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

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

1、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乙肝疫苗接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国可以说是一个乙肝大国,早在九几年这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事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对于乙肝的预防不加关心,这也是乙肝患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注射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注射乙肝疫苗需注意什么?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3、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4、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5、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麻疹疫苗接种过的孩子还需要吗

麻疹疫苗接种后,一般情况下个体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但也根据受种者年龄及个人体质的不同而异,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称为免疫无应答(或免疫不成功),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有可能被感染。

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约为85%,即100个受种儿童有85个会产生免疫力,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2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对人群而言,至少95%的人有抗体才能产生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对个体而言,通过强化免疫再次接种麻疹疫苗,可以使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接种后免疫无应答的孩子增加产生抗体的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强化免疫为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特别是对免疫史不详或未完成2剂次免疫的人群尤为必要。国际上在开展强化免疫时,通常不考虑目标人群既往的麻疹疫苗免疫史,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以便建立起高水平的人群免疫屏障。因此,除具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外,其他目标人群都应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强化免疫期间接种麻疹疫苗。

需要强调的两点是:首先,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第二,接种麻疹疫苗既是对个体的保护也是对群体的保护。

家长有权利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预防麻疹的机会,也有义务为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作出贡献。当然,疫苗接种需要家长知情同意,如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禁忌症等情况可缓种或不接种麻疹疫苗。

乙肝疫苗安全吗

乙肝疫苗一般是安全的,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另外,注射乙肝疫苗时需要注意: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2、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3、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6、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7、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8、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9、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10、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11、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12、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13、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多久起效

乙肝疫苗注射全程需要6个月内打三针,接种第1针后1个月,大约30%的人出现抗体;接种第3针后1个月,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换句话说,乙肝疫苗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有30%的人开始起部分效果,第三针注射完成后1至2个月乙肝疫苗肯定会起效了,这个时候去医院检查效果,如果有乙肝表面抗体,就可长期获得保护不被传染乙肝。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是很常见的疾病了,这样的疾病对我们的影响是特别大的,严重的还会引起生命的威胁,宝宝在出生之后都要打麻疹疫苗,在打麻疹疫苗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下面我们看看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

1、由于儿童是麻疹的多发年龄段,因此,接种为8月龄以上,未患过麻疹的人为主。通常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3、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卫生部规定的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初免是出生后8月龄以上才能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8月龄以下婴儿的血液中含有从母体中带过来的抗麻疹病毒抗体,婴儿有保护自己不患麻疹的能力。如果过早接种麻疹疫苗,这种抗体就会把疫苗中的病毒中和掉,使麻疹疫苗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婴儿也就不能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婴儿出生8个月以后,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这时接种麻疹疫苗,疫苗中的病毒就不会被中和掉,婴儿就能自己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8月龄以后接种麻疹疫苗的另一原因是因为8月龄儿童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接种后可以产生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规定出生后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具有科学性。

了解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疫苗是不能够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的,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干扰的现象,打的疫苗就没有效果了,宝宝在出生8个月后一定要去相关的地方去打麻疹疫苗,才能够更好的避免一些麻疹方面的疾病。

得湿疹能打乙肝疫苗吗 打乙肝疫苗注意什么

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相关推荐

儿童打疫苗时间

宝宝从出生后至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种的种类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具体疫苗接种时间为: 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

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管用吗

在某种传染病开始流行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一定的易感人群实施突击性预防接种,称为“应急接种”。应急接种疫苗可以使人群中的免疫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达到预防、控制或终止疾病传播的目的。例如:2009年全球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我国从5月份发现病例到流行最高峰的11月份,共经历了7个月。流行开始后,我国立即生产了新型的H1N1流感疫苗。2009年9月开始在全国实施应急接种,仅仅3个月,流感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最终遏制了H1N1新型流感在我国的流行。因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实施应急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

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

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有哪些?9月份全国进行麻疹疫苗的免费接种,很多家长都想咨询,孩子需要打麻疹疫苗吗?打麻疹疫苗有什么禁忌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有哪些: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如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 (2)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 (3)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4)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

接种麻疹疫苗的注意事项

麻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不可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 1)妊娠期的妇女。 2)对青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3)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4)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5)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如何预防腮腺炎

1、疫苗预防腮腺炎 近年各地流腮均有大范围的流行。家长可为儿童选用腮腺炎疫苗接种。可在麻疹疫苗加强时选麻腮风三联疫苗代替麻疹疫苗接种。三联疫苗,99%可产生抗体,临床保护作用可维持10年以上。少数在接种后7~10天发生腮腺炎,也有报道在使用三联疫苗后,出现接种后脑膜脑炎,故此疫苗的推广仍需注意。 2、远离传染源 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小学校流行,对儿童密切观察,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从腮腺出现肿痛前三天至腮腺完全消肿止。 3、切断传染 途径在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

儿童麻疹疫苗必须打三针吗

1一二年的时候国家卫生部发布了一项通知。就是麻疹疫苗接种剂量从0.2毫升提高到0.5毫升,并将适龄儿童麻疹第二针接种时间从7岁提早为1.5岁~2岁。随着麻疹控制工作的需要,将第二针接种时间提前. 2由此麻疹疫苗接种也统一的变为了三针。第一针是在孩子八个月大的时候,第二针是在孩子十八个月大的时候,第三针是在孩子七岁的时候。一般孩子从母体中带来的抗体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会消失了。 3麻疹疫苗接种由变成三针也是为了能让宝宝更加健康的生活。宝宝的身体那么脆弱,免疫力那么弱。不光是接种疫苗方面,家长也要倍加细心的

麻疹疫苗接种时间

根据不同的群体。麻疹疫苗接种有不同的接种时间。 对于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来说, 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而对于那些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来说,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疫苗 Measles Vaccine 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麻疹易感者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其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麻疹好发年龄为1-5岁,约占总发病数的80%左右。典型麻疹发发热、结合膜炎、上呼吸道炎症、口颊粘膜科氏(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疹退留色素斑为特征。 婴幼儿患病后死亡原因多由于并发症,如喉炎、脑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等。在未应用麻疹疫苗之前,麻疹发病率及病死率占儿童传染病首位,每隔几年流行一

麻疹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注意

在育龄期女性应当在怀孕前接种接种麻疹疫苗,并且在疫苗接种成功后至少避孕三个月,这样不仅可减少新生儿麻疹的发病,同时也增加了对成人的保护。

哪类疫苗孕妇绝对不能打

【孕妇可以打的疫苗】 对于孕妇,灭活苗可以打,在灭活疫苗中: 乙肝疫苗:孕期与哺乳期均可接种。 乙脑疫苗、狂犬疫苗、百、白、破疫苗:孕中期可以接种。 流感疫苗:中晚期可以接种,必要时可在妊娠各期接种。 【孕妇禁止打的疫苗】 减毒活疫苗和活疫苗不可以打。 孕期禁忌接种:如风疹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水痘、卡介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其中风疹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接种3个月后才可以怀孕。 有的朋友会问,我好不容易怀孕了,疫苗,能不打就不打吧!您这么想就错了,怀孕期间,一些病毒或细菌的感染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