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参有什么好处
婆罗门参有什么好处
婆罗门参,别名西洋牛蒡。
为菊科婆罗门参属,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
根系发达,肉质根为长圆椎形,表皮黄白色,光滑,根毛较多。
叶狭长丛生,又被称为“山羊须”,暗绿色。
头状花序,果实为瘦果,种子细长,两端尖,种皮粗糙,黄褐色。
生于山坡草地及林间草地,海拔1200~4500米。分布于新疆地区。
婆罗门参又称西洋牛剪,肉质可蒸煮、炸或作汤,有一种牡砺鲜味,被称为“蔬菜牡蝠”,嫩茎叶也可生食。
原产于欧洲南部的希腊、意大利等地,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病虫害较少。
欧美国家栽培较多,中国只有零星种植。
婆罗门参肉质根有蔬菜牡蛎之称,营养丰富,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3.3克、脂肪0.2克、糖类5.2克、维生素B10.08克、维生素B20.22毫克、维生素C8毫克、钙60毫克、磷75毫克、铁0.7毫克。
婆罗门参的嫩叶可生吃、作色拉,也可炒食、作汤。
肉质根烤、煮、油炸、作汤均可。
婆罗门参还具有治疗黄疸病、提神、利尿的功效,还可用作室观赏植物
做完胃镜后猝死
猝死常有发生,经常就在无意间就猝死,例如跑步的时候或是玩游戏时,都曾有过报道。那么做完胃镜之后却猝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导致猝死的原因都有哪些?
55岁的刘阿姨在医院做了个胃镜检查,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却突然猝死在外科诊室,究竟是医生过失导致,还是其他疾病诱发死亡?
面对家属的质疑,昨日斗门遵医五院医务科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回应,怀疑患者心脏性猝死,并称一切等待尸检结果认定责任,院方会积极配合调查不会推卸责任。目前,当地卫计部门介入协调,已由第三方对死者进行了尸检,30天后结果将会揭晓。
做完胃镜后猝死
韦女士的婆婆今年55岁,生前有甲亢病史,家人看刘婆婆近来日渐消瘦,便想到陪老人家去医院找外科医生做检查,但没想到,这一次却成了生死之别。
据儿媳妇韦女士称,8月11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家公和老公父子俩带着老人家来到斗门区遵医五院看外科,在做空腹抽血检查后,家人提出婆婆还有点胃炎,医生便给婆婆开了胃镜检查单。
“做胃镜之前,检查的医生给我家婆喝了一点液体,但是没有做心电图之类的监控。家婆做完胃镜出来就有点不太清醒,还吐了一两口东西,然后走到诊室找医生开药的时候就昏倒了。”韦女士说,家婆当天上午11时多被送进抢救室,12时多心电图监控显示已经没有心跳,抢救一直进行到下午2时左右,最终宣告抢救无效。推荐阅读:学生军训时死亡 调查认定意外猝死
医院通报治疗过程
在一份医院提供的门诊初诊病历上,患者刘阿姨和家属于8月11日上午9:37就诊外科,后要求进行胃镜检查,医生查看患者后开具了甲功5项和胃镜检查。该院昨日下午还向记者通报了患者治疗过程:11:16,患者携检查报告步行返回普外科门诊;11:25,患者到达普外科门诊,接诊医师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过程中(即11:35),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四肢抽搐,呼之不应。普外科门诊医生立即与家属将患者平放于诊床,触及颈动脉无搏动,即一边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边呼唤诊室外医护人员参与抢救;11:40,急诊科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参与抢救;11:55转急诊科予以抢救,抢救过程中医生多次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14:15,医院告知患者家属宣布临床死亡。
家属质疑医院过失
刘阿姨猝死,家属将矛头指向医院。“我家婆平时身体还可以的,在家同时带好几个小孩。”韦女士称,死者当天主要是去医院检查甲亢情况,顺带做的胃镜检查。在此过程中,医生并未告知病人和家属做胃镜有哪些禁忌,也没有做其他辅助检查。而在阿姨晕倒后,家属指责医生抢救不力,竟叫家属参与施救,导致阿姨抢救失效,认为医院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还没有提出具体的赔偿,现在也在等尸检结果。”韦女士称,前日已经同意由第三方对死者进行了尸检,现死者遗体还存放在斗门区殡仪馆,正考虑妥善安葬。
针对家属的质疑,昨日下午,记者向斗门遵医五院求证,该院医务科有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应,并坚称会积极配合调查,不推卸责任,而要明确责任,一切等待尸检结果。记者也从斗门区卫计局了解到,事发后,遵医五院已将刘女士死亡的相关情况报备该局,卫计局全程参与协调,希望医患双方通过合法途径妥善解决问题。
医院回应:心脏性猝死可能性大
1、有无做胃镜检查的必要?
医院:患者自诉20年前在外院确诊为甲亢,并在2年前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溃疡,一直没有科学系统用药诊断治疗,胃镜检查并非医院提出,而是家属现场要求。
2、是否适合做胃镜检查?
医院:在做胃镜之前,常规要做心电监护,医院是在做心电监护的前提下,发现患者并没有胃镜禁忌症。所有检查做好之后,给患者喝了达克罗宁浆,这并非麻醉药物,而是起润滑辅助作用。而在做胃镜之前,家属也否认了患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无传染病史以及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婆罗门参的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圆柱状。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有纵沟纹,无毛。下部叶长,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扩大,半抱茎,向上渐尖,边缘全缘,有时皱波状,中上部茎叶与下部叶同形,但渐小。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植株含少数头状花序,但头状花序生枝端,花序梗在果期不扩大。总苞圆柱状,长2-3厘米,总苞片8-10枚,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8-12毫米,先端渐尖,下部棕褐色。舌状小花黄色,干时蓝紫色。
瘦果长灰黑色或灰褐色,长约1.1厘米,有纵肋,沿肋有小而钝的疣状突起,向上急狭成细嚎,喙长0.8-1.1厘米,喙顶不增粗,与冠毛连结处有蛛丝状毛环。冠毛灰白色,长1-1.5厘米。花果期5-9月。
蔬菜都有哪些种类
蔬菜作物有哪些
(1)根类蔬菜:主要有萝卜、根芹菜、美洲防风、牛蒡、菊牛蒡、婆罗门参和藜科的根菜等;
(2)绿叶蔬菜:有菠菜、茼蒿、叶菜、芹菜、芫荽、茴香、莴苣、苦菜、菊苣、荠菜、榆钱菠菜、苋菜、雍菜等;
(3)白菜类蔬菜:有大白菜、乌塌菜、紫菜苔、菜苔和苔菜等;
(4)甘蓝类蔬菜:包括结球甘蓝、羽衣甘蓝、桅子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球茎甘蓝和芥蓝等;
(5)芥菜类蔬菜:包括根芥类、茎芥类、叶芥菜、苔芥菜、芽苔菜和子芥菜等6个变种;
(6)薯芋类蔬菜:包括马铃薯、菊芋、芋、姜、山药、豆薯、蕉芋、葛等;
(7)茄果类蔬菜:有番茄、茄子、辣椒、甜椒等;
(8)葱蒜类蔬菜:包括韭菜、洋葱、葱、大蒜、韭菜、细香韭和胡葱;
(9)瓜类蔬菜:有南瓜、笋瓜、西葫芦、甜瓜、丝瓜、冬瓜、节瓜、西瓜、佛手瓜、瓠瓜、蛇瓜和黄瓜等;
(10)豆类蔬菜:包括菜豆、红花菜豆、豇豆、蚕豆、大豆、刀豆、扁豆、四棱豆等;
(11)水生蔬菜:包括莲藕、菱白、慈菇、菱、芡实、莼菜、水芹、蒲菜、海带、紫菜等;
(12)多年生蔬菜:包括黄花菜、百合、石刁柏、朝鲜蓟、霸王花、辣根、款冬等多年生草本蔬菜和竹笋、香椿、枸杞等木本蔬菜。
(13)食用菌类:有双孢蘑菇、香菇、木耳、草菇、平菇、银耳、茯苓、猴头菌、金针菇等。
芒果和鱼能一起吃吗
芒果和鱼是可以一起吃的,而且还有两者一起搭配的菜系。芒果的营养很丰富,是饮食中很常用的一种水果,可以跟鱼一起吃,一般不会引起有不良的反应和禁忌。但是像患者这样的情况,之前就对芒果有些过敏的情况,那么在用药期间最好是不要碰海鲜鱼虾之类的,因为有一些海鲜是有过敏诱发的可能的,牛羊肉也会有。所以尽量还是要避免与一些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一起吃。
芒果为漆树科芒果属热带常绿大乔木,高9到27米,叶为披针形,油绿而发亮,花小而多,红色或黄色,呈顶生圆锥花序,树的寿命长的可达几百年。原产印度及马来西亚,印度栽培历史最久,产量最多,占世界产量的80%。芒果的名字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乐语。野芒果树的果实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发现这种树,并栽培成可吃的芒果,还用它来遮蔽热带的骄阳,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自喜爱的芒果品种。泰国人常常爱说自己的芒果是世界上最好的,泰国人喜爱一种叫“婆罗门米亚”的芒果,意思是“卖老婆的婆罗门”,传说有个酷爱芒果的婆罗门竟把老婆卖了买芒果吃,因此得名。
婆罗门参的制作技巧
1.婆罗门参的嫩叶可生吃、作色拉,也可炒食、作汤;
2.肉质根烤、煮、油炸、作汤均可;
3.在烹调婆罗门参肉质根时,应在煮或蒸熟后再去皮,去皮后即放于有醋或柠檬汁的水中浸,以防止肉质根变黄褐色;
4.蒸熟后去皮避免乳白色汁液的流失,才能保留婆罗门参特有的牡蛎风味。
婆罗门参的营养价值
婆罗门参的营养价值波罗门参,又名西洋牛蒡、西洋白牛蒡,原产于南欧地中海沿岸,属菊科婆罗门参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呈圆锥形,皮黄白色,肉质肥大,在根菜类中,婆罗门参可算是一种含钙、钾、磷、铁等矿质元素较高又极耐寒、耐贮藏的根菜。其肉质脆嫩,并具有牡蛎特有的香气,能为冬春市场增添新品种,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冬季较严寒的地区更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根菜。可煮熟后沾奶油食之,或擂碎成糊状,加入小麦粉,用油炸食之。肉质根有蔬菜牡蛎之称,营养丰富,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3.3克、脂肪0.2克、糖类5.2克、维生素B10.08克、维生素B20.22毫克、维生素C8毫克、钙60毫克、磷75毫克、铁0.7毫克。婆罗门参的嫩叶可生吃、作色拉,也可炒食、作汤。肉质根烤、煮、油炸、作汤均可。在烹调婆罗门参肉质根时,应在煮或蒸熟后再去皮,去皮后即放于有醋或柠檬汁的水中浸,以防止肉质根变黄褐色。蒸熟后去皮避免乳白色汁液的流失,才能保留婆罗门参特有的牡蛎风味。
婆罗门参的生长习性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种子发芽适温22℃,幼苗期适温25℃左右,植株既耐寒、又抗热,盛夏35℃左右可正常生长,成株地下部能耐-17℃低温,翌春复生。土壤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瘠薄板结的土壤会发生歧根、裂根、造成畸形,降低品质与产量。喜中性或偏碱性土壤,生长期需较多钾肥。较耐干旱,但是在肉质根膨大期需水较多,土壤湿度要求维持在65-80%
婆罗门参的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及林间草地,海拔1200~4500米。
温度
婆罗门参适宜温度范围较广耐寒;又耐热。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3℃左右,30℃以上或l5℃以下发芽都不良。幼苗期的温度以25℃左右为最佳,肉质根形成期以28℃左右为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气温由低到高,又到低的条件心爱,较易获得高产。生长前期温度高,出苗快,有形成较繁茂的叶丛。为肉质根的生长建立基础。
土壤及养分
婆罗门参为主根深的植物,适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中栽培。土层瘠薄粘重或多砖石瓦砾,根系和肉质根生长不良,品质粗劣,产量低,且易发生畸形肉质根。
水分
适于肉质根生长的土壤有效水含量56%-80%,空气湿度80%-90%。空气湿度大可提高品质,但是土壤水分也不能过多,否则土中空气缺乏,不利于根的生长与吸收。
光照
婆罗门参种子生长需要充足的日照,日照充足,植株健壮,光合作用强,物质积累多,肉质根膨大快,产量高。
婆罗门参栽培技术
季节
一般采用春播秋收北方地区5~6月播种,10月下旬收获,收获后进行窖藏。南方地区6月份播种,10月下旬成熟,植株可在露地过冬,随时食用随时挖收。为了延长供应期,也可采取春种夏收的栽培方式。
施肥
最好在播种前一年深耕,使土地充分晾晒,耕作层要在50cm上下。播种前施入基肥,每亩用腐熟的牛马粪或其它厩肥2500kg,深施40~50cm。
播种
婆罗门参一般蚕蛹种子繁殖,每年播种均应使用新种子。土壤施肥后,开沟直播,播种前一天浇足底水,水渗后开沟或穴。开沟播种时行距35cm,种子播于沟内,深2.5cm,播种不易过密。
管理
播种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覆盖稻草等保墒防干,勤浇水。播后大约10~12天出苗,揭去覆盖物。待幼苗长成后间苗,2~3次间苗后,最后定苗时株距也分别为35×25cm,间苗时要注意区别幼苗和杂草。生长期间应及时中耕,拔除杂草,一般在封垄前中耕2~3次。在肉质根增长前期进行2~3次追肥。在肉质根增长中期每亩可追施硫酸铵5kg。夏季生长中要注意排除田间积水,施肥要避免浓度过大,并要离根部稍远一些,以免烧根。
采收
婆罗门参的根部极耐寒,只要在冬天不十分寒冷的地区,可以露地过冬或去除叶片梢部,铺上一层覆盖物过冬。在冬天寒冷的地区,可将根部挖出,贮藏于冷窖中,下垫湿沙子,留几寸叶片,可长期贮存。但贮藏时间如果过长,其牡蛎鲜味将显著减少。
采种
采种用种株可在冬季收获时选留根形整齐、无伤病、反应该品种特性的种根。按行距80cm,株距30~35cm定植于采种田,并培土保护。翌年春发芽后除去盖土,进行中耕、施肥、浇水。种株应及时搭架支撑,避免倒伏。种子成熟后搓去冠毛,风选后贮藏。
贮藏
婆罗门参耐寒并耐贮运。肉质根在低温贮藏时可产生极佳的牡蛎样味道。适宜在冷库或冷窖中低温贮藏。贮藏条件:温度,0℃;相对湿度,95%~98%;气体成分:氧,3%;二氧化碳,3%。运输时可用箱、筐、袋装。
肉质根色正、整齐,无机械伤、无病虫害;筐、箱、袋装。婆罗门参也是一种易于迅速变色的菜食,因此在做熟后如不立即食用,就将去皮的肉质根放在碗里并加入适量的食醋或柠檬酸,以防止肉质根变成黄褐色。
病虫防治
叶斑病
病害诊断:只为害叶片,叶片发病以下部老叶发病为多。在叶片上产生长圆形、长条形病斑。病斑边缘不整齐,黑褐色,边缘色深,中央色淡。病斑外围常褪绿,枯黄。重病时病叶提早枯死。
致病菌为一种链格孢菌。病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常1~3根一丛,淡青褐色,直或弯曲,有1~3个隔膜,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棍棒状,淡褐色,有3~7个横隔膜,1~3个纵隔膜,顶端胞细长,无色。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起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引起田间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灌溉水传播。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伤口侵入,也可穿透表皮直接侵入。病势在田间发展较慢,但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害也会迅速发展。
病菌要求高温、高湿条件。病菌在10~3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4~26℃。要求90%以上相对湿度,有水滴存在时才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
防治措施:
⑴精细整地,适时播种或定植。密度不宜过大。
⑵施足粪肥,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尤其是钾肥。合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⑶适时培土,疏掉下部老叶、黄叶。发现病叶及时摘除深埋。
⑷发病初期及时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桃叶鸦葱
菊科,鸦葱属,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植株无毛。根粗,直立,根颈处常分枝形成地下直立或斜上升的根状茎,分枝或不分枝,外被深褐色的残存叶柄所成粗纤维。茎单生或数个 桃叶鸦葱丛生,直立或外倾。基生叶多数,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8mm,顶端渐尖,有的外弯,全缘,平或略皱曲,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柄,叶柄基部渐宽成鞘状,白色,抱茎,茎生叶苞片状,1-3枚,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cm,或更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钟状柱形,长15-18mm,总苞片4-5层,外层小,三角状卵形,长约5mm,内层条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膜质边缘较宽,无毛,舌状花黄色,干时淡紫红色,长约16mm,舌片长约8mm,深色脉纹清楚,前断齿裂。瘦果(未熟)无毛,或于上端冠毛之下有一圈毛,平坦或有小疣;冠毛淡黄褐色,长约8mm,羽毛状,上部1/3粗糙。花期6-7月。
黑婆罗门参
黑婆罗门参或西班牙婆罗门参(Scorzonerahispanica),亦称黑牡蛎植物,蛇根,和蛇蝎的草,是向日葵家庭(Asteraceae的)一名四季不断的成员。它有黄色光芒花头。它培养作为根菜类。稀薄的黑根生长一米长和2cm直径。它有黑皮肤与白色内部物质。
食物价值
黑婆罗门参被认为滋补:它遏制蛋白质、油脂、这苷氨羰基丙氨酸、胆碱undlaevulin,并且矿物比如钾、钙、磷、钢、钠,和维生素a、B1、e和C。自从它还遏制这苷土木香粉、包括果糖,它是尤其适当为糖尿病患者。
婆罗门参的肉质根以鲜食为佳,风味由于牛蒡,有浓郁的牡蛎香味,可以烤、炖、炸或作汤等。其中以切薄片挂蛋糊油炸味道鲜美,似鲜炸牡蛎。其根皮有切口时会溢出白色汁液,易迅速变褐,故需即切即做。除鲜食外,还可以储藏与加工。其嫩叶可做沙拉或炒食。
婆罗门参根的厚实的黑皮肤是不可食的,必须被去除或在或在煮沸以后前。如果皮肤被取消在煮沸前,被剥皮的根应该立刻被浸没在水中与醋和面粉被混合,为了防止变色。因为根树汁是极端稠粘的,它经常更加方便剥它在煮沸支持以后20到25分钟。黑婆罗门参经常被吃与其它菜一起,譬如豌豆和红萝卜。但它是还普遍在一个白色调味汁,譬如bechamel调味汁或芥末调味汁。煮沸的婆罗门参根也许给套上外套按面团和并且被油炸。
婆罗门参的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圆柱状。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有纵沟纹,无毛。下部叶长,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扩大,半抱茎,向上渐尖,边缘全缘,有时皱波状,中上部茎叶与下部叶同形,但渐小。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植株含少数头状花序,但头状花序生枝端,花序梗在果期不扩大。总苞圆柱状,长2~3厘米,总苞片8-10枚,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8~12毫米,先端渐尖,下部棕褐色。舌状小花黄色,干时蓝紫色。
瘦果长灰黑色或灰褐色,长约1.1厘米,有纵肋,沿肋有小而钝的疣状突起,向上急狭成细嚎,喙长0.8~1.1厘米,喙顶不增粗,与冠毛连结处有蛛丝状毛环。冠毛灰白色,长1~1.5厘米。花果期5~9月。[3]
婆罗门菊,也叫婆罗门参,在欧洲和美国南部很受欢迎。花和茎不能食用,能吃的是它的根。婆罗门菊的根有种刺鼻的气味,有点像牡蛎,又像鱼腥味。多用来制作调料,增添菜肴的鲜香,因此从菜到汤都少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