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是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是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先拔罐后艾灸。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所以说,如果是条件允许,艾灸后也是可以拔罐的,注意应该咨询专业人士,不要自己盲目摸索。

先拔罐还是先艾灸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

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拔罐和艾灸能一起做吗

拔罐和艾灸是能一起做的。

拔罐艾灸使用方式正确的话,一起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但要注意,如果是拔罐和艾灸不能在同一部位做。

拔罐艾灸能一起做吗 艾灸拔罐先做哪个

建议拔罐之后艾灸。

拔罐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皮肤表层,再间接通过经络来起到作用,因此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是直接通过艾条灸烤相应的穴位而起到作用,对人体来说具有直接温补的作用。

建议可以在拔罐之后再进行艾灸,这样可以先通过拔罐打开全身的毛孔,再艾灸的话就能够使药力更好的透过毛孔沿着经络传导到身体的每一处地方,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拔罐和艾灸能一起做吗

拔罐和艾灸是能一起做的。

拔罐艾灸使用方式正确的话,一起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拔罐主要是作用于皮肤表层,间接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平衡,因此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纯阳之性,灸考穴位的时候可以打通经络,渗透五脏六腑,对人体直接温补,调节阴阳平衡。拔罐后毛孔打开了再艾灸,能使药力更好的透过皮肤,沿经络传导,作用于患处,养生保健,防病效果更为显著。

夏天开空调容易湿气重吗 如何去除体内顽固性湿气

多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以促进汗液排出,带走体内的湿气,有利于气血循环,对身体的水份代谢、减轻湿气有不错的益处。

吃一些去湿气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茯苓、薏米、山药、白扁豆、冬瓜、萝卜等,从饮食上进行一些祛湿调理。

配合艾灸拔罐,艾灸、拔罐有很好的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功效,对湿气比较顽固的,可以配合中成药来如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等一起改善。

除湿寒先刮痧还是艾灸

除湿寒建议先拔罐后艾灸。

一般情况下,拔罐以祛湿为主,艾灸以祛寒为主,刮痧以活血为主,因此想要除湿寒,不妨先拔罐再艾灸,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1、穴位:中极、三阴交。小儿遗尿配气海、百会;成年月遗尿配关元、复溜、肾俞、膀胱俞。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用针刺后拔罐法(百会只针灸,不拔罐).起罐后用艾条温灸5~20分钟,留罐5~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4个疗程。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2、穴位:肾俞、中极、关元、曲骨。

方法:采用指压拔罐法。先用一拇指按压上述各穴5~10下(逐渐加力),然后用拔火罐5~10分钟,每日1次。或拔罐后再加艾灸肾俞、关元穴。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轻度遗尿用1~2次,重度遗尿4~5次即可见效或痊愈。>>>专家谈小儿遗尿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3、穴位:肾俞、命门、关元、百会。

方法:采用灸罐法。每日用温灸器(或艾条)灸治5~10分钟,灸后拔罐5~15分钟(百会只灸,不拔罐)。

效果: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4、穴位:分2组,一为关元、气海、中极;二为大肠俞、膀胱俞、白环俞。肾与膀胱虚寒者,配肾俞、命门,脾肺气虚者配脾俞、肺俞、足三里。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拔罐后加温灸,亦可用梅花针叩刺。(轻刺)后拔罐法。每次任选I组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5、穴位:华佗夹脊11~21,两侧各旁开1寸和1.5寸处(共5条线)。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依法施治)。或梅花针轻叩刺3~4遍后,再用走罐法,至皮肤潮红为度。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3个疗程后即可见效或痊愈。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6、穴位:命门、中极、关元、百会。

方法:采用灸罐法。先拔罐,留罐15~20分钟,起罐后,再艾灸7壮,或灸治5~10分钟。每日1次,至愈为度。

效果:治尿失禁屡用效佳。一般持续治数星期即愈。

先拔罐好还是先艾灸好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所以说,如果是条件允许,艾灸后也是可以拔罐的,注意应该咨询专业人士,不要自己盲目摸索。

具体分析:

1、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2、如果寒湿重可能会觉得烫或是出水珠,如果风邪重会觉得痒,这些都是邪气外排的好现象,拔罐后连续灸几次效果会更好。

3、如果我艾灸一段时间后,可能到了停滞期,那么近期我就会艾灸和拔罐同上。如果近期很虚弱,那么我就先拔罐,后艾灸,就是先用拔罐来铺垫一下,还是协助通络,治病,然后再用艾灸来补一补。

4、如果近期我感觉上火严重,那么我就先艾灸,后拔罐,这样艾灸后,可以使用拔罐来灭灭火气。

所以说,艾灸、拔罐是有一定条件的。

三伏天拔罐好还是艾灸好

艾灸好一些。

虽说拔火罐和艾灸都具有一定通经活络、行气活血以及消肿止痛以及去湿气的作用,但相对于拔火罐来说,艾灸本身就是一种在三伏天使用的中医养生疗法,因为在传统中医理论下,自古就有冬病夏治,夏天艾灸防治冬季常见的寒湿之症,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其次三伏天阳气充足,此时艾灸排出体内湿毒,效果是平时的3倍左右,所以在三伏天艾灸会比拔火罐好一些,效果更明显。

但要注意三伏天进行艾灸,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操作下进行,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适合的艾灸方式,不要盲目进行。

先拔罐还是先艾灸呢

有人问,如果我想拔罐和艾灸,那个先?那个后呢?

一般我是这样操作的,如果我艾灸一段时间后,可能到了停滞期,那么近期我就会艾灸和拔罐同上。如果近期很虚弱,那么我就先拔罐,后艾灸,就是先用拔罐来铺垫一下,还是协助通络,治病,然后再用艾灸来补一补。

如果近期我感觉上火严重,那么我就先艾灸,后拔罐,这样艾灸后,可以使用拔罐来灭灭火气。

同时如果你还想刮痧,也是这样的操作规律。我感觉这个网友说的很好,有一点小事你自己都不学会判断总来问我,我最简单的回答模式就是“停下来,多观察”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因为这么说最简单,不用打很多字,不用说很多大道理。说白了,就是一种敷衍。因为很多文章我都写过,即使没有写过的,也就不会了。

上述就是关于拔罐以及郑州的一些内容介绍,通过这些介绍之后,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如何却得拔罐和针灸,帮助自己解决身体存在的一些疾病了吧!想要保证自己的健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应该采取这些安全健康的调理和治疗方法。

先拔罐还是先艾灸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

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拔罐和艾灸后都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大家记住:

拔火罐后的注意事项

1、拔火罐两小时后再洗澡

拔火罐时,有的人尽可能地延长拔火罐的时间,以为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专家提醒,拔火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或10分钟之内,如果时间太长,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现起泡、破溃甚至感染。

2、拔火罐要找准穴位

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讲究部位是否正确,拔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火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拔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

3、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复拔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4、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4、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1、穴位:中极、三阴交。小儿遗尿配气海、百会;成年月遗尿配关元、复溜、肾俞、膀胱俞。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用针刺后拔罐法(百会只针灸,不拔罐).起罐后用艾条温灸5~20分钟,留罐5~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4个疗程。

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2、穴位:肾俞、中极、关元、曲骨。

方法:采用指压拔罐法。先用一拇指按压上述各穴5~10下(逐渐加力),然后用拔火罐5~10分钟,每日1次。或拔罐后再加艾灸肾俞、关元穴。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轻度遗尿用1~2次,重度遗尿4~5次即可见效或痊愈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3、穴位:肾俞、命门、关元、百会。

方法:采用灸罐法。每日用温灸器(或艾条)灸治5~10分钟,灸后拔罐5~15分钟(百会只灸,不拔罐)。

效果: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4、穴位:分2组,一为关元、气海、中极;二为大肠俞、膀胱俞、白环俞。肾与膀胱虚寒者,配肾俞、命门,脾肺气虚者配脾俞、肺俞、足三里。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拔罐后加温灸,亦可用梅花针叩刺。(轻刺)后拔罐法。每次任选I组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5、穴位:华佗夹脊11~21,两侧各旁开1寸和1.5寸处(共5条线)。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依法施治)。或梅花针轻叩刺3~4遍后,再用走罐法,至皮肤潮红为度。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3个疗程后即可见效或痊愈。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6、穴位:命门、中极、关元、百会。

方法:采用灸罐法。先拔罐,留罐15~20分钟,起罐后,再艾灸7壮,或灸治5~10分钟。每日1次,至愈为度。

效果:治尿失禁屡用效佳。一般持续治数星期即愈。

拔罐和艾灸真的可以同时做吗

拔罐和艾灸能一起做吗?

拔罐和艾灸是能一起做的。

拔罐艾灸使用方式正确的话,一起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但要注意,如果是拔罐和艾灸不能在同一部位做。

拔罐和艾灸一起做的好处

拔罐主要是作用于皮肤表层,间接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平衡,因此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纯阳之性,灸考穴位的时候可以打通经络,渗透五脏六腑,对人体直接温补,调节阴阳平衡。拔罐后毛孔打开了再艾灸,能使药力更好的透过皮肤,沿经络传导,作用于患处,养生保健,防病效果更为显著。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一般来说,是先拔罐后艾灸,拔罐是通过对经络穴位或患处刺激,使患处周围的风寒湿邪聚集,并打开皮肤毛孔,然后再通过艾灸温通,更好的排出体内的邪气;如果是上火人群,也可以先艾灸后拔罐,通过拔罐来灭火气。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时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法,它的作用有很多,疗法也有很多,艾灸可以根据不同的穴位选择不同的灸法,刺激的程度也会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艾灸的功效也会不一样。因此,选择艾灸时一定要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

拔罐的作用

1、减压的作用

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因为拔火罐具有自家溶血的情况,所以拔火罐之后会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可以流遍全身,从而刺激各各器官,从而帮助器官增强活力,并且有助于集体组织的恢复。

小编结语:看了文章我们知道了,一般情况下,拔罐和艾灸是可以一起做的,但是,艾灸和拔罐不能在同一个部位做,不然会容易刺激肌肤,引起身体不适。所以这两者之间最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给身体足够时间恢复。

相关推荐

回南天湿气重怎么办

进行艾灸 回南天期间空气湿气比较重,这时候建议可以定期做一下艾灸艾灸能够起到温阳行气、促进血液循环、散寒祛湿的作用,通过艾灸将热力渗透于穴位之上,在这个过程中体内多余的湿气也能被代谢出来,从而能起到祛湿的效果。 拨火罐 拔火罐和艾灸都属于中医外治法,拔火罐也能起到去湿气的作用,同时还能驱出体内寒、热等其他邪气。拔火罐主要作用在人体表面的经络上,湿气以及体内其他邪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达到祛湿效果,另外拔火罐还能起到较好的疏通经络、缓解疲劳、调理脏腑等保健功效。 食疗祛湿 回南天期间空气湿气较重,

肩贞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肩贞的养生用法

1.按摩治疗手臂麻痛(配天宗):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肩周炎(配肩髃,肩前):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肩背筋膜炎(配大椎,肩井):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4.拔罐治疗耳鸣(配完骨,听宫):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

入伏可以喝姜枣茶吗 入伏后怎样将体内湿气排出

可以做艾灸拔罐、贴三伏贴、泡脚、运动、喝祛湿茶等促进湿气的排出。 湿气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 1、入伏后,自然界的阳气大盛,人体的毛孔张开,此时最佳的祛湿时机,艾灸拔罐、贴三伏贴、泡脚等中医措施都有助于祛湿、升阳气; 2、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3、赤小豆薏米水、冬瓜荷叶茶等祛湿茶的饮服,也可以有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

汗蒸艾灸拔罐可以同一天做吗

不建议。 汗蒸艾灸拔罐不建议一起做,因为三者起到的效果有一定的相同,而且汗蒸的主要作用原理通过排出汗液、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除湿气以及疏通筋络的作用,而艾灸拔罐同样具有相关的作用,所以没有必要一起做,而且如果三者一起做,对于身体的消耗也比较大,因为在汗蒸的过程中也会丢失体内体液,如果还要去做艾灸拔罐,会导致身体的能量消耗更大,不建议一起做。

拔火罐和艾灸的区别在哪里

刮痧、拔罐、推拿、按摩,这些也都中医治病的一些方法,也都有它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必须肯定的,但它们表层的东西,都在皮肤表层上动手脚,刮痧、拔罐也就疏通一下经络,泻一下表层的毒素,推拿、按摩可按方向的不同,有补有泻,但这些方法不能直接作用于五脏六腑,只能间接地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所以它们的治疗局限性比较大。 艾灸不同,艾灸,用的艾草,它纯阳之性,点燃后阳上加阳,用它来烤穴位,能够打通经络,祛除体内寒湿,渗透进入五脏六腑,对它们进行直接的温补,调节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不仅如此,热力还能沿

艾灸拔罐的区别 拔罐艾灸一起做的好处

拔罐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间接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平衡,因此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利用艾草的纯阳之性,灸考穴位的时候可以打通经络,渗透五脏六腑,对人体直接温补,调节阴阳平衡。拔罐后毛孔打开了再艾灸,能使药力更好的透过皮肤,沿经络传导,作用于患处,养生保健,防病效果更为显著。

教你拔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1、咳痰清稀,体质虚寒或实寒的患者治疗时宜采用灸罐法,急性者每天施术1次,慢性者隔1-2天施术1次,留罐时间为10-15分钟。 2、支气管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可在大椎、身柱等穴位上宜采用刺罐法,或施行耳尖穴点刺放血数滴。 3、咽痒咳嗽严重的患者可用艾条温和灸天突穴约10-15分钟。 4、痰多患者可在丰隆穴交替拔罐,可采用单纯罐法或多种罐法结合。 5、出虚汗的患者可在复溜、三阴交、涌泉、合谷等穴位上选1对穴位施行艾条罐法或单纯艾条温和灸15分钟。 6、足三里拔罐适用于体质虚弱、食欲不振、病情较缓慢的患者,

阴虚拔罐艾灸

建议拔罐。 不管拔罐艾灸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使用后都可以对人体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但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治疗。 因为艾灸属于热性的治疗方法,治疗之后可以增加人体内的热气,从而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因此会更适合用于治疗虚寒性病症,而阴虚质人群因为其本身体内的虚火比较大的,如果艾灸的话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火气,所以会更适合于拔罐

艾灸拔罐 拔罐艾灸一起做的好处

养生效果更佳。 拔罐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间接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平衡,因此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利用艾草的纯阳之性,灸考穴位的时候可以打通经络,渗透五脏六腑,对人体直接温补,调节阴阳平衡。拔罐后毛孔打开了再艾灸,能使药力更好的透过皮肤,沿经络传导,作用于患处,养生保健,防病效果更为显著。

腹泻针灸按摩改善

治疗腹泻的拔罐疗法: 1、患者取仰卧位,用口径6cm的中型火罐于肚脐窝处(相当于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两侧天枢穴的部位)拔一罐,一般隔一天或隔四天一次,往往1-3次即可减轻或者痊愈。适用于大便溏薄、次数多,或为清冷之灰白色稀便,或为完谷不化之稀便。 2、取穴:①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②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下巨虚。按俞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取上述两组腧穴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进行拔罐治疗。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泄泻。 拔罐法需注意,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