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如何进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如何进行手术治疗
(一)术前准备
常规签写书面同意书,与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交待介入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
(二)操作过程
1.麻醉 婴幼儿采用全身麻醉,术前5-6h禁食水,同时给予一定比例添加钾镁的等渗盐水和足够热量的葡萄糖静脉补液。成人和配合操作的大龄儿童可用局部麻醉。
2.常规穿刺股动、静脉,送入动静脉鞘管,6kg以下婴幼儿动脉最好选用4F鞘管,以免损伤动脉。
3.行心导管检查测量主动脉、肺动脉等部位压力。合并有肺动脉高压者必须计算体、肺循环血流量和肺循环阻力等,判断肺动脉高压程度与性质,必要时行堵闭实验。
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了解PDA形状及大小,常规选择左侧位90°造影。成人动脉导管由于钙化、短缩,在此位置不能清楚显示时可加大左侧位角度至100~110°或采用右前斜位30°加头15~20°来明确解剖形态。注入造影剂的总量≤5ml/kg。
4.将端孔导管送入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至降主动脉,若PDA较细或异常而不能通过时,可从主动脉侧直接将端孔导管或用导丝通过PDA送至肺动脉,采用动脉侧封堵法封堵;或者用网套导管从肺动脉内套住交换导丝,拉出股静脉外建立输送轨道。
5.经导管送入260cm加硬交换导丝至降主动脉后撤出端孔导管。
6.沿交换导丝送入相适应的传送器(导管或长鞘管)至降主动脉后撤出内芯及交换导丝。
7.蘑菇伞封堵法:选择比PDA最窄处内径大3~6mm的蘑菇伞封堵器,将其连接于输送杆前端,回拉输送杆,使封堵器进入装载鞘内,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封堵器及其装载鞘内气体。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常常有网友问,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活不过三十五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那么,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呢?
一般来说,在幼年期进行了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生长发育。如不治疗,到后期很可能引起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后才进行治疗的病人,寿命就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
而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略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出现心功能衰竭后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差。
目前90%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术后随访发现,手术后大多数生长发育正常,很多做手术时的婴儿现在已和正常儿童一样入学了,并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当然,有一些很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仍较高,如大血管转位、单心室畸形、永存动脉干等,这类很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达到10%左右。还有些病儿由于未能及时治疗,导致心脏或肺部出现不可恢复的病变,失去了手术机会,影响先天性心脏病的寿命。因此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有哪些?以下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有哪些的介绍:
1、先心病不经治疗,到一岁时有一半死亡,到两岁时三分之二死亡。并且畸形越复杂,病情越重死亡越多,死亡越早。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之一。
2、婴幼儿期病情进展快,如室间隔缺损等左向右分流的病例,易并发肺动脉高压。并发轻到中度肺动脉高压时,尚可争取手术治疗,但当发展到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则失去了手术机会,不能进行手术治疗。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先心病自然死亡率及手术死亡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不同的病种手术的最佳时机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尽早。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讲解的内容以后,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有哪些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讲解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打进电话进行了解。专家会为您详细的解答。
先天性心脏病能自愈吗
先天性心脏病能自愈吗?如果缺损较小,患者可长期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度症状,一般不影响正常发育。如果缺损较大可在婴幼儿期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劳累后心悸、气促等。如伴有肺动脉狭窄,患儿在哭闹时可出现紫绀,且在外观上发育较差,体力较正常同龄人弱。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则肺动脉由于血流量增多而压力升高,出现肺动脉高压,会使不适症状加重。
发现孩子患了先天性心脏病,如何选择手术时机呢?一般来说,室间隔缺损的自然转归有三种可能:自行闭合、进行性加重或恶化继而死亡。一般情况下,小的室间隔缺损有可能自行闭合。缺损越小,闭合率越高,且5岁以内闭合率较高,5岁以上闭合率较低。缺损大于5毫米,应尽早在婴幼儿时期做手术,以避免出现肺动脉高压或心衰。小于5毫米的缺损由于左向右分流量小,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亦有可能在婴幼儿发育时期自行愈合,因而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我们可以加强观察。如果大于6岁缺损仍未闭合,则不应再等待,因为患儿容易继发感染甚至心内膜炎,可危及生命。如果缺损很大,患儿的颜面、口唇及指端出现紫绀(医学上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征),则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而只有考虑做心肺移植了。
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是由心脏外科医师采用人工心肺机,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直视手术修补缺损。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该手术的安全性已很高,手术死亡率已降到0.5%~1%,甚至更低。近年来亦有人研究用导管技术来修补缺损,对某些小缺损有比较好的效果。
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手术后一般都可正常生长发育,过 正常的生活,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般也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成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婴儿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等四类占绝大比例,除法乐氏四联症外,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中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具自愈可能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手术的干预治疗。
所以,人们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应该树立正确的认识,使患者早期得到治疗。另外,妊娠期间,应避免接触一些有害因素如放射线、有害气体、毒副作用大或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等,特别是在怀孕早期,胎儿更易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发育异常。现在的检查手段如超声心动图等,可辅助早期诊断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国外已能在孕晚期诊断胎儿是否发育正常,如果发现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即可得到诊治。
先天心脏病患者的寿命和什么有关
(一)先天性心脏病寿命与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关系:
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众多,如小型室间隔损、小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经及时手术治疗后和与常人寿命是没有区别的,如不进行手术,也有可能成长到十几岁或到成年,但身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且很难有正常寿命,视病情变化40岁左右可能出现症状,并且一旦心力衰竭或肺动脉高压将失去手术机会。
但如果是重度的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这样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治疗,很多患儿死于出生一月内,在一岁内死亡率达50%,2岁内死亡率更达到80%。这就是有些人谈先天性心脏病而色变的原因。
(二)先天性心脏病寿命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的关系:
通常来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该是越早越好,因为随着时间流逝,长期心脏负荷过重,较易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害,先天性心脏病病变将加重,而且血管脆化也将影响手术效果。如果年龄过大,特别是在35岁以上者,长期心脏负荷过重,极易造成不可逆的病变以致术后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手术危险性也增大。所以说及时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将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在幼年期进行了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生长发育。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后才进行治疗的病人,寿命就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略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出现心功能衰竭后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差。
目前90%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可以手术治疗。经过随访,手术后大多数生长发育正常,很多做手术时的婴儿现在已和正常儿童一样入学了,并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上面介绍了先天心脏病患者的寿命和什么有关,虽然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痊愈,但是,有些患者可能在做手术的时候意外死亡,所以做手术也是存在风险的,家长在这方面要做好心理准备。
幼儿常见慢性病
气喘
气喘是幼儿慢性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在0~6岁的幼儿当中,每10人就有1人患有气喘。在5岁之前,有80%的病童的气喘都会发作,而且气喘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从1995年到现在,罹患气喘的幼儿数量增加了7倍。
凡是罹患了气喘的幼儿,常常在婴儿期便开始发病。根据统计,约有40%的病童在2岁之前就已经开始发病,到了5岁的时候,约有85%的幼儿都已经出现过气喘的症状,如咳嗽、呼吸急促困难、呼吸时带有喘鸣声等。这些症状常常会突然发作,并且会反复出现,有时可能会自然消失,但是大部分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才能解决。
心脏病
学龄前幼儿的心脏血管疾病大致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所谓“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与生俱来的心脏血管构造异常,在每1000个婴儿当中,大约会有6~10个婴儿会罹患此病。“后天性心脏病”则是指心肌炎、心包膜炎、心肌病变等,对幼儿而言,后天性心脏病的好发率远低于先天性心脏病。
由于患病种类的不同,先天性心脏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心脏衰竭(包括心脏扩大、肺水肿、心跳呼吸加速和肝脏肿大等)和发绀(嘴唇和四肢末梢的发黑发紫,这通常是因为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血液过少所致,但也有肺部血液回流增多却依然发黑者)。
1岁以内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死亡率很高,所以说,对于婴儿期病童的照顾特别重要。在出生后的第1年内,大约会有1/4的病痛需要借助药物或手术治疗,至于是否必须进行手术、何时进行手术,则是因人因病而异,必须由专业医师进行长期的固定的跟踪观察,方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癫痫
这是一种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而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其特征是脑细胞不正常放电引起反复发作,症状类似于抽筋。根据有关统计,癫痫症的发病率约为0.5%,有小部分病童会合并有智力发育不足或其他脑功能障碍,不过只要得到适当治疗,大部分癫痫都不会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育。
宝宝哮喘要怎么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哪时
目前,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上,医学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和内科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法,比如,近年来开展的封堵介入治疗适合于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外科手术治疗适合于各个部位、各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病症治疗。
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在学龄前是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室间隔缺损为例,对于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心衰的,经内科治疗无效,可在出生后1~3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可在出生后3~6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一般的室间隔缺损,可在2岁至学龄前进行手术;对于小的室间隔缺损无任何症状的,可等待观察至学龄前,如仍未自行愈合,就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防止心内膜炎的发生。
先天性心脏病到底疼吗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 迸行手术治疗。
①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根治是手术治疗,一般可在4~5岁作手术,如症状严重或细菌 性心内膜炎持久不能控制者应提前手术。
②内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的内科治疗主要是避免剧烈活动,预防或治疗感染,如有 心力衰竭应积极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都在3岁前即可确诊。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在胎儿发育的早期,一般是胚胎的前3个月,由于某些原因使胎儿心血管发育停顿或发育异常所致。比较公认的原因为孕妇患风疹、流感等病毒感染;孕妇服用激素或其他损害胎儿的药物。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一般来说,在幼年期进行了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生长发育。如不治疗,到后期很可能引起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后才进行治疗的病人,寿命就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
而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略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出现心功能衰竭后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差。
目前90%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术后随访发现,手术后大多数生长发育正常,很多做手术时的婴儿现在已和正常儿童一样入学了,并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北京和上海的临床资料,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中心房间隔缺损分别占24.6%和21.7%。先天性心脏病较多见于女性,女与男之比为2∶1到4∶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构成心房间隔的有关组织发育不全所形成。
一部分较小的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病例,可能在出生后1年内自行闭合,出生后2年则自行闭合的可能性极小。单纯型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伴有部分右肺静脉异位回流,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超过1.5∶1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最适当的手术年龄为4~5岁,早期手术治疗可防止肺循环阻力升高和出现右心衰竭。婴幼儿期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手术未能控制心衰者,则需尽早施行手术。 就这个孩子而言,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7.6mm,孩子的病不严重,目前不需要任何治疗。
建议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看看。如果房间隔有明显增大趋势,超过6mm,建议四岁时外科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因为四岁后孩子对事情有所记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率基本是100%。
家长应该怎样辨别孩子有无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分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和无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两种。
青紫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是婴儿分娩出来后立即出现颜面青紫,唇色发绀,较易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注意.
但是,无青紫型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就与上述情况有些不同了,它的早期表现由于看不出颜面发紫和唇色发绀,所以容易被忽视.无青紫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有以下7条: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徐一君
一是出生后婴儿哭声低弱.
二是吸乳无力,喂养困难,表现为吃点奶汁就非常疲倦,吃吃停停,间息吸吮,常常出现溢乳或呛咳现象.
三是呼吸频率较同月龄的婴幼儿要快,特别是睡眠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明显地比一般小儿要快。
四是患儿平时易多汗,有时胸前多汗较突出。
五是有过度哭吵、剧哭时在唇周可见到青紫。
六是体重增加不理想,体格检查时往往不够标准。
七是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特别容易多次患上肺炎。就医时可听到胸前的杂音。
先天性小儿心脏病患者要防止发生感冒,定期到医院随访,选择适当机会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