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的特点
骨骼的特点
1.枕骨 (1)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基底部组成。
(2)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经管。
2. 颞骨外侧只看到鳞状部。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的关节(颞颚关节)及颧骨弓。
3. 蝶骨 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4)、外展神经
4. 筛骨(1)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著点。
5. 上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6. 下颚骨(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2)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头骨中唯一可动。
7. 胸骨 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面部骨骼变化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医生指出,随着人的衰老,面部骨骼特别是颌骨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它使人看上去更显得苍老。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层的男女进行CT扫描后发现,下颌角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变大,这导致下脸庞轮廓老化。从青年到中年,颌骨长度是明显减少的;从中年到老年,颌骨高度的减少也是值得注意的。
罗切斯特大学朗斯坦教授说:“颌骨是下脸庞的基础,这部分的变化影响到面部审美。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颌骨会变小,因此它对于下脸庞和颈部软组织的支撑也越来越弱。”骨容量的减少会导致面部皮肤松弛·下巴突起变弱以及下颌线消失。
随着下颌容量减少,下脸庞的软组织渐渐缺少骨骼支持,导致轮廓不再鲜明,下脸庞趋向椭圆,肌肤也变得松弛,这也使得颈部发生老化。专家认为,为了使容貌回归青春,将来面部整容手术还应包括下巴植入以及面颊种植,以便重塑岁月消磨随着人类衰老,面部骨骼也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颌骨掉的骨骼。
不同年龄阶段骨骼生长发育的特点
1、骨发育快速期(0-2岁);
2、骨发育减缓期(男孩2-12岁,女孩2-10岁):
是骨营养储备期。此期间的骨骼生长相对稳定均匀,正常生长速度应为每年5-7cm,若小于4cm则有必要对骨发育状况进行调整。此期间骨骼营养的充分储备对后期骨骼加速生长意义重大。
3、骨发育加速期(男孩12-16岁,女孩10-15岁);
是骨营养消耗期。青春期男孩可长25-28cm,女孩可长23-25cm..在有限的生长周期内提高骨骼生长质量、加速骨骼生长;或给予骨骼生长的充足原料、延长生长周期,给予骨骼生长更大空间。此期间骨骼营养的充分供应能加速骨骼生长,营养供应不足将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4、骨发育低潮期(男孩17-18岁,女孩16-17岁);
此期间,骨骼发育已趋于成熟,骨骼生长基本停止。
跟骨骨折分型特点
足跟骨是人体负重与行走的重要骨骼,骨折后如果治疗不当,会引起十余种后遗症。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足外科主任郑韶博等人于1996年起对本病患者应用CT扫描,同时与手术中的 骨折病理改变相互对照,在国内首次提出跟骨关节的CT影像分型法。此分型有助于术前判定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和粉碎的程度,对术中是否需要植骨、是否需要使用关节镜监控跟骨后关节面的复位质量,以及预后的判定也有重要意义。
跟骨骨折在脚背部位的骨折中约占60%,关节内的跟骨骨折占全部跟骨骨折的83%。由于跟骨的变形和足弓高度的破坏、丧失,使足跟外形变宽和足变得扁平,足跟的负重力学结构破坏;如果保守治疗或石膏固定不当,愈合后骨折的邻近关节将会僵硬,足部的骨骼明显脱钙,最终产生足跟的脂肪萎缩症,长期残留有足跟不适感和功能障碍。因此,术前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病理解剖状态的正确了解及客观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郑韶博主任等应用CT冠状位扫描并与手术中的骨折互相对照,以此确定骨折的主要折块和弄清其分布规律,进而提出骨折的三个分型。其中,Ⅰ型、Ⅱ型骨折手术复位和内固定相对容易成功,而且手术治疗的优良率较高;Ⅲ型骨折虽严重且少见,但疗效尚满意,这与术中采用关节镜监控手段保证关节面的复位质量有关。
到目前为止,已有36位患者在明确的分型基础上接受了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既保证了复位后跟骨后关节面的位置,又能通过钢板的张力和螺钉的拉力,自行矫正跟骨体部的内、外翻畸形。此外,适当长度的柱状髂骨的植入可维持复位后跟骨长度、高度及后关节面的位置。在Ⅱ、Ⅲ型骨折中,全部植入了充足的髂骨。此术式术后无需任何形式的外固定,病人早期可不负重练习。术后平均10周即能拄拐完全负重行走。经X线片及CT扫描证实,全部病人骨折愈合,随访手术优良率为92%。
在对跟骨骨折分型认识后,治疗骨折前,需要进行身体全面检查,这样对自身具体情况有一些了解,治疗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到正确方法,不过对跟骨骨折分型治疗过程中,情绪和饮食要调整好,这样利于身体健康发展。
小孩走路早好还是晚好呢
由于婴儿发育刚刚开始,身体各组织十分薄弱,骨骼绝大部分由软骨构成,根本谈不上坚固。其骨骼特点是有机物多,含钙盐和基穹卤类少,骨质柔软,所以,过早负重,对发育非常不利。
如果过早学坐,脊柱过早负重,由于脊椎骨缺钙柔软,背部肌肉不发达而松驰,自然会出现脊柱侧弯畸形或驼背,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可造成永久性体态异常,既不美观又有碍健康,酿成终身痛苦与遗憾。
倘若学走路过早,因下肢骨柔软脆弱,经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劳,下肢的血液供应也因此受到影响,故而容易导致下肢出现佝偻病似的“X”型腿或“O”型腿,甚至发生疲劳性骨折。
因此,训练要根据孩子发育阶段的特点进行。一般而言,六个月以前让孩子学抬头、旋头、翻身,还可以躺在床上或摇篮里做婴儿体操;七个月的婴儿可依恃靠坐;八至九个月的婴儿可匍匐前进;十个月以后,可扶床站起;十一个月后,可让孩子独立迈步,但要注意适可而止,千万不可勉强让婴儿过早学坐学走,以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其实对于很多家长纠结的小孩走路早好还是晚好不要去过度的纠结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的孩子早早地就学会了走路,那么有的孩子一两岁才会走路,只要孩子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关系。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特点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位于人的上臂部位,上连肩胛骨,下接肘关节,是人体上肢重要的骨骼之一。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与肱骨干交界的部位。由于该部位为松质骨和皮质骨交界的部位,所以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需要做外科治疗。因此,该部位的骨折得名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图3-5)。
判断肱骨外科颈骨折要点如下:
① 肩部外伤史。
② 肩关节局部有疼痛、肿胀、血肿及淤血斑等。
③ 上臂活动障碍。
④ X线片显示肱骨外科颈部位存在骨折线,骨折端可有移位。
女人的骨骼保健盲点
现在,减肥已经成为我们周围最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夏天,追求“骨感美”的女性趋之若鹜。但你知道吗,节食、吃美容院指定的所谓的“营养餐”等减肥方式,都可能带来营养的流失,最终会导致骨质疏松!日前,笔者从各大医院内分泌科了解到,近来因为减肥减出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患者越来越多。同时,骨骼保健往往成为大部分女性的保健盲点。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现在去医院体检时增加了几个新的项目,其中有个就叫骨密度检测,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其实,它的目的是测定受检者的骨量,以早期诊断、预防骨质疏松症。研究发现,当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时,即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专家介绍说,现在检出骨量减少的受检者越来越多,有些居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骨量流失现象,而且三四十岁的女性也很常见。而骨质疏松的一大后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的症状会更严重,尤其髋部骨折,除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外,甚至增加死亡率。
在大家周围应该有这样的现象:一些中老年女性只是轻轻摔倒在地后,就发现已经造成骨折。
其实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脆性骨折,即在低于身高的高度上摔倒所造成的骨折。而出现脆性骨折的患者,很可能本身已有明显的骨量流失,甚至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了。
据了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它最大的危害是引起人体骨骼脆弱,大大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由于骨质疏松症早期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所以被人们称为“沉默杀手”。而女性激素的特殊性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尤其是30岁以后的女性,更要警惕骨量丢失,提防骨质疏松症的提前侵袭。
人体在30岁时骨量达到最高值,即“峰值骨量”。30岁以后,骨质流失会逐渐加快,骨密度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相当于一家“银行”,30岁以前,我们是往“银行”里“储蓄”骨量;30岁以后,则从“银行”里往外取出、消耗这些骨量。如果女性减肥过度,容易引起雌性激素功能低下,导致骨量合成不够,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也将会大大提高。
笔者在平时的门诊中,也经常碰到一些年轻的女性患者,由于减肥过度而引起闭经、神经性厌食症,可以肯定地说,这类人群将来的骨量也是“入不敷出”的。
骨和骨骼区别
骨骼是组织名称,统称,在组织学中没有区别。全身的骨组织都是骨骼,一般习惯把部位加上骨字区分。
举例说明:肋骨、肩胛骨、脑颅骨、胸骨是单个名称,都是骨骼。如果叫肋骨骼、肩胛骨骼、颅骨骼、胸骨骼,不是不可以,而是啰嗦、不习惯,习惯的叫法是肋骨、肩胛骨、脑颅骨、胸骨,长久成形了。医学上不合理的很多,成了习惯,没有人去追究。
股骨颈骨折的特点
(1)患者有摔倒或下肢扭伤等外伤史。受伤后自感患侧髋关节部位疼痛、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
(2)患侧下肢出现外旋、短缩畸形现象(图 3-7)。
(3)患侧髋关节部位有明显压痛。如果按压腹股沟韧带中点或髋关节外侧,患者自感有明显疼痛。如果疼痛不明显,可以轻轻用拳头叩击髋关节外侧或患侧的足跟部,利用下肢的传导来诱发疼痛,作为诊断依据。
(4) 部分患者髋关节部位出现肿胀的原因是骨折端有出血,但有的患者肿胀不明显。有的患者局部有淤血斑,也可提示有骨折
(5)X线线检查显示股骨颈部位有骨折线存在。通过对骨折线的部位、形态分析,可确诊股骨颈骨折的类型。
骨和骨骼区别
骨骼是组织名称,统称,在组织学中没有区别。全身的骨组织都是骨骼,一般习惯把部位加上骨字区分。举例说明:肋骨、肩胛骨、脑颅骨、胸骨是单个名称,都是骨骼。如果叫肋骨骼、肩胛骨骼、颅骨骼、胸骨骼,不是不可以,而是啰嗦、不习惯,习惯的叫法是肋骨、肩胛骨、脑颅骨、胸骨,长久成形了。医学上不合理的很多,成了习惯,没有人去追究。
骨骼发育年龄特点是什么
1、骨发育快速期(0-2岁);
2、骨发育减缓期(男孩2-12岁,女孩2-10岁):是骨营养储备期。此期间的骨骼生长相对稳定均匀,正常生长速度应为每年5-7cm,若小于4cm则有必要对骨发育状况进行调整。(此期间骨骼营养的充分储备对后期骨骼加速生长意义重大。)
3、骨发育加速期(男孩12-16岁,女孩10-15岁);是骨营养消耗期。青春期男孩可长25-28cm,女孩可长23-25cm..在有限的生长周期内提高骨骼生长质量、加速骨骼生长;或给予骨骼生长的充足原料、延长生长周期,给予骨骼生长更大空间。(此期间骨骼营养的充分供应能加速骨骼生长,营养供应不足将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4、骨发育低潮期(男孩17-18岁,女孩16-17岁);此期间,骨骼发育已趋于成熟,骨骼生长基本停止。
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决定阶段。这个时期的发育,直接决定了人的身高、胸围等体格参数。骨骼的发育与多种营养素密切相关,如钙、维生素D、维生素A、锌等。
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都会影响青少年骨骼的发育。为了让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得到足够的营养,平时饮食要注意多吃一些含优质蛋白质及钙、锌和维生素A、D丰富的食品,如肉类、鱼虾、牛奶、鸡蛋、大豆等。
hiit不适合人群 体重基数较大
因为在HIIT的跳跃、蹲起动作中都会对膝关节、胫骨关节、髌骨关节、股骨关节等造成较大的压力,较高的体重会增加骨骼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压力,大幅度且急性的运动还可能会导致骨头的损失,因此对于一些体重基数较大的人群来说是不适合做HIIT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