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艾灸哪些部位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腹部穴位大都有调理脏腑气血的功能,月经期间艾灸腹部穴位对于月经不调等相关病证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水分: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气海: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中极: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附:针灸取穴多用同身寸法,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艾灸拉稀怎么回事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虽说艾灸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暖宫的功效,但要注意并不是所以经期的女性都适合进行艾灸的,对于那些月经正常,无痛经的女性不建议在经期艾灸,否则很有加大自身的月经量。

但对于痛经、月经量少的女性来说,经期艾灸时主要的艾灸部位在腹部,这样可以缓解经期带来的不适症状,建议请专业的医师进行艾灸,不能自行操作,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要是经期痛经以及经期量比较少,并且情况比较严重,那么这时候一般建议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较好。

月经不调艾灸什么穴位 温馨提示

艾灸时要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可以保持每天灸一次,每次灸20分钟即可,大约一周左右为一个疗程。

月经干净几天可以艾灸

在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艾灸。

经期时艾灸容易使月经过多,而月经过后也不宜立刻艾灸,因为经期过后身体血液流失,抵抗力降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经期过早艾灸的影响

容易经期回潮

艾灸本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经期艾灸会使月经量增多,而月经结束后立即开始艾灸有可能引起月经回潮。

容易晕灸

经期后体质较虚弱,容易出现“晕灸”:出现头晕眼花、大汗淋漓、恶心欲吐甚至晕厥等症状。

经期后艾灸调理穴位

1.暖宫止痛

穴位方:神阙(肚脐),关元(小腹),脾俞、次髎(背部),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均可;

功效:益气养血,散寒止痛。

2.美容美白

穴位方:颊车、下关、印堂(面部),合谷(手部),关元(小腹),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蒜灸,一次选取4个穴位;

功效:润肤美容,延缓衰老。

3.减肥塑身

穴位方:曲池(手部),天枢、中脘、关元(腹部),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阴陵泉(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一次选取3-5个穴位。

功效:调理脏腑,加速脂肪代谢。

手凉体寒可艾灸足三里

艾灸是冬日常用的养生方法,它是以中药艾叶为原料制成艾绒,点燃以后在特定穴位施以温热熏灼,从而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现在市面上常见成品艾条,在家中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艾灸疗法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中医学认为,艾叶味苦、辛,能通十二经,艾灸疗法有温阳补气、祛寒除湿、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适合手足冰冷、面色苍白、吃凉东西容易腹泻的体寒人群。

家庭保健时,给大家推荐最常用的五个穴位,分别是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神阙(肚脐)、关元(肚脐下四横指)、气海(肚脐下两横指)和命门(后腰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平时经常施灸有利于温补阳气、延年益寿。俗话说“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艾灸足三里是养生长寿的首要方法。具体操作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距离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以皮肤红晕、有温热感而不灼伤为度。

需要注意的是,体热有火的人,一般不宜灸疗;孕妇腰腹部也不宜施灸。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哪些人可以艾灸

月经期是可以艾灸的。一部分女性在经期艾灸后会出现不适症状,像是每次灸后出现血量过多、经期过长、血液多为鲜红,除了这种情况不宜在经期艾灸外。其他人都可以放心在经期艾灸,可收获比平时更好的疗效。

附:经期艾灸后出血过多可通过重灸断红和隐白来止血,若不可控制,及时就医。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艾灸要注意些什么

①艾灸时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注意力集中,避免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移动艾条烫伤皮肉;

②少吃油腻、多脂食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③少饮酒,不吸烟(含家庭成员);

④艾灸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⑤一般施灸1个疗程即可初见疗效,若1个疗程未见效果,可咨询医生或妇科检查,以防其它情况(怀孕、肌瘤等)。

经期艾灸可以吗

经期艾灸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因人而异。

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有的人经期血量多,此时艾灸容易促进活血化瘀,导致经血更多;而如果经量何绍的人,经期可以靠艾灸加大经量,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

艾灸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

血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血寒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气郁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艾灸方式: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艾灸时关元、命门各熏20分钟、肩井、太冲各熏10分钟。

艾灸的禁忌

并非所有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艾灸,有的女性来月经时经血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下进行艾灸的话是不妥的,因为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经血量多时候还用艾灸方式调理,反倒会使经血量更多。

相关推荐

艾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艾灸后洗澡要注意什么

艾灸的时候,受艾灸部位的皮肤会出汗,一定要将汗液擦干再洗澡;再者,艾灸的时候皮肤会出现潮红的现象,要等这种现象基本消除之后才能洗澡。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气郁型

肝气郁结能艾灸吗 肝气郁结艾灸注意事项

1、因为是以火熏灸,所以艾灸部位有伤口的不宜食用艾灸艾灸时也要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2、极度疲劳、过饱过饥、妇女经期都不宜艾灸。 3、没有自制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不宜艾灸

艾灸出来的水泡是什么原因

操作不当 艾灸是具有一定温度的,当操作不当,艾灸的距离过近或者艾灸的时间较长时,就容易造成局部的温度过高,引起烫伤起水泡。 艾灸的刺激艾灸是以一定的温度对局部进行刺激,可以能导致艾灸部位代谢加快,而出现水泡的现象,并且一般在临床上艾灸的过程中,并不强求艾灸部位要起水泡。

助你彻底摆脱痛经的8种中医针灸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

痛经可以艾灸

经量多的人不能艾灸 有的人来月经期间经量比较多,艾灸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这个情况下艾灸的话,会促进活血化瘀的功效,导致经血增加。 经量少的人适当艾灸 如果经量每次都比较少的话,经期的时候适当的艾灸可以借助其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效果来促使经量增加,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缓解痛经。 痛经艾灸哪个位置 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除,艾灸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子宫内膜炎,腰痛等症,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 次髎穴 取俯卧位,在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

艾灸肚脐眼的副作用 艾灸肚脐眼的注意事项

艾灸肚脐眼时不能过饱或过饥、极度疲劳、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肚脐有伤口或处于妇女经期期间。 艾灸的温度一般要先用食指和中指先感受一下,具体做法是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同时还有注意灸的时间,通常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避免时间太长导致其他身体不适现象。 你听过晕针或晕血,但也有的人在进行艾灸的时候会有晕灸现象,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一旦被施灸者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喝杯温开水缓解。

头痛艾灸哪个穴位 回旋灸缓解头痛

头疼艾灸穴位:百会穴、头维穴、风池穴、风门穴、中脘穴。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备孕期间可以艾灸

艾灸的作用如此的明显,那么对于备孕期间的女性可以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食用艾草可治疗宫寒,痛经;艾灸可以治疗宫寒,增强脾肾功能,提高免疫力;此外,艾灸还能温宫暖肾,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生化气血、化淤止痛、调节内分泌的作用,有效调节女性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些列妇科症状。 除此之外,艾草燃烧后的药气和温热的刺激,可直接化解女性乳腺增生等烦恼,可改善心肌供血不足,还能有效治疗其他的乳房部位的疾病。 女性朋友在备孕期间多进行艾灸,可以给宝宝打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长发育环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