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束骨的准确位置图 束骨穴的作用

束骨的准确位置图 束骨穴的作用

束骨穴属膀胱经,位于足外侧,为膀胱经之腧穴,五行属性属木,由于水生木,故本穴为膀胱经之止血,其清热祛邪之力较强,可用于治疗风热上犯所致的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等;该穴通过疏调膀胱经气,循经治疗项背,腰骶,下肢疾患;膀胱新循头入脑,本穴还可治疗膀胱经气阻滞,热扰神明的癫狂,有泄热宁神之功。

束骨的意思是什么

束骨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输(木)穴。穴位含义为,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

1、束骨:束,捆也、束缚也。骨,水也。束骨名意指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和下部经脉上行的阳气,二气交会后聚集穴内既不能升亦不能降,如被束缚一般,故名束骨。

2、膀胱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的水湿之气来路为膀胱经,去路则是膀胱经之外的足背各部,有对外输出气血的作用,故为膀胱经俞穴。

3、束骨穴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为横向的向外传输,有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其属木。

束骨的简单找法 束骨的功效与作用

1、按摩束骨穴位的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2、按摩束骨穴的功效:益气壮阳、输布水湿;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艾灸风府有什么作用 风府穴配伍治病

配天窗,劳宫穴治疗咽喉肿痛。

天窗穴:在颈部,横平厚街,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劳宫穴:在掌区,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配二间,迎香穴治疗鼻出血。

二间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迎香穴:在面部,鼻翼的外缘中点,鼻唇沟中。

配昆仑,束骨穴治疗狂躁多言不休。

昆仑穴:在踝区,外踝尖与脚腕后的大筋(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束骨穴:在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的位置。

配风市穴治疗伤寒。

风市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腘横纹上7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束骨的简单找法

束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曲骨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曲骨的准确位置图

曲骨为任脉,足厥阴肝经之会,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

完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完骨穴穴位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

束骨穴的定位在哪里

束骨定位

科学定位:在足外侧,第5趾跖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侧坐位,在足小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5趾跖关节)后方掌背交界处(赤白肉际)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束骨穴主治疾病

束骨属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按“俞主体重节痛”之理,故对疼痛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正如《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俯仰者取之足太阳”即为本穴,善治项强不能前后运动。五行属木,木能生火,以阳化阴,针之尚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目眩,恶寒发热,目赤肿痛,疔疮,痈肿,肠澼,泄泻,腰背疼痛,落枕,项强,耳聋诸症。

曲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曲骨穴穴位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束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束骨穴常用配疗法

1.配肝郁,百会,风池,印堂,航姐,有平肝熄风之功,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清空之头痛,目眩等。

2.配身柱,风池,鸠尾,丰隆,太冲,有熄风化痰,安神定志之功,用于治疗风痰阻窍之癫痫。

3.配风池,百会,丰隆,太冲,有祛风化痰之功,用于治疗风痰上扰之头痛。

4.配风门,风池,天柱,后溪,有祛风通络之功,用于治疗风邪外袭之项强。

5.配肾俞,大肠俞,腰阳关,有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经脉痹阻之腰脊痛。

6.配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用舒筋活络之功,用于治疗经气不利之下肢后侧痛。

束骨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足外侧, 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简易取穴:顺着小趾向上摸,摸至小趾足部相连接的关节,即第五趾跖关节,在其后方皮肤颜色深浅交接处,即为束骨穴。

束骨的准确位置图 束骨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束骨穴,做环状运动,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头痛,项强,绯肠肌痉挛,预防感冒。

束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束骨穴穴位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小隐静脉分支,足底外侧动脉分支;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底外侧神经。

悬厘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悬厘准确位置

悬厘位于人体的头部鬓发上,当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快速取穴:

1.侧坐位或侧卧位,先取悬颅与曲鬓,在悬颅至曲鬓的弧形连线中点处(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或侧卧位,在头维与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上3/4与下1/4的交点处,按压时有酸胀感。

悬厘穴的作用主治

悬厘穴有清热散热,通络消肿的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疼痛等疾患;临床上配伍鸠尾穴,能够治疗由于热病偏头痛引起的目外眦;配束骨穴还能够治疗癫痫。

正坐,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手掌心朝内,食指指尖放在额角发际处,无名指所在部位找到穴位,将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上轻轻按揉,左右两侧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

相关推荐

耳后高骨准确位置 耳后高骨准确位置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的凹陷中,即乳突后缘下陷中。

束骨定位和主治 束骨定位

科学定位:在足外侧,第5趾跖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侧坐位,在足小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5趾跖关节)后方掌背交界处(赤白肉际)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腕骨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简易取穴:伸直手掌,位于手掌小指侧,沿第5掌骨向上摸,至第5掌指骨末端,与另一小骨交界处即是。

京骨的准确位置作用 京骨穴穴位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皮神经。

腕骨的准确位置作用 腕骨穴穴位解剖

有小指外展肌和小指对掌肌;有腕背侧动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老年斑的中医护理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及按摩方法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有束骨穴、肝俞穴、肝俞穴、肾俞穴。 (二)、穴位按摩方法: 1、两手拇指指腹放置于两脚的束骨穴(足外侧,足小趾跖关节的后上方凹陷处),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后稍加揉动。每5秒钟按1次,共按10 次。同法按揉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 寸)、肝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束骨具有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功效。肝俞可以疏肝理气;脾俞健脾化痰

巨骨的准确位置 巨骨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处。 功效:舒筋利节,理气通络,化痰散结。 作用:1.巨骨穴属手阳明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其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2.该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悬厘准确位置 悬厘穴的作用主治

悬厘穴有清热散热,通络消肿的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疼痛等疾患;临床上配伍鸠尾穴,能够治疗由于热病偏头痛引起的目外眦;配束骨穴还能够治疗癫痫。

完骨准确位置

完骨穴,位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即:耳后高骨,即颞骨乳突。穴在其后下方凹陷中。(当乳突后缘直下,平乳突下缘处,与风府相平。)

巨骨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简易取穴:端坐于板凳上,上身挺直,沿锁骨向外摸至肩峰端,再向下缘触摸找到背部肩胛冈,在两者之间的凹陷处即是巨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