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和强直区别有哪些
骶髂关节炎和强直区别有哪些
首先,从界定上,骶髂关节炎是关节炎类别中的骨关节炎下的一个分支,多由年龄增加而产生的退行性病变或其他病症引发;伴随着年龄的增大,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软骨呈退行性变,髋部肌肉等软组织支持力量逐渐减弱而产生的。因为人的年龄越大,积累的损伤就越多,而且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逐步减少,纤维成分上升,软骨的柔韧性下降,因而容易损伤而产生退行性变。骶髂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且尤以女性居多。而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结缔组织病症,可以说是种影响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以青壮年居多。
关联部位及病症表现上,二者也有不同。骶髂关节炎多涉及关节软骨、髋部肌肉等。骶髂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就是疼痛,且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但一般短暂休息后可以得到一定缓解。临床表现的疼痛,如:下腰痛、臀区疼痛、大腿近端疼痛及腹股沟区疼痛等;另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病症就是晨僵——晨僵多是因滑膜炎的存在,但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晨僵持续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且在活动后即可逐渐缓解。而强直性脊柱炎,则会累及多个关节,主要会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脊柱,为双侧性;手足小关节、膝、踝等也可被累及。患者开始发病时,会表现为多有全身无力、食欲不振、贫血、低热、心悸、出汗等。而发病累及的范围也会逐渐发生变化:病变初期常累及骶髂关节,表现为下腰痛、弯腰受限、晨起腰部僵硬等;随病症加深,疼痛逐步加剧,病变范围亦逐渐由腰骶部向上往胸、颈段脊柱发展,导致脊柱活动困难,使病患最后发展为畸形驼背。
脊柱肿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 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美国科学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为炎性下背痛,12例为机械压力所致下背痛 的病人.通过标准的X线检查骶髂关节正常.但应用MRI检查:发现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机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 .
用SPECT 检查:发现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关节炎,而机械原因组无此发现.MRI和SPECT同时检查阳性发现率明显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机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关节炎.因此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 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讲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脊柱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1991年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小组(ESSG)提出了一套适于整组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这些标准尽管不是以临床诊断为目的,但对于鉴别非典型的或未分化脊柱关节炎上确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ESSG标准着重于脊柱关节炎的两个主要特征:炎性腰背痛和非对称的寡关节炎,如果再加上其他一项条件就可以诊断为脊柱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的ESSG分类标准
炎性脊柱痛或滑膜炎(非对称性或下肢关节为主)加上以下至少1项:
阳性家族史
银屑病
炎性肠病
尿道炎、宫颈炎或急性腹泻
交替性臀区痛
肌腱附着点炎
骶髂关节炎
(2) 2004年,脊柱关节炎国际评价协会(ASAS)启动了一项国际间的合作来制定中轴和外周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并于2009年完成了中轴脊柱关节炎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中修订的纽约标准所要求的X线骶髂关节炎只是作为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的一部分而非必须条件,对于那些没有放射学骶髂关节炎的患者磁共振所示的骶髂关节炎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同时它也结合了各项临床表现(如炎性腰背痛、关节炎、跟腱炎等)和实验室检查(HLA-B27和CRP),这就更加有益于早期疾病的诊断。
a) 中轴脊柱关节炎ASAS分类标准(适用于慢性腰背痛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45岁)
影像学骶髂关节炎加上至少1条脊柱关节炎的特点或HLA-B27阳性加上至少2条其他的脊柱关节炎的特点
脊柱关节炎的特点:炎性腰背痛;关节炎;跟腱炎;色素膜炎;趾炎;银屑病;克罗恩病/结肠炎;NSAIDS治疗有效;脊柱关节炎家族史;HLA-B27阳性;CRP升高;
影像学骶髂关节炎:MRI显示的活动性(急性)炎症,高度提示与脊柱关节炎相关的骶髂关节炎;X线显示符合修订的纽约标准的明确的骶髂关节炎。
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
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单纯以外周关节炎表现为主时特别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进行鉴别。①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多发而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居多。②强直性脊柱炎无一例外有骶髂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骶髂关节病变。③强直性脊柱炎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类风湿关节炎只侵犯颈椎。④外周关节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且以下肢关节为主,并常伴有肌腱端炎;在类风湿关节炎则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发病。⑤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关节炎可见的类风湿结节。⑥强直性脊柱炎的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占60%~95%。⑦强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阳性居多,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与HLA-DR4相关。
2.痛风性关节炎
部分本病患者下肢关节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有时发病期血尿酸不出现升高,此时往往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外周关节炎进行鉴别。此时需综合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仔细鉴别。
3.非特异性腰背痛
此类腰背痛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该类疾病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4.腰椎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脱出是引起炎性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所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均正常。它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
5.髂骨致密性骨炎
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骶部疼痛和发僵。临床检查除腰部肌肉紧张外无其他异常。诊断主要依靠骶髂关节前后位X线平片或CT,其典型表现为在髂骨沿骶髂关节之中下2/3部位有明显的骨硬化区,呈三角形者尖端向上,密度均匀,不侵犯骶髂关节面,无关节狭窄或糜烂,故不同于强直性脊柱炎。该病无明显坐久、卧久疼痛的特点,且接受NSAIDs治疗时不如强直性脊柱炎那样疗效明显。一些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患者,和本病较难鉴别,骶髂关节MRI检查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仍需综合临床情况判断,对于较难鉴别的患者建议随访观察。
脊柱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为炎性下背痛,12例为机械压力所致下背痛 的病人.通过标准的X线检查骶髂关节正常.但应用MRI检查:发现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机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 .
3、用SPECT 检查:
发现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关节炎,而机械原因组无此发现.MRI和SPECT同时检查阳性发现率明显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机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关节炎.因此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 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讲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关节炎诊断的办法有哪些
关节炎怎么鉴别诊断
(一)强直性脊椎炎
ANKY LOSING SPONDYLITIS以往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现知两者各异。
强直性脊炎的特点有:
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
②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
③与遗传基因有关,同一家族有较高发病率,HLA-B27阳性达90%-95%。
④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
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
⑥手和足关节极少发病。
⑦如四肢关节发病,半数以上为非对称性。
⑧属良性自限性疾病。
(二)REITER氏综合征
又称REITER氏病,多侵男性20-40岁,反复发作多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下肢,骶髂关节及脊椎。病人伴有泌尿及生殖道炎症。腹泻、结膜炎、虹膜炎、粘膜及皮肤病变也较常见。关节炎以膝、踝、 跖趾及趾间关节等受累较常见,多为急性起病,受侵关节不对称。皮肤出现红斑,压痛明显。
跟腱炎ACHILLES TENDINIFIS或跖筋膜炎明显,可发生痛性后跟综合征PAINFUL HEELI SYNDROME。骶髂关节炎可引起强烈下部背痛。这些症状在三个月内自行缓解。复发常伴有结膜炎、尿道炎、膀胱炎或皮疹。继之,逐渐发生脊椎炎。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三)银屑病性关节炎
PSORIAATIC ARTHRIEIS又称牛皮癣性关节炎,属血清阴性关节炎。伴有牛皮癣的皮肤表现。关节病变多发生在手指末端指间关节,母指指间关节及及足趾间关节,骶髂关节和脊柱也常受侵。当皮肤病变发展到指甲时指间关节炎相继发生。早期的关节病变就可呈强直性变,后期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脊柱中以颈椎较多见。无皮下结节,但血沉加快,有时血尿酸增高,在诊断银屑病性关节炎时,首先应肯定牛皮癣的诊断。
(四)肠病性关节炎
溃疡性结疡炎和局限性迥肠炎,约20%合并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约10%合并肠病。说明这些疾病在病因及发病机理方面有某些联系。
肠病性关节炎可分二型:
①周围关节炎,先有慢性肠炎,后发生关节炎。不对称性关节炎,有自限性,一般不出现侵蚀性病变,若出现也很轻微。以膝、踝及腕关节最常受侵,但髂关节、肩及肘关节也可发病,往往同时伴发结节性红斑。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②肠炎并发强直性脊椎炎,病变主要在脊椎及骶髂关节,X线摄片与典型强直性脊椎炎没有区别。
关节炎的鉴别办法我们都十分的清楚了吧,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了关节炎疾病的时候,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才可以,在发现了关节炎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在生活中注意保暖,祝患者们身体健康,早日康复!
脊柱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为炎性下背痛,12例为机械压力所致下背痛 的病人.通过标准的X线检查骶髂关节正常.但应用MRI检查:发现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机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 .
3、用SPECT 检查:
发现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关节炎,而机械原因组无此发现.MRI和SPECT同时检查阳性发现率明显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机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关节炎.因此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 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讲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对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看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增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 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 HL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HLA-B27来诊断AS,HLA-B27不作常规检查。
4.X线检查
对AS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 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诊断标准分为5期: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期为可疑骶髂关节炎,Ⅱ期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袭病变,关节间隙无改变,Ⅲ期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一项(或以上)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Ⅳ期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硬化。
脊柱病变的X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模糊(脱钙),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发展至胸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化,纤维环和前纵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柱”。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性肠病、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等伴发的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质糜烂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脊柱关节炎的的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单纯以外周关节炎表现为主时特别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进行鉴别。
①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多发而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居多。
②强直性脊柱炎无一例外有骶髂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骶髂关节病变。
③强直性脊柱炎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类风湿关节炎只侵犯颈椎。
④外周关节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且以下肢关节为主,并常伴有肌腱端炎;在类风湿关节炎则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发病。
⑤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关节炎可见的类风湿结节。
⑥强直性脊柱炎的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占60%-95%。
⑦强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阳性居多,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与HLA-DR4相关[14]。
脊柱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部分本病患者下肢关节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有时发病期血尿酸不出现升高,此时往往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外周关节炎进行鉴别。此时需综合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仔细鉴别。
脊柱关节炎非特异性腰背痛
此类腰背痛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该类疾病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脊柱关节炎腰椎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脱出是引起炎性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所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均正常。它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15]。
脊柱关节炎髂骨致密性骨炎
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骶部疼痛和发僵。临床检查除腰部肌肉紧张外无其他异常。诊断主要依靠骶髂关节前后位X线平片或CT,其典型表现为在髂骨沿骶髂关节之中下2/3部位有明显的骨硬化区,呈三角形者尖端向上,密度均匀,不侵犯骶髂关节面,无关节狭窄或糜烂,故不同于强直性脊柱炎。该病无明显坐久、卧久疼痛的特点,且接受NSAIDs治疗时不如强直性脊柱炎那样疗效明显。一些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患者,和本病较难鉴别,骶髂关节MRI检查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仍需综合临床情况判断,对于较难鉴别的患者建议随访观察。
脊柱关节炎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基因阳性率为90%~95%,但人群中HLA-B27阳性者仅有约10%患强直性脊柱炎,因此,尽管HLA-B27检查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但HLA-B27检测结果既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也不能预见患者的预后,只能增加诊断的可能性。
活动期患者可见血沉(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血小板增多及轻度贫血。类风湿因子(RF)阴性和免疫球蛋白轻度升高。
2.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X线表现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诊断意义。强直性脊柱炎最早的变化发生在骶髂关节。该处的X线片显示软骨下骨缘模糊,骨质糜烂,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通常按X线片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0级为正常;Ⅰ级可疑;Ⅱ级有轻度骶髂关节炎;Ⅲ级有中度骶髂关节炎;Ⅳ级为关节融合强直。
对于临床可疑病例,而X线片尚未显示明确的或Ⅱ级以上的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者,应该采用计算机断层(CT)检查。该技术的优点还在于假阳性少。但是,由于骶髂关节解剖学的上部为韧带,因其附着引起影像学上的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增宽,给判断带来困难。另外,类似于关节间隙狭窄和糜烂的骶髂关节髂骨部分的软骨下老化是一自然现象,不应该视为异常。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于骶髂关节炎症以及脊柱炎症的判断价值要优于CT,只有MRI检查能够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0级病变,MRI的优势在于通过观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滑膜软骨和关节面下骨的形态和信号改变,达到早期发现和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目的。
3.肌肉骨骼超声
肌肉骨骼超声逐渐成为炎性关节炎的评估的有力成像方法,在脊柱关节炎肌腱端炎、滑膜炎、滑囊炎及囊肿、骨与软骨病变等方面的判断,以及对脊柱关节炎疾病活动性、预后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评估上均有其独特的优势
脊柱肿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核磁共振成像、CT检查、脑脊液蛋白定性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 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美国科学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为炎性下背痛,12例为机械压力所致下背痛 的病人.通过标准的X线检查骶髂关节正常.但应用MRI检查:发现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机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 .
用SPECT 检查:发现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关节炎,而机械原因组无此发现.MRI和SPECT同时检查阳性发现率明显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机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关节炎.因此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 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讲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关节炎如何鉴别诊断
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和邻近骨的退变为主要特征,最终引起关节疼痛和僵硬。专家指出,骨关节炎如不及时诊治,病程发展到晚期后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强直性脊椎炎 Anky Losing spondylitis以往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现知两者各异。 强直性脊炎的特点有:
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
②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
③与遗传基因有关,同一家族有较高发病率,HLA-B27阳性达90%-95%。
④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
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
⑥手和足关节极少发病。
⑦如四肢关节发病,半数以上为非对称性。
⑧属良性自限性疾病。
二Reiter氏综合征 又称Reiter氏病,多侵男性20-40岁,反复发作多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下肢,骶髂关节及脊椎。病人伴有泌尿及生殖道炎症。腹泻、结膜炎、 虹膜炎、粘膜及皮肤病变也较常见。关节炎以膝、踝、 蹠趾及趾间关节等受累较常见,多为急性起病,受侵关节不对称。皮肤出现红斑,压痛明显。跟腱炎achilles tendinifis或跖筋膜炎明显,可发生痛性后跟综合征Painful heeli syndrome。骶髂关节炎可引起强烈下部背痛。这些症状在三个月内自行缓解。复发常伴有结膜炎、尿道炎、膀胱炎或皮疹。继之,逐渐发生脊椎炎。血清类 风湿因子阳性。
三银屑病性关节炎 Psoriaatic arthrieis又称牛皮癣性关节炎,属血清阴性关节炎。伴有牛皮癣的皮肤表现。关节病变多发生在手指末端指间关节,母指指间关节及及足趾间关节,骶髂 关节和脊柱也常受侵。当皮肤病变发展到指甲时指间关节炎相继发生。早期的关节病变就可呈强直性变,后期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脊柱中以颈椎较多见。无皮下结 节,但血沉加快,有时血尿酸增高,在诊断银屑病性关节炎时,首先应肯定牛皮癣的诊断。 四肠病性关节炎 溃疡性结疡炎和局限性迥肠炎,约20%合并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约10%合并肠病。说明这些疾病在病因及发病机理方面有某些联系。
肠病性关节炎可分二型:
①周围关节炎,先有慢性肠炎,后发生关节炎。不对称性关节炎,有自限性,一般不出现侵蚀性病变,若出现也很轻微。以膝、踝及腕关节最常受侵,但髂关节、肩及肘关节也可发病,往往同时伴发结节性红斑。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②肠炎并发强直性脊椎炎,病变主要在脊椎及骶髂关节,X线摄片与典型强直性脊椎炎没有区别。 温馨提示: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要及时检查疾病,另外患者在日常要避免接触冷风和潮湿的地方,建议关节炎患者居住向阳、通风、干燥的地方,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