你饭后的小插曲,它可以提供你每天所需钙质的1/3。但是切记:不要让它喧宾夺主呦!
低脂酸奶
酸奶富含钙和蛋白质,即便是患有乳糖不耐症的准妈妈,对于酸奶也还是易于吸收的。而且有助于你的胃肠保持健康的状态。
胎儿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胎儿大小与预产期有关
要评价胎儿是否过大或过小,必须先确认预产期,才能了解「胎儿大小是否符合妊娠周数应有的水准」。关于预产期,「最好在7至12周完成预产期校正,因为此阶段的胎儿大小差异性不大,然后以此为基准,再进行评价胎儿大小」。否则随着妊娠周数增加,每一个胎儿的生长状况有如各走各的路,差异愈来愈大,就算是同周数的胎儿,也不可能一样大,这时就要对照妊娠周数,以评价胎儿是大是小。
怀孕6个月胎儿大小
怀孕六个月的时候,胎儿身子大概有19cm长,重约350g。这个时候胎儿的皮肤是皱皱的,别以为这是什么不好的现象,其实这是胎儿为以后皮下脂肪的生长留下的余地。
六个月的胎儿,过了22周后,胎儿看起来会是滑滑的感觉,好像皮肤上覆盖了一层什么滑腻的物质,其实,这个就是胎脂。胎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胎儿在羊水的长期浸泡下不受到伤害。胎脂一般会从六个月的时候出现,知道出生说不定都还有呢。这个时期的胎儿牙齿也在快速发育,主要是恒牙的牙胚在快速发育,为胎儿长牙做准备呢。
孕期控制胎儿大小方法
1.胎儿偏大的烦恼
产检时,医生可能会说“孩子很大啊”或“孩子好像有点大”。别担心,这很可能是医生与准妈妈的一种交流,大部分情况都是正常范围内的偏大。这时,需要注意的事就是体重管理。
·增加难产几率
虽然造成分娩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宫口打开的情况、胎儿的旋转等等,并不是单纯与胎儿过大有关,但是,如何出现巨大儿的情况,的确会增加难产的几率。
·增加会阴撕裂的几率
其实会阴是否容易撕裂与其柔韧性以及胎儿出产道时的方向关系更大。如果胎宝宝只是在正常范围内偏大,一般不会造成影响。如果是巨大儿,在分娩时会增加会阴撕裂的几率。
·出生时偏大可能会更好带
如果是标准范围内的偏大的话,发育和成长情况基本上不会有差异。但是很多妈妈感觉,出生时偏大的孩子更好带。可能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比较结实,所以抱起来也更稳定,吃奶也更有劲,因此才会觉得好带。
2.胎儿偏小时的烦恼
胎宝宝偏小,有时是因为父母的遗传,有时可能是营养吸收不好。如果是正常范围内的偏小,准妈妈只需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地增加体重即可。另外,一定要尽量避免腹胀,因为腹胀会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胎宝宝的营养吸取。
·增加胎儿窘迫的风险
胎儿过小容易造成生产时血氧量较低、出生评估分数较低、易吸入胎便造成呼吸困难、增加胎儿窘迫的风险;出生时则可能出现低血醣症及低血钙、低体温、红血球过多症、增加脑神经伤害的风险等。
所以孕妈咪一定要按时产检,随时关注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一旦出现胎儿过小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以缓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增加宝宝成人后患代谢综合症的风险
怀孕期营养不良导致胎儿体重过低,对胎儿远期成人有可能患代谢综合症的风险就越来越高。怎么通过调整怀孕期适合怀孕妇的营养状态,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对他以后成人之后的健康状况都是有影响的。
听到胎儿过小的消息后,很多妈妈以为是自己缺乏营养,于是开始大补特补,这是不对的,因为很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胎儿过大。合理补充营养是关键。
3.孕期控制胎儿大小的方法
·应少食多餐,均衡营养
准妈妈在临盆前正常的体重增加应在12.5—15公斤之间,但不少准妈妈刚怀孕体重就增加了5公斤。专家提醒准妈妈,合理均衡的营养是维护其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摄入太多会造成胎儿过大。准妈妈应少食多餐,尽可能吃天然的食品,少吃高盐及刺激性食物,每周体重增长不应超过1公斤。
·定期做检查
易发生巨大儿的准妈妈,要做到定期检查,特别是在临产之时,既可做一般检查,也可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延期时间过长,又无可能顺产者,应及早采取剖宫产等方案,以减少危险系数。
发现胎儿体重不足时,最好先检查是不是胎盘或其他功能有问题,如果是因为疾病因素造成胎儿体重不足,只要控制病情,胎儿的体重自然就会跟上。饮食均衡,宝宝体重才会标准。
·分时段进补
怀孕12周内要多补充维生素、叶酸、铁质、钙质,帮助胎儿发育健全;等到怀孕4个月后开始,可着重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的摄取,至于油脂类并不需要额外摄取,因为日常饮食中的油脂含量已经很多,如果准妈妈的体重已经过重,面食类及果汁就要减量摄取。
胎儿过大过小都不是好事,维持正常的重量才是最健康,有专家曾指出,6斤左右的胎儿是最聪明和健康的。因此,准妈妈们在孕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同时要控制好孕期体重哦。
4.孕期控制胎儿大小的建议
怀孕初期(0--12周)
适当的体重增加数:1-2公斤
建议增加的热量:毋须增加热量
建议增加的营养素:碘、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6、B12、维生素C、叶酸
适合的运动类型:走路
怀孕中期(13到28周)
适当的体重增加数:5公斤
建议增加的热量:300大卡
建议增加的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碱酸。
适合的运动类型:游泳、固定式脚踏车、快走、温和的有氧运动、孕妇瑜珈
怀孕后期(29到40周)
适当的体重增加数:5~6公斤
建议增加的热量:300大卡
建议增加的营养素:铁质与维生素A
适合的运动类型:36周前与中期相同,但可降低运动强度;36周以后可爬楼梯或进行顺产运动。
怀有巨大胎儿的准妈妈应该注意什么
对巨大胎儿的诊断,单纯依靠观察孕妇腹部大小来判断是不可靠的,因为胎儿大小常受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及羊水多少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应测量孕妇的子宫底高度、腹围大小,并通过B超测量胎儿头径、肢体长短、胸围、腹围及羊水量来科学地估计胎儿大小。
若确诊为巨大胎儿,医师还需仔细判定胎儿大小,及与母亲的骨盆是否相称,预测胎儿能否顺利地通过母亲的骨盆娩出,从而决定适当的分娩方式。如胎儿大小与骨盆明显不相称者,则应进行剖宫产;若估计胎儿大小与骨盆大致相称,即可以进行试产,酌情行阴道助产协助胎儿娩出。其他因素,如孕妇是初产或经产,妊娠有无过期及羊水多少等,对巨大胎儿的分娩也有一定的影响,医师会综合予以考虑,酌情放宽剖宫产的指征。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生长过快时,孕妇的饮食应进行控制以减少巨大胎儿的发生。
胎儿大小标准
胎儿大小标准妊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卵子受精后,进入宫腔,胚胎及附属物迅速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的过程中,每个孕周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以下是一个参考标准:
1个月(1-4周):身长约0.2厘米,体重约1克,心脏开始发育。
2个月(5-8周):身长约3厘米,体重约4克,已成人形,早期心脏形成,有心脏搏动;头,口,眼睛,耳朵,身体,手脚开始形成。
3个月(9-12周):身长约9.0厘米,体重约20克,手,脚趾头发育完全,指甲,牙齿开始形成,外生殖器开始发育。
4个月(13-16周):身长约18厘米,体重约120克,已可区分性别,用胸部做呼吸动作,能吮吸自己的拇指。
5个月(17-20周):身长约25厘米,体重约340克,长出少许头发,长出皮下脂肪,体重增加。
6个月(21-24周):身长约30厘米,体重约600-700克,会做踢脚和挥拳等小动作。
7个月(25-28周):身长约35-37厘米,体重约1-1.2千克,在宫内转成头向下的姿势,开始长脚指甲,头发。
8个月(29-32周):身长约40厘米,体重约1.5-1.6千克,听觉系统发育完成。
9个月(33-36周):身长约45厘米,体重约2-2.5千克。各个器官发育成熟,对来自母体外的光开始有反应,娩出后生活力良好。
10个月(37-40周):身长约50厘米,体重约3千克,胎儿成熟。
胎儿过小的原因导致胎儿偏小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孕期妈妈在孕早期的时候,有过感冒发烧或者宫内感染、病毒感染,染色体或者是基因的变异;
2、 有遗传因素造成的,比如准爸爸、准妈妈在胎儿时期就偏小,这样他们的宝宝偏小的可能性比正常孩子要大;
3、 有胎盘和脐带的因素,比如说脐带的扭转过度,胎盘翻转;
4、 如果孕期妈妈在产检开始就发现胎儿偏小,那就要检查下染色体是否异常了。
胎儿偏小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准妈咪只有按时参加产前检查,才能进一步了解宝宝在母体里的发育情况。
孕肚大就说明胎儿发育良好么? 胎儿大小和以下这几种原因有关
这个主要是指孕前抽烟喝酒,孕期没能及时戒掉。再或者是孕期家中经常有人抽烟喝酒。不管是直接抽烟喝酒,还是间接吸入,都会通过脐带传递给胎儿,严重者还会抑制宝宝的健康发育,导致胎儿大小有异。
父母个子高不一定将来孩子就一定身高很高;父母矮小,也不一定将来孩子就一定矮小。但是通常情况下,胎儿的大小会因遗传父母的一些特征而表现出大小不同,有的宝宝生下来骨骼就比常人大一些。
怀孕以后,运动少,家人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会给孕妇做很多好吃的,基本上可以说凡是能想到的就没有吃不到的。其实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是有限的,孕期经常性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最容易长肉,这样确实有可能把胎儿养的很大,但是,大量的脂肪也会堆积在皮下,生产后,也不见体重下降多少。
这里说的营养可不是指吃,有的孕妇孕期吃的再多,但是胎儿却不一定很大,只是肚子大而已。有的孕妇孕期吃的不多,胎儿大小正合适,但是胎儿发育良好,分娩后,身材恢复的也很快。所以,这中间的区别就是要合理膳食,营养要全面均衡,荤素搭配,而不是一味的高热能、高脂肪饮食。
比如缺铁性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贫血会抑制胎儿的发育,而糖尿病会导致胎儿比较大,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及危险系数。产后身材更是难以恢复。
孕囊胎儿大小对照表
1、4周:胎儿只有0.2厘米。受精卵刚完成着床,羊膜腔才形成,体积很小。超声还看不清妊娠迹象。
2、5周:胎儿长到0.4厘米,进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扩大,原始心血管出现,可有搏动。B超可看见小胎囊,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4,或可见胎芽。
3、6周:胎儿长到0.85厘米,胎儿头部、脑泡、额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经等器官分化,B超胎囊清晰可见,并见胎芽及胎心跳。
4、7周:胎儿长到1.33厘米,胚胎已具有人雏形,体节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统进一步发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约占宫腔的1/3。
5、8周:胎儿长到1.66厘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头、体及四肢,胎头大于躯干。B超可见胎囊约占官腔1/2,胎儿形态及胎动清楚可见,并可看见卵黄囊。
6、9周:胎儿长到2.15厘米,胎儿头大于胎体,各部表现更清晰,头颅开始钙化、胎盘开始发育。B超可见胎囊几乎占满宫腔,胎儿轮廓更清晰,胎盘开始出现。
7、10周:胎儿长到2.83厘米,胎儿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盘雏形形成。B超可见胎囊开始消失,月芽形胎盘可见,胎儿活跃在羊水中 。
8、11周:胎儿长到3.62厘米,胎儿各器官进一步发育,胎盘发育。B超可见胎囊完全消失,胎盘清晰可见。
9、12周:胎儿长到4.58厘米,外生殖器初步发育,如有畸形可以表现,头颅钙化更趋完善。颅骨光环清楚,可测双顶径,明显的畸形可以诊断,此后各脏器趋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