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元宵节怎么吃汤圆

元宵节怎么吃汤圆

1、汤圆属精白主食

简单地说,汤圆和元宵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淀粉之外,馅料中糖分也不少。所以,从归类来看,它应当算是一种主食。所谓主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淀粉的食品。这类食品是用糯米来做的,而且是非常精细的糯米粉,纤维非常非常少,属于精白主食,不属于粗粮。建议:如果吃汤圆和元宵,一定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数量。一般来说,3个元宵所用的糯米粉相当于1两米饭所用的米。

2、汤圆油脂含量高

汤圆和元宵的馅料当中不仅仅有糖,更含有相当多的固态油脂。米饭、馒头是几乎没有脂肪的,汤圆可不是这样,馅料中的油脂甚至比糖还要多。传统上用猪油来做汤圆馅料,南方用猪油加肉做咸汤圆,用猪油加上各种果仁做甜汤圆。以后又开发了用黄油的产品,但从饱和脂肪角度来说,含量更甚于猪油。近年来的新时尚,是用植物奶油,或者说是氢化植物油产品替代黄油和猪油,但这种产品带来的健康效果,要比猪油和黄油还糟糕得多。芝麻花生、坚果仁、巧克力等都是高脂肪的原料。加上拌馅的油脂,总量可真是相当可观。目前大馅汤圆有取代小馅元宵的趋势,而且汤圆馅中放的固态油脂要比过去北方的豆沙、山楂、五仁馅更多,一口汤圆中,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油脂。吃3个汤圆,就相当于吃1盘炒菜的油。

建议:如果吃汤圆,当餐或当日一定要少吃点油。否则,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是不可避免的。

3、巧克力馅营养价值低

馅料中也有些好东西,那就是芝麻、花生和各种坚果仁,还有豆沙。坚果类原料营养价值较高,豆沙也含不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相比之下,巧克力馅的营养价值最低。其中很可能放的是代可可脂和巧克力味的香料,所谓奶油馅的汤圆也有类似的问题。至于咸肉馅的汤圆,油脂更多,可取之处很少。

建议:优先选择果仁、芝麻、豆沙等馅料的汤圆。

4、元宵比汤圆更难消化

元宵和汤圆略有不同,元宵用干粉滚制而成,馅较小,粉较多,煮出来很实在,又容易硬心。而汤圆用糯米烫揉后的湿粉包成,通常馅较大,煮出来柔软细腻。本来糯米粉就黏腻难化,就淀粉消化角度来说,元宵比汤圆更难一些;但对于消化脂肪有困难的人来说,汤圆更麻烦一些。

建议: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冷后更难消化。汤圆柔软,要吃得慢一点,避免烫伤,也要避免油脂过多难消化。吃元宵的时候要细细地嚼,以免胃里不舒服。

5、无糖汤圆并非“无糖”

很多糖尿病人对无糖汤圆感兴趣,觉得没有糖就可以放心吃了。其实,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低血糖反应。因为汤圆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甚至比蜂蜜还要快,与白糖相差无几。哪怕没有加糖,吃它也一样不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人要十分小心。而且,里面没有糖不等于少放油,那么多的饱和脂肪酸,甚至还有反式脂肪酸,也不利于控制血脂。

建议:如果担心其中的糖和油,只要少吃就好了,不要迷信什么无糖产品。在美好的节日当中,吃两三个汤圆意思一下即可。为了控制血糖和血脂,宜用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来配合它,比如豆类食物、蔬菜类食物、菌类和藻类食物,都是上好的选择。

吃元宵要注意什么 地域区别

元宵:元宵一般是北方过元宵节吃的食物。

汤圆:而汤圆一般是南方地区在元宵节吃的食物。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吃什么 冬至吃汤圆还是元宵吃汤圆

都吃汤圆。

冬至和元宵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吃汤圆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是冬至吃汤圆一般以南方为主,北方责斥饺子及哦多,而元宵节则是全国都是汤圆或元宵,一般是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汤圆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元宵节吃元宵还是汤圆

元宵和汤圆都是元宵节中国的节日食物。

但一般是北方有“滚”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南方有“包”汤圆,吃汤圆的习俗,无论元宵节是吃汤圆还是元宵,都有“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食用也各有特色,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选择。

根据需求合理选购,若配料中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对此过敏的人群不能购买食用,买的时候量不要多,过多食用不仅对健康不利,还无法吃完易造成食物浪费现象。

孕妇吃汤圆注意事项

1、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冷后更难消化。汤圆柔软,要吃得慢一点,避免烫伤,也要避免油脂过多难消化。

2、溃疡病患者最好不要吃汤圆,吃汤圆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3、汤圆既不适合做早餐,又不宜做正餐,只适合做间餐或加餐,而且每次吃几个就行了,必定不要多吃。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不要和含糖高的食物一同吃,而且要少吃其它主食。

汤圆的来历起源

汤圆的由来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

吃汤圆的习俗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元宵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元宵节需要吃什么

汤圆元宵

元宵节有吃汤圆和元宵的习惯,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汤圆和元宵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而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的作用,元宵、汤圆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

饺子

元宵节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元宵茶

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元宵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南方人除夕一般吃什么 吃汤圆

元宵在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元宵节要吃团圆饭吗 不到元宵节可以吃汤圆吗

可以吃。

之所以在元宵节的时候吃汤圆,主要是祈求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具有团圆、美满的寓意,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是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但其实汤圆常年都存在人们的生活中,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味甘性平,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淀粉以及多种矿物质,适量食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并没有特殊食用时间规定,所以即使不到元宵节,生活中也是可以吃汤圆的。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又被称作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继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关于元宵节的习俗也不一样,元宵节主要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以及逛花灯等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吃汤圆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习俗,在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将馅儿团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滚成,汤圆则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儿,再包馅儿而成,做法完完全全不一样。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元宵放灯的习俗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元宵节庆典的重要民俗之一。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元宵节为什么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汤圆又被称做“汤团”或“圆子” “团子”,在南方还被称为“水圆”“浮圆子”;一般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因此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扬州中秋节天气还热吗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相关推荐

汤圆的介绍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而在广东被称为汤丸。[1] 据说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而在

汤圆的介绍

1、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汤圆大一岁”之说。陈志岁《汤圆》诗:“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要功夫。拌云漫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推入汤锅驱白鸭,捞来糖碗滚黄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 2、汤圆是元宵的食品。正月十五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 的新奇食品

元宵节汤圆的由来 元宵节的饮食文化

元宵节南北各地的饮食习俗也有不同,除了汤圆之外,北方地区还会饺子、江北地区面条、广东地区生菜,昆明地区豆面团等,其他食物如粘糕、元宵茶、油茶、油锤、面灯等也是元宵节的传统食物。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做法区别 元宵:元宵是以馅为主,在做之前要先把馅料做好,然后把馅料切成小块,再把馅料放在装有糯米粉的框里来回摇,摇到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厚的糯米粉,再将其搓圆即可。 汤圆:而汤圆的制作过程更像是在包饺子,要先将糯米粉和好,然后醒透,之后再做馅料,然后将馅料包进醒好的面团中揉圆即可。 口感区别 元宵:元宵的表皮十分的干燥松软,所以起来口感会比较的松软可口,元宵的馅偏硬,一般单一甜口为主。像豆沙、黑芝麻都常常被用做元宵的馅料。 汤圆:相比之下,汤圆的表皮会更加的劲道,因为有和面醒面的原因,所以起来会更加的

关于汤圆的文化

汤圆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民间有“汤圆大一岁”之说。古人有诗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胡秉言也有诗曰:“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

汤圆文化

汤圆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汤圆大一岁”之说。陈志岁《汤圆》诗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 [6] 甬地俗语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胡秉言也有诗曰:“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

2021元宵节是哪天

2021元宵节是02月26日,星期五这天。 元宵节是我国一项传统节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的正月十五号,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2021年元宵节是2021年02月26日,星期五这天。

汤圆为什么不能多哪些人不能汤圆

1、糖尿病患者 最好不要甜馅元宵,可改咸味汤圆。如果把元宵当点心,就一定要减少正餐中主食的量。 2、心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 应尽量少这种难以消化的食品,如果得太饱并吹到冷风,这类病人就容易引起急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3、溃疡病患者 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4、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 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5、急性胃肠炎患者 春节期间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这时候如果多元宵

汤圆了会发胖吗

汤圆的热量比较高,多了还是会发胖的。 元宵节将至,很多地区都会有汤圆的习俗,但如果不想发胖的话就一定要控制汤圆的量,因为汤圆属于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我们一碗四个装的汤圆,大概热量为400至500千卡。

为什么元宵不能早上 正月十五什么

正月十五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