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印戒细胞癌
几种常见的印戒细胞癌
1.胃印戒细胞癌
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低分化腺癌,易在胃壁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侵袭力强,转移率高,经常到了晚期才被发现。印戒细胞癌是一种含有大量黏液的特殊胃癌类型。早期胃印戒细胞癌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大体类型以凹陷型为主,黏膜内癌所占比例多,其预后明显优于非印戒细胞癌。
2.乳腺印戒细胞癌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是指主要或全部由印戒细胞(含有胞质内黏液)构成的浸润性乳腺癌。单纯性印戒细胞癌更为罕见。印戒细胞癌有两种类型,一种与小叶癌相关,同经典的浸润性小叶癌形态类似,胞质内可见大空泡,空泡内常有嗜酸性小球,核被压于一侧。另一种与导管癌相关,形态与胃印戒细胞癌类似,核位于一侧,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黏液物质,常见实体或筛状导管内癌内有印戒细胞出现。印戒细胞癌具有高侵袭、复发和转移倾向,预后差。
3.膀胱印戒细胞癌
原发于膀胱的印戒细胞癌,即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首先由Saphir于1955 年描述,临床极为罕见,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1‰~4‰,以男性多发,多见于中老年。
4.前列腺印戒细胞癌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侵袭性强、转移快且累及前列腺外各种脏器、复发早,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或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5.胰腺印戒细胞癌
胰腺印戒细胞癌是胰腺癌中较少见的亚型,恶性程度高。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弥散分布,圆形,胞质丰富、充满黏液,核被挤压于胞质一侧呈“印戒”样。针吸细胞学特点与组织学类似,细胞散在或松散黏附成团,圆形,胞质呈黏液性空泡状,核深染,圆形或被挤压呈月牙形。黏液染色阳性,PAS染色弱阳性。印戒细胞应与吞噬黏液或脂质的巨噬细胞鉴别。
卵巢肿瘤的分类
1、生殖细胞肿瘤
来历于胚胎期间的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约25%,在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有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恶性有内胚囊瘤、未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等。
2、上皮性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50~70%,此中以浆液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粘液性肿瘤。以其构造学及细胞学特点,它们各有良性、交界性(低度潜伏恶性瘤)及恶性之分。上皮腺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
3、继发性(转移性)肿瘤
约占1~9%,最常见为来自胃肠道的转移癌,镜下可见印戒细胞,又称库肯勃氏瘤。
4、性索间质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6%,紧张有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及纤维瘤。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卵巢肿瘤的分类,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卵巢肿瘤,卵巢肿瘤的女性还要及时治疗,避免对自己的影响,而且还要保持心情的舒畅。
肠肿瘤的分类
大肠息肉
(1)与癌变无关的非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
(2)与癌变关系密切的息肉:①乳头状腺瘤;②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变率很高,有重要意义;③腺瘤性息肉。
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最低。
大肠癌
(1)大肠癌的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
肉眼观分为四型:①隆起型;②溃疡型;③浸润型;④胶样型,此型多见于青年人,预后较差。
镜下可见有:①乳头状腺癌:癌细胞为柱状上皮排列成细乳头状,乳头内间质很少;②管状腺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③粘液腺癌:常有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大片粘液湖形成,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另一种表现为囊腺状结构,囊内充满粘液;④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不形成腺管状结构;⑤未分化癌,癌细胞常较小,形态较一致,细胞弥漫成片或不成团,不形成腺样结构;⑥腺鳞癌;⑦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直肠肛门附近的被覆鳞状上皮,为数较少。
胃癌晚期死前表现
恶性肿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侵犯肌层以深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者称为进展期胃癌。肉眼或胃镜观察胃癌有多种形态,如表浅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溃疡癌(为慢性胃溃疡癌变)。显微镜放大观察癌细胞有多种类型(组织学分类),如腺癌(占约90%,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类癌。更细微的癌细胞内部的分子结构也有很多差异,因此,虽都称为胃癌,即使肉眼和显微镜下所见类型是相同的,但个性仍有很大差异,目前并不知晓究竟有多少个性独特的胃癌。
1:疼痛是胃癌晚期比较常见的症状。疼痛的部位大多数以心窝为主,有时会有上腹的隐痛,疼痛没有规律,肿瘤的增长会导致胃穿孔。
2:恶心和呕吐是大部分胃癌晚期患者常见症状,呕吐多是因为无法消化的食品在胃里待的时间过长,带有酸臭的味道。
3:上消化道出血,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并有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4:胃癌晚期患者容易厌食、消瘦、贫血,晚期的胃癌症状有90%患者都有消瘦的迹象。
卵巢肿瘤的种类
卵巢肿瘤是卵巢肿胀、增大和新生物的总称,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该病从幼儿到老年都可发生,但育龄期妇女最为多见。该病的种类最多,通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病理性又分新生物和非新生物肿瘤。
1、生殖细胞肿瘤:来历于胚胎期间的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约25%,在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有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恶性有内胚囊瘤、未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等。
2、上皮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0~70%,此中以浆液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粘液性肿瘤。以其构造学及细胞学特点,它们各有良性、交界性(低度潜伏恶性瘤)及恶性之分。上皮腺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
3、继发性(转移性)肿瘤:约占1~9%,最常见为来自胃肠道的转移癌,镜下可见印戒细胞,又称库肯勃氏瘤。
4、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紧张有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及纤维瘤。
粘液癌和印戒细胞癌区别
印戒细胞癌又称粘液细胞癌。它是一种含有大量粘液的癌细胞,由于细胞中充满了粘液,把细胞核挤向了细胞的一侧,使其外形酷似一枚戒指,故其得名。
粘液癌又称胶样癌,镜下:初时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故一般称之为印戒细胞,当印戒细胞为主要万分呈广泛浸润时则称印戒细胞癌。
所以两者是有共同性的。
印戒细胞癌的疾病治疗
消化道印戒细胞癌是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对放化疗不敏感。临床资料显示早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在临床上并无特殊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有类似胃炎或溃疡的表现,如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吞咽梗阻等,少数人也可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而且胃印戒细胞癌还是病情进展迅速的一类肿瘤,这就使得患者发现时,多数已是胃印戒细胞癌的晚期。这时再行手术治疗已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该病对放化疗不敏感,一般不采用放化疗治疗,
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中西医结合,从根本上作用,相辅相成。
胃底贲门腺癌
胃底癌的癌肿的肿块直径大于2cm的占小多数,小于2cm的比较少见。根据细胞类型,胃底癌腺癌的类型又可分为:低分化腺癌、腺癌、印戒细胞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总的来说,胃底癌患者中隆起溃疡型发生率最高,多为低分化腺癌,直径大于2cm病灶多见,较少受到Hp的感染。
早期胃底癌的治疗推荐采用手术治疗;进展期病变的治疗方法多样,如放、化疗,中医中药的治疗等。手术根治胃底癌包括病灶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切除,局部淋巴结(如左右、胃大小弯侧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清扫,由于胃底癌的位置,根据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常决定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一般辅以中医药治疗。
印戒细胞癌的简介和临床表现
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又称粘液细胞癌。它是一种含有大量粘液的癌细胞,由于细胞中充满了粘液,把细胞核挤向了细胞的一侧,使其外形酷似一枚戒指,故其得名。印戒细胞癌在临床上倾向于弥漫浸润,且常伴有明显的纤维化(硬化),如果发现较迟,常易浸润全胃,使整个胃壁硬化,而呈“皮革胃”。一旦发展到了“皮革胃”阶段,常属胃癌中、晚期,预后当然就差了。如果印戒细胞穿破胃壁,直接蔓延到腹膜或邻近器官,手术清扫也较为困难。
胃癌晚期能治好吗
(一)外科治疗
凡临床检查无明显转移征象,各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估计全身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能忍受手术者均应予剖腹探查的机会。有时即使有远处转移或伴有幽门梗阻、穿个等严重并发症而一般情况尚能耐受手术者,亦应予以姑息性手术的机会,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胃癌手术治疗的效果与胃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形态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根据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上部胃癌比中下部胃癌手术预后差,因中下部胃癌以团生者多,而上部胃癌以弥生者多。肿瘤大小对预后无明显关系,浸润弥漫型胃癌因其边缘不清,手术切除范围不易确定,且此种类型的胃癌有转移者多而广泛,手术不易彻底清除。故年生存率较低。而团生型胃癌胃周淋巴结多属轻度转移且位于癌灶附近,手术容易彻底清除,故预后较好。综合30年来国内外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在20%一30%。
(二)化学治疗
胃癌的化疗有效率较低,只能作为辅助疗法,即一般作为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符助治疗,可以使病灶局限,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的机会。姑息性手术治疗后,可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三)放射治疗
凡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对放疗有一定的敏感性,癌灶小而浅者、无溃疡者效果最好,可使肿瘤全部消失。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对放疗无效,故为禁忌。胃癌的术前放疗能使60%以上病员的原发肿瘤有不同程度的退缩,切除率比单纯手术组提高5.3%-20%,5年生存率可提高11.9%。对原发灶已切除、淋巴结转移在两组以内或原发灶侵及浆膜面并累及胰腺、无腹膜及肝转移者可行术中放疗。对手术中无法切除者,应在癌残留处以银荚标记之,术后经病理证实其组织学类型非粘液癌或印戒细胞癌可行术后补充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