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药
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药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是非淄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患风湿性关节炎能不能遗传
国内有专家调查该情况,结果表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家族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中高2-10倍。曾报道29对单卵双胎子女中,有两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另一对虽分居两地,但在53岁和56岁时也都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遗传并不能确认。
专家在对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调查中,发现有家族史者仅5例,有的是兄弟姐妹中不仅仅只有一个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的是父母亲也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但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遗传依然不能确认,因为还应考虑同一家庭环境、营养状态、心理情况等各方面的影响。
由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有一种HLA-DR4(人类白细胞抗原 DR4)共同的遗传基因,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HLA-DR4相关,尤其在严重病例,但并不是具有这种基因的人都会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遗传易感性,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其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目前,我们并不能肯定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遗传。
其实,众多患者都会认为风湿性关节炎会遗传,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专家给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并且遗传的概率很小,所以在患有关节炎的时候,得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病情更加严重。
中医用什么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一、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1、防己生地汤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木防己、生地各15克,桂枝9克,防风12克,甘草6克,羌活15克,忍冬藤或西河柳、蒲公英或野菊花各30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水煎服。对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比较好。
2、黄芪丹参当归汤治风湿性关节炎:黄芪、丹参各30克,川芎、赤芍各25克,当归、威灵仙各20克,独活、乌梢蛇各15克,全蝎10克。日1剂,水煎服。病情重者每天2剂,1个月为1疗程。对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大的帮助。
3、苍术薏苡仁汤治风湿性关节炎:炒苍术、川牛膝各30克,当归30克,生薏苡仁15克,黄柏6克,秦艽30克,忍冬藤15克,木瓜、桑枝片各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可以辅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4、青麻蘑菇散治风湿性关节炎:蘑菇300克,青麻皮煅焦、血余炭各120克,当归、川芎、金毛狗脊各30克。研末煮酒服。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5、丝瓜络酒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50克,白酒500克。将丝瓜络放人白酒里浸泡7天,去渣服用。每次饮15克,能饮酒者饮30-90克,每日2次,对关节痛有疗效。有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症状。
二、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通常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打通经脉,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增强新陈代谢,活化细胞,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是传统灸法的延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这种风湿的治疗的疗效好。其他疗法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风湿性关节炎综合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
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烧正常吗
由于患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很多,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关注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病累及到心脏,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风湿性关节炎症状,那么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烧正常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吧。
主要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呢?具体的风湿性关节炎如下介绍:
1、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升高、肌原性损害等。
2、不规律性发热: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风湿性关节炎不会出现寒颤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斯帝尔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3、疼痛: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4、皮肤黏膜症状:皮肌炎、干燥综合症、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5、雷诺氏征:指端会遇冷或情绪变化时会发白,然后转变成紫色,最后转变成红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严重的皮肤溃疡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以上是关于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也对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烧正常吗这一问题有了详细的了解,希望大家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及时的治疗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样引起的
1、促发因素:如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均可能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
2、遗传因素:家族调查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家族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高2~10倍。
3、免疫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及其附近组织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
4、内分泌:酶与物质代谢异常均可能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5、其他:气候、环境、体质、血型等因素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类风湿因子高的原因是什么
(一)感染作怪,关节遭殃
大量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的感染有一定关系。为什么病毒感染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呢?这是因为当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出一种不正常的抗体,医学上把它叫做“自家抗体”。虽然有些病毒,特别是疱疹(EB)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关节炎,但是这种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尽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究竟是哪种病毒引起,目前尚无定论。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有研究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为本病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家族中有人得类风湿性关节炎者,患病的机率较高。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在同一家族中有数名成员发病,父母患过关节炎的儿童,其发病率远高于双亲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儿童。此外,单卵双生的双胞胎同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是27%,而异卵双生的双胞胎则为13%,远高于普通人群。但是,另一项对40对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只有2对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同病史。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想要了解和区分开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还要分别比较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以及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的表现。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 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个症状,早上起来患者会发现关节不灵活,起床活动后晨僵减轻或消失。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关节肿痛,还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发烧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活动分级
Ⅰ级:关节功能完整,一般活动无障碍。
Ⅱ级:有关节不适或障碍,但尚能完成一般活动。
Ⅲ级:功能活动明显受限,但大部分生活可自理。
Ⅳ级:生活不能自理或卧床.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实验室检查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治疗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预后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以及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了解了上面的文章后我们懂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检查,预后,病因,治疗,发病情况等的差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相似之处很多,如都有风、寒、湿外因及关节疼痛,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1、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2、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3、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4、实验室检查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5、治疗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6、预后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
温馨提示:根据专家所述的区别方法,你是否对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了明确的认识了呢?如果你一旦出现了关节炎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因素是什么
1、病毒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病毒,特别是EB病毒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
2、遗传因素,关节炎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细菌因素,实验研究表明,支原体所制造的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不产生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所特有的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从未发现过细菌或菌体抗原物质,提示细菌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起病有关,但缺乏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