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诊急救药品有哪些

急诊急救药品有哪些

各种中枢神经兴奋剂,镇痛药,抗休克,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抗过敏及各种止血药,急救用激素,解毒药,止咳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药物及各种输入液体,局麻药物,抗生素

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洛贝林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去乙酰毛花苷、毒毛花苷K

防治心绞痛药:硝酸甘油

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其它:阿托品、氯化钾、氨茶碱、地塞米松

怎么预防心肌梗死 节制房事

患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治疗虽然自我感觉较好,但在夫妻生活上应注意房事不可次数过多,亦不宜太长。行房前还需服用一些药物,并把急救药品放置床前,以备急用。


立冬要注意什么 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什么情况应该看急诊

急诊大门有些时候是人们生命跑道上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急诊资源被很多并不需要急救的人挤占,比如慢性病患者开药,或挂不上门诊号来急诊看病等。为了引导公众学习急救知识,防范危险因素,我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如何正确看急诊。

看急诊有三点注意

看急诊首先要明确概念,并不是所有人在发病时都适合看急诊,急、危、重症病人是急诊科主要的收治对象。“急”是指急迫,比如突然急性发烧、高热,急性腹痛、胸痛等;“危”是指危险,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导致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倒地,以及较重外伤;“重”是指加重,比如有些慢性病患者由于服药不规律、天气变化等导致病情加重。但如果病情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则建议到门诊进行仔细检查,因为急诊的很多检查并不完整。去急诊就诊时,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到急诊分诊台,由护士进行分诊。急诊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眼科、胸外科、泌尿科等,到底该看哪一个?所以,一定要先到分诊台,把患者的具体症状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情况进行分诊,给出挂号建议。

2.耐心等待。急诊要先抢救急、危、重的病人,病情较轻的病人需要稍做等待,可能等10分钟,也可能更长,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份耐心。

3.有效沟通。首先,要告诉医生最重要的症状是什么,不要隐瞒病史;其次,听医生的要求和问题;再次,会提问,问清医生究竟得了什么病,需要吃哪些药,需要注意什么。

掌握知识,争取急救时间

冠心病。胸痛是冠心病最重要的症状,伴有很严重的窒息感、胸闷、憋气。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救治,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出现胸痛时,应让患者立刻坐下,量一下血压,如果血压不低,应立刻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如果血压偏低,要慎重服用硝酸甘油。

冠心病最紧急的情况是心肌梗死,有时会导致心跳突然停止。此时,黄金治疗抢救时间只有120分钟,所以一定要学会急救技能。对于心跳骤停的情况,非专业人士在检查患者已无意识后,若只有一人,可高声呼救,并立刻拨打120。经过培训已经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人员,可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气道梗塞。很多人都有过吃东西被呛到的经历,异常难受,这就是气道梗塞。此时,施救者要让患者弯下腰,并在后边为其拍打后背,把东西咳出来;也可以给病人一个腹部冲击力,帮他把东西尽快咳出来。如果独处情况下发生气道梗塞,可以趴在椅背上,靠椅背的力量来冲击,把东西咳出去。

急救病人谨记“八戒”

戒惊慌。比如遇到有人触电,首先一定要关掉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戒随意搬动病人。有的病人是颈椎损伤,随意搬动会造成二次损伤、颈椎错位、内部神经受损,导致原本还能恢复的病人可能就瘫痪了。

戒因小失大。当遇到紧急情况,应先关注其最主要的受伤部位,如头部、颈部,而不是那些没出现问题的地方。

戒舍近求远。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大出血、严重外伤等,一定要选择最近的、医疗水平较好的医院,这对生命抢救及预后都很重要,切不可自作聪明,舍近求远。

戒乱用药。突发疾病时,切不可乱用药,比如病人的血压都低了,就不能再吃硝酸甘油了。

戒滥用饮品。有的患者认为突发不舒服,喝点饮料、热水缓缓就好了。其实,像心绞痛患者很容易呕吐,喝太多水,容易呛咳、呕吐。

戒自作主张。比如,患者手指受伤了,建议不要马上为其涂药、包扎,可能适得其反,应留给医生进行判断如何处理。

戒一律平卧。很多心衰、哮喘病人发病时躺不下,坐着会舒服些,这类患者建议不要让其平躺。

另外,很多老人会突发疾病,建议随身携带一张“急救卡”,将姓名、年龄、嗜好、疾病史、用药情况等写在上面。一旦亲人不在身边,老人发生意外时,送医后这些信息都将成为医生详细了解患者最好的资料,这对保住老人生命来说至关重要。有条件的话,可以做成小牌挂在老人的手机或钥匙链上。

冬季如何注意养生 预防冬季危险疾病

人体在冬季的时候,新陈代谢会变慢,免疫力也会降低,所以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和感冒。留意一些预防呼吸道疾病和感冒的方法,保护好自己。在家里备好急救药品,以防自己不时只需。


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1、 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社会性、随机性 (2)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医疗急救环境差(5)病种复杂<6>以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强度大

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 (1)思想心理素质 (2)专业技术素质 (3)护理职业素质 (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6、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 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

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护理体检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送及进行途中监护

9、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吗啡

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1、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属:高血压脑病

12、休克的基本原因是DIC

汽油中毒的诊断要点和急救药品

一、诊断要点

1.汽油接触史

2.急性中毒

(1)轻度中毒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1)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视物模糊、烦躁。

2)情绪反应。

3)轻度意识障碍。

(2)重度中毒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1)中度或重度意识障碍。

2)化学性肺炎。

3)反射性呼吸停止。

(3)吸人性肺炎下列表现之一者即可诊断:

1)剧烈咳嗽、胸痛、咯血、发热、呼吸困难、紫绀及肺部哕音。

2)X线检查肺部可见片状或致密团块阴影,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加。

3.慢性中毒

(1)轻度中毒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1)四肢远端麻木,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伴有跟腱反射减弱。

2)神经一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

(2)中度中毒除上述表现,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1)四肢肌力减弱至3度以下,常有跟腱反射消失。

2)四肢远端肌肉萎缩。

(3)重度中毒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1)中毒性脑病。

2)中毒性精神病。

3)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致的瘫痪。

4.皮肤损害如皮肤干燥、皲裂等。

二、处方

1.急救用药

处方1

尼可刹米注射液(Inj Nikethamide) 1.125 g

洛贝林注射液(Inj Lobeline) 9 rng 静脉注射立即

0.9%氯化钠注射液(0.9%Inj Sodium Chloride) 20 ml

处方2

右旋糖酐40注射液(Inj Dextran 40) 500 ml 静脉滴注1次/d静滴 1次/d

处方3

纳络酮注射液(Inj Naloxone) 0.8 mg 肌注立即执行

处方4

地塞米松注射液(Inj Dexamethasone) 20 mg 肌注1次/d

处方5

20%甘露醇注射液(20%Inj Mannitol) 250 ml/20 min内 静脉滴注立即执行

处方6

呋塞米注射液(Inj Furosemide) 30 mg 静脉注射3次/d

处方7

地西泮注射液(Inj Diazepam) 10 mg 静脉缓慢注射 立即执行

处方8

三磷腺苷注射液(Inj Adenosin Triphosphate) 20 mg 肌肉注射1次/d

处方9

细胞色素C注射液(Inj Cytochrom C) 30mg 静脉缓慢注射1次/d

25%葡萄糖注射液(25% Inj Glucose) 20ml

处方10

注射用头孢唑林(Inj Cefazolin) 2.0g 静脉注射2次/d

注射用水 20ml

2.慢性中毒治疗

处方1

维生素Bl注射液(Inj Vitamin B1)100 mg 肌注 1次/d

处方2

维生素B12注射液(Inj Vitamin B12) 100t*g 肌注1次/d

处方3

地巴唑(Dibazole)10 mg口服 3次/d

三、说明

1.劳动者接触汽油蒸汽或液体所致的汽油中毒是一种全身性中毒性疾病。急性中毒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人性肺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2.急性中毒者,应迅速脱离现场,清除皮肤污染及安静休息。对呼吸停止者,应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提供有效供氧,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使用呼吸兴奋剂。

3.对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抽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表现等急性中毒脑病症状及体征,应迅速给氧、降温、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糖皮质激素、脱水剂、利尿剂)止痉及镇静、(抗癫痫药物、安定剂、人工冬眠疗法等),保护及恢复脑功能(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脑疝进行手术治疗。

4.吸人性肺炎的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预防感染。

5.慢性汽油中毒的治疗主要参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活性维生素B12、烟酰胺、三磷酸腺苷、地巴唑等药物。如出现妄想及幻觉等精神症状,可选用甲氯丙嗪、氯普噻吨、奋乃静进行对症治疗。

6.急性汽油中毒、病情变化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方案和治疗药物。

牙疼可能是大病征兆

6月10日上午,60岁的张女士在家打扫卫生时忽然觉得“胸闷、四肢发冷”,家人赶紧拨打了120,张女士被紧急送入454医院急诊。

急诊接诊医生从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保证入院到球囊介入的时间在90分钟内,急诊科立即全力进入紧急备战状态。进行了心电图、血液检查,术前给药,术前备皮,碘过敏试验,心内科张伟副主任术前谈话。患者从进入急诊科确诊、急救、术前准备到导管室,仅仅用了35分钟,实现了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绿色通道。

心内科副主任说:张女士在2天前曾出现反复发作性牙痛,那便是心绞痛的放射,但她并没有在意,自行服用了抗生素和止痛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最佳的救治时间只有6小时,时间就是生命。

急性心梗好发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高胆固醇血症的中老年人群。因此,此类人群一旦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急诊急救的病情等级

卫生部日前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拟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红黄绿“三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四级”,从而提高急诊病人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医疗安全。

征求意见稿提出,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且要分流病人,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

濒危病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或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一级,如急性意识模糊或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也属于该级别。

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病人病 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非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的病人。

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一级和二级病人处置。黄区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病人,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红区。绿区即四级病人诊疗区。

病情一级

濒危病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或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病情二级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一级,如急性意识模糊或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也属于该级别。

病情三级

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病情四级

非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的病人。

分诊区域

如何处理小伤口

误区一: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曾庆表示,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有利于快速愈合。

误区二: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包扎时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三: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只要保持伤口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误区四: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误区五:出血时,立即使用云南白药等止血粉。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误区六:涂双氧水(过氧化氢)、紫药水及碘酒等急救药品。以上急救药品都有消毒用途,既会减少促进伤口愈合的白细胞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难看的疤痕。虽然这些消毒药品可以使伤口快速干涸,但如果涂在未经消毒的伤口上,细菌反而会在痂皮的保护下生长,并入侵伤口深处,甚至导致化脓。一般情况下,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所以当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别忘记自己带一小小的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

冠心病发作时该如何进行急救

1、在心绞痛发作时,如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夜间失眠的时候,可服用安定片,一日3次,每次1-2片。但患青光眼的患者,不要用亚硝酸异戊脂和安定片。服用上述的药物主要是为了急救,而后应速去医院继续诊治。各地生产的急救药盒,其内装药品种类也不尽相同,应按说明书或以医生嘱咐为准。

2、冠心病急救措施都有哪些?如果心绞痛反复发作,可以服用长效硝酸甘油片,一日 3次,每次1-2片。同时用潘生丁,一日3次,每次2片,这样, 既能扩张冠状动脉,又能防止动脉血栓形成。

3、当心绞痛发作时,不要慌张,可以就地而坐,迅速拿出急救药盒。将硝酸甘油片1-2片咬啐,含在舌下,过1-3分钟, 疼痛即可缓解。如果疼痛严重,服用硝酸甘油片也不缓解,可把亚硝酸异戊脂小瓶裹在手帕或棉花中,捏碎后放到鼻前吸入。

常见意外的护理急救措施

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1、 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社会性、随机性 (2)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医疗急救环境差(5)病种复杂<6>以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强度大

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 (1)思想心理素质 (2)专业技术素质 (3)护理职业素质 (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6、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 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

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护理体检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送及进行途中监护

9、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吗啡

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1、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属:高血压脑病

12、休克的基本原因是DIC

上面就是对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我们再出现一些急性疾病的时候一定不要过于紧张,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另外我们也要到医院检查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同时想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和保证规律的生活习惯多进行运动。

心绞痛病人该如何安全度过夏天

1、多运动:心绞痛患者夏季应在清晨进行锻炼,切忌在烈日下进行。

2、防暑降温:室外活动时,应备足水,防止因血管扩张诱发心绞痛。

3、备齐急救药物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应配备一些常用急救药品,以免发生意外。

心绞痛患者除了坚持药物治疗外,夏季一定要注意运动不要过度,运动要适量,活动时间不宜太长,避免高温时段进行。还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遇事要冷静,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如何处理小伤口

出去玩的时候总是免会不小心会受点小伤,比如摔一跤,或者割破手指之类的小伤,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好好的处理小伤口,而导致感染就会酿成更大的伤害。

误区一: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曾庆表示,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有利于快速愈合。

误区二: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包扎时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三: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只要保持伤口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误区四: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误区五:出血时,立即使用云南白药等止血粉。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误区六:涂双氧水(过氧化氢)、紫药水及碘酒等急救药品。以上急救药品都有消毒用途,既会减少促进伤口愈合的白细胞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难看的疤痕。虽然这些消毒药品可以使伤口快速干涸,但如果涂在未经消毒的伤口上,细菌反而会在痂皮的保护下生长,并入侵伤口深处,甚至导致化脓。一般情况下,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所以当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别忘记自己带一小小的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

小孩被意外烫伤了该怎么办

急救也要用药

“其实,急救不光是用仪器或动手术,很多时候还要用到急救药。常备的大致分五类,主要针对过敏、心律失常、大出血、呼吸道衰竭和疼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曾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医院习惯以白色为主色调,中日友好医院的急救室也是如此。白色的环境中,有一个深红色柜子特别显眼。曾庆介绍说,这里就储存着急救药物。拉开每一层抽屉,可以看到工整地排列着数十个正方形小格,每个格上都贴着一张纸条,用黑色、宋体字标明了具体存放的药物名称。在格子里,不论药水或药片,都只有五六剂,而且码得整整齐齐。

急救药见效很快

治疗过敏的急救药主要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非那根。近年来,化妆品、海鲜或药物过敏的情况很普遍,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心慌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意识障碍等就需急救。“一般多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给药三种方式,这样起效更快。”曾庆说。肾上腺素主要用于过敏患者休克治疗,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糖皮质激素能解除许多过敏的症状、抑制过敏反应产生的病理变化等;非那根具有抗组胺作用,可以安定、镇吐、降温等。

相关推荐

鼻出血不止什么原因 手术处理

如果流鼻血很严重,血量较大等,且出血点无法在门诊、急诊找出时,可能就需要到正规医院通过内窥镜手术探查后进行彻底止血了。

哮喘发作的急救措施

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此位置利病人呼吸。2、迅速取出家用吸氧瓶,以每分钟3L的高流量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病人吸入。3、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气雾剂:哮喘发作时应立即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气雾剂约2~4喷,此后依据病情可以每20分钟重复一次。4、口服缓释茶碱类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气雾剂1小时后若仍未能缓解的患者应及时口服缓释茶碱类药,配合吸入糖皮质

地震中的小伤也要注意包扎

误区一: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利于快速愈合。误区二: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包扎时要留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误区三: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只要保持伤口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

心律失常哪些危害

你知道患心律失常哪些危害吗?很多人都心律失常症状,但是很少人了解心律失常的危害,其实心律失常的危害还是很多的,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其他严重的病变,所以今天就为大家普及患心律失常哪些危害的知识。患心律失常哪些危害:1.正常人出现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心动过速等,经常会造成心慌、气短、胸闷、夜睡不安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如心率的过快过慢都会使冠

一些心脏病发作的急救药品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硫酸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片、丙吡胺、茚丙胺、利多卡因、苯妥因钠、心律平、胺碘酮、溴苄胺、美西律、门冬酸钾镁、ATP等。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突发事件屡发生,时间就意味着生命,常备这些药品可能就多了一分生的希望。[心力衰竭]强心剂:1.羊地黄类:西地兰、毒毛花苷K、地戈辛(地高辛)。2.非羊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酊胺、注射用氨力农、米力农等。[心律失常]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硫酸奎尼

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吗

每当看到城市街道上呼叫而过的120救护车时,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病急患者等着抢救的情景,也就立刻会想到大夫们在为患者呼氧、输液、打针、包扎伤口的场面。当问起这些工作人员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大夫时,无一例外地会被认为是西医大夫。事实上,现在的急诊医疗市场中,的确是西医在唱主角,西医也确实快捷、方便的特点,这也正是西医的可圈可点之处。说实话,笔者也以为,无论中医治病效果再好,保健技术再超前,在急诊这个治已病

出门旅游必备六大急救药品

1、速效扩血管药———起效快能救命推荐药品: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专家提醒:药品要随身携带或是提前告知随行家人药品放置的地方,而且药品要带齐全,看准保质期。2、外伤用药———清水冲洗后用创可贴推荐药品:创可贴、无菌纱布、云南白药喷剂等。专家提醒:贴创可贴之前最好能用水冲一下伤口。3、晕车药———车船启动前半小时服用推荐药品:乘晕宁专家提醒:上车前半小时服用,才能保证在上车后起效。4、防肠道感染药—

​急性心梗什么急救药物

1、正确服药,随身常备保健药盒(比如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硝酸甘油,消心疼等),如胸痛发作,马上舌下含服。2、适当正确的运动,做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必须避免劳累以免诱发心绞痛、心衰。3、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宜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肥肉、动物内脏等含脂肪较高的食物,建议优质蛋白食物,比如蛋、奶类、瘦肉、鸡鱼等;防止便秘,戒烟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心绞痛发作到底怎么办

1多数病人心绞痛的发作都是在劳累或是情绪激动的状态下发生的,因此一旦发病,要在第一时间安抚病人的情绪,使其平静下来。2不要随意搬动病人,而是让他就近平躺,或者是半卧状态,以其感到疼痛最轻的体位为宜。3马上取一片硝酸甘油或是速效救心丸,让病人舌下含服,只要是心绞痛而不是心肌梗塞,一般在两分钟左右就能够减轻疼痛。4解开病人的衣领扣子、领带和腰带,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5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说清楚地址以及患

急诊的治疗措施

黄金6分钟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并不仅是等待,而应在掌握准确的急救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完全也可能在最紧急的时候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目前99%的急症患者都因为错过了急诊抢救的黄金6分钟,而面临愈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的结果。医院急诊科虽然是24小时开放,但CT、X光片、血管造影等检查科室的对外开放时间是限的,特别是当患者夜间到急诊救治时,往往得到的是输液、服药等保守中性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急诊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