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十周注意事项 减少体力劳动
怀孕十周注意事项 减少体力劳动
孕十周时胎盘刚形成,胎儿各器官还很脆弱,孕妈妈腹部重量增加,靠韧带支撑其重量完全不够,还需要部分肌肉来帮助,所以孕妈妈要减少体力劳动,减少长时间站立。
什么人群易发神经衰弱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脑力劳动越来越成为人们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脑力劳动者,西方俗称白领阶层是普遍受到人们向往的职业。经过医学家们多年的观察也发现,神经衰弱常见于与桌椅笔墨为伴的脑力劳动者,这类患者往往体质不佳,较为瘦弱,经常对自己的一些病痛较为重视和关心,性格也内向,平时好静,缺少体力劳动。
实验证明,沉重的精神负担比繁重的体力活动更易产生神经衰弱。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却少有患神经衰弱的。但是汽车司机由于工作时,精神高度紧张尤其是受到车祸等刺激后,也有不少加入神经衰弱的患者行列。
脑力劳动是以大脑为基础,长时间或过于紧张的脑力劳动,使大脑皮质过于兴奋,耗能过多,神经功能不能承受时,就易发生本病。尤其是在学习过于紧张,考试受挫,或工作不能胜任时,发病机率大大增加。
当然,合理地正常用脑,是人类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脑力劳动是劳动的重要方式,绝大多数脑力劳动者,都不会患神经衰弱,这就需要提倡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糖尿病容易饿怎么办 保证主食摄入量
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得过少。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300~400g(6~8两),重体力劳动每日则应达到500g以上。每周减少主食量100~200克,约一个月限制到每日300克左右。
孕妇做运动注意事项 孕晚期运动注意事项
怀孕7个月之后,容易发生早产,运动的话不可以过于剧烈,有些活动不宜参加,如弯腰,仰身以及蹲起等运动,以防早产,要尽量减少体力劳动,不要干重活。
怀孕十周饮食注意事项 多喝水
怀孕十周时多补充水,水可以洗涤身体,并能软化大便和促进消化道内食物蠕动,对妊娠有益。开水、水果和蔬菜汁,都可以适量饮用。
怀孕十周吃什么最好 补充维生素
怀孕十周的妈妈要多补充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胎儿的营养,促进宝宝的良好发育,如胡萝卜、西红柿、鸡蛋、奶酪等。
食欲不振的原因 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
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养活,使胃消化功能减弱。
体力劳动,具体有哪些职业
1、就职业而言,最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2、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劳动力
市场价格都不一样,就像商品的市场价格一样五花八门,再加上有那么多的不同职业,谁也描述不清各职业的工资,国家都不可能有这样的统计数字。
患过心脏病的孕产妇怎么防治心力衰竭
患过心脏病的孕产妇心力衰竭的防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妊娠期休息。孕期要充分休息,除夜间睡眠外,最好有午睡,每天睡 眠时间不宜少于10小时。限制体力劳动。应根据心脏功能情况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 和劳动。原则上尽量减少体力劳动,以减轻心脏负担。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人食盐量3〜4克,体重的增加每周 不超过0.15公斤为宜。预防贫血。应适当补充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铁剂,以预 防贫血引起的心力衰竭。定期产前检査。除产科的检查外,要进行心脏功能的判定, 若心脏功能m级或iv级时应住院监测病情。有心力衰竭征兆时 需要进行药物治......
体力劳动者的保健
体力劳动者的健康,与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体力劳动者消耗能量多,体内物质代谢旺盛。而其工作环境与工作场所常存在物理和化学有害因素,职业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因此,体力劳动者的保健应给予合理的膳食,补充充足的能量。根据不同工种,因人因地制宜,注意不断改善生产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采取相应的方法积极防护,控制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1]
一、合理膳食
体力劳动者的膳食应提供足够的热量,保证正常工作的需要。各种工种工作环境和强度不同,选用相应的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解除有害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注意膳食的合理选择和搭配,满足机体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1.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膳食
高温作业是指在有一定热源的生产场所中进行作业。高温作业有三种类型:炼钢等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纺织等高温、高湿作业;建筑等夏季露天作业。高温作业时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矿物质、水溶性维生素丢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能量代谢增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易发生中暑、日射病。
(1)补充水和矿物质:为补充随汗液丢失的大量矿物质,应提高钠、钾、钙等矿物质的供给量。在正常人膳食基础上,每日应增加钾、钙、钠、锌、铁的摄人。有选择地增加深色蔬菜(菠菜、油菜等)、海产品(海带、虾皮等)的量。补充水和矿物质应多喝汤,菜汤、肉汤、鱼汤可交替选择。对大量出汗人群,在两餐进膳之间应补充含盐饮料、绿豆汤等。
(2)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包括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应多摄人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蛋白质供给:增加豆制品、动物性食品(鱼、肉、动物内脏、奶制品等)的量,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4)合理安排进餐时间:为减少高温对人食欲的影响,三餐应分别安排在起床后、下班后1—2小时,以及上班前的1个多小时。并适量选用辛辣、酸的调味品以增加食欲。
2.低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膳食
低温作业人员包括长期在局部低温环境中工作(如冷库等),或长期于常年气温在10。C以下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如高寒地区)的人员。
(1)提供充足的能量:为保证低温作业者的正常工作,每日的能量供给量应保持在4000kcal以上。合理地增加脂肪摄人量和充足的蛋白质供给量对机体防寒有积极意义,其中产能营养素脂肪含量应占总能量的35%~37%,蛋白质摄入量应为常温下相同劳动强度等级人员的130%~150%。
(2)增加维生素A的供给量:维生素A对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起稳定作用,维持上皮细胞的形态完整和功能健全,并有促进细胞正常功能和活动的作用。低温环境下机体抵抗力低,应激能力差,应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量,为常温下同等劳动强度人员的150%。
3.高、低压环境下作业人员的膳食
在高、低压环境下的作业者对能量需要量高于海平面者。适当增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摄人量,能提高人体对气压变化的适应能力。
(1)提供充足的能量:为提高机体对低压和高原环境的耐受力,每日应供给充足的能量。尤其要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加强机体恢复平衡的能力。
(2)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能提高机体对气压变化的适应能力,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参与能量转化,铁使机体动脉血氧含量增加,提高机体在低氧分压条件下呼吸的能力。因此,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3)适当减少食盐的摄人量:未能适应高原环境的人,应适当减少食盐摄人量,预防急性高山反应。
4.噪声环境下作业的膳食
在生产环境中,由于生产性因素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性噪声,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会造成听觉器官损害,甚至发生噪声性耳聋,还可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神经衰弱症候群。在噪声作用下,氨基酸和维生素B、PP、c的消耗量增加,应适当增加能量、维生素的供给量。
(1)适当增加能量的供给量:增加能量的供给有助于加强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和适应能力。应增加摄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
(2)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减轻噪声对内耳的损伤,应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禽蛋、坚果等食物的摄入。
5.接触电离辐射人员的膳食
电离辐射直接和间接损伤生物大分子,造成DNA损伤。
(1)增加能量的摄人: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的人员应摄取适量的能量,防止能量不足造成的辐射敏感度增加。高蛋白饮食能减轻机体的辐射损伤,应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多选用乳制品、瘦肉等;果糖防治辐射损伤的效果较好,可以多增加水果的摄人;而辐射可引起血脂升高,应控制膳食中的脂肪供给量,并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例高的脂类为主,如花生油、菜籽油等。
(2)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以减轻自由基带来的损伤。
6.接触化学有害物质人员的膳食
职业接触涉及的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合物进入机体后经肝脏代谢减毒后排出体外。当机体营养状况良好时,可通过对酶活性的调节来增加机体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和抵抗力。
(1)补充富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增加含硫氨基酸充足的优质蛋白质的摄人,可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增加机体对铅和其他重金属、芳香烃类毒物的解毒作用,减少人体对铅、汞的吸收。因此,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以食用乳制品、鱼、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为宜。
(2)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量:B族维生素对中毒靶组织和靶器官有保护作用;维生素A、D对镉中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硒、铁、钙等矿物质能减少机体对有毒金属的吸收,并促使其排出体外。应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增加机体的解毒功能,丰富的植物纤维、果胶等成分可促进毒物排出。
(3)适量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高脂肪膳食会导致毒物在小肠内吸收增加,因此,脂肪供能比不宜超过25%。
7.粉尘环境下作业的膳食
长期在粉尘环境下作业的工人,如果没有加强个人防护,在生产劳动中吸人大量的粉尘后,会引起以肺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
(1)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人:为提高作业者的抵抗力,防治肺部疾病,应供给充足的能量,尤应增加诸如鱼、瘦肉、蛋、奶制品的摄人。
(2)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应多摄人新鲜蔬菜和水果。口服维生素D能促进肺组织病灶部位的钙化愈合,应增加维生素D的摄人量,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在体内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