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最有效的退热法
宝宝发烧最有效的退热法
1.脱衣服
发烧会使孩子感到很不舒服,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如外衣或松开衣服,只穿一件背心或睡衣,热天可把宝宝的衣服脱光,让他凉快凉快,这样做肯定不会“受寒”,反而有利于退热。反之,假如妈妈害怕宝宝受凉,就给他穿得严严实实,裹在厚厚的被子里,这些做法无疑是“加热”,还有可能促发高热惊厥。
2.降室温
家中如装有空调可保持室内温度在21℃~24℃,没装空调可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两次,每次至少一刻钟。如果宝宝房间闷热,可用电风扇促使空气流动,但不要对着宝宝吹。冬天需让宝宝远离取暖器或火炉。
3多喂水
发烧增加宝宝对液体的需要,可宝宝往往食欲减退,进食饮水少,皮肤不显性失水增多,病程中可伴有呕吐和腹泻,加上高烧时张口呼吸,经肺排出的水分也增多,使心率和呼吸加快。尽管病程中宝宝不太想喝水,但如果家长在此阶段不给宝宝多喂水,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症,以致高烧持续难退。此时,家长应给宝宝频频喂冷开水和清洁液体,每天至少喂水400毫升,夏天不时地给宝宝喝点冷饮对降温很有帮助。
4.不禁食
宝宝发烧时的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少量多餐。发烧时禁吃鸡蛋。继续喂食和多喂水可以提供部分热量,通过出汗,增加尿量,促进毒素排泄,有利于退烧。
5.勤观察
在家休息需密切观察:每隔1~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详细记录宝宝的热型、热度、分期和同时伴有的其他症状。若宝宝体温低于38.5℃,可以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不到39℃,精神状态较好、不烦躁,仍然照吃、照玩,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可暂时在家观察,不必急着去医院,也不必急着吃退烧药。
6.服点药
对于发烧的宝宝来说,60小时是个分水岭。许多病情的转折都发生在60小时左右,如果60小时之内没有出现新的症状,只是反反复复发烧,就坚持继续给宝宝服药。目前临床上常用退热药有两大类,一类是对乙酰氨基酚(代表药为泰诺林口服液),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另一类是非甾体抗炎药(代表药是布洛芬,商品名为托恩口服液),它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该药退热起效时间平均为1.16小时,退热持续时间平均为近5小时,平均体温下降值为2.3℃,下降百分率为88%。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退热药只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至正常,不能使正常儿童体温降低;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仅仅维持数小时,体内药理作用消除后,体温将再度上升,因此应着重针对病因治疗。
7.看医生
大多数儿科医生认为,孩子体温的高低只是一个观察指标,更重视的是孩子哪儿不舒服,精神状况如何。假如孩子看上去很不舒服,不管测量体温多高,都应该去看医生,如果体温超过39.5℃,应马上去看医生,因为许多疾病的最初症状都是体温升高。一旦情况紧急,如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或高热惊厥,同时合并频繁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应尽快看急诊,不得耽误病情。
小孩夏天发烧怎么办
宝宝夏天发烧怎么办?
其实宝宝夏天也是很容易发烧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由于天热宝宝容易出汗,小脸常常泛红,爸爸妈妈就容易误以为都是暑热造成的。事实上,只要孩子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就要及时考虑到宝宝有没有发烧,用体温计检测,如果真的是发烧就该引起注意,查明病因。夏天宝宝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有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
宝宝夏天发烧是否要去医院?
专家认为如果孩子热度不高(39℃以下),在家里就可以对付。在家护理患儿,但切忌父母情绪焦急,着急着给孩子喂退烧药是不对的。发烧超过38.5℃的宝宝才需要喂药,38.5℃以下的还是建议通过物理治疗法降温,多给患儿喂水,不需要到医院治疗。但如果宝宝吃药以后仍高烧不退(体温始终在38.5℃以上)或反复发热,精神状况持续不好,还是建议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的。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其他合并感染。
提示:6个月以下小儿高热时,应及时就医,不宜在家服退热药。
宝宝发烧,父母担心会烧坏脑子,是可以理解的,但轻度发烧就频繁带孩子去医院并只知道要求医生给孩子退烧,也是不理智的。试想医院儿科那么多病患,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混杂在一起,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加剧孩子病情。
夏天宝宝发烧最有效退热方法
夏季宝宝容易发烧,父母决不可掉以轻心。由于天气很热,许多儿童常常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别以为都是暑热造成的。只要孩子不想吃饭、懒得动弹,就要怀疑是否发烧,用体温计测一测,一旦发烧就应引起注意,及时查找原因。
临床表明,夏季宝宝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
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不过,宝宝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大多情况下在家里就可以对付。
一旦发现小儿发热,只要明确了属外感发热,就没有必要频繁地去医院。
因为医院病人集中,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加重。在家中护理好发烧的孩子对疾病的康复既重要也十分必要。
其实,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小儿发烧要多喝水排毒,一般情况下,体温不超过38.5℃,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必着急使用药物退烧。
降温的方法
●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解开衣服,褪去包被,用温水给孩子擦身子散热。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婴幼儿体温中枢神经未发育成熟,不能像成人一样,一发烧就多穿衣捂汗使体温下降。相反,越捂体温越高,在捂热较长时间后,患儿体温可上升到41℃-43℃,容易弄出“捂热综合征”。
●切忌不可用酒精给小儿擦身,酒精易使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引起休克。
婴幼儿7种常见病(感冒、腹泻、便秘、肺炎等),超全家庭护理法! 小儿感冒的家庭护理法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感冒后多喝水多休息总是没有错的。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一点,容易清洁。如果宝宝不愿意喝水,可以在水中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感冒常伴有鼻涕,孩子太小无法自己清理,家长要及时帮助。如果是因鼻黏膜肿胀造成的鼻塞,不建议使用吸鼻器,这样较容易破坏鼻黏膜。如果堵塞影响到吃奶,可以在喂奶前15分钟使用盐水滴鼻液。如果鼻头变红疼痛,可以涂抹一些润肤乳来缓解。
多数宝宝感冒后也会伴有低烧头疼等症状。发烧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因此体温不太高时无需使用退烧药,家长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就要引起重视啦。
一、宝宝感冒引起鼻塞时可以按揉迎香穴,按揉1-2分钟鼻子就能通气了。
二、宝宝发烧时,推脊柱穴可以有效退烧。退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推脊。脊柱穴位于小儿后背的正中间的位置,从第七颈椎向下一直到尾骨尖端。推脊就是用我们的手掌或食中二指按在宝宝第七颈椎,然后向下一直推到尾骨尖端。一般三岁的小孩要推个300次到400次,每分钟以50次到100次为宜。
一岁小孩发烧38.1怎么办
当宝宝发烧时,首先要测量它的体温,如果在38度5(含)以下,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而不用吃退烧药。可以用凉毛巾敷在宝宝额头或用宝宝退热贴敷颈部、腋下等部位。
当宝宝全身比较烫时,可用毛巾沾取少量酒精轻轻擦拭全身,这适用于发高烧。如果宝宝只是低烧,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全身即可。这样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让它感觉好受一些。注意使用酒精时不可用太多,要兑水多稀释几遍。
宝宝发烧时,要不断给他喂水。一定要让宝宝多喝水,才能排除体内的毒素,缓解发烧症状。一般宝宝发烧是“干烧”,不出汗,身体无法正常的排泄,而多喝水就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还能让宝宝发发汗,这样发烧能很快退掉。
因为宝宝发烧时身体很不舒服,所以尽量少让宝宝活动,家长可以多抱抱孩子,让他有安全感,这样宝宝能很快进入梦乡,只有休息好才有利于减轻发烧症状。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度5,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全身持续火烫),这时就要给宝宝吃退烧药或滴退烧滴剂了。退烧类的药主要是杀灭有害细胞,但也会伤到良性细胞,带来副作用。因此只有发烧到38度5以上才给宝宝喝,等宝宝退下烧后就不要喝了。如果过了一两个小时宝宝又烧起来,超过38度5,可以再喝些退烧滴剂(两次服药之间最好超过一个小时)。像目前儿童医院普遍使用的美琳退烧滴剂,虽然效果明显,也只是暂时缓解发烧症状,要根治还是要吃消炎药(或再配上清热解毒、大青叶抗病毒等药)+退烧药。
当宝宝发烧时间较长,或迟迟不退烧,体温在38度左右徘徊,只要不持续高烧就不要急着去医院打吊瓶。因为这时宝宝体内抗体正在和疾病作斗争,不可能一下就完全退烧,最少也要一天的时间,应该继续给宝宝喝消炎退烧药,再多喝水就会慢慢好起来。但是目前很多医院接待发烧的宝宝都是直接打吊瓶,虽然退烧很快,但完全打乱了宝宝自身的防御系统,使得宝宝只能依赖抗生素等之类的药物,结果导致抵抗力越来越差。因此如果宝宝发烧了,首选的是用药物治疗,如果吃药3天以上还是发烧,或宝宝有咳嗽等并发症状再打吊瓶。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可以这么做:
1、多饮食、多排尿。宝宝感冒发烧了,多喝水、多休息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也可给予宝宝爱喝的果汁、汤汁甚至饮料等,只要能帮助宝宝补充更多液体,多多排尿,就有助于降温和排出体内毒素。
2、通风散热。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发烧是受了凉,为了帮助宝宝发汗,就给宝宝穿上一层又一层的小衣服,非常不利于皮肤散热。应该是让宝宝多通风,而且衣着上,妈妈要给宝宝穿宽松轻薄的衣服,增加宝宝皮肤散热的机会。
3、头部冷湿敷或使用退热贴。宝宝发烧,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后,稍挤压,再折叠到宝宝额头的大小,置于前额,时时更换。也可以适当给宝宝使用退热贴。
4、头部冰枕或冰袋冷敷。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准备小儿头部冰枕或冰袋。不过,爸爸妈妈要注意,6个月内的宝宝最好不要使用冰枕或冰袋,以免降温过快、过低。
5、温水擦浴或洗温水澡。妈妈可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特别是头部、四肢、腋下、腹股沟(大腿根部)、腘窝等处,通过水分蒸发,促进宝宝皮肤散热。
如果宝宝发展到高热,要记得带宝宝及时就诊。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以用酒精擦浴四肢和背部的方式,帮助宝宝尽快降温,不过,这样的话最好是在医护人员或医生指导下操作。
宝宝发烧不用药怎么退烧才好
宝宝发烧不宜随意用药,一岁以下的孩子发烧,可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好,可用一些退热贴、凉水袋。但是,当高烧38℃以上时,就应该使用退烧药,一般三个月以上的小儿就可以用退烧药。出现发烧等症状,一般建议父母在家观察三天,如果三天还不退烧,最好上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
宝宝发烧的正确退烧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主要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散热。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让宝宝穿着棉质宽松的内衣,出汗后要随时更换。发烧时要让身体散热,不能用厚重的棉被或者大衣将宝宝包裹起来,这样不但没办法有效排汗,反而可能使体温变得更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部位要适当保暖。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先做处理,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副反应。常采用温水拭浴、贴退热贴、洗温水澡等方法,有利于散热。
物理降温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剂型的退热药。一般肛温超过39.0℃开始服用,其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要在6小时以上,一天不能超过4次,短时间内切勿频繁使用,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体温下降,即可停药。有惊厥史的发烧宝宝要及时用退烧药,同时尽快去医院就诊。
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不同的退烧药不要随意并用,单独使用较安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药物临床安全性较高,儿科医生使用最广。非处方药中的解热镇痛药一般使用不超过3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宝宝夏季发烧怎么做
1、正确认识发烧
只要想到孩子发烧,爸爸妈妈的脑子就警铃大作,担心孩子发烧对身体有影响。其实,发烧是人体对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我们人体对抗病原菌的生理抵抗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抗感染能力。但是发烧也会损害人体健康,尤其是高烧持续过久,会导致身体的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还会使得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或是高度抑制状态,使得宝宝烦躁不安、头痛、昏睡等等。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处于发烧呢?
以腋窝的温度为例,测量到的体温超过37.5℃定义为发热。如果是进一步划分的话,37.5℃-38℃为低度发热,38.1℃-39℃是中度发热,39.1℃-41℃是高热,超过41℃是超高热。
此外,由于婴幼儿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宝宝的体温不仅容易波动,且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天气炎热,体温会轻度升高,但随着气温下降,体温又会恢复正常。最近因为天气炎热,不少宝宝出现身体发烫,但是精神、进食良好的情况,这多是由于环境温度引起的。妈妈们不用过于紧张,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做好宝宝的退热护理即可。
2、夏天,如何护理发烧宝宝
宝宝发烧,体温上升较快,而且还常带有反复的症状。新手妈妈千万不要慌。首先应该给宝宝测量体温,根据宝宝的体温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护理。
·《38.5℃,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如果宝宝的体温低于38.5℃,那么建议以物理降温法帮助宝宝降温。物理降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多喝水,少量多次喂养为佳。宝宝退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的,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的退热效果。给宝宝多次喝水,增加体内水分,帮助退热。
·退热贴。它是通过水汽化吸热的物理变化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理降温用品,方便易携带。建议家中常备退热贴,以备不时之需。
·温水擦浴。用温热的毛巾敷身体,或者是给宝宝洗温水澡,可以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帮助散出体内的热量。
·控制室温,减少穿盖衣物。夏天天气热,室内常会使用空调。当宝宝发烧了,建议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并且注意通风,在不太闷热的环境下促进宝宝排汗散热。
·冷敷/冰敷。使用冰贴或者冰袋,敷在宝宝的头部、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帮助降温。
·≥38.5℃,及时服用退热药
如果体温超过38.5℃,那么就要及时服用退热药了。为什么呢?在体温38.5℃的时候服用退热药,距离药效发挥作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体温还可能会继续上升。退热药物起效时,体温正好在39℃左右,若是太迟服用退热药,可能会出现宝宝体温过高,而退热药未起效导致的高热惊厥。
那么,新手妈妈应该给宝宝喂什么退热药呢?一定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退热药成分。目前,儿科医生常推荐使用的婴幼儿退热药主要有两种成分: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成分名念起来拗口,但是很多妈妈可能都听过商品名为美林和泰诺林的药品。
美林是以布洛芬为主要成分的退热药,有效退热时间是6-8小时,如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香橙口味,针对的是6个月-3岁婴幼儿,配有婴幼儿专用的滴管,方便量取和喂食;泰诺林是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的退热药,有效退热时间是3-4小时,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草莓口味,同样配有滴管方便量取和喂食。妈妈们可考虑在家中常备这两种退热药物。如果宝宝反复高烧,两种退热药物可以间隔交替使用。
使用退热药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宝宝的体温外,还要考虑体温的上升速度。如果体温上升很快,那么在38℃-38.5℃间时就要服用退热药;如果是缓慢上升,那就可以再观察,使用物理降温。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还要注意让宝宝多喝水,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退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