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一招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

一招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

哺乳是女性乳房最基本的功能。哺乳期是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即从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

怀孕期间,由于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促进了腺泡和乳腺导管的发育,腺泡分泌的乳汁首先进入腺泡腔。而产后,催产素使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并且在婴儿吮吸的刺激下,使原本存于腺泡中的乳汁被挤压后,顺着输乳管,经过乳头的小孔外流,供婴儿成长发育之需。

不要小看了哺乳期内的内分泌激素变化,有研究发现,哺乳可以促使女性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整,使性激素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总体看来,哺乳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乳腺癌的危险越小,而未哺乳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很多倍。

有些产妇自认为自己奶水少,便不再愿让宝宝吸吮,早早就放弃了母乳喂养,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喂奶时,由于新生儿的吮吸,乳头受刺激后将这种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传递到垂体前叶,从而使之产生催乳素,并由血液送达乳房,使其分泌乳汁。催乳素的浓度会随吮吸强度及频度增加而增高。因此,只有尽可能地让宝宝多吸吮,产妇的乳汁才会越来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产妇的不良情绪,如烦恼、恐惧、过度疲劳及营养不良都可能抑制体内催产素及催乳素的分泌。因此,产妇平时应该多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充分休息,合理膳食并增加婴儿吮吸的次数与时间来增加乳汁分泌,以满足婴儿对乳汁的需求。

不少女性不愿哺乳,认为这会让乳房“变丑”,变得下垂、臃肿,不再挺拔,美丽。但这份付出与哺乳带给你的益处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一年左右的哺乳过程,不仅会降低产妇今后患上乳腺癌的风险,还给宝宝提供了最理想的食品,因为母乳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此外,婴儿的吮吸过程可反射性地引起母亲子宫的收缩,减少大出血的风险,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紫外线5大益处可预防老年痴呆

1.一天究竟该晒多久的太阳

虽然晒太阳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晒太多太阳就会被晒伤或者起皱纹及雀斑。所以每天晒约15分至20分钟就行了。大家千万记着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顺便说一句,每天使用防晒霜的人比偶尔涂防晒霜的人皱纹雀斑少24%左右。

2.降血压

紫外线和血压,乍一看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可言。但是根据2014年的最新调查表明,每天晒20分钟左右的太阳就可以降血压。肌肤每天沐浴阳光能产生一种名为一氧化氮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放松血管,使血液更加畅通。

3.降低乳腺癌风险

在一个以6000名女性为对象,划分为一组照太阳的及一组不照太阳实验,其中找太阳的女性明显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这是因为照太阳的女性体内产生了大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D这种物质能够有效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4.预防老年痴呆症

根据最新的调查表明,以45岁的人为对象,对比了每天沐浴阳光的人及不沐浴阳光的人,结果显示沐浴阳光能够有效降低将来患有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每天沐浴太阳能让身体中产生维生素D,能让体内时钟正常运作。此外,太阳光能够产生一种对记忆有十分大关系的血清素,并能有助于脑部海马部位记忆细胞的产生。如果体内血清素减少,就会处于抑郁的状态,可见每天沐浴阳光十分重要。

5.预防关节炎

根据哈佛大学的调查表明,平常经常沐浴阳光的人与不沐浴阳光的人相比,沐浴阳光的人将来患关节炎的风险比不沐浴人的风险降低了21%左右。可见关节炎也与每天沐浴阳光后产生的维生素D有关系。维生素D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关节炎的作用。

乳腺癌的诱因有哪些 生育因素

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女人生产年龄的推迟而有所增加,比如25岁生孩子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30岁生孩子的女性。正常的生育和哺乳能对乳房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

如果你有以上4个特征中任1个,那就很有可能是乳腺癌高危人群了。

牙病竟增加乳腺癌风险

美国《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有牙病的绝经妇女比没有牙病的绝经妇女更可能罹患乳腺癌。

研究小组对参加美国妇女健康倡议研究的7.3万名绝经妇女展开了乳腺癌发病情况跟踪调查和梳理分析。结果发现,与没有牙病的参试妇女相比,有牙病的妇女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4%。

新研究发现,牙病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其原因是细菌进入身体循环系统,并最终增加乳腺组织癌变风险。因此,保持口腔卫生,护牙洁齿,不仅关系到美观和全身健康,而且可降低乳腺癌风险。

母乳喂养降低乳腺癌风险

支持母乳喂养,并称这不仅对婴儿有益,也有助于女性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一项新研究则进一步指出,这种效果对部分携带特定基因的女性来说尤其明显。坚持母乳喂养对乳腺有保护作用,而且哺乳次数多、时间长,患乳腺癌的风险小;生过1个孩子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没有生育的妇女小;30岁以上首次生育者,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较25岁左右生育者更大。建议女性遵循自然规律,在适当的年龄结婚、怀孕、生育、哺乳,并适当延长哺乳期。

喝豆浆可预防乳腺癌

很多女同胞对喝豆浆心存顾虑,已患上乳癌的女性更害怕喝豆浆会加重病情。不过,多个研究显示,喝豆浆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喝豆浆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1豆制品是中国妇女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美国妇女很少摄入豆制品,因此豆制品摄入的差异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引起中美双方研究人员的兴趣。

2中国乳腺癌患者占了5042人,研究中他们发现,与大豆蛋白摄取量最低的人相比,那些大豆蛋白摄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降低了29%,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则下降了32%。

3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材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豆浆、豆腐脑、豆干、豆皮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味。但坊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为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4一提到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豆浆中的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具有弱雌性激素、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

5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大豆中的异黄酮会优先结合雌激素受体β,而不是雌激素受体α,导致雌激素受体结构改变,从而发挥治疗及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END

喝豆浆不会导致乳腺癌

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且有多个研究证实,喝豆浆不仅不会导致乳腺癌,还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2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可以降低乳腺癌1/3的发病率。2011年发表在《乳腺癌研究与治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亚洲人群摄入豆浆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风险。研究结果称,他们调查了9000多例乳腺癌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7.4年,得出的结论是每天补充大豆蛋白大于10毫克的女性,乳腺癌的致死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可见,喝豆浆不但不会导致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3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适当食用豆制品可弥补由于绝经减少的雌激素,从而减轻或避免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会降低40%。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大豆异黄酮100毫克是安全的,并能很好地预防经期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

4补充豆类有很多方式,每天饮用800到1200毫升左右豆浆,就可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食用30至50克的大豆的标准。在家喝自制的豆浆能有效提升豆浆的浓度和营养吸收率。

乳房小不易得乳癌吗

体重与乳癌风险无关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肥胖以及超重都是会加大女性患有乳腺癌的风险的,特别是一些绝经之后或者是到了晚年之后体重在飙升的时候。

喝咖啡更易患上乳腺癌

事实上,一项曾发表在《乳腺癌研究》杂志上的研究称,每天喝两杯咖啡,可降低乳腺癌危险。

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

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母亲比父亲的遗传风险更大

这样也是不对的,不管是我们的母亲还是父亲患上乳腺癌,都是会加大子女们患有乳腺癌的风险。

用止汗剂加大乳腺癌风险

由于止汗剂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它们可能会影响雌激素,“止汗剂会加大女性乳腺癌风险”的说法曾广为留传。不过,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这是个谣言,研究表明它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

多数乳腺肿块是恶性的

实际上,约80%的乳腺肿块不是恶性病变,如囊肿。如果检查发现乳房有变化,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时复查。

隆乳术会加大乳腺癌风险

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做过隆乳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并不会高过带A罩杯的女孩,建议必要时做X射线检查。

X射线加大乳癌风险

X光线照射的过程中的确是会存在辐射的,但是量却是很小的,所以一般的风险很低。X射线筛查对于发现早期的乳腺癌是很有帮助的,美国的癌症协会建议大家,4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们应该每年进行1-2次的筛查。

老流产乳癌风险高

流产确实会扰乱激素的分泌周期,尽管乳腺癌与激素水平之间存在关联,但目前的很多研究表明,流产和乳腺癌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4种食材让你远离乳腺癌

1.西兰花

美国密歇根大学动物实验发现,西兰花中的萝卜硫素可降低乳腺肿瘤干细胞数量,降低乳癌扩散和复发危险。西兰花最好生吃,也可以稍微清蒸或炒一下。

2.三文鱼

《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和预防》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服用鱼油补剂至少10年,可以使乳腺癌风险大大降低。其机理是,鱼油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具有消炎作用,有助于防止乳腺癌。除了鱼油补剂之外,还可以每周吃大约8盎司(约合227克)三文鱼、沙丁鱼或金枪鱼等深海肥鱼。

3.橄榄油

西班牙巴塞罗那研究人员完成的动物实验发现,初榨橄榄油中的抗氧化剂和油酸,有助于遏制恶性乳腺癌肿瘤细胞生长。

4.咖啡

《乳腺癌研究》杂志刊登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两杯咖啡,可降低恶性乳腺癌危险。

想要降低乳腺癌风险

第一:肿块肿块常为无痛性,单个,不规则,大多为实性,较硬,活动度较差。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

第二:局部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是一个重要体征,由于库柏氏韧带牵扯或肿瘤与皮肤粘连所造成。当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桔皮样水肿,部分出现静脉曲张、卫星结节。

第三: 乳头改变,当乳腺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人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第四:乳头溢液,乳腺导管尤其是当乳腺大导管上皮增生、炎症、出血、坏死及肿瘤等病变都可发生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而乳腺癌以血性多见,常因污染内衣时患者自己发现。

乳腺癌是怎么来的 生育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女人生产年龄的推迟而有所增加,比如25岁生孩子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30岁生孩子的女性。正常的生育和哺乳能对乳房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

如何才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几率

1、吃菜花: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而菜花之中含有很多抗癌物质,所以多吃菜花对预防乳腺癌有一定的帮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吃菜花、卷心菜、西兰花等蔬菜较多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复发率可分别降低62%和35%。这类蔬菜中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多酚能起到关键的抗癌作用。

2、好睡眠:充足的睡眠能够缓解精神压力,从而有效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新研究负责人切瑞尔博士表示,每晚7~8小时的睡眠可保持正常身体节律,有利于降低癌症危险。

3、少喝酒:无节制的酗酒对身体而言有千害而无一利。40多项研究发现,每天两杯酒会导致乳腺癌危险增加21%,常喝酒还会导致复发率增加19%。美国凯撒医疗集团专家表示,饮酒会提高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

4、勤活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周散步、种菜、种花、干家务等活动10~19小时,乳腺癌危险可降低30%。

5、减体重:美国纽约蒙特菲奥医疗中心一项涉及4000多名妇女的新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乳腺癌复发危险增加30%,死亡危险增加50%。研究者分析指出,脂肪组织会提高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增加乳腺癌危险。脂肪还会提高刺激肿瘤生长的胰岛素水平。

降低乳腺癌风险

1. 限制饮酒

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常女性体内激素分泌,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但喝酒后(哪怕只喝一点点),其酒精成分都会令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飙升,从而增加了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尽管红酒有助于美容养颜,但多数医生都建议减少红酒、啤酒和烈酒的饮用量。据英国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喝上一大杯葡萄酒,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增加20%。如果继续酗酒,会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急剧攀升。

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饮酒与乳腺癌之间的联系竟高达70%以上,尤其针对“荷尔蒙敏感性肿瘤”。

【医师建议】:女性饮酒量越少越好,每周限制在2 - 3次以内。

2. 坚持运动

据美国一项研究指出:任何消耗体能的运动(如:长时间散步、剧烈式出汗运动、让心率水平持续高出最低基准线20min的短时运动)都有助于降低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因为运动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使癌细胞在形成之初就被消灭;而汗水则可将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大大减少了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

【医师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次,能够出汗的运动,效果更佳。

3. 保持体重

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尤其是在成年后出现的体重飙升)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而女性在更年期过后,将迎来乳癌高发期。

据美国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UT MDA)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或超重的女性,与体重正常(或不足)的女性相比,罹患乳腺癌之后的存活概率更低。而罹患其他重症疾病的机率,也高于一般女性。

由于脂肪组织会提高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致使内分泌紊乱,进而直接引发乳腺癌患病风险。此外,脂肪还会提高“刺激肿瘤生长的胰岛素”水平。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胖瘦程度”计算公式(BMI Calculator),用于衡量你是否需要减肥。

【BMI指数】

BMI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和健康状况的一个标准。

【计算方式】

BMI(体质指数)= 体重(kg)÷身高²(m)

例:一个身高1.75m、体重为70kg的女性,其BMI指数为:70kg÷(1.75×1.75)= 22.86

【亚洲成年人BMI数值 参考标准】

体重过轻:< 18.5

正常范围:18.5 - 22.9

超重:≥ 23

肥胖前期:23 – 24.9

Ⅰ度肥胖:25 – 29.9

Ⅱ度肥胖:≥ 30

Ⅲ度肥胖:≥ 40.0

TIPS:专家指出最理想的BMI体重指数是22。

4. 每月定期做一次乳房自测

通常乳晕会随着女性生理和身体状况发生变化,这正是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信号之一。乳晕的颜色和形态,能够反映出乳房的健康状况。而乳房病理性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乳晕瘙痒

(2)乳晕有结节

(3)乳头凹陷

(4)乳头渗水

下面是医师给出的正确“自测乳房健康状况”的手法指南。确保你能定期复习检测技术。这样你很可能在没有做乳房X光检查之前,就能自己摸到肿瘤。在身体有了变化之初,就能及时就医,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自测方法】:

■ 对镜自照法(最常用的方法):

(1)站在镜前,双手叉腰分别向左侧、右侧慢慢旋转,查看乳头及乳房是否有凹陷、红肿,以及皮肤损害;

(2)双手插腰,并使劲向下压,同时转动身体,使胸部肌肉绷紧,乳房轮廓清晰,此时查看乳房两侧是否对称,如不对称,需及时就医。

■ 平卧触摸法(适用于肥胖、乳房丰满的女性):

首先平躺在床上,右臂高举过头,并在右肩下垫一小枕头,使右侧乳房变平。然后,可按3种触摸手法,分别检测:

(1)顺时针环形检查法:用四个手指从乳头部位开始环形地从内向外检查。

(2)垂直带状检查法:用四手指指端自上而下检查整个乳房。

(3)楔形检查法:用四手指指端从乳头向外呈放射状检查。

然后用同样方法检查左侧乳房,并比较两侧乳房有何不同。最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捏乳头,如有透明或血性分泌物应及时就医。

■ 淋浴检查法(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淋浴时,因皮肤湿润更容易发现乳房问题。

检测方法:是用一手指指端掌面慢慢滑动,仔细检查乳房的各个部位及腋窝是否有肿块。

TIPS:乳房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通常是月经来潮后第9天~第11天。

5. 每年定期做一次乳房X光检查

40岁以后,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房X光检查。尽早发现肿瘤,会明显增加成活率。

据可靠医疗机构的统计,显示:对于早期局部性肿瘤,及早发现后,存活5年的机率为98%,而到了晚期或已经转移的阶段,存活率仅有27%左右。

乳腺癌常见的9个认识误区

体重与乳癌风险无关。这是错误的,肥胖、超重会加大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特别是绝经后,或到了晚年体重飙升时。

喝咖啡更易患上乳腺癌。事实上,一项曾发表在《乳腺癌研究》杂志上的研究称,每天喝两杯咖啡,可降低乳腺癌危险。

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母亲比父亲的遗传风险更大。这也是不对的。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患上乳腺癌,都会加大子女的乳腺癌风险。

用止汗剂加大乳腺癌风险。由于止汗剂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它们可能会影响雌激素,“止汗剂会加大女性乳腺癌风险”的说法曾广为留传。不过,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这是个谣言,研究表明它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

多数乳腺肿块是恶性的。实际上,约80%的乳腺肿块不是恶性病变,如囊肿。如果检查发现乳房有变化,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时复查。

隆乳术会加大乳腺癌风险。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做过隆乳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并不会高过带A罩杯的女孩,建议必要时做X射线检查。

X射线加大乳癌风险。X光照射过程中的确存在辐射,但量极小,所以风险很低。X射线筛查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很有帮助,美国癌症协会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1~2年接受一次筛查。

老流产乳癌风险高。流产确实会扰乱激素的分泌周期,尽管乳腺癌与激素水平之间存在关联,但目前的很多研究表明,流产和乳腺癌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看看你有这些乳腺癌征兆吗

1.体重超标。体重超标或肥胖会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30%~60%。其原因是,雌激素产生于脂肪细胞,体内脂肪细胞越多,身体产生的雌激素就越多,额外的雌激素会导致肿瘤生长。

2.腰围增大。除了体重之外,脂肪堆积的部位也十分关键。《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最重要发病因素是20岁后裙子大小的变化情况。腰围变得越粗,乳腺癌风险就越大。

3.运动太少。积极运动可从多方面降低癌症危险。首先,运动是增强抗炎和免疫力的自然方法。其次,运动可降低血糖和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另外,运动还可帮助身体分解雌激素,进而降低癌症危险。研究还发现,即便携带高风险基因的女性也可以从经常运动中受益。专家建议,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至少锻炼四五次。

4.经常饮酒。多项研究发现,过量饮酒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去年一项研究发现,怀孕头3个月,尤其是第一次怀孕时饮酒会增加乳腺癌危险。专家表示,饮酒越多,乳腺癌风险就越大。

5.饮食不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减少红肉摄入量,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生长。比如,球芽甘蓝和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减少体内炎症,平衡雌激素水平。多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的橘红色果蔬,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另外,限制糖和高脂肪乳制品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止乳腺癌。

6.有家族病史。美国癌症协会研究资料显示,即使你没有携带乳腺癌突变基因,但只要有一个一级亲属(即母亲、姐妹或女儿)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会翻倍。如果女性的一级亲属中有两位确诊乳腺癌,那么其本身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倍。出现这两种情况,应该尽早看医生,接受更严格的乳腺癌筛查。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7.身处毒素环境。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暴露于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也称为环境激素,是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的某些毒素环境中,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几率。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在脂肪细胞中聚集,并模仿自然雌激素,致使肿瘤生长。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双酚A(即BPA,是塑料容器和罐头中使用的一种典型物质)和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邻苯二甲酸。

相关推荐

你必须要知道的乳腺癌误区

1、体重与乳癌风险无关 错误。肥胖、超重会加大女性罹患乳腺癌风险,特别是绝经后,或到了晚年体重飙升时。 2、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 错误。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3、母亲比父亲的遗传风险更大 错误。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患上乳腺癌,都会加大子女的乳腺癌风险。 4、用止汗剂加大乳腺癌风险 错误。研究表明止汗剂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 5、隆乳术会加大乳腺癌风险 错误。做过隆乳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风险,并不会高过带A罩杯的

走路的神奇功效:每天2公里,癌症减一半

1.预防乳腺癌 法国一项涉及400万女性的研究显示,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都能使患乳腺癌风险降12%。另有研究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每周仅散步3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低14%。 2.降低患肠癌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风险。专家分析说,这或许和走路能提高免疫力有关。 3.防患胰腺癌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热量过剩有关,而走路可消耗大

胸部小患乳腺癌的几率低

胸小≠患乳腺癌风险乳腺癌的发生与胸大胸小无明确关系。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显示胸小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 乳腺癌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雌激素分泌紊乱:乳腺癌在25岁以下女性极少见,以后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5~55岁,之后仍然维持较高的发病率。 长期服用雌激素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绝经年龄较晚均增加可能性。 (2)生育和授乳:未生育或初产年龄大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长期哺乳可降低风险。 (3)乳腺良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乳腺小叶上皮重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有患乳癌

干家务降低乳癌风险

干家务降低乳癌风险。牛津大学英国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学家蒂姆?奇伊教授及其同事研究发现,每天花6个小时干家务活、快走或种花种菜,可以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降低13%。每天活动2.5小时可使乳腺癌危险降低8%。但值得提醒的是,美国环保署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传统干洗过程中用到一种名为全氯乙烯的溶剂,可能引发肝癌、肾癌和白血病,因此做家务时建议少干洗,而使用温和的洗衣液手洗衣物。 少喝酒防住食管癌。瑞典隆德大学最新的研究发现,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喝酒甚至不喝酒,就可减少五成得食管癌的风险。若再多吃些蔬果,更能够

​腹部脂肪越多患乳癌的风险就越大

研究表明,如果女人穿衣服的尺码越来越大,患乳腺癌风险就会随之升高。 研究人员对9.3万名女性的患癌数据进行了分析:25岁时,这些女性的平均裙腰尺寸为8码(约86厘米);到64岁时,她们的平均裙腰增长至10码(约88厘米),其中,3/4女性有腰围增大现象。 在跟踪观测过程中,1090名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因素后,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若每10年裙腰增大一个尺码(2厘米),绝经后患乳腺癌风险就会增加33%;如果10年内裙腰尺寸增加两个尺码(4厘米),风险增幅则将翻倍达到77%。

快走能降低癌症风险

一、运动可降低乳腺癌总死亡率,建议每周快走2.5小时 此项研究有三大成果值得女性关注,首先确诊乳腺癌后,高等强度运动可使女性总死亡率降低48%。其实,乳腺癌确诊前或者确诊后,运动都可以降低其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只有确诊后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显示,乳腺癌确诊后中等量的运动则可使癌症特异性死亡率下降19%,总死亡率降39%,高等强度运动量可使总死亡率下降48%。 其次,运动对于肥胖者和停经者更为有效,有证据表明,BMI≥25的乳腺癌患者参加运动,其死亡率降低效果要优于体型正常的患者。此外,运动对停经患

低卡饮食或有效降低乳腺癌扩散

外媒称,低卡饮食,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物摄入量,被誉为延年益寿的方式。新研究发现,这种饮食可能还有其他好处,包括缓解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症状。一篇研究报告称,在限制小鼠饮食的情况下,三阴性乳腺癌(最严重的一种乳腺癌)向体内其他部位扩散或转移的可能性较校 据美国报道,报告作者之一说:这种饮食方式可以防止小鼠患上转移性疾玻的确,在患有三阴性癌症小鼠的食物摄入量比无节制状态减少30%的情况下,癌细胞会减少生成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17/20。研究人员发现,上述微小核糖核酸通常会在三阴性癌症细胞转移时增加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应该吃什么

约75%的浸润性乳腺癌属于导管性的,这说明一个事实,癌变多发于乳导管。导管原位癌的妇女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风险比一般人群高。 因为导管内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它有若干不同的亚型(如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度表达,三阴),所以单单去识别导管内癌的危险因素意义不大。所以,饮食科学研究者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乳腺癌亚型方面,因此被证实和导管内癌风险性相关的食物和调料很少。由于缺乏研究,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有和导管内癌风险性相关的最重要的食物。所以我们建议原位癌和导管内癌的患者相关亚型的文章

防癌吃什么食物好 西兰花

烹制后的西兰花含有维生素C、钾、叶酸、维生素A、镁、泛酸、铁和磷、胡萝卜素,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直肠癌、胃癌、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还有杀菌和防止感染的功效。 西兰花有很好的抗衰老功效,平时常吃可以延缓面部衰老,改善皱纹。西兰花所含的丰富维生素A、胡萝卜素对皮肤抗氧化也有很好帮助。 西兰花属于高纤维蔬菜,能有效降低肠胃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降低血糖,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病情。

腹部脂肪越多患乳癌的风险就越大

腹部脂肪多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健康。据报道,新研究表明,如果女人穿衣服的尺码越来越大,患乳腺癌风险就会随之升高。 研究人员对9.3万名女性的患癌数据进行了分析:25岁时,这些女性的平均裙腰尺寸为8码(约86厘米);到64岁时,她们的平均裙腰增长至10码(约88厘米),其中,3/4女性有腰围增大现象。 在跟踪观测过程中,1090名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因素后,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若每10年裙腰增大一个尺码(2厘米),绝经后患乳腺癌风险就会增加33%;如果10年内裙腰尺寸增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