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痰热壅肺型肺炎
肺炎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痰热壅肺型肺炎
对症治疗:高热,咳嗽,痰黄粘稠,或为 铁锈样痰,胸闷胸痛,甚至痰中带血,气促而喘,口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当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方用黄芩清肺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房中以黄芩,生石膏,知母,鱼腥草清泻肺热,生津止渴;麻黄,杏仁,桔梗,浙贝母,瓜蒌,侧柏叶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白茅根,郁金清热化瘀,止血定痛;甘草和中。
治疗肺炎的小偏方
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复杂,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但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达83%,居首位。在世界范围内,有5-10%的健康成人和20-40%的健康儿童是肺炎球菌的携带者。
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肺炎球菌即可乘机侵入人体,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肺炎球菌对多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这又为治疗带来了困难。那么,肺炎究竟如何治疗呢?
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可参照风热型感冒或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随着肺炎地进一步发展,当呈现肺热壅盛症状时,可配用痰热型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肺炎恢复期出现气阴两伤者,可参照肺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下面再选介几个偏方:
1.芦根竹沥粥用芦根60克(鲜者加倍),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50克和适量水。共煮为稀粥,加入竹沥30克,冰糖15克,稍煮后即可服食,每日1--2次。肺炎证属肺热壅盛者,可服此粥。
2. 复方银菊茶取芦根30克(鲜者加倍),金银花21克,菊花、桑叶各9克,杏仁6克,水煎,去渣,加入蜂蜜30克。代茶饮本方适用于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
肺炎会传染吗 肺炎后的食疗方
1、 银花30g,薄荷10g,鲜芦根60g。先将银花、芦根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汁加白糖适量,温服,每天3次,适用于风邪犯肺型肺炎患者。
2、生石膏150g,梗米100g。将石膏捣碎入砂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再入梗米煮粥至熟烂,待温服,每天2次。适用于痰热壅肺型肺炎。
3、鲜生地黄汁100ml,梗米100g,蜂蜜适量。将梗米煮粥,粥熟后加入生地黄汁,蜂蜜调匀腐蚀,每次250g-300ml,每天2-3次。适用于热毒炽盛型肺炎。
4、鲜芦根500g,雪梨500g,鲜藕500g,荸荠500g,鲜麦冬100g,饴糖50g。将前5味榨汁混合,加饴糖调匀,冷饮或温服,每天数次,适用于气阴两虚型肺炎患者。
肺炎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风热犯肺型肺炎
对症治疗:发热微恶寒,周身不适,咳嗽,痰白或黄,胸部隐痛,兼头胀痛,口干口渴,苔黄,脉浮数。
治疗当辛凉解表,化痰止咳,方用银翘散加减。
常用中药:金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桔梗,柴胡,前胡,百部,杏仁,生石膏。
方中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柴胡除热邪,解身热;荆芥疏散外邪;桔梗,前胡,杏仁,牛蒡子,百部宣肺化痰止咳;生石膏清热止渴。
肺炎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气阴两虚型肺炎
对症治疗:地热汗出,口干唇燥,咳嗽,痰少不利,不思饮食,倦怠无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
常用中药:黄芪,太子参,五味子,知母,桑白皮,百部,川贝母,地骨皮,麦冬,天冬。
方中以黄芪,太子参,五味子益气扶正;天冬,麦冬,知母育阴生津;桑白皮,百部,地骨皮,川贝母润肺止咳。
如何通过自我按摩疗法治疗肺炎
肺炎按摩方法:(1) 固定患者上肢,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2) 患者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腧、大椎各1分钟。(3) 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随证加减:(1) 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 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① 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② 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2) 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嗷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 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① 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② 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3) 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 清,气急,喉中痰鸣,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常用手法加:① 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经、清肝经各300次。② 按揉曲池1分钟,推涌泉300次。(1) 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肺经300次。(2) 清肝经3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3) 点揉天突、膻中、丰隆穴各...
治疗咳嗽有方法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每次一生病大多数吃的都是西药。但是西药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这一次的疾病,又浪费钱又没效果。其实我们咳嗽可以用中药调理。中药中含有很多的成分,可以从根本治疗咳嗽。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6~9克,生石膏12~30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日2~3次。
功效:宣泄郁热,清肺平喘。
主治: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有汗或无汗,舌苔黄,脉数。
制方要义:肺外合皮毛,邪热壅肺,蒸迫津液外泄,故身热汗出;肺主气,司呼吸,热壅于肺,肺气失宣,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苔黄、脉数为里热之象。若兼表邪未尽,卫气郁闭,可见身热而无汗。
此证中肺气内遏,不能宣达肌表成为热壅的关键。治疗着眼点当给肺热以出路,宣开肺气,清泄肺热,即“宣泄”。方中麻黄辛温,主入肺,宣肺开闭,发表散邪;石膏辛甘大寒,主入阳明,兼能入肺,清热生津兼透肌表。麻黄得石膏之沉降,温散走表之力减弱而专开肺气,石膏得麻黄之宣散,直趋阳明之势得缓而能专清肺热,两味相合,得辛凉宣泄之用。佐用杏仁协麻黄降气平喘,使以甘草,调和于宣降温凉之间。
效用特点: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为1:2,临床常用于表证未解,邪热壅肺之证,故立法上为解表清里,表里兼治;从方药配伍的角度来看,方中石膏与麻黄清、泄协同,麻黄与杏仁宣、降相因。全方具有解表散邪、清宣肺热、止咳平喘等效用。
临床应用:《伤寒论》原方治疗肺热之“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入里,或风热犯肺,或肺热复感外寒,见身热、喘咳、苔黄、脉数等证,无论其有汗、无汗,皆可使用本方。王泰林谓之“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桂枝之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正不必执有汗、无汗也”。不过临证宜根据证候病机中表闭与肺热的程度,调整原方中石膏与麻黄的配伍比例,以控制全方宣开与清降作用的主次。
用方原理:手太阴肺,司呼吸,主宣降,为水上之源;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通皮毛,与阳明大肠相表里。邪热蕴肺,肺失宣降,热灼咽喉,郁滞皮毛,壅阻鼻窍则可见身热咳喘、咽喉肿痛、鼻渊头痛、肌肤痒疹;如热郁上焦,水道不利,或下移大肠,可见小便不利、或尿少身肿、便秘痔疮等症。本方所治以邪热壅肺为主要病机,有清泄肺热,宣降肺气,解表散邪的作用,引申之兼有清降阳明、通利水道、宣通鼻窍等作用。现代临床本方用于流感、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百日咳、荨麻疹、咽喉炎、口疳、鼻窦炎、痔疮、急性肾炎等疾,大体不离其宗。
临证运用经验
1.谨守原方所主病机加减:根据肺热与表郁的轻重,调整石膏与麻黄的用量配比,并酌情加味。如肺热壅盛,壮热汗出者,二味用量比可为1:4~5;如表郁偏重,无汗或汗少,二味用量比可为1:2~3。风寒在表未尽见无汗恶寒者,酌加荆芥、苏叶;风热在表兼见微恶风寒者,酌加薄荷、桑叶等;肺热重,见热甚苔黄,选加桑白皮、黄芩、知母;咳痰黄稠,加栝楼、贝母、桔梗;痰阻气急见喘甚,加葶苈子、枇杷叶;热甚津伤见口渴明显,加知母、花粉、芦根。
2.现代临床随病证加减:
①流感属于寒邪闭表较重见寒热头痛明显,选加柴胡、贯众、葛根、羌活;温毒郁卫,见身热,汗出不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②急性气管炎、肺炎因痰热壅肺见咳喘、胸闷痰黄,加黄芩、鱼腥草、葶苈子;咯血加黛蛤粉、大青叶;小儿麻疹合并肺炎见发疹、咳喘身热者,可以竹叶、薄荷代麻黄,加银花、连翘、桑皮。
③急性咽喉炎属肺热上壅见咽痛喉肿,加射干、桔梗、锦灯笼;急性鼻窦炎属于肺热壅窍,兼有风寒加细辛、葱白、白芷;兼风热加薄荷、连翘、苍耳子;痰热加制僵蚕、浙贝母、鱼腥草。
④荨麻疹属肺热郁表见全身痒疹,咳嗽脉浮,加浮萍、乌梢蛇、丹皮;风热加牛蒡子、蝉衣,风寒加荆芥、防风;夹湿加白鲜皮、苦参;血管神经性水肿加桑白皮、赤小豆、茯苓皮。寻常痤疮见呼出气热、脉浮,加连翘、白蒺藜、皂角刺、地肤子;酒糟鼻见鼻头红赤,加生地、白花蛇舌草、制僵蚕、大黄。
⑤痔疮属于肺热移腑,见大便秘结加赤芍、大黄、栝楼仁;肛门出血加地榆、荆芥炭、槐花炭;痔核嵌顿加升麻、当归、枳壳、黄芩。
⑥急性尿路感染属肺热下移膀胱,见身热咳嗽、尿热淋涩不畅,加车前子、黄柏、凤尾草;急性肾炎属于上焦热郁,水道受阻见尿少肢肿、胸烦咳嗽,加桑皮、石苇、车前子。
总之,本方运用应以肺热郁滞或壅盛,见身热,或口鼻气热,咳嗽喘逆,苔黄,脉数为主要依据。风寒或痰湿咳喘见苔白或白腻者、阴虚咳喘见舌红苔少者均忌用。
间质性肺炎的食疗药膳
1、 单方
在上述感冒,支气管炎的食疗中药中,能疏散风热的菊花,淡豆豉等,均可适用于肺炎初期证属风热犯肺者;能清热化痰或养阴润肺的荸荠,百合,梨,藕,蜂蜜等,亦可用于肺炎证属肺热壅盛或肺阴耗伤者。
① 大蒜
取5%大蒜汁。每次可服20毫升,每日4次;或服10%的大蒜糖浆,每次15--20毫升,每4小时1次。
本方中其有效成分大蒜素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故大蒜汁,大蒜糖浆均可适用于治疗肺炎。
② 马齿苋
用粳米50克,马齿苋30克。共煮为粥,每日服食1--2次,可作为肺炎的辅助治疗。
本方中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全草,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2、复方
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可参照风热型感冒或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随着肺炎地进一步发展,当呈现肺热壅盛症状时,可配用痰热型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肺炎恢复期出现气阴两伤者,可参照肺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下面再选介几个膳方:
① 复方银菊茶
取芦根30克(鲜者加倍),金银花21克,菊花,桑叶各9克,杏仁6克,水煎,去渣,加入蜂蜜30克。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
② 芦根竹沥粥
用芦根60克(鲜者加倍),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50克和适量水。共煮为稀粥,加入竹沥30克,冰糖15克,稍煮后即可服食,每日1--2次。肺炎证属肺热壅盛者,可服此粥。
支气管扩张中医分类及治疗
痰热壅肺型——清热利痰方
症状特点 反复咳嗽、咯痰为主,痰常呈黄色,亦见黄绿色,偶然或持续痰中有血迹,严重者可满口鲜血咯出,发生低烧或高烧,时见胸痛,口苦口干欲饮,时有口臭,脉弦数或弦滑,舌质暗红,舌下脉络紫暗,苔多黄厚或黄腻。
方剂 清热利痰方
组成 桔梗15~20克,生甘草10~20克,苇茎45~60克,薏苡仁12~15克,桃仁12~15克,冬瓜仁12~15克,陈皮15克,半夏10~12克,胆南星10~12克,竹茹10~12克,枳实12~15克,黄芩10~12克,板蓝根20~30克,鱼腥草20~3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
功效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 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病例 朱某,男,57岁。10岁时曾患百日咳合并肺炎,经医生诊治10天出院。2年后经常咳嗽,母亲携带去医院,经医生诊断为支气管炎。此后经常咳嗽,咯痰。至40岁以后痰多黄色,常迁延1~2个月。2005年4月10日来诊,体温38℃,胸部CT片显示:肺左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血中白细胞升高(12.0×109/L)。
服用清热利痰方2剂后,病情好转,一周后痰消,自觉胸闷已除,服14剂后,病情稳定,血中白细胞正常(7.2×109/L)。
中药治疗肺炎效果好吗 燥热犯肺型肺炎
对症治疗:咳嗽烧炭,咳吐不利,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咽痛,鼻燥,甚至胸痛,舌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治当清肺润燥,疏风清热,方用桑杏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常用中药:桑叶,杏仁,石膏,麦冬,桑白皮,贝母,枇杷叶,太子参,阿胶。
方中以桑叶,石膏疏风清热;杏仁,贝母,枇杷叶,桑白皮润燥止咳;麦冬,阿胶育阴生津。
慢性肺炎的小偏方
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可参照风热型感冒或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随着肺炎地进一步发展,当呈现肺热壅盛症状时,可配用痰热型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肺炎恢复期出现气阴两伤者,可参照肺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下面再选介几个偏方:1.芦根竹沥粥用芦根60克(鲜者加倍),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50克和适量水。共煮为稀粥,加入竹沥30克,冰糖15克,稍煮后即可服食,每日1--2次。肺炎证属肺热壅盛者,可服此粥。2. 复方银菊茶取芦根30克(鲜者加倍),金银花21克,菊花、桑叶各9克,杏仁6克,水煎,去渣,加入蜂蜜30克。代茶饮本方适用于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相信这些简单的介绍,令大家对肺炎的治疗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注意对肺炎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