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低血糖怎么办 发生低血糖及时停止运动
运动后低血糖怎么办 发生低血糖及时停止运动
低血糖发作后,要立刻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坐的时候最好找一个能靠背的地方坐下靠着休息,并尽量将上半身微微向后倾。
糖尿病可以剧烈运动吗 出现低血糖反应
运动过于剧烈,运动量过大,或者运动时间过长,出汗多,消耗掉了大量的葡萄糖,会出现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下要马上停止运动,及时吃一些食物补充糖分。
低血糖运动怎么办
低血糖晕倒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水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低血糖晕倒吃什么好 低血糖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低血糖的急救措施
4、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8毫摩尔/升者,应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汤匙蜂蜜、3~5块饼干、3~4块方糖、2~3块糖果等。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
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则加食一份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3至5块饼干等。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运动过度会低血糖吗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对使用了胰岛素泵的糖尿病儿童而言,在运动后调低该泵的基础输注量,可以预防夜间低血糖症。
运动是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头号因素
一份2005年发表于儿童糖尿病研究网络的研究报告显示,近一半的糖尿病儿童在下午运动1小时后,当晚会出现血糖水平低于60mg/dl的现象。
“运动对所有人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幸的是,运动是已知的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头号因素。”该研究的合作者H. Peter Chase博士说。
Chase博士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同事们对16位使用了胰岛素泵的儿童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平均年龄为13.3岁,平均每日注入胰岛素总剂量为0.76U/kg,其基础胰岛素用量为0.40U/kg。
在经过1小时运动后,受试者将在夜间接受3次干预。他们按照随机的顺序接受治疗,包括被注入低于其晚上9点至凌晨3点基础胰岛素用量20%的胰岛素;接受2.5 mg的特布他林治疗;以及不接受任何干预。同时,研究者还会每隔30分钟测量每个受试者的血糖。
结果显示,受试者夜间平均血糖最低为128 mg/dl。其中,在输入低量胰岛素的情况下,患者平均血糖为172 mg/dl;接受特布他林后为189 mg/dl。
血糖读数低于70 mg/dl表明该患者发生了低血糖症。在夜间治疗期间,16名受试儿童中有2名发生了低血糖症;1名在在输入低量胰岛素期间发病,无人在接受特布他林期间发病。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称:“减少基础输注量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式,且可在运动后提高夜间血糖最低值,以降低1型糖尿病患儿的夜间低血糖症发病率。”
运动型低血糖发病后怎样改善
运动中出现低血糖有时候是比较严重的,而我们日常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
一、能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这时血糖较高,因而不易发生低血糖;
二、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如在短效胰岛素注射后的1小时左右不参加运动,因为运动既消耗葡萄糖又增加血流而加大药物降糖作用,因而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很大;
三、运动时胰岛素注射部位尽量不选大腿等运动时剧烈活动的部位;
一般不在空腹时运动,但许多人有清晨锻炼的习惯,这可以分成几种情况:
1.如果空腹血糖在120mg/dl以上,可进行运动;
2.如果空腹血糖低于120mg/dl,在运动前应吃点食物,如喝一杯牛奶、吃几块饼干,吃后10分钟左右再开始热身,而不要吃后马上开始运动;
3.如果空腹血糖低于120mg/dl,晚饭前又用长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也可以适当将药量减少。
如果要从事中等度以上的运动且持续时间长,须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
1.可适当减少运动前的胰岛素(尤其是短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
2.可在运动前及运动中间适当进食。
有条件的话,可在运动前后用血糖仪各测一次毛细血管血糖,这至少有两个好处:
1.及时发现低血糖。
2.了解哪种运动形式、多大的运动量可降低血糖及降糖程度。
运动型低血糖发病后怎样改善?上面为大家列举的几个要点,都是可以帮助防止运动型低血糖的恶化发展,在出门运动、爬山、剧烈运动中,都要提防低血糖的发生,或者是运动后更要进行调整,有效补充饮食,糖分,水分,保证健康的体质。
夏季运动出汗的好处 运动大量出汗是虚吗
并不是。
单纯的运动出汗只能说明运动强度过大或是气温高、个人比较爱出汗而已,跟体虚无关,如果运动过程中不见出汗多,还伴有颤抖、恶心、头晕、视力模糊、发冷等症状的可能是体虚或低血糖等病症的表现,应及时停止运动,补充水分,休息缓解,如症状1小时后未缓解的,需尽快就医诊治。
另外稍微一运动就会大量出汗或不在运动中,也容易大汗淋漓的人群,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治疗,可能是多汗症的原因。
运动后低血糖怎么办 如何避免运动后出现低血糖症状
1.尽量不要空腹运动,运动前要适量补充含糖食物,可以在饭后1到2小时后运动,并随身准备含糖食物或果汁。
2.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群应该尽量选择有氧运动,要避免剧烈运动,并且不能过量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3.运动快结束的时候不要突然停止下来,应该做一些缓冲性运动,比如伸伸腿,伸展胳膊等,如果是跑步的话,可以再步行一段距离,等心率逐渐稳定到正常水平之后再彻底停止锻炼。
低血糖的体征指标是什么?
低血糖的体征指标是什么?低血糖症是血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表现,成人血糖(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低于2.8mmol/l时可认为血糖过低。原因有血糖利用过度或生成不足,临床上分为空腹(吸收后)低血糖和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护理措施】
嘱病人尽量勿在清晨空腹时运动,有晨练习惯者可在运动前喝一杯牛奶,吃几块饼干,10min后再运动。
运动时可随身携带食物,运动量不可过大,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当出现低血糖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服下随身携带的食物。
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5h后一定要按时进食。
平时当出现心慌、出冷汗、软弱、手足颤抖时,应立即口服糖水,卧床休息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重点评价】
有无低血糖症状。
活动的能力。
那低血糖的标准为多少呢?
低血糖的体征指标是什么?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低血糖综合征,如饥饿感、恶心、呕吐、软弱、心慌、心悸、皮肤苍白、出汗、血压轻度升高、手足抽搐等,脑细胞因血糖供应不足及供氧下降时出现脑功能障碍,如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头痛、嗜睡、幻觉、躁动易怒,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瘫痪,最后现现昏迷、死亡。治疗方法有对症处理及手术治疗等。
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
运动就要补水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汗,而出汗就会丢失水分。每次运动时间达1小时者,要注意补水,少量多次饮水为佳。如果预期运动时间达1小时,最好事先补水,以免脱水后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超过2小时的运动还要考虑加餐,以免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消耗过大后,产生低血糖。
运动间歇时间别太长
运动停止后60小时,曾经的运动带来的一系列血糖和血脂的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因此为了控制餐后血糖,最好每天运动,甚至每餐后运动(多数都是低强度运动)。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天以上,每次间隔不超过两天。力量练习每周至少3天,隔天做1次。柔韧性运动最好天天做。
知道何时监测尿酮体
如果你是1型糖尿病患者,且运动前血糖达13.9mmol/L,此时需要监测尿酮体。如果酮体比较多,就不要运动。酮体意味着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很低,如果运动将会产生更多的酮体。酮体会增加血液的酸性,大量酮体的产生将会打破体内的化学平衡,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直接威胁生命。一定要等到酮体消失后再运动。
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过程中,肌肉会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同时,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增强,双重作用,导致运动后血糖降低。如果你注射胰岛素或服用口服降糖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都可能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可以发生在运动后的2~12小时内,甚至在24小时内。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需要警惕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范围就越大。
别忘测血糖
监测血糖是避免发生低血糖的有效措施。如果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应进食后再去运动;运动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如果你的血糖大于16.7mmol/L,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差,最好别运动,而是想办法把血糖降下来。如果一定要去运动,首先要确定没有尿酮体,且血糖在10~15分钟之内有下降的趋势。
常时间低强度运动也有效果
购物、边散步边聊天、下楼梯、收拾家务、开汽车等属于低强度运动,糖尿病患者不应轻视低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时间长了,也会消耗热量,对控制血糖产生积极作用。低强度运动属于基础活动量,每天越多越好。糖尿病患者最好是:能站着不坐着,能坐着不躺着。
运动低血糖怎么办
1.平卧休息,注意保暖,神志清醒者可以喂食浓糖水或吃少量高糖食品,一般经短时间后症状即可消失。
2.症状严重,神志不清者,切忌经口喂食,以免导致呼吸道窒息,可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50-100ml。
3.对低血糖性休克者,可以用针刺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并迅速就医处理。
低血糖的体征指标是什么
低血糖症是血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表现,成人血糖(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低于2.8mmol/l时可认为血糖过低。原因有血糖利用过度或生成不足,临床上分为空腹(吸收后)低血糖和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护理措施】
嘱病人尽量勿在清晨空腹时运动,有晨练习惯者可在运动前喝一杯牛奶,吃几块饼干,10min后再运动。
运动时可随身携带食物,运动量不可过大,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当出现低血糖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服下随身携带的食物。
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5h后一定要按时进食。
平时当出现心慌、出冷汗、软弱、手足颤抖时,应立即口服糖水,卧床休息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重点评价】
有无低血糖症状。
活动的能力。
那低血糖的标准为多少呢?
低血糖的体征指标是什么?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低血糖综合征,如饥饿感、恶心、呕吐、软弱、心慌、心悸、皮肤苍白、出汗、血压轻度升高、手足抽搐等,脑细胞因血糖供应不足及供氧下降时出现脑功能障碍,如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头痛、嗜睡、幻觉、躁动易怒,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瘫痪,最后现现昏迷、死亡。治疗方法有对症处理及手术治疗等。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自我监测与评价
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次/分钟)=(220-年龄)×60~70%
适宜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尚能交谈;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用于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预测运动中低血糖和运动后迟发低血糖;血糖高于15mmol/L不适宜运动,血糖低于5.6mmol/L,应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
以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运动能降低血糖
运动不辍健康降糖
四季当中人在冬季的血糖水平最容易升高。这是因为天气突然变冷,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代谢减慢。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防治方案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证明,进行30分钟的运动后,血糖可降低12至16%。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比较差,运动可以带动血液的循环,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同时,运动能提高药物疗效。如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不但能减轻体重,而且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也会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因为冬季犯懒就疏于运动。
有氧运动强度宜低
选择锻炼项目时,必须考虑到个人的具体条件和性格特点,包括患者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平时活动量的大小,以及锻炼场所的条件等。
通常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有减重目的及有效代谢血糖的有氧运动,而且运动强度不宜太高。健走是最理想的运动,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慢跑、自行车、广播操、舞蹈、太极拳等都可以灵活选择。运动时间每周至少三次,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可逐渐延长至1小时。
此外有几点需注意:运动必须持之以恒,只有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能起到降低血糖,控制病情的目的。运动强度控制得当,太多或太强的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增快,导致胰岛素吸收增快而引起低血糖症。判断自己的运动疗法是否正确,除了要每天检测自己的血糖情况,还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调整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下午锻炼更为适宜
由于早晨气温较低,而糖尿病患者又多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遇冷空气刺激或劳累很容易突然发病。清晨,血糖通常为最低值,此时如再空腹锻炼,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以前就曾发生过糖尿病患者早晨空腹锻炼而致昏厥的情况。
锻炼的目的在于降低血糖,为了防止血糖显着升高,还是下午锻炼效果更好。具体时间在饭后1小时左右为宜,这段时间食物消化吸收较快,特别是糖的吸收最快,因而血糖值会明显增高。如果在这一时间开始锻炼,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谢增强,便可使餐后增高的血糖降下来,防止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