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康复知识
帕金森病的康复知识
1、放松和呼吸锻炼:
找一个安静的地点,放暗灯光,将身体尽可能舒服地仰卧。闭上眼睛,开始深而缓慢地呼吸。腹部在吸气时鼓起,并想象气向上到达了头顶,在呼气时腹部放松,并想象气从头顶顺流而下,经过背部到达脚底,并想象放松全身肌肉。
如此反复练习5-15分钟。
还可以取坐位,背靠椅背,全身放松,将两手放于胸前做深呼吸。
2、面部动作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的特殊面容是“面具脸”,是由于面部肌肉僵硬,导致面部表情呆板,因此做一些面部动作的锻炼是必要的。
皱眉动作:尽量皱眉,然后用力展眉,反复数次。
用力睁闭眼
鼓腮锻炼:首先用力将腮鼓起,随之尽量将两腮吸入。
露齿和吹哨动作,尽量将牙齿露出,继之作吹口哨的动作。
对着镜子,让面部表现出微笑、大笑、露齿而笑、撅嘴、吹口哨、鼓腮等。
3、头颈部的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的颈部往往呈前倾姿势,非常僵硬,许多人以为是颈椎病造成的。如果不注意颈部的运动和康复,容易加重姿势异常,表现为驼背日益严重。下面介绍一套颈部康复的方法。但要注意,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多伴有程度不同的颈椎病。因此,在进行下述锻炼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加大动作幅度,运动时动作要缓慢轻柔。
头向后仰,双眼注视天花板约5秒钟,上下运动:然后头向下,下颌尽量触及胸部。
左右转动:头面部向右转并向右后看大约5秒钟,然后同样的动作向左转。
面部反复缓慢地向左右肩部侧转,并试着用下颌触及肩部。
左右摆动:头部缓慢地向左右肩部侧靠,尽量用耳朵去触到肩膀。
前后运动:下颌前伸保持5秒钟,然后内收5秒钟。
4、躯干的锻炼:
侧弯运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右上肢向上伸直,掌心向内,躯干向左侧弯,来回数次;然后左侧重复。
转体运动: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双上肢屈肘平端于胸前,向右后转体两次,动作要富有弹性。然后反方向重复。
腹肌锻炼:
平躺在地板上或床上,两膝关节分别曲向胸部,持续数秒钟。然后双侧同时做这个动作。
平躺在地板上或床上,双手抱住双膝,慢慢地将头部伸向两膝关节。
腰背肌的锻炼:
俯卧,腹部伸展,腿与骨盆紧贴地板或床,用手臂上撑维持10秒钟。
俯卧,手臂和双腿同时高举离地维持10秒钟,然后放松。反复多次。
5、上肢及肩部的锻炼:
两肩尽量向耳朵方向耸起,然后尽量使两肩下垂。
伸直手臂,高举过头并向后保持10秒钟。
双手向下在背后扣住,往后拉5秒钟。反复多次。
手臂置于头顶上,肘关节弯曲,用双手分别抓住对侧的肘部,身体轮换向两侧弯曲。
6、手部的锻炼:
帕金森病人的手部关节众多,容易受肌肉僵直的影响。患者的手往往呈一种奇特屈曲的姿势,掌指关节屈曲,导致手掌展开困难;而其它手指间的小关节伸直,又使手掌握拳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该经常伸直掌指关节,展平手掌,可以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压,防止掌指关节畸形。还可以将手心放在桌面上,尽量使手指接触桌面,反复练习手指分开和合并的动作。为防止手指关节的畸形,可反复练习握拳和伸指的动作。
7、下肢的锻炼:
双腿稍分开站立,双膝微屈,向下弯腰,双手尽量触地。
左手扶墙,右手抓住右脚向后拉维持数秒钟,然后换对侧下肢重复。
“印度式盘坐”:双脚掌相对,将膝部靠向地板,维持并重复。
双脚呈“V”型坐下,头先后分别靠向右腿、双脚之间和左腿,每个位置维持5-10秒钟。
8、步态锻炼:
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都有步态障碍,轻者表现为拖步,走路抬不起脚,同时上肢不摆臂,没有协同动作。严重者表现为小碎步前冲、转弯和过门坎困难。步态锻炼时要求患者双眼直视前方,身体直立,起步时足尖要尽量抬高,先足跟着地再足尖着地,跨步要尽量慢而大,两上肢尽量在行走时作前后摆动。其关键是要抬高脚和跨步要大。锻炼时最好有其他人在场,可以随时提醒和改正异常的姿势。
病人在起步和行进中,常常会出现“僵冻现象”出现,脚步迈不开,就象粘在地上了一样。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首先将足跟着地,全身直立站好。
在获得平衡之后,再开始步行,必须切记行走时先以足跟着地,足趾背屈,然后足尖着地。
在脚的前方每一步的位置摆放一块高10-15公分的障碍物,做脚跨越障碍物的行走锻炼。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在家里不可能摆放一堆障碍物,因此借助“L”型拐杖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9、平衡运动的锻炼:
帕金森病病人表现出姿势反射的障碍,行走时快步前冲,遇到障碍物或病人突然停步的时容易跌倒,通过平衡锻炼能改善注重症状。
双足分开25-30公分,向左右、前后移动重心,并保持平衡。躯干和骨盆左右旋转,并使上肢随之进行大的摆动,对平衡姿势、缓解肌张力有良好的作用。
10、语言障碍的训练:
患者常常因为语言障碍而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讲话,而越不讲话,又会导致语言功能更加退化。和家人长期的没有语言交流,加上帕金森病患者的表情缺乏,常常造成患者和亲属情感上的交流障碍和隔阂。因此,患者必须经常进行语言的功能训练。
舌运动的锻炼
保持舌的灵活是讲话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坚持练习以下动作--舌头重复地伸出和缩回;舌头在两嘴间尽快地左右移动;围绕口唇环行尽快地运动舌尖;尽快准确地说出“拉-拉-拉”、“卡-卡-卡”、“卡-拉-卡”,重复数次。
唇和上下颌的锻炼
缓慢地反复做张嘴闭嘴动作;上下唇用力紧闭数秒钟,再松弛;反复做上下唇撅起,如接吻状,再松弛;尽快地反复做张嘴闭嘴动作,重复数次;尽快说“吗-吗-吗……”,休息后在重复。
朗读锻炼
缓慢而大声地朗读一段报纸或优美的散文。最好是朗读诗歌,唐诗、宋词或者现代诗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诗歌有抑扬顿挫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可以治疗语言障碍,又可以培养情操,好的诗歌还可以激发您的斗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唱歌练习
唱歌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您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歌曲来练习。有的患者告诉我,换病之后,说话变得不利索,可唱歌却不受影响。坚持练习唱歌之后,说话也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唱歌可以锻炼肺合量,有利于改善说话底气不足的感觉,还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帕金森病就是帕金森综合症吗
帕金森病就是帕金森综合症吗,人们一直很困惑,帕金森与帕金森综合症有何区别呢,能不能混在一起说呢,是否是一种疾病呢,下面小编就患者的困惑,一一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症区别
由于一些网络上知识的误导,导致了人们在阅读与帕金森疾病相关的知识时,往往存在一些误导,对帕金森综合症和帕金森病的区别也搞不清楚,经常以为都是同一种病。但是其实我们所说的帕金森综合症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是一回事。帕金森综合症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炎症、脑肿瘤,或是由毒物、药物所引起,故又把帕金森综合症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病”。此外,还包括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实质上是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又被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症”。
二、帕金森综合症临床表现
其实帕金森病并不就是帕金森综合症。从疾病的特征上来讲,帕金森综合症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有患病的可能,但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症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症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关的内容介绍,希望对该病的及早的预防和治疗能够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该病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才能降低该病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
老年人帕金森很多人都误解了
帕金森病(PD,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有研究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有帕金森病的概率约为1.7%.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功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丧失工作甚至生活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帕金森病的社会认知也逐渐增加,但可能相关知识在传播中出现了误差,使得大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出现误区。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帕金森专病治疗中心田宏博士介绍,比如经常有患者询问手抖是不是就是帕金森病的前兆?事实上,如果对帕金森病有足够的了解,那就应该明白,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其实,临床上有许多的疾病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手抖症状,比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
那么,要怎么区分中老年人出现手抖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呢?
田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是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
此外,仅凭患者出现手抖并不足以判断为帕金森。事实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抖之外,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硬,动作迟缓,面容呆滞,流口水,说话声音低以及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等表现。
田宏表示:“出现颤抖症状后,不能擅自判断为帕金森病而是应该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又该如何治疗呢?
田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目前并没有能够根治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的治疗,做到尽可能的改善症状。
目前的临床医学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之后首先应该选择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那么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前使用较多的损毁术,但是考虑到其并发症等因素,目前更提倡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就是DBS.
DBS主要优势在于微创、安全、可发展、可逆、可调的、手术不损伤脑组织、不影响今后其他的新的治疗方法等,目前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帕金森病你了解多少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但现在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呼吁,对于帕金森病,要尽早发现,进行积极合理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据统计,全球约有40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超过200万人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逐年攀升。加上环境、遗传、年龄、长期精神压力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年轻帕金森病患者也被发现。
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但暴露于环境毒素(如重金属、农药等)和反复的头部外伤等,都可能会诱发帕金森病。
行走时不摆手或者摆手不对称、系鞋带等精细动作无力、从椅子上起身困难、走路时腿在地上拖、转身动作缓慢……当心,这些都是帕金森发病的早期表现。医生提醒,出现这些症状,患者一定要尽早就医,并找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
医生介绍,目前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内科药物、外科植入脑起搏器手术、以及太极拳等运动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症跟用脑多少没有关系
调查数据显示:帕金森病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1%;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1.7%。
专家表示,全球约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变来自中枢系统黑质神经元死亡,导致人体失去平衡而发病。
正常人群每10年有13%的黑质神经元死亡,一旦80%的黑质神经元死亡时,人体便会出现帕金森症状。这些症状具体包括身体震颤僵硬、走路时手臂不摆动、运动功能下降、不愿与人接触、社会适应力差等,其中30%至50%的患者还会合并发生抑郁症。
病变同样来自大脑,那么帕金森病是否与老年痴呆一样,在知识分子人群中较高发呢?
专家澄清说,临床门诊遇到的患者中确实多为知识分子。但迄今并无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发病程度与受教育程度、用脑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有80%的帕金森病患者并不知晓自身患病,延误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帕金森病患者生活中需要做哪些护理工作
1、饮食:指导老年帕金森病患背多见于老年人,由肌张力增加,胃肠蠕动能力相对减弱,应指导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进食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食物,不偏食、细嚼漫咽,食物品种多样化,防止便秘。
2、心理护理:老年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不仅可导致功能障碍,可产生外源性抑郁和恐惧、失落等心理障碍,早期预防各种致病的心理因素,并针对性改变帕金森病患者自卑等心理,对控制老年帕金森病有帮助,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理会不适应,护士的任何生硬、冷淡的态度都能给帕金森病患者心理造成不利因素,护士应配合家属密切注意其思想动向,及时解除其心中郁闷,与帕金森病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并针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和心理需求,因人施教。
3、按摩、运动锻炼:指导肢体功能的康复帮助并指导帕金森病患者学会轻揉按摩面部、四肢、腹部肌肉及足底,手掌穴位,帕金森病患者每日4~6次,每次30分钟。
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帕金森病患者的诉求。细心解释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因、发病过程、转归,让帕金森病患者了解自己,并让帕金森病患者明白该如何康复。尊重患者,称呼帕金森病患者不要用床号代替,鼓励帕金森病患者积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向帕金森病患者传递社会信息,帮助患者与患者交往,激励战胜疾病信心,提高带病生活质量。
帕金森能治愈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性退行性疾病,因为大脑黑质细胞数量衰减,神经递质紊乱,神经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帕金森各种症状的发生。对于帕金森病没有治疗的确切方法,但是也有治愈的希望。
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症属于难以控制的一种疾病,对于帕金森病没有治疗的确切方法,很多朋友都是通过运动康复、药物治疗等等来慢慢的恢复。
帕金森病康复手段有什么
1、下肢锻炼。帕金森病患者的下肢锻炼方法如印度式盘坐,令双脚掌相对,将膝部靠向地板,坚持几秒后重复进行,帕金森病康复手段有什么?或者双脚出现V型坐下,头部向后分别靠向右腿、双脚中间、左腿,每个位置维持5-10秒钟。
2、平衡性锻炼。帕金森病患者大部分会产生姿势反射障碍,行走时快步前冲,遇到障碍而突然停步时容易跌倒等失衡表现,经过平衡性锻炼可有效改善此类表现。帕金森病康复手段有什么?具体方法如双脚分开25公分-30公分,向左右、前后移动重心并保持平衡。帕金森病康复手段有什么?使躯干和骨盆左右旋转,上肢随之进行大摆动,对患者平衡姿势、缓解肌张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3、语言锻炼。帕金森病一般会出现语言障碍,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讲话,与外界逐渐失去交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康复训练中,语言锻炼是一个重要方法。帕金森病康复手段有什么?具体措施如坚持练习舌头反复伸出、缩回的动作,使舌头在两嘴之间尽快的左右移动,舌尖围绕口唇进行环形运动,并从基础的发音训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