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寒养生要注意什么

大寒养生要注意什么

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大寒养生 苹果

大寒节气是容易抑郁的时节,不妨常吃苹果。身体在制造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快乐荷尔蒙时,维他命 C 是重要元素之一。

缺乏维他命会令人抵抗力减低,严重还会导致抑郁。多吃苹果及其他含维他命 C 的水果,均有助提升情绪。由于将近一半的维他命C 都是分布在果皮上,因此连皮吃效果更佳。

大寒养生 防腰寒

双手搓腰暖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大寒养生 老南瓜

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它可起到促进人体代谢循环、补中益气、增强耐寒能力的作用。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的神经失调、末梢血液循环不良类型的寒症人群。

大寒养生 柿子

柿子的营养价值在所有的水果中是最多最丰富的。红柿中维他命C的含量更是苹果的10倍,可预防感冒,同时富含维他命A,可预防多种眼疾。

其次,红柿中富含胡萝卜素,每100克红柿中含有139毫克的胡萝卜素,是桃子的13倍、甜瓜的2倍,胡萝卜素可防止老化与抗癌。

大寒养生 防颈寒

戴围巾穿立领装,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骨科王琢大夫介绍,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条得体的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保暖。

大寒养生 香菇

香菇能够有促进消化,能够起到养胃的作用,不仅仅如此,香菇还可以延缓衰老、防癌抗癌、治疗便秘。早在古代文献上就记载,菇菌类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治疗皮肤病等多种功效。

大寒养生 防肺寒

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

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相关推荐

大寒节气吃什么食物好

大寒节气有吃糯米的说法,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用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很多地区大寒这天会吃八宝饭。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主食材是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

小寒养生的方式

小寒养生做好驱寒非常重,所谓寒从脚下起,小寒养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中药泡脚,可以用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放于锅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温水中泡脚使用。 小寒时节可以多利用工作间隙按摩身体部位,这样不仅可以驱寒,还能调理身体机能,生活中可以适当的练习搓腹、、搓热双手、再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绕着肚脐瞬时间搓磨腹部十分钟左右。 小寒之后天气一般比较寒冷,人体的抵抗力也在不断的降低,这时候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帮助加强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小寒养生养肾防寒

一、小寒养生以养肾为先 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原则,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按摩疗法是冬季养肾一种很不错的有效方法。 推荐两种按摩养肾的疗法: 一是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谓“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这种方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作用。 二、小寒养生注意防寒 1、注意预防湿邪 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对于往年

大寒养生喝什么茶

1、玫瑰花茶 玫瑰花,有活血、美容、滋润肌肤和驱寒的功效,适合各种体质的女性在冬季饮用。只每天喝点玫瑰花茶,就能起到很好的静心定神的效果。把开水煮沸,把玫瑰放入茶壶中,再加入几粒枸杞,浸泡十分钟即可。 2、牛奶红茶 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胃溃疡有一定效果。红茶3克,牛奶100克,食盐2克。将红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5分钟。红茶叶过滤掉,另以一只锅煮牛奶。将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盐揽拌。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补充气血,强身健体。 3、橘桂

大寒节气养生 精神: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初春倒春寒养生注意什么

“春捂”不可忘。对于春季外部环境的气温、湿度、气压等的变化,人体内的生理环境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这时,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适当地多穿些衣服,通过加衣保暖的办法来对付“倒春寒”,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需提醒的是春天乍暖还寒,衣服不可骤减,不可过早地脱去冬衣。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更注意“捂”,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倒春寒”气候的变化。当然,凡事有节有度,“捂”得太厚太严也不可取。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气温达10℃以上时,可适当减少衣物。 参加体育活动。当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时,经常进

肺纤维化能治好吗

1、精神:心情舒畅 无论是什么疾病,精神状态是非常重的,如果患者精神状态不好,那么疾病恢复的也慢。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起居:早睡晚起 对于患者来说学会

泡脚泡多长时间比较好 小寒节气养生的方法

养生重点是养心。”专家介绍,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小寒养生,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上班族可在午饭后适当小睡片刻,以缓冲工作压力。 专家还说,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冬季的3个月,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 小寒市民应早睡晚起,等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冬季天气寒冷,晨练

2021年大寒是几月几日 大寒时节吃什么养生

糍粑是蒸熟的糯米为原材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一道美食,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在寒冷的大寒气节时吃一点糍粑的话能够起到温补身体的作用。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八宝糯米粉的传统,这样能够起到补养人体正气,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 大寒位于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且寒冷的冬天喝一碗暖暖的鸡蛋也能起到很好的驱寒保暖、养胃滋补的作用。

大寒养生吃什么最好

八宝饭: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芪杞炖子鸡: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