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灸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针灸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穴腧穴,又是本经络穴,别走手厥阴心包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本穴具有去六淫之表邪,疏三焦之壅热,通经络之气滞,调气穴而止疼痛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热病(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瘰疬,胁肋疼痛,痄腮,咳嗽,暑病,急惊风,腹痛,便秘,肘臂屈伸不利,3,4,5指疼痛,甚则不能握物,手颤诸症。

艾灸外关的作用 外关艾灸方法

将艾灸点燃后放于外关穴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施灸,使温热感向深处、远处扩散,以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

针灸减肥副作用 用针灸减肥也会有副作用

针灸减肥副作用

中医介绍,一般情况下,通过针灸减肥对身体并没有坏处,它能够很好的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不仅能够调节身体中的各种系统功能,同时还可以消耗身体中多余的脂肪。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副作用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具体的操作者水平不够所导致的。没有掌握正确的针灸手法,这样也会令我们的身体出现毛病。具体的副作用如下:

1、月经增加。针灸减肥之后,我们身体的血液就会加速循环。女性正常情况下每个月都会有月经,针灸减肥最常见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增加我们的月经量,并且月经时间也会增长。所以说,想要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能够停止这种减肥方法,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2、感染传染病。在一些不合格的针灸场所,医生并没有坚持一人一针并且一穴的原则,并且也没有一些必要的消毒条件,这种针进行针灸之后就容易产生副作用。如果不是选择使用一次性的针灸针,并且每对一个穴位进行针灸之后就换一支针灸针,再次使用的时候进行高温高压消毒,那么很容易导致传染病通过针灸针进行传播,危害身体健康。

3、损害内脏健康。针灸并不是随便可以扎的,要讲究针法,这样才能扎的准确,扎的有效果。如果是在腹部用针,那么一定不能够太深了,否则容易损害我们的脏器健康,特别是年轻女性应该更加的注意,因为她们的腹壁比较薄。如果进行针刺不当,那么容易对心脏、肺部以及肝脏等收到损伤。另外,针灸针在进入我们身体的学到之后,也有可能会令我们的毛细血管出现破裂的情况。所以对银针进行重复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现乙肝或者是血液疾病的传播。

4、晕针研究发现,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晕针的毛病,就是在针灸的时候或者是看到银针的时候出现头晕甚至昏迷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针灸,然后让患者放松自己,等到平复之后再进行针灸。

针灸减肥虽然效果很不错,但是在具体实施到时候仍旧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例如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饮食,同时分娩之后以及人流手术之后的人最好不要进行针灸。刚刚进行人流的女性也最好不要进行针灸,建议在月经恢复之后进行,这样才对身体健康最有利。

外关针灸位置图和作用 外关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太阳,侠溪,悬颅,头维,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少阳风热头痛。

2.配丘墟,太阳,风池,针刺泻法,宣通少阳,通络止痛,治疗邪热循经上扰之偏头痛。

3.配耳门,丘墟,听会,翳风,会宗,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宣少阳,开通耳窍,治疗三焦邪上扰之耳鸣,耳聋。

4.配睛明,风池,太阳,太冲,侠溪,针刺泻法,清热明目,治疗三焦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

5.配丘墟,翳风,曲泽,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疗邪热腹结,壅遏少阳之痄腮。

6.配列缺,大椎,风门,针刺泻法,祛风散寒,宣肺解表,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咳嗽。

7.配风池,百会,曲池,大椎,针刺泻法,平肝熄风,治疗风阳上扰之头痛,眩晕,高血压。

8.配合谷,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感冒,咳喘。

9.配内关,行间,中庭,肝俞,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肝俞胸胁胀满,疼痛。

10.配丘墟,针刺泻法,和解少阳,治疗疟疾,伤寒少阳证。

11.配大陵,原络相配,针刺平补平泻法,调气行血,治疗气血瘀滞之腹痛,肠痈等。

12.配曲池,针刺泻法,祛风散热,治疗风热外袭肌肤之扁平疣,寻常疣等。

13.配阳池,偏历,养老,针刺补法,健壮经筋,补益虚损,治疗经筋弛缓之手足痿弱无力。

14.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后溪,阳谷,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上肢不遂,肩臂肘痛,屈伸不利,腕下垂,手指疼痛等。

针灸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针灸外关注意事项

针刺外关时宜注意针刺方向,当屈肘俯掌位时,即前臂旋前位时,桡骨交于尺骨前面,两骨下端之间缝隙甚小,针尖稍偏尺侧,则较易刺入两骨间可避免刺中桡,尺骨,产生疼痛。

什么是骨折

骨折系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地或完全地断裂的一种疾病。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针灸主要用于闭合性骨折。

尽管中医学对骨折早有认识,如甲骨文已有“疾骨”、“疾胫”等病名。但关于针灸治疗骨折,在古医籍中未见记载。现代有关临床报道,首见于六十年代。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起,针灸已较广泛地应用于骨折及其相关病症的治疗,诸如矫治骨折后的外翻畸形、骨折手术时的针刺麻醉以及治疗脊髓折所至的截瘫等。实践证明,针灸不仅可以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对股骨颈骨折相体骨折等也有较好的效果。穴位刺激方法上,除传统针灸外,尚有电针、拔罐以及激光穴位照射等。当然,针灸仅是中西医治疗骨折中的一个方面,一般要求在整复及固定之后才能进行针灸。

转子间骨折可因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作用引起,在跌倒时,身体发出旋转,在过渡外展或内收位着地,或跌倒时侧方倒地,大转子直接撞击,均可发生转子间骨折。转子间是骨囊性病变的好发部位之一,因此也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手指麻木应警惕腕管综合征

发现自己的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到了晚上经常会出现麻木感。一开始也没有在意,可是麻木感越来越重,时间也越来越长,休息也不见好转。

该病发生主要是由生长在腕管中的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而引起。

多见于绝经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导致韧带增厚压迫正中神经;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腕管内病变或职业性长期使用腕部,过度用力,导致管腔内容物增多,压力变大,引起正中神经慢性病变。

患者感到拇、食、中指指尖麻木或疼痛,拿东西没有力气,夜间或清晨起床时尤甚,日久可逐步出现大鱼际肌萎缩。

该病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患者首先可选择局部按摩,针灸外关、阳溪、鱼际、合谷、劳宫等穴位,以及局部封闭等方法。如果保守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落枕了艾灸有用吗 落枕艾灸治疗方法

主要症状:晨起颈项酸痛,活动不利,头部歪向患侧,活动室疼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硬结,舌暗。

艾灸疗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阳陵泉,三阴交,大椎穴及患部阿是穴施灸。

艾灸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要症状:颈项背肩酸痛,拘紧麻木,可见头痛,恶风怕冷等风寒表证,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风门,列缺,患侧凤池,肩井,大椎,落枕及患部阿是穴施灸。如疼痛牵及肩胛,腋后者,与俯卧位加灸天宗,后溪穴,牵及肩头,上臂者,加灸外关,中渚穴施灸。2.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天柱,大椎,风池,阿是穴。3.患者取坐位,取双侧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舒筋活络止痛。

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的作用

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火热之邪易上炎头面,经常刺激本穴,对各种热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穴处上肢,因近治作用面对各类上肢运动系统疾患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作用

1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手指麻木应警惕腕管综合征

前不久,53岁的王大妈发现自己的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到了晚上经常会出现麻木感。一开始也没有在意,可是麻木感越来越重,时间也越来越长,休息也不见好转。她赶忙来到医院就诊,才知道自己得了腕管综合征。

该病发生主要是由生长在腕管中的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而引起,多见于绝经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导致韧带增厚压迫正中神经;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腕管内病变或职业性长期使用腕部,过度用力,导致管腔内容物增多,压力变大,引起正中神经慢性病变。患者感到拇、食、中指指尖麻木或疼痛,拿东西没有力气,夜间或清晨起床时尤甚,日久可逐步出现大鱼际肌萎缩。

该病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首先可选择局部按摩,针灸外关、阳溪、鱼际、合谷、劳宫等穴位,以及局部封闭等方法。如果保守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相关推荐

少海怎么针灸 针灸少海的作用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之合水穴。针刺少海可以安养心神,通利血脉。同时该穴位近肱骨内上髁,亦可疏通筋脉,缓急止痛。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头痛,心绞痛,腋胁痛,肩痛,手抖,瘙痒,下肢痿痹等症。

大敦什么时候按摩 大敦可以扎针炙吗

可以进行针灸。 大敦是一个身体穴位,一般是按摩大敦,若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在大敦穴位上进行针灸,大敦穴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处,为井木穴,以泻肝为主,针灸大敦穴有通经活络,醒神开窍,回阳救逆,疏理下焦,调经止血的作用。 1、足大趾背外侧,由趾甲根正中至趾关节外侧上作一“田”字,“田”字的中央即是本穴。 2、在足大趾外侧指甲角旁0.1寸。 大敦穴针灸的进针方向:从足背侧面向跖底方向与趾背面成90°。 大敦穴针灸的进针深度:进针0.1-0.2寸,留针15分钟;

针灸减肥副作用

第一:月经增加 针灸减肥之后,我们身体的血液就会加速循环。 女性正常情况下每个月都会有月经,针灸减肥最常见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增加我们的月经量,并且月经时间也会增长。所以说,想要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能够停止这种减肥方法,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第二:感染传染病 在一些不合格的针灸场所,医生并没有坚持一人一针并且一穴的原则,并且也没有一些必要的消毒条件,这种针进行针灸之后就容易产生副作用。如果不是选择使用一次性的针灸针,并且每对一个穴位进行针灸之后就换一支针灸针,再次使用的时候进行高温高压消

子宫针灸有副作用针灸子宫有副作用

子宫穴在专业医生操作,施针手法准确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副作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该穴位不宜深刺,若针深刺,针尖可穿过腹横肌深面进入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到腹膜腔,进而刺伤内脏。

膝关节疼痛的针灸

针刺 李正祥针刺犊鼻、内膝眼、梁丘、血海、足三里为主穴治疗本病,据舌脉及兼证分型配穴,热痹加曲池;寒痹加关元。杜引平采用齐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50例,总有效率86%。张必萌等将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长针穴位透刺组3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18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法均可有效。其中长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55.6%。 灸法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采用针刺不佳的病症可用灸法治疗。艾灸集热疗、光疗、药物刺激于一体,作用于特定穴,能温经通络,迅速改善局部血循环,

艾滋病的中医疗法

(1)针灸治疗艾滋病 体针 取穴:主穴:关元、气海、脾俞、肾俞、足三里、命门、三阴交、筑宾、神阈、大椎。 配穴:外感发热加曲池、合谷、肺俞、列缺;体虚加太白、太溪;出血加隔俞、血海;失眠加神门、内关;疼痛加交感、神门、肺、肝、脾、肾(均为耳穴)。 操作:主穴每次取3-5个。因本病病情变化迅速,个体差异相当明显,故应据不同脏腑或经脉显现的症侯取穴。配穴则据症选取。穴位力求少而精,为了不增加病人的消耗,留针时间宜短,一般不超过20分钟乙除了早期病人采用补中寓泻外,余均用补法,主穴计后加艾卷灸,可嘱病人在家中自

针灸减肥的作用 针灸减肥的坏处

针灸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见效比较慢,一般两个星期左右才能看到效果,导致许多人不相信针灸减肥,半途而废。 针灸减肥之后,我们身体的血液就会加速循环,如果在月经期间针灸,就会导致月经量增加,月经周期加长,因此最好避开经期针灸,一面对身体造成损伤。 在进行针灸过程中,有的人会出现晕针的现象,这些情况虽然比较罕见,但也是考验针灸医师技术水平的一种可能发生的现象。此外,针灸医师如果对滞针、晕针、弯针等处理不当也会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威胁。这种所谓的副作用在选择正规机构具有丰富

中医针灸能治颈椎吗

中医针灸能治颈椎病吗 当然可以,中医常用针灸治疗,想要达到好的效果,除了严格按照穴位针灸外,坚持也很重要。 1、颈型颈椎病:风池、大椎、天柱、玉枕、大杼穴位采用补的手法;肩井、颈椎夹脊、手三里、合谷、列缺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2、脊髓型颈椎病:百会、风池、后顶、足三里穴位采用补的手法;委中、后溪、大椎、涌泉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3、椎动脉型颈椎病:大椎、风池、大杼、足三里等穴位采用补的手法;玉枕、丰隆、合谷、颈椎夹脊等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4、神经根型颈椎病:大椎、风池、阳陵泉、大杼等穴位采用补的手法;肩髑、合

针灸减肥副作用

感染传染病 在一些针灸减肥场所没有严格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用完后立即丢弃;也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因而就产生了这种针灸减肥副作用的问题。 因为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的针灸针,那么每扎过一个穴位,就应该将针收起浸泡,再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病通过针灸针传播。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形,感染传染病的危险相当大。 针灸减肥副作用二 晕针昏迷 没有效果最多是浪费了钱财,耽误了时间,最可怕的是“扎出事”来。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的年轻女性

针灸治病原理是什么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病原理是什么?随着针灸医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针灸也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针刺或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