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不良反应
维生素b12不良反应
⒈可致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⒉促进恶性肿瘤生长。
⒊遇维生素C、重金属盐类失效。
⒋偶可引起皮疹、瘙痒、腹泻及哮喘等。
该品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与叶酸合用治疗其他巨幼细胞贫血、抗叶酸药引起的贫血及脂肪泻;亦用于某些神经系统疾患如神经炎、神经萎缩等,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如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治疗。
盘点维生素C的几个不良反应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在生物氧化及还原过程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并参与解毒功能,还有抗组胺及阻止致癌物质生成的作用。本品用于补充营养及治疗坏血病、齿龈肿胀、齿龈出血,以及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或其它疾病以增强抵抗力,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的辅助治疗,也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然而近年来据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维生素C的用量日趋增大,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愈来愈多,故不能掉以轻心。现将其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腹泻
每日服用1-4克维生素C,即可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胃出血
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C,会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同时,由于胃酸分泌增多,能促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还可酿成胃黏膜充血、水肿,而导致胃出血。
结石
大量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为草酸,草酸从尿中排泄成为草酸盐。有人研究发现,每日口服4克维生素C,在24小时内,尿中草酸盐的含量会由58毫克激增至620毫克,若继续服用,草酸盐不断增加,极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加之,维生素C呈酸性,可使尿酸浓度增高,这样对形成结石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贫血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情加剧恶化。若病人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每日使用维生素C超过5克时,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而产生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痛风
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中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而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剧增,诱发痛风。
静脉炎
静脉注射维生素C时,若速度过快,可引起眩晕或昏厥。再则该药对血管壁有刺激性,久用会产生静脉炎,甚至形成血栓。
月经性出血
人工流产的妇女,应用大量维生素C,如每日服用6克,三日后可引起月经性出血。
婴儿依赖性
怀孕妇女连续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使胎儿对该药产生依赖性。出生后,若不给婴儿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发生坏血病,如出现精神不振、牙龈红肿出血、皮下出血,甚至有胃肠道、泌尿道出血等症状。
婴儿消化不良
哺乳期的婴儿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出现不安、不眠、消化不良等症。
儿童骨科症
儿童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罹患骨科病,且发生率较高。
不孕症
育龄妇女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如每日剂量大于2克时),会使生育能力降低。
免疫力降低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停药反应
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C,其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比正常人低,这是由于机体“超负荷”后,改变了体内的调节机制加速了对维生素C的分解与排泄。若突然停用,机体仍会保持原有的代谢速度,致使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故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过敏反应
不论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某些人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故不能滥用。
情绪不稳定暴躁如何治
钙和镁。 人们都知道,钙和骨骼、肌肉的功能相关,却很少想到,它可能影响神经系统。体内缺钙的人,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小孩子缺钙会哭闹不停,成年人缺钙时,则容易出现急躁情绪,容易被惹怒,有点神经质,情绪难以控制。缺钙还会加剧失眠,而睡眠不好时脾气往往较差。镁是另一种能够帮助对抗压力的矿物质,丰富的镁能减少压力激素的过度分泌。
B族维生素。 当人体缺少维生素B1时,不仅会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还会有情绪沮丧、反应迟钝等表现。维生素B6缺乏的症状之一是有抑郁倾向。当维生素B12不足时,人会出现思维能力下降、空间感障碍等情况。B族维生素的另一个成员叫烟酸或尼克酸,在严重缺乏时,会引起痴呆和思维混乱。
碳水化合物。 淀粉类主食吃不够量的人,往往有喜怒无常、缺乏耐心、记忆力下降、抑郁失眠等特点。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会剥夺神经系统最爱使用的能源。有研究证明,饥饿时人的神经敏感度上升,反应更敏锐,而饱食后反应速度明显变慢。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1、长期服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
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3.大量应用(每日用量1g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
【注意事项】
对诊断的干扰:大量服用将影响以下诊断性试验的结果:
⑴大便隐血可致假阳性。
⑵能干扰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转氨酶浓度的自动分析结果。
⑶尿糖(硫酸铜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均可致假阳性。
⑷尿中草酸盐、尿酸盐和半胱氨酸等浓度增高。⑸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⑹尿pH下降。
服用维生素B2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
服用维生素B2之后尿液变成黄色,属于正常现象.但不要过量食用.
摄取过多过,可能引起搔痒、麻痹、灼热感、刺痛等。 假如正在服用抗癌药,如氨甲喋呤(methotrexate)的话,则过量的B2会减低这些抗癌剂的效用。
正常需要
1、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7mg。妊娠期间需要1.6mg,哺乳期间,头6个月要摄取1.8mg,之后的6个月为1.7mg;
2、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请增加摄取量;
3、服用避孕药、妊娠中、哺乳期的妇女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2;
4、不常吃瘦肉和奶制品的人应当增加维生素B2的摄取量;
5、因溃疡或糖尿病而长期进行饮食控制的人较易产生维生素B2不足的现象;(假如患了特别的疾病而正接受医治的人,若要改变医师所指定的饮食,一定要和医师商量。)
6、对于所有精神紧张状态的人,必须要增加其复合维生素B2的用量;
7、与维生素B6、C及烟酸一起作用,效果最佳。 成年人每日吃1两动物肝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约2斤黄豆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3棵生菜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3?4只香菇可满足需要。
服用维生素B12的不良反应
(1)正常剂量对正常肾功能者几无毒性。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2)大剂量用药时,可干扰测定血清茶碱浓度,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产生假阳性。
(3)建议治疗Wernicke脑病注射葡萄糖前,应先用维生素B1。
(4)肠胃外大剂量应用维生素B1产生的过敏性休克可有肾上腺素治疗。
维生素B12的作用:1.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肌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2.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3.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4.代谢脂肪酸,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身体适当运用
5.消除烦躁不安,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及平衡感
6.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
不良反应:1.可致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2.促进恶性肿瘤生长。
3.遇维生素C、重金属盐类失效。
叶酸的注意事项
1.静脉注射较易致不良反应,故不宜采用;肌内注射时,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同管注射。
2.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
3.诊断明确后再用药。若为试验性治疗,应用生理量(一日0.5mg)口服。
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合并缺铁,应同时补充铁,并补充蛋白质及其他B族维生素。
5.恶性贫血及疑有维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不单独用叶酸,因这样会加重维生素B12的负担和神经系统症状。
6.一般不用维持治疗,除非是吸收不良的病人。
维生素b12有什么用 强化神经系统功能
维生素b12一旦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就会破坏神经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影响神经系统正常的运作。而身体充足的维生素b12不仅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还能有效改善身体出现的感觉异常、记忆力减退、老年人痴呆等等。
老人走路不稳是什么病呢
缺乏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不仅会引起贫血,更会引起脊柱变形等脊髓疾病,从而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不少老年人常由于不恰当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比如饮食过于清淡,或者不吃荤腥,喜欢素食等。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是肝、鱼、牛奶,老年朋友可以多摄入,另外也可以通过维生素b12的片剂补充。
缺钾。低血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肢酸软无力,下肢最明显。豆类、蔬菜、水果吃得少,夏天大量出汗都容易导致缺钾,建议老年朋友少吃过甜、过咸的东西,平时的饮用水不要喝纯净水,以保证水中矿物质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