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十类人不适宜按摩
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十类人不适宜按摩
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现代人工作生活紧张,经常腰酸背痛,按摩渐渐成为受青睐的养生方式。正确的按摩手法能让肌肉得到放松,可若是用力不当或按摩师没有掌握正确解剖学知识,则很容易伤到身体。常见的按摩创伤包括肌肉韧带拉伤、局部神经损伤、关节错位、骨折等。
踩背时更要注意。由于用脚比用手更难控制力度,在按摩师身体过重的情况下,易导致脊椎关节错位。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骼较脆弱,不能承受过大压力,按摩时要特别小心。曾有人出现过被按摩师踩断肋骨和前臂骨的事故。
另外,按摩不是越痛越好,有时反复按压一个痛点可能令痛楚持续甚至恶化,因为这可能让软组织发炎,令其周围部位的神经受损。因按摩而伤及神经的常见部位有:颈部两侧、腋下、手肘及膝盖外侧,这些部位的神经多夹在“皮包骨”的位置,没有厚厚的肌肉保护,易被按伤。神经受损轻则会令肢体感到麻痹,重则可导致肌肉无力、失去感觉。
可见,进行按摩疗法时,要有规可循,不要任意妄为。
以下十类人不适宜推拿按摩:
1、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炎症状的病人;
2、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比如急性脚扭伤);
3、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患者;
5、有严重心、脑、肺病患者;
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7、局部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的患者;
8、妊娠3个月以上的孕妇;
9、有精神疾病,不能和医生合作的患者;
10、各种肘关节疾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患者。
按摩劲儿越大越好
推拿按摩之前要进行检查
很多人以为腰酸背痛属于颈椎病发作,推拿按摩一下就好了。办公司久坐的上班族,肌肉容易出现过度劳累,颈椎失稳,小关节会出现错位等。很多人都会去推拿按摩来治疗,有时候确实可以起到效果。但进行推拿前,我们一定要排除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几种疾病。这些疾病都被称为推拿之禁忌”。而且最好要结合X光片,作出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推拿按摩四部曲
很多人有空就去做个推拿按摩,以为按摩师左扳右扳就可以了。正确的推拿按摩的复位包括四步。一开始要让我们的肌肉的放松。可以通过对痛点进行按摩,揉、擦、捏等让肌肉充分放松;然后再把患者的颈椎调整到关节复位的最佳姿势,也可以转动患者的颈椎让它“摇正”,正骨是一个“动中求正”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判错方向,发生意外伤害,使病情变得更严重。
按摩劲儿越大越好
很多人觉得在推拿按摩时,关节会“咯咯”作响,才有效。其实不是所有的复位,关节都会“咯咯”作响,切勿盲目追寻这种声音啊。年纪比较轻的壮年患者可以通过轻巧的“闪动力”来进行复位。而青少年和老年人则是要复位的动作反复2-3次,缓慢复位是时候,可能关节就不会发出声音了。
推拿按摩需结合其他治疗
颈椎病发作只做推拿按摩就好了,不用配合其他治疗。颈椎病发作时,患者往往还会出现头晕、四肢麻木、肩背痛等现象。正骨推拿只能让关节复位,无法彻底解决椎关节问题,所以,一定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综合的治疗,在治骨的同时还能治软组织,才能达到完全恢复的效果。
十类人不适宜按摩
1、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炎症状的病人;
2、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比如急性脚扭伤);
3、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患者;
5、有严重心、脑、肺病患者;
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7、局部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的患者;
8、妊娠3个月以上的孕妇;
9、有精神疾病,不能和医生合作的患者;
10、各种肘关节疾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患者。
不适宜颈部按摩的三类人群
“三高”人群不宜按摩颈部
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有很多通向脑部的神经和血管,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血管叫颈内动脉,脑组织所需的大部分血液由其供应。很多老年人,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管病变,颈部的这条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钙化。
如果按摩颈部时手法太重,容易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堵塞颅内血管,引发脑卒中。此外,老年人颈部不适时也不要剧烈活动颈部,少做猛甩头等动作。否则会导致颈动脉内的血液产生涡流,有可能冲击动脉壁上的硬化斑块,使其破溃、脱落,造成极为严重的动脉血栓和脑血管栓塞。
有颈椎病要谨慎颈部按摩
尤其是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进行颈部按摩或推拿、牵引,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病情恶化。因此如果感觉颈椎不适,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先行按摩,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适于推拿、按摩治疗的,也应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患骨质疏松不宜按摩颈部
此外,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变脆,如果按摩力道太大,容易发生意外。因此老年人应谨慎按摩,并且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哪些人不适宜按摩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到底适不适合按摩?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或骨质增生的人最好少按摩。如果非要按摩,尽量选择正规机构,找专业医师做按摩治疗,力度不宜过大。
实际上,按摩会让原本脆弱的腰、颈椎雪上加霜。他以前遇到过一些患者,因为长时间过度按摩,导致腰椎塌陷或者突出病变更严重,最终引起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
二、骨质增生的患者
另外,骨质增生的患者也不适合经常按摩。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骨质增生就意味着人体骨头里的含钙量减少,骨头变得更脆弱,一旦外力过大,就容易造成骨折。
下面小编教给大家一招,不用出去按摩,自己在家就能缓解腰、颈椎疼痛的方法:每天做两次“飞燕”的动作,一次20-30个。具体动作就是,整个人趴在床上,四肢和头一起向上抬起,一次保持3秒钟即可。
三、骨质疏松的患者
骨质疏松的患者就要从饮食上调整。平时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骨头汤、豆制品。
按摩并不是越疼就越好
拔罐误区:“火罐”最好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误认为拔“火罐”最好,其实这是片面的。火罐需要专业的技术,倘若没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轻者容易烫伤,重者容易烧伤。拔罐之所以能产生治疗作用,是因为其产生的负压具有一种较强的吸拔力,能将体内的病理产物从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脏腑功能得以调整。因此,拔罐时不一定要用“火罐”,在家庭日常保健时最好选用抽吸式的真空罐。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当选择适当体位,并在肌肉丰满的部位实施。体位不当、骨胳凸凹不平以及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来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只有这样才能使罐拔得紧,吸附有力量。
3、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拔罐。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高热抽搐、慢性肺病患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4、用火罐时须注意切勿灼伤或烫伤皮肤。倘若烫伤或因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可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若水泡较大时,则应用消毒针将水泡挑破,涂以碘伏,用消毒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刮痧误区: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如油、酒、药液)方可进行。
2、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者90°角,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刮拭范围,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随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3、施术者应根据患者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一般情况下,“实则重之,虚则轻之”。
4、患有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必要时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按摩误区:越痛越好
很多人在按摩时,往往以自我感觉作为衡量效果的标准,认为越疼效果越好,这其实是错误的。按摩作为一种外力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最基本的要求有四个,即均匀、柔和、有力、持续,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按摩与不柔和、不为人体所适应及接受的“外来暴力”的区别所在。一味强调手法的力度,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会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1、严禁在空腹、饱食、醉酒时进行按摩。
2、忌在长有痈疖、肿瘤的部位按摩。
3、骨折、关节脱位早期严禁按摩。
4、患有皮肤病、传染病者在疾病的传染期内不能按摩,以免造成疾病传播。淋巴管炎、血友病人若接受按摩,易加剧病情或者引发皮下出血。
拔“火罐”防烫伤
由于拔火罐简便易行、副作用小,成为很多市民秋冬季选择祛除体内寒气的最佳疗法。火罐虽然简单易行,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不能减痛,反而可能遭受起泡、烧伤之苦。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人们常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一是酒精用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二是火焰烧热罐口,而烧热的罐口容易烙伤皮肤;三是留罐时间过长,拔起时容易起白水泡。要避免火罐烫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施罐部位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不致烫伤。
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留罐时间不要过长缩短留罐时间,一般3-5分钟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
哪类人不宜按摩
推拿按摩主要是用揉、捏、弹、拨等不同的方式对人体进行按摩,具有舒筋活血的作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时间对于身体的作用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哪些人不宜做推拿按摩?1、身体体征稳定,如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2、女性生理期,腰部不能按,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3、没有严重的血液学疾病,如紫癜、血小板减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4、按摩的地方没有感染、严重的皮肤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5、发烧高热时,也不可按摩;6、脱臼、拉伤患者;7、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
推拿按摩手法:手法要求持久、有力、柔和、自然,并有一定深透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推拿按摩是一种古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揉、捏、弹、拨、点、摇、滚、拍、击、拔伸、牵引、复位等。临床根据不同病人的体质、病症、部位及目的等采取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推拿按摩法主要具有疏筋通络,理筋整复,行气活血,祛瘀等作用,通过刺激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频率的快慢以及手法方向的变化等各种不同性质和量的刺激,对具体脏腑起到治疗作用。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哪些人不宜做推拿按摩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推拿按摩十分的简单,但是疗效显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是我们在做推拿按摩的时候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当身体不适的时候不可以推拿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按摩时哪些人易受伤
随着保健按摩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因按摩不当而致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有的扭伤了脚,有的疼痛加重,有的甚至瘫痪。专家指出,如果是有疾病一定要先到医院治病,而不要一味想着在按摩房“放松”。
保健的推拿按摩适应亚健康人群。疲劳了可以去按摩松弛筋骨,但也有一些情况是不适合做按摩的。如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皮肤病、传染性疾病等患者都不适宜做推拿按摩。如果是颈部疼痛,更应慎重选择按摩,最好是拿着X光片给按摩医生看过以后,再接受按摩。
不要在过饱、过饥时做推拿按摩。老人、体弱的小孩、妇女最好不要进行按摩。
温馨提示:按摩轻重因人而异。现在很多人对按摩有误区:认为力度越重效果越好。其实不然,被按摩者应该是感觉略微酸痛,但完全可以承受时为最佳力度,不会感到心慌、头晕、恶心等。特别是对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因按摩力度过大而导致疾病复发。
按摩椅的适宜人群
(1)按摩椅适宜用于保健。中医认为,按摩椅是将医学上专业手法模拟成一套动作,基本上包括震动、揉、挤压等动作,但临床上一些精细的动作就没有办法完成。而且比较死板,力度大小、时间长短、揉和挤压之间相隔频率不是很规范。目前对按摩椅的定位是:休闲保健,能缓解疲劳。
(2)用按摩椅治病并不妥当。比如深层肌肉撕裂,反应不是很激烈,如果用按摩椅挤压反而会加剧病情,需要谨慎。长途旅行回来、突然运动过量觉得累,都可以用按摩椅替代缓解。有条件的病人买按摩椅做治疗,中医告诫患者,按摩椅作为休闲保健是可以使用的,在理论上也没错。但患者如果出现长时间、反复的肌肉疼痛,还是需要去就诊。
(3)按摩椅的选择标准。对于想使用按摩椅的人士,中医建议,一定要选择质量上乘的按摩椅,这些按摩椅较标准、有红外线、热敷等,功能齐全,按摩部位也多。运动员或体育方面的相关人士,过度拉肌肉造成肌肉拉伤的这种患者就需到医院就诊,而不能用按摩椅替代。
所以说买按摩椅做治疗肌肉拉伤等病症的人需要注意,按摩椅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如果不小心会导致病患更大的肌肉组织伤害。另外疲惫和劳累的人,有条件的话用用按摩椅还是不错的。所以在买之前你应该知道按摩椅的适宜人群。
中医按摩三大误区
误区一:力度越大越好?
评点:按时有痛感,按后舒适轻松为宜
很多人认为按摩时有疼痛感才说明达到了效果,甚至专门找手劲大、手法重的按摩师按摩,即使在按摩时出现刺痛或疼痛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也认为这是正常的。对此,专家指出,按摩并不是越重越好,而是需要恰当的力度。
专家分析,按摩手法和力度得当即可达到适度刺激的作用,用力过大非但对治疗无意义,反而容易形成皮下瘀血和肌肉损伤,甚至还会引起骨折和内脏损伤等。“因此,力度的大小应该由不同肌体的体质和忍耐度来决定。按时有痛感是正常的,但按完之后应当有舒适感和轻松感,并非越重越好。”
误区二:按摩时间要长、次数要多?
评点:过度按摩易引起肌体耐受性
“按摩不是越久越好,应根据机体的神经特点和经络忍耐度而进行,不可按得太久。”专家解析,因为肌体对任何刺激都有一定的耐受度,刺激过度往往适得其反,容易损伤关节、韧带和软组织。“过度按摩还会造成神经紧张或神经抑制,削弱人体本身的活力和抵抗力。”
另外,专家指出,按摩次数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神经在过量的反复刺激下容易产生疲劳,使经络调节能力减弱,而且对身体进行过度频繁的刺激会使其敏感度下降,肌体容易产生耐受性,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
专家建议,如果是作为治疗,可以每日或者隔日进行1次;如果是作为保健,则可以每周1次,或者每2-3周1次。
误区三:足底可以随意按?
点评:足底穴位多,易损伤器官
人的一只脚上就有60多个反射区,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肝、肾、胃、脾,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如果是手法、力度都适当的按摩,可以通过刺激反射区来缓解身体对应器官的不适,但若按摩手法不当,则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
专家强调,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通过对足底的观察、触摸等,比如通过观察足底的色泽,触摸皮下组织的软硬程度,可以判断出相应的反射区是否正常,然后在按摩中有意识地改善这些不适。没有专门学习过相应医学知识以及不具临床经验的人,就很难通过足底的变化来判断出身体对应器官是否健康,“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不会在按摩时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十类人不适宜按摩
1、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炎症状的病人;
2、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比如急性脚扭伤);
3、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患者;
5、有严重心、脑、肺病患者;
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7、局部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的患者;
8、妊娠3个月以上的孕妇;
9、有精神疾病,不能和医生合作的患者;
10、各种肘关节疾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患者。
此外,按摩也不宜饱腹,较好在饭后30分钟后进行。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按摩不是越痛越好,如果按摩不正确也可能出现骨折、肌肉拉伤等情况,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推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