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宫颈癌最容易与这些疾病混淆

宫颈癌最容易与这些疾病混淆

子宫颈癌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主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病人、依靠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一般即可确诊。常得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宫颈息肉:接酸性出血和白带增多为常见症状,检查见肿物为有蒂的扁圆形赘生物,表面光滑,色红润,质软。息肉常来自宫颈内口,突出在宫颈口外,应摘除之,并送组织学检查即可确诊。

宫颈结核:有多种表现,宫颈外观可以正常,亦可以肥大、糜烂、溃疡,呈乳头状或息肉祥表现。好发于青年人,多有月经异常、结核病史及不育史。活体组织检查可以鉴别。

妊娠期间的并发疾患:如流产、前置胎盘等,经仔细检查可以区别。妊娠亦可合并子宫颈癌,因此在诊断相处理上要特别慎重。

宫颈肌瘤及子宫粘膜下肌瘤:一般均有月经紊乱、经量增多或经期持续时间延长的病史,检查可见肿物突出在宫颈或阴道,其表面伴感染、坏死者,有时可误诊为子宫颈癌,但仔细检查是可以区别的。宫颈肌瘤由于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可将宫颈口挤向对测;粘膜下肌瘤常来自宫管内或宫腔.常可有蒂.光滑的宫颈被挤压变薄紧包在肌瘤四周,质地均匀,不脆不硬。

宫颈乳头状瘤:一般为局限性,呈乳头状,多无浸润表现,带宫颈活检进行鉴别。

宫颈阿米巴:少见。局部呈溃疡状,常有阿米巴病史,常有阿米巴病史,可行宫颈活检进行鉴别。

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颈椎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病人年龄较轻,主要表现为臂丛下干受压的症状,如上肢内侧麻木,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因锁骨下动脉常同时受压,故患肢苍白、发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Adson试验(头转向患侧,深吸气后暂时憋气,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阳性。颈部摄片可证实颈肋。

2.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Pancoast tumor)均可引起上肢疼痛。颈椎摄片可能发现椎管内占位病变征象和椎间孔扩大而无颈椎退行性改变,CT或MRI可直接显示肿瘤影像,Pancoast tlamor病人还伴有霍纳氏综合征。

3.神经痛性肌萎缩:常累及C5分布区,引起严重的疼痛,肩部肌肉无力和萎缩。但感觉障碍较轻,症状常能较快缓解,且一般不累及颈部。

4.心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和肩颈部,但多为发作性,口服硝酸甘油片等能缓解,病人有冠心病史,一般不难鉴别。

5.肌腱套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肩外展无力和外展超过30。以后的疼痛,肌腱局部有压痛,不同于神经根性疼痛。

6.风湿性多肌痛:类似臂丛神经痛,但不伴运动障碍。

二、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以痉挛性四肢瘫为主,无感觉障碍,且常侵犯延髓而出现下组颅神经症状。

2.多发性硬化:常同时出现脑和脊髓的症状,膀胱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肢体运动障碍之前。

3.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发展较快。各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4.脊髓空洞: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出现较晚。MRI可清晰显示脊髓中央管增粗。

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少见,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疝气如何鉴别诊断

实际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述疾病共有的基本特点是:非可复性肿块,肿块上界不进入外环或内环 无“疝柄”,亦无咳嗽冲击感。

切口疝容易与这些疾病混淆

和小肠疝其它类型如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等鉴别。

腹股沟直疝(疝气)容易与这些疾病混淆直疝不进入阴囊藉此可与斜疝鉴别,亦可在回纳疝块后按压内环。疝块仍然突出。在术中可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判断,直疝疝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脐疝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与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的鉴别诊断。

哪些病容易与宫颈癌相混淆

子宫肌瘤:

1月经过多及月经期间出血:特别是发生粘膜下子宫肿瘤。

2疼痛:一般的疼痛只是隐隐约约的痛,除非子宫本身要排出粘膜下子宫肌瘤,而造成子宫收缩。

3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可以压迫到膀胱、输尿管、血管、神经及肠子,而产生各种影响这些器官的操作。

4不孕:子宫肌瘤可以影响到子宫腔的结构和子宫内膜的操作,使着床不易。但也有子宫肌瘤的病人,一样可以正常的受孕,正常的生产。

子宫体癌:

1. 阴道出血 绝经后出现阴道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尚未绝经者可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2. 阴道排液 少数病人在病变早期有水样或血性排液增加,晚期并发坏死感染时,可出现恶臭脓血分泌物。

3. 疼痛 一般仅发生在晚期,当子宫颈管被癌肿组织堵塞导致宫腔积血或积脓时,可出现下腹胀痛或癌瘤刺激宫缩而引起疼痛,晚期癌浸润盆壁时,可出现腰腿痛。

女性朋友们有必要掌握对宫颈癌的预防工作,那么要怎么预防呢?

1、注意性卫生:平时应注意外阴及内裤的清洁,注意经期卫生,不要性紊乱也能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2、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霉菌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应该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可以防止霉菌的发生。

3、保持无菌的生活环境: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保持干净清爽的床单。

4、定期检查:通过定期的普查,能发现一些癌前病变以及无症状的癌肿,进而给予积极的治疗。

5、不要吸毒、吸烟、酗酒:作为女性,洁身自好是前提。要预防癌症的发生,人们首先要爱护自己、爱护环境。

6、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7、多食蔬菜及水果:各类生菜、深绿色蔬菜及水果,对不同癌症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8、勤洗手:饭前饭后,大小便后要洗手。勤洗手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的手段。

9、锻炼身体要积极:一般人每天要锻炼一个小时,学生的锻炼时间每天要保证两个小时,但运动不能过量,避免造成体力透支。

肾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肾囊肿:典型的肾囊肿从影像检查上很容易与肾癌相鉴别,但当囊肿内有出血或感染时,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而有些肾透明细胞癌内部均匀,呈很弱的低回声,在体检筛查时容易被误诊为非常常见的肾囊肿。Cloix报告了32例“肾脏复杂囊性占位”手术探查结果,发现其中41为肾癌。对于囊壁不规则增厚、中心密度较高的良性肾囊肿,单独应用上述任何一种检查方法进行鉴别都比较困难,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轻易地放弃随诊或鲁莽地进行手术都是不可取的。

2.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见于临床。典型的错构瘤内由于有脂肪成分的存在,在B超、CT和MRI图像上都可作出定性诊断,临床上容易与肾细胞癌进行鉴别。肾错构瘤B超示肿块内有中强回声区,CT示肿块内有CT值为负数的区域,增强扫描后仍为负值,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肿瘤血管与肾脏本身血管一同收缩;肾细胞癌B 超示肿块为中低回声,肿块的CT值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后CT值增加,但不如正常肾组织明显,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肾脏本身血管收缩,但肿瘤血管不收缩,肿瘤血管特征更明显。

可以看出,肾癌与肾错构瘤的鉴别要点在于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但少数情况下,肾细胞癌组织中也会因含有脂肪组织,造成误诊。另外,含脂肪成分少的错构瘤被误诊为肾癌的情况也不少见。我所1984-1996年收治的49例错构瘤病人中,11例因术前B超为低回声和(或)CT为中高密度肿物而被诊断为肾癌。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有:有些错构瘤主要由平滑肌构成,脂肪成分少;瘤内出血,掩盖脂肪成分,致B超和CT无法辨别;肿瘤体积小,由于容积效应,CT难以测出肿瘤的真实密度。对此种情况,加做CT薄层平扫,必要时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诊断。也有作者认为,错构瘤内出血掩盖脂肪组织的CT特征比较显著,但对B超结果的干扰则较少。

3.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少见但并不罕见。Dimopoulos等报告,在210例肾脏肿瘤病人中,有6例为原发性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在影像学上缺乏特点,呈多发结节状或弥漫性湿润肾脏,使肾脏外形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多受累。我所近年收治4例病人中的3例术前未获诊断,另1例靠术前穿刺活检证实为本病。

4.肾脏黄色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慢性肾实质感染的特殊类型。形态学上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弥漫型,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部结构紊乱,不容易与肿瘤混淆;另一种为局灶性,肾脏出现局限性实质性结节状回声,缺乏特异性,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但这部分病人一般都具有感染的症状,肾区可及触痛性包块,尿中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只要仔细观察,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类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阑尾类癌 应与阑尾炎或克隆病作鉴别,消化道钡餐造影和5-HT、5-HIAA测定有助鉴别。

2.小肠类癌 应与小肠其他肿瘤作鉴别,小肠钡餐造影、小肠镜检查和5-HT、5-HIAA测定等,可作出鉴别。

3.直肠类癌 应与直肠腺瘤或腺癌作鉴别,依靠直肠镜检查并取活检,有确诊价值。

4.类癌综合征 应与系统性组织嗜碱细胞增多症作鉴别,后者皮肤潮红历时20~30分钟或更长,常伴有瘙痒和色素荨麻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骨髓涂片检查可查到组织嗜碱细胞异常增生。

宫颈炎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宫颈糜烂:以其糜烂范围分为三度,轻度指糜烂而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的2/3以上。

2、宫颈肥大: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引起的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宫颈息肉: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形成息肉,一个或多个不等,并常脱出于宫颈外口。

痛风最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前有a族溶血性链状菌感染史,病变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

2.假性痛风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尤以a型急性性发作时,表现与痛风酷似。

3.化脓性关节炎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4.外伤性关节炎。

5.淋病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侵犯趾关节与痛风相似。

宫颈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根据各项症状体征不难与子宫的其他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体癌等鉴别。

子宫肌瘤:

1月经过多及月经期间出血:特别是发生粘膜下子宫肿瘤。

2疼痛:一般的疼痛只是隐隐约约的痛,除非子宫本身要排出粘膜下子宫肌瘤,而造成子宫收缩。

3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可以压迫到膀胱、输尿管、血管、神经及肠子,而产生各种影响这些器官的操作。

4不孕:子宫肌瘤可以影响到子宫腔的结构和子宫内膜的操作,使着床不易。但也有子宫肌瘤的病人,一样可以正常的受孕,正常的生产。

子宫体癌:

1. 阴道出血:绝经后出现阴道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尚未绝经者可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2. 阴道排液:少数病人在病变早期有水样或血性排液增加,晚期并发坏死感染时,可出现恶臭脓血分泌物。

3. 疼痛一般仅发生在晚期,当子宫颈管被癌肿组织堵塞导致宫腔积血或积脓时,可出现下腹胀痛或癌瘤刺激宫缩而引起疼痛,晚期癌浸润盆壁时,可出现腰腿痛。

颈椎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病人年龄较轻主要表现为臂丛下干受压的症状如上肢内侧麻木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因锁骨下动脉常同时受压故患肢苍白发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adson试验(头转向患侧深吸气后暂时憋气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阳性颈部摄片可证实颈肋

2.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pancoast tumor)均可引起上肢疼痛颈椎摄片可能发现椎管内占位病变征象和椎间孔扩大而无颈椎退行性改变ct或mri可直接显示肿瘤影像pancoast tlamor病人还伴有霍纳氏综合征

3.神经痛性肌萎缩:常累及c5分布区引起严重的疼痛肩部肌肉无力和萎缩但感觉障碍较轻症状常能较快缓解且一般不累及颈部

4.心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和肩颈部但多为发作性口服硝酸甘油片等能缓解病人有冠心病史一般不难鉴别

5.肌腱套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肩外展无力和外展超过30以后的疼痛肌腱局部有压痛不同于神经根性疼痛

6.风湿性多肌痛:类似臂丛神经痛但不伴运动障碍

宫颈糜烂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变多见于育龄妇女。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初次同房年龄过早、多个性伙伴、多产、有口服避孕药史及某些病毒感染等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高危因素,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伴有血性分泌物或接触性阴道出血。有些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腹坠。子宫颈可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样、肥大、裂伤、外翻、息肉、半透明 状囊泡等外观,病变局部较脆,触之易出血。有些患者宫颈光滑,仅在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时发现异常。

2、宫颈炎: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白带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为黄色或脓样等,宫颈糜烂和宫颈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女性朋友们要区别对待,出现症状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再对症进行治疗。

肾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由于肾癌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诊断多无困难。但误诊误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有时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1.肾囊肿:典型的肾囊肿从影像检查上很容易与肾癌相鉴别,但当囊肿内有出血或感染时,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而有些肾透明细胞癌内部均匀,呈很弱的低回声,在体检筛查时容易被误诊为非常常见的肾囊肿。Cloix报告了32例“肾脏复杂囊性占位”手术探查结果,发现其中41为肾癌。对于囊壁不规则增厚、中心密度较高的良性肾囊肿,单独应用上述任何一种检查方法进行鉴别都比较困难,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轻易地放弃随诊或鲁莽地进行手术都是不可取的。

2.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见于临床。典型的错构瘤内由于有脂肪成分的存在,在B超、CT和MRI图像上都可作出定性诊断,临床上容易与肾细胞癌进行鉴别。肾错构瘤B超示肿块内有中强回声区,CT示肿块内有CT值为负数的区域,增强扫描后仍为负值,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肿瘤血管与肾脏本身血管一同收缩;肾细胞癌B超示肿块为中低回声,肿块的CT值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后CT值增加,但不如正常肾组织明显,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肾脏本身血管收缩,但肿瘤血管不收缩,肿瘤血管特征更明显。

可以看出,肾癌与肾错构瘤的鉴别要点在于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但少数情况下,肾细胞癌组织中也会因含有脂肪组织,造成误诊。另外,含脂肪成分少的错构瘤被误诊为肾癌的情况也不少见。我所1984-1996年收治的49例错构瘤病人中,11例因术前B超为低回声和(或)CT为中高密度肿物而被诊断为肾癌。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有:有些错构瘤主要由平滑肌构成,脂肪成分少;瘤内出血,掩盖脂肪成分,致B超和CT无法辨别;肿瘤体积小,由于容积效应,CT难以测出肿瘤的真实密度。对此种情况,加做CT薄层平扫,必要时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诊断。也有作者认为,错构瘤内出血掩盖脂肪组织的CT特征比较显著,但对B超结果的干扰则较少。

3.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少见但并不罕见。Dimopoulos等报告,在210例肾脏肿瘤病人中,有6例为原发性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在影像学上缺乏特点,呈多发结节状或弥漫性湿润肾脏,使肾脏外形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多受累。我所近年收治4例病人中的3例术前未获诊断,另1例靠术前穿刺活检证实为本病。

4.肾脏黄色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慢性肾实质感染的特殊类型。形态学上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弥漫型,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部结构紊乱,不容易与肿瘤混淆;另一种为局灶性,肾脏出现局限性实质性结节状回声,缺乏特异性,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但这部分病人一般都具有感染的症状,肾区可及触痛性包块,尿中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只要仔细观察,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相关推荐

膀胱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膀胱结石:a.膀胱刺激症状;b.排尿困难,长期排尿困难,可引起脱肛及疝;c.尿流突然中断,每需改变体位方能继续排尿;d..尿末耻骨上区剧烈疼痛,可牵涉到阴茎头或会阴部,病孩常哭啼叫喊,并经常用手牵拉阴茎;e.因结石损伤粘膜而表现终末血尿,并发感染则有脓尿。 前列腺癌: (1)排尿障碍:80%的病人由癌灶引起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血尿病人只占3%。 (2)疼痛: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

大肠类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结肠类癌若有较大表面溃疡形成,此时不易与结肠癌区别。 结肠癌病人在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或有腹部间歇性隐痛和不适,常常不被注意。大便习惯也多无改变,有时可有轻度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腹部胀满不适,可有持续性钝痛,大便习惯明显改变,次数增多,稀便或浓血便及血便。晚期病人常表现为贫血状,消瘦,腹部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加重,大便多呈粘液血便或血便,当出现肠梗阻时,可表现为高度的腹胀、腹部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

贲门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 贲门失弛症:病人年轻、吞咽困难病史长,但仍能保持中等的健康状况。X线食管造影可见对称光滑的贲门上方漏斗形狭窄,及其近侧段食管高度扩张。 2 下段食管炎:常伴随有裂孔疝及胃液反流,病人有长期“烧心”、反酸史,体态多矮胖,炎症时间长引发瘢痕狭窄,出现吞咽障碍。X线钡餐表现下段食管及贲门狭窄,黏膜可以不整,食管镜检查可见炎症肉芽和瘢痕,肉眼观察有时与癌不易区分,反复多点活检如一直为阴性结果即可确诊。 3 消化性溃疡:上腹部不适,轻度食后饱胀,消化不良,或心窝部隐痛等,都易与贲门癌相混淆。且消化道溃疡出血与贲

肝癌容易与那些疾病混淆

常规诊断措施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AFP>400mg/ml持续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B型超生显像可显示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对早期定位检查有较大的价值;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 可显示直径1.0cm以上的肿瘤;放射性核素扫描能显示直径3-5cm以上的肿瘤;其它X线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对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3.影像学检

疟疾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般非典型疟疾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败血症 疟疾急起高热,热型稽留或弛张者,类似败血症。但败血症全身中毒症状重;有局灶性炎症或转移性化脓病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2.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流行多在秋收季节,与参加秋收接触疫水有密切关系。临床典型症状“寒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可供鉴别。 3.丝虫病 急性丝虫病有时需与疟疾鉴别,鉴别主要依离心性淋巴管炎,血片中找到微丝蚴。 4.伤寒、副伤寒 一般起病不急,持续高热,常无寒战及大汗,有听力减退,相对缓脉,玫瑰疹,白细胞减少

子宫脱垂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粘膜下肌瘤: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口前后阴道壁不脱出手插入阴道内可触到子宫颈。 2.子宫颈延长症:多为未产妇前后阴道壁不脱出前后穹窿部很高子宫体仍在盆腔之内仅子宫颈极度延长如柱状突出于阴道口外。 3.慢性子宫内翻症:在肿块上找不到子宫口但可找到两侧输卵管入口的凹陷表面为红色粘膜易出血三合诊舅腔内空虚触不到子宫体。 4.阴道壁囊肿或肌瘤:常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经检查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卵巢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等,一般直径小于5cm,壁薄,多在1~2个月自然消退。 2、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有可能与子宫肌瘤囊性变或浆膜下子宫肌瘤混淆。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3、早孕:子宫增大变软,有停经史,hCG值升高可确诊。B超见有胚囊或胎心博动。 4、慢性尿潴留:多有排尿困难或尿不净病史,包块位于下腹正中,边界不清,导尿后包块即消失,亦可用B超检查鉴别。 5、附件炎性包块:有慢性盆腔炎与不育史,包块位置较低,有触痛,与子宫有粘连。 6、腹水与结核性腹膜炎(包裹性积液)与巨大卵巢囊肿鉴别。

乳腺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乳腺疾病。多因妇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 1/3,国内约占50%,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稍晚则可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与皮肤和乳腺后方均无粘连。好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双侧。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月经前明显,月经来潮后即可缓解或解除。 2.乳腺导管扩张 本病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37~50岁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可内陷,极似乳腺癌。 以下各点可与乳腺癌鉴别:①病

鼻咽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邪毒外袭,痰热结肺 证候:一侧鼻塞,涕多粘稠,涕中或带血丝,或感一侧耳胀闷堵塞感,或偏头痛头胀,口干鼻焮,或咳嗽痰黄,舌质红,苔微黄,脉滑数。鼻咽部见新生物隆起,粗糙,色淡红,表面有分泌物附着,颈部或可扪及恶核。 辨析:①辨证:鼻塞,涕粘或涕血,一侧耳胀闷堵塞感,咳嗽痰黄,鼻咽肿物色淡红,有分泌物附着,脉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患者肺中素有痰热,又嗜烟酒或长期遭受不洁空气的刺激,则肺热更甚,肺火煎炼津液成痰,痰热上烁颃颡,日久积结而为肿块。耳胀塞,鼻塞,头痛为痰热蒙蔽清窍而致;鼻衄或涕血为痰火的伤鼻咽血

宫颈糜烂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1、宫颈息肉: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2、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致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表面光滑,质地较硬。 3、宫颈糜烂:依其糜烂的深度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头型;依其糜烂面积的大小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