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包疮的饮食治疗法
脓包疮的饮食治疗法
生地土苓瘦肉汤治疗脓胞疮:生地30g,土伏苓60g,猪瘦肉120g,调味品适量。将猪肉洗净、切丝、勾芡,余药布包。先将诸药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肉丝,待沸后,调入葱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后,去药包,凋入猪油、食盐、味精适量服食。可清热解毒。
龙菊鱼肚治疗脓胞疮:龙爪菊花50g,黄鱼肚150g,调料适量。将菊花洗净备刚,鱼肚发开,锅内放猪油适量,烧至六成热时,下鱼肚划后捞出,改刀切块,而后在汕温七成热时,放入鱼肚块炸5分钟;将炸好的鱼肚块洗净,切为薄片,放人鸡汤中煨20分钟。锅内放奶汤适最煮沸后,放入鱼肚片、菊花、精盐、绍酒、味精等,煮沸3~5分钟后,淋上鸡汕即成。可疏风清热。
银菊饮治疗脓胞疮:金银花、山楂、菊花各10g,蜂蜜50g,食用香精适量。将上药水煎煮沸30分钟后,起锅滤汁;另将蜂蜜文火煮沸,烧至微黄时,缓缓倒入熬成的银菊饮汁内,纳人香精,拌匀,用纱布过滤去渣,冷却后即成。每次一汤匙,每日3次,温歼水冲饮。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赤小豆桑皮汤治疗脓胞疮:赤小豆60g,桑皮15g,紫苏叶10g,生姜2片。将桑皮、苏叶,生姜布包,同赤豆加水同煮,待煮至豆熟后,去药包,饮汤食豆。可清热利湿。
赤豆冬瓜生鱼汤治疗脓胞疮:赤小豆60g,连皮冬瓜500g.生鱼(鳢鱼)l尾,葱白5枚。将生鱼去鳞杂,同诸药加水同炖,待鱼、豆烂熟后服食。可清热解毒。
莲米豆仁汤治疗脓胞疮:红枣、莲米各30g,绿豆、苡仁、豆皮(腐竹)各60g,红糖适量。将五者加清水适量同煮至烂熟后,红糖调味服食,可清热解毒。
耳洞发炎流脓怎么办 红霉素软膏治疗
当耳洞出现发炎情况时,可以用棉签蘸取碘伏清洗耳洞及耳洞周围,再用红霉素软膏涂抹。红霉素软膏适用于脓包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对耳洞发炎流脓治疗效果明显。
患了脓包疮怎么办
概 述我家妹妹前段时间脸上上长了红色的像痱子一样的。就两三颗。搽了痱子粉去还是不管用,后面还越长越多,前面长的就开始长脓了。不敢用手擠。后来有了一大片就怕有什么问题,就去了医院看,医生说是脓包疮。给开了一点药就回来了,现在和大家分享下。
步骤/方法:1饮食要清淡,辛辣少吃或者不吃。然后还可以吃点清热解毒的菜。比如黄瓜和苦瓜。还可以用点苦瓜的叶子捣烂放点蛋清拌匀敷在有脓包疮的地方。一天两次。还可以可以买只涂红霉素软膏。抹红霉素软膏,每天4次。
2最后注意清洁卫生,小孩子身上的卫生最重要。保护皮肤完整,及时处理小伤口。 有了脓包疮应注意隔离,避免挠抓或摩擦,要看着他不要让他用手去挠。会挠烂。还要防治传染到别的孩子。还有注意用酒精消毒。
3不要给孩子穿太多太厚的衣服。要勤快的给孩子用的东西消毒,比如玩具,比如衣物,还有奶瓶。避免滋生细菌,尿布也要换勤快。最好每天给孩子洗澡换衣服,还有手指甲要剪勤快。大人自身的卫生也要很注意。
注意事项:讲卫生爱干净。
脓包疮的治疗偏方
芙蓉叶治脓包
原料:芙蓉叶研粉,凡士林。
做法:加热熔化,1:4调匀,外敷,日2~3次。可清热凉血。?治疮疖、丹毒、脓疱疮等。
黄连治脓包
原料:黄连3克研末,加凡士林15克。
做法:混匀,外敷。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疱湿疮),单纯性疱疹(火燎疮),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皮肤烫烧伤。
马料豆治脓包
原料:马料豆、赤小豆各10克。
做法:水煎汤。代茶饮。可清热解毒。用治小儿疮疖、脓疱疮。
脓包疮是怎么引起的
1、脓包疮是怎么引起的
1.1、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约占50%-70%,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两者亦可混合感染。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出现浸渍时有利于细菌在局部繁殖,患者瘙痒性皮肤病时,瘙痒可破坏皮肤屏障而利于细菌定植。
1.2、接触或自身接种传播
本病可通过密切接触或自身接种传播。细菌主要侵犯表皮,引起化脓性炎症,凝固酶阳性噬菌体2组71型金葡萄菌可产生表皮波脱素,引起毒血症及全身泛发性表皮松解坏死,抵抗力低下患者,细菌可入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少数患者可诱发肾炎或风湿热。
2、脓包疮的临床表现
2.1、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有时在痂的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呈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患者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2.2、非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可相互融合。自觉瘙痒,常因搔抓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皮疹。结痂一周左右自行脱落痊愈,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可并发淋巴结炎,发热等。
3、脓包疮治疗方法
3.1、全身治疗:
3.1.1、抗生素或磺胺药,如青霉素素及头孢菌素类。青霉素过敏者,口服红霉素或螺旋霉素。
3.1.2、对重症病人,最好做脓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以选用高效的抗生素。
3.2、局部治疗:
3.2.1、疱壁未破者,外搽10%硫黄炉甘石洗剂。
3.2.2、有较大脓疱者,先用消毒针刺破疱壁.再用干净棉球吸干脓液;脓液已结痂选用0.5%新霉素溶液、0.1%依沙丫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外洗或湿敷,2%甲紫溶液外搽。
3.2.3、无渗出、脓疱巳结痂者,选用5%氧化氨基汞(白降汞)软膏、复方新霉京软膏、红霉素软膏、5000u/g的杆菌肽软音或百多邦软膏外搽。
3.2、食疗法
3.2.1、苦瓜猪瘦肉汤:苦瓜300克,猪瘦肉100克,上等鱼露、味精适量,同煮汤,熟时食用,每日2次。
3.2.2、丝瓜白菜猪瘦肉汤:丝瓜1条,白菜100克,猪瘦肉50克.同煲煮汤,熟时调味食用,每日1-2次。
3.2.3、绿豆冰糖粥:绿豆50克,薏苡仁25克,冰糖25克,粳米50克,煮粥食,每日1-2次。
如何有效预防脓包疮
1、注意皮肤卫生,儿童内衣要勤洗勤换,特别是夏季应勤洗澡、剪指甲。
2、生了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治疗,避免细菌感染。
3、对体弱儿童及老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4、幼儿园发现此病,应立即隔离消毒,并对工作人员加强卫生教育。
5、治疗本病主要是外用杀菌绿色疗法物,认真搽绿色疗法,不能搔抓,以减少脓液渗出或扩散。
6、如伴有发热(脓疮可能导致小儿肾炎),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脓包疮的护理方法
1、修平指甲,告知搔抓的危害,若病人年幼,则嘱其家人守护,或将手指用纱布稍作包扎,避免抓破皮肤。
2、脓疱完整时可遵嘱外用炉甘石洗剂。
3、遵医嘱内服抗组胺药。
4、穿宽松棉质内衣,防止衣物磨擦。
5、衣着不宜过厚、过暖,以免皮肤温度增高加重痒感。
小腿上长脓包应该注意什么呢
(—)脓胞疮患者的注意事项:
1.注意清洁卫生,保护皮肤完整,及时处理小伤口。
2.脓包疮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挠抓或摩擦,防治传染。
3.如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二)脓包疮的药物治疗:
1.西药治疗脓胞疮:
方案—: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天4次
方案二:局部涂抹2%氯霉素软膏,每天4次。
方案三:局部涂抹10%鱼石脂软膏,每天4次。
2.偏方:
偏方治疗脓胞疮—:清热解毒。
用料:青黛20克,蒲黄、滑石各30克。
用法:共研细末备用。患处渗液者,干粉外扑;无渗液者,用麻油调擦。
偏方治疗脓胞疮二:清热解毒。
用料:黄连、金银花各60克。
用法:晒干研末,用醋调敷于疱面,8小时1换,每天2次。
偏方治疗脓胞疮三:清热解毒。
用料:黄连、鸡蛋适量。
用法:黄连研成粉末,用鸡蛋调匀敷于患处,每天3次。
脓包痤疮饮食禁忌
(1)忌食高脂、油炸类食物
《素问。奇病论篇》曰:“数食甘美而多肥,肥则令人内热,甘则令人中满,发为消渴。”祖国医学认为,痤疮与过食肥甘厚味,以致肺、胃湿热熏蒸而瘀滞肌肤有关。高脂、油炸类食物能产生大量热能,并促进皮脂腺分泌使油脂旺盛。因此,必须忌食如黄油、奶酪、红烧肉等。
(2)忌食辛辣、腥发之品
此类食品性燥热,食后助热内燃,无异于是火上加油。肉类中性热之品十分常见,如牛羊肉、狗肉等。而辣椒、生姜、大蒜及乙醇(酒精)类饮品更易使机体内热壅积,从而加重病情。
(3)忌高糖类食物
人体食入高糖食品后,会使机体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从而使痤疮接连出现。常见的高糖类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咖啡、碳酸型饮料等。
(4)忌用补品
补药大多为温热助阳之品,劲补更易使人内热加重,诱发加重痤疮,正直青春期发育的青少年当尤为注意。
身上长脓包疮能洗澡吗
回答是肯定的,脓包疮的基本治疗方法中,其中有一项注意便是要勤洗澡,因此身上长脓包疮是能洗澡的。
脓包疮俗称黄水疮,是炎炎夏日最易发的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点,通过接触相互传染。脓包疮夏天易在儿童中流行,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防治要多洗澡。 脓包疮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于脸上、四肢等暴露部位。脓包疮开始为粟粒至黄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之后迅速变为脓包,包壁薄,很容易破溃,不过只要颗粒治疗,患者一般一周左右痂即可脱落痊愈,只是有的孩子长脓包疮因为患处瘙痒,老是爱抓它,从而将脓包疮分泌物患处的细菌接种于其他部位,使新的脓包疮损害不断发生,可引起发烧、淋巴结炎,有的患者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之久,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有时并发急性肾炎。
因此,当您的孩子患上脓包疮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脓包疮时,先用消毒针刺破脓包,吸干脓液;或用镊子祛除厚痂,然后用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外搽百多邦软膏,再扑上消炎粉,每天2次。同时选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并将脓包疮患儿用过的衣物和玩具消毒。 患脓包疮期间,患儿应避免日晒,勤洗澡、更衣,常剪指甲; 患脓包疮还应及时治疗沙眼、痱子、湿疹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以杜绝脓包疮的发生。如果是集体发生脓包疮,如幼儿园等地方,要注意及时隔离治疗,以免造成脓包疮疾病的传播。
脓包疮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脓疱病也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损害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及自家接种特征,好发于儿童,易造成小区域流行。 初发损害为米粒至黄豆大水疱,内容初为黄色清澈,后迅速变混浊,并增大如蚕豆或更大。壁薄,疱周红晕较轻。数天后,疱壁由紧张变松弛,由于体位关系疱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状坠积性脓疱,自觉瘙痒。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适当隔离患者,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以免扩散。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以局部治疗为主,重症患者可酌用抗生素。
1.全身治疗 对寻常性脓疱病患者、幼儿症状严重者及继发淋巴结肿大者可酌服青霉素V、红霉素或头孢菌素,连服5天,效果较好。对大疱性脓疱疮可给有效抗金葡菌药物,如红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等。最好做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生素。对继发肾小球肾炎者应积极进行相应处理。
2.局部治疗 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对水疱或脓疱可抽出脓液后外用10%硫黄炉甘石洗剂、2%莫匹罗星等抗菌药物。脓疱疮泥膏外用,疗效显著。
3.中医疗法
(1)辨证用药及方剂:
①暑湿热蕴证:治法:解毒清暑热除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双花10g、野菊花10g、蒲公英10g、藿香10g、佩兰10g、黄芩10g、白茅根15g、地肤子15g、赤芍10g、六一散15g。加减:心烦,口舌生疮者可加黄连6g,小便短赤者可加竹叶6g,灯心草2g。
②脾虚湿蕴证:治法:清脾除湿解毒。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赤苓皮10g、生白术6g、枳壳6g、茵陈10g、泽泻10g、连翘10g、生苡米15g、栀子6g、蒲公英10g、生地15g、生甘草6g。
上面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新生儿脓包疮的治疗方法,希望身为妈妈的你们在平时可以多去应用一些文章介绍的方法。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宝宝长脓包疮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妈妈们应该要根据宝宝的皮肤特性去选择药物治疗,以免出现过敏。
身上长脓包疮能洗澡吗
身上长脓包疮能洗澡吗?
回答是肯定的,脓包疮的基本治疗方法中,其中有一项注意便是要勤洗澡,因此身上长脓包疮是能洗澡的。
脓包疮俗称黄水疮,是炎炎夏日最易发的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点,通过接触相互传染。脓包疮夏天易在儿童中流行,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防治要多洗澡。 脓包疮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于脸上、四肢等暴露部位。脓包疮开始为粟粒至黄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之后迅速变为脓包,包壁薄,很容易破溃,不过只要颗粒治疗,患者一般一周左右痂即可脱落痊愈,只是有的孩子长脓包疮因为患处瘙痒,老是爱抓它,从而将脓包疮分泌物患处的细菌接种于其他部位,使新的脓包疮损害不断发生,可引起发烧、淋巴结炎,有的患者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之久,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有时并发急性肾炎。 因此,当您的孩子患上脓包疮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脓包疮时,先用消毒针刺破脓包,吸干脓液;或用镊子祛除厚痂,然后用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外搽百多邦软膏,再扑上消炎粉,每天2次。同时选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并将脓包疮患儿用过的衣物和玩具消毒。 患脓包疮期间,患儿应避免日晒,勤洗澡、更衣,常剪指甲; 患脓包疮还应及时治疗沙眼、痱子、湿疹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以杜绝脓包疮的发生。如果是集体发生脓包疮,如幼儿园等地方,要注意及时隔离治疗,以免造成脓包疮疾病的传播。
总的来说,治疗脓包疮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外用药消炎可缓解症状疼痛加快脓包疮愈合。
2.温水勤洗保持好个人卫生利于脓包疮治疗。
3.穿棉质衣物更透气脓包疮好的更快。
4.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维生素有很好的辅助治疗脓包疮效果。
5.室内透气性要好空气新鲜度高
脓包疮怎样治疗
一、西医
1、全身治疗:对于皮损广泛,伴有发热或淋巴结炎者,可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制剂。
2、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疱壁未破者可外搽1%樟脑、10%硫黄炉甘石洗剂,每日数次。疱壁已破形成糜烂面或结痂者,可先以O.1%利凡诺溶液湿敷,敷后外用O.5%新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环丙沙星软膏等,亦可用2%龙胆紫溶液。
二、中医
1、内治法:症见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破后糜烂结脓痂,可伴发热、口渴、纳呆、便干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症属肺胃湿热,外感毒邪。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蒲公英10克、地丁10克、野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生地10克、泽泻10克、滑石30克(包煎)、生甘草6克。
1、外治法
①如意金黄散以凉茶调后外搽患处。
②马齿苋30克、苦参30克,水煎湿敷患处。
③颠倒散(大黄、硫黄各等份)洗剂外搽。
治疗脓包疮的小偏方
1、杏仁外敷方清热解毒
原料:杏仁、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杏仁炒一会儿,然后取出研成细末,加人香油搅拌成糊状敷在患处。
功效:杏仁具有抗炎、镇痛、清热、解毒的功效。
2、干丝瓜外敷方清暑凉血
原料:丝瓜30克。
制法:将干丝瓜烧成灰,加人香油调匀搽患处,每日2次。
功效:干丝瓜味甘、性凉,人肝、胃经,有清特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调理月经不顺等功效,主治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漏、带下、血淋、疗疮痈肿、妇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3、大黄外敷方凉血解毒
原料:大黄、青黛各9克。
制法:将大黄和青黛共研细粉,加入香油搅拌均匀,将此涂擦在患处。
功效:大黄具有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疽、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