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一定要做凝血功能检查
妊娠晚期一定要做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血液凝固功能,有无潜在的凝血问题。
检查时间:多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进行。
注意事项:抽取静脉血,无须空腹。
血液中存在着抗血液凝固系统以保证血液在体内不会出现凝固,人体内存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血液在体内不会形成血栓,凝血、纤溶和抗凝在正常情况下,达到动态平衡完成正常生理功能。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系统检查、抗凝和纤溶系统检查,由于专业性较强,仅作简介。
1.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筛选试验,常用于临床口服抗凝药物后凝血功能的监测。PT测定值大于正常5秒以上为异常。
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X缺乏;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药、异常凝血酶原增加等。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口服避孕药等。
2.纤维蛋白原检测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增高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纤维蛋白原增加见于感染(如尿毒症、肺炎、轻型肝炎等)、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等。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APTT延长见于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如A、B型血友病、因子Ⅺ缺乏症;凝血酶原重度减少,如严重肝损伤等;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严重肝损伤等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时;循环抗凝物质增加等。APTT缩短见于因子Ⅷ、Ⅴ活性增加,以及DIC、血小板增多症等。
4.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受检T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延长。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存在,如SLE、肝病、肾病;以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高(如DIC),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存在异常纤维蛋白原等。
TT缩短常见于异常巨球蛋白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等。血样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也会使TT缩短。
5.凝血因子Ⅱ、Ⅴ、Ⅶ、X因子活性测定 凝血因子检测可直接了解参与血液凝固的各因子情况,以帮助确诊凝血障碍疾病。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相应的因子Ⅱ、Ⅴ、Ⅶ、X先天缺乏症,以及肝病、DIC、口服抗凝剂、维生素K缺乏症等。
6.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测定 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血友病等。
7.其他抗凝血酶Ⅲ(ATⅢ)增高见于血友病、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等。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等。血浆纤溶酶原(PLG)活性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症。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性测定(t-PA)增高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纤溶症、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等;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反映纤溶活性增高的敏感指标。血液中FDP升高反映纤溶活性增强,是纤溶亢进的指标。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项目,特别是一些血栓性疾病病人更需要做凝血四项的检查,这种检查项目也是手术前必须要做的,另外一些疾病需要口服抗凝药物之前也需要病人做凝血四项的检查。做凝血四项的检查作用很大,检查的结果可以及时的了解到病人是否有一些止血功能的障碍,这样以便于手术之前做好各种可能出现的应急措施,还具有防治手术大出血的作用。
步骤/方法:
1通过凝血四项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是否有止血困难的现象,特别是在手术之前做凝血四项检查可以避免手术中大出血而导致死亡。凝血四项的检查主要是凝血因子的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检查,凝血酶时间检查。
2通过凝血四项检查可以了解到病人内源性凝血系统具体状况,这样可以做到积极监测病人身体的抗凝状况,特别是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疾病的病人,比如说血友病人就需要在使用抗凝药物的过程中积极检查凝血四项。
3凝血四项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身体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并且能够积极检查出抗凝药物进入身体之后是否起到了作用。另外通过凝血四项检查可以反映出身体纤维蛋白原含量,这种检查有利于提早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重症肝炎。
注意事项:
凝血四项检查能够查出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所耗费的时间,通过这种检查能够发现血红蛋白血症。凝血四项检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经常见于手术以及使用抗凝药物的治疗当中。
药物流产的过程是什么 服药前常规检查
在做药物流产之前,应该去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全身体检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如尿妊娠实验,阴道清洁度,血常规和血型,必要时需要做B超检查,了解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确定有无感染,有无阴道炎症以及药物禁忌症状。
孕妇孕期检查项目
孕妇在孕期的检查项目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并不是一次检查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贯穿整个孕期的多次检查才能实现目的。主要的孕期检查有身高、体重、测量血压、腹围、妇科内诊、乳房检查、骨盆外测量、血型、贫血检查、心电图、梅毒血清反应检查等。由于各个阶段孕妇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水平都不同,因此在怀孕的不同阶段,检查项目也是有区别的。
在孕前早期,也就是妊娠第1周-第12周,要做的检查有B超、宫内感染检查、筛查肝炎病毒、血尿常规检查等。在孕中期,也就是妊娠第13周-第27周,有彩色B超检查、妊娠糖尿病检查、妊娠高血压检查、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形)筛查等。在孕晚期,也就是妊娠第28周到生产,有胎儿监护仪检查、脐血流检查、B超检查、血型、凝血四项、肾功和复查肝功的检查,为最后的分娩做准备。
阴道出血检查步骤
一、体格检查
1、注意全身情况,有无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及甲状腺肿大等。
2、妇科检查时应仔细窥视阴道及宫颈,注意出血的来源;双合诊及三合修检查时注意子宫大小、硬度、是否光滑,有无宫颈举痛,子宫两侧有无包块及压痛。
二、实验室检查
常规进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作凝血功能试验。根据需要做一些关的特殊检查。
1、卵巢功能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
(2)宫颈黏液检查
(3)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4)垂体和卵巢激素测定
2、妊娠试验 :除能确定是否妊娠外,对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3、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检
4、诊断性刮宫
孕期各阶段检查项目
1、孕早期(怀孕第1周-第12周)
(1)B超检查,排除宫外孕,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大小。
(2)检查是否有引起宫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看是否感染过风疹病毒、巨细胞疱疹病毒、弓形体原虫、单纯疱疹病毒等。
(3)筛查肝炎病毒,可以及早切断病毒的母婴传播。
(4)血尿常规检查,检查是否患有贫血、血液性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
2、孕中期(怀孕第13周-第27周)
(1)妊娠22周左右做彩色B超检查,可以全面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排除胎儿畸形的情况。
(2)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筛查,如果筛查呈阳性,那就要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以尽早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及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3)妊娠20周应进行MP测定,预测有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倾向。
(4)妊娠16-20周进行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形)筛查。
3、孕晚期(怀孕第28周到分娩)
(1)第32周开始用胎儿监护仪进行胎儿监护,最好每周做一次检测,可以观察并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还能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2)脐血流检查,可以检测胎儿脐带血流阻力,了解是否有宫内缺氧的情况。
(3)B超检查,可以了解胎盘成熟度、羊水的量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4)在36周进行血型、凝血四项、肾功,复查肝功的检查,这是为分娩做准备。
包皮术前需做四项常规检查
包皮的术前准备
包皮环切术前需要进行血尿常规、男科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及血型等检查。以上的检查是用来,确定患者适合进行手术。观察阴茎头有没有感染炎症,如果有炎症,需要服用一些消炎药物来缓解炎症,待炎症消失后,再行包皮手术。患者不要急于手术,要等着炎症消失再进行手术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血功能检查:通过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检查,检查包括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出血、止血,以防止相关危害。
分泌物RT检查:这种检查法可以检查患者自身是否感染,以防止术后的感染情况,带来一些相关危害。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细胞的检测了解是否存在血液病、感染性疾病,尤其对急性和慢性感染有重要诊断意义。
包皮包茎手术前需要做尿常规检查、血功能检查、分泌物RT检查和血常规检查这四项,希望大家重视包皮包茎手术前的这些检查工作,因为只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明确的诊断,才能根据诊断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方案,从而更好的治愈包皮包茎。
血小板减少一般需要做什么检查
血小板减少需要做什么检查?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血液疾病,很多患者及家属都不知道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方面的检查,表示很疑惑。广州海军医院血液科专家表示,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其实是很简单的,
血小板减少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胡建军专家介绍如下:血常规:通过该项血小板减少检查,能够清楚的检查出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的症状,白细胞的数量是否正常,血小板计数减少等。骨髓象:该项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通过该项检查,能够检查出患者的增生是否正常,巨核细胞数多增高,伴成熟障碍(多数患者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占有百分之三十左右)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这两者都是检测血中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和血小板功能的指标。凝血时间一般值是2~4分钟(玻片法),凝血酶原时间通常大于25秒。凝血时间的延长及凝血酶原时间的缩短多见于让用过量抗凝物质导致的紫癜,还有血小板功能下降、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减少导致的紫癜。
孕期检查项目
孕期检查项目很多,而且十分不同时期的,一般主要的项目有:身高、体重、测量血压、腹围、妇科内诊、乳房检查、骨盆外测量、血型、贫血检查、心电图、梅毒血清反应检查等。由于各个阶段孕妇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水平都不同,因此在怀孕的不同阶段,检查项目也是有区别的。
在孕前早期,也就是妊娠第1周-第12周,要做的检查有B超、宫内感染检查、筛查肝炎病毒、血尿常规检查等。在孕中期,也就是妊娠第13周-第27周,有彩色B超检查、妊娠糖尿病检查、妊娠高血压检查、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形)筛查等。在孕晚期,也就是妊娠第28周到生产,有胎儿监护仪检查、脐血流检查、B超检查、血型、凝血四项、肾功和复查肝功的检查,为最后的分娩做准备。
生化妊娠咖啡色一直不干净一个月怎么办 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如果生化妊娠一个月都没有停止流血,但B超检查不到子宫内有异物,则怀疑是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流不畅引起的,先考虑服用相应药物予以化瘀、止血治疗。
凝血四项正常值是什么
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当患者做了凝血四项检查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即可知道凝血四项正常值,多数患者的凝血四项都是正常的,当然也少数患者会发生异常,此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查数值进行诊断,会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如果是手术发现这样的问题,医生会做好手术的预防,能有效的避免手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