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可知可防可治的
癌症是可知可防可治的
很多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受“癌症不可知”、“癌症不可免”、“癌症不可治”等说法的误导,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所以干脆就放弃治疗。张林主任介绍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治疗而痊愈,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通过有效治疗而减轻痛苦。新成立的济南市抗癌协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癌症、普及抗癌防癌的知识,同时为从事肿瘤防治的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肿瘤防治的技术。
那么如何早期预防、早期发现癌症呢?张主任说,最好的预防肿瘤的方法是遵循科学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心理健康、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并定期查体。对于定期查体,很多人还不能接受,张主任说,定期查体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或者健康隐患,及时治疗,不仅效果好,而且还节省治疗费用,避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对于45岁以上的肿瘤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查体。他说,除此之外,人们还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环境的整治力度,减少环境污染的致癌因素。这是预防癌症的强大而有效的社会因素,决不容忽视。
新型甲型H1N1流感能否防治
目前有两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甲型H1N1流感,因 此从技术层面讲,这次境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可防、 可控、可治的。 我国没有在猪身上分离出境外人感染的这种甲型 H1N1流感病毒,也没有猪的疫情发生。但养殖场(户)仍 应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养殖小区和规模化 养猪场要实行严格封闭管理。
预防骨质疏松的11个重点
(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三)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五)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六)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七)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八)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九)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十)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十一)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如何判断癌症
第一步、应重视身体上的变化
专家提醒:其实,很多癌症有早期信号,及时发现早期信号,有利于有效地挽救生命。
第二步、癌症早期的报警信号
(12)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等。
(2)乳腺、颈部、皮肤和舌等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逐渐增大的肿块。
(3)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变浅、迅速增大、脱毛、瘙痒、渗液、溃烂等。
(4)吞咽食物有哽咽感、胸骨后闷胀不适、疼痛、食管内异物感。
(5)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有鳞屑、脓苔覆盖、出血和结痂等。
(6)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7)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形、带血或黏液。
(8)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9)耳鸣,听力减退;鼻血、鼻咽分泌物带血和头痛。
(10)月经期外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1)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总之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重要的癌症早期报警信号。苏丽玲主任介绍,有上述症状时并非一定就是癌症,应针对该症状作严密动态观察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诊断。
第三步、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癌症
“癌症是慢性病,并不可怕,某种程度上是可防可控的。”专家指出,“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早期信号,就可以有效地挽救生命。要早期发现肿瘤,首先个人应重视身体的微小变化,另外定期体检也是早发现肿瘤的重要途径。常选的体检项目包括:胸片、B超(腹部、盆腔)、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检查,女性还需进行妇科的常规检查。
如何判断癌症早期症状?上述给大家做了详细介绍,想必大家也有了详细的了解了。癌症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癌症,千万不要盲目的治疗,选择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对癌症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纠正的癌症认识误区 误区三、癌症是不治之症
这可以说是最普遍流传最广的一个误区,正是因为有了“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观念,才有了“谈癌色变”。只要是沾上个“癌”字,“等死”就开始了。有时只是到医院做了CT等检查,报告上写有“癌”字,怀疑有某种癌症的可能性,应该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可由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很多人连继续检查都不肯进行,直接回家等死,或者是烧香拜佛,或者是遍寻所谓的偏方秘方,甚至采取迷信活动,让病情恶化雪上加霜,无知确实会害死人。
为什么这样的错误观念会流传这么广?当然有它的原因。必须承认,几十年前,甚至是十多年前,绝大多数的癌症都是无法治愈的,得了癌就基本等于是判了死刑。但医学的进步,让很多癌症可以根治,甚至是晚期癌症同样有治愈的机会,而即便那些暂是做不到根治的癌症,通过综合的治疗,也是可以让病情得到控制、延长生命、实现带瘤生存,至少是可以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很多癌症可以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癌症列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谈癌色变”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应该要转变观念,理性看待癌症并对癌症进行科学防治。
肿瘤可防可治谨防误导
目前在癌症治疗方面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干脆不治。这个观念非常错误。其实癌症早就是可治之症了。比如像乳腺癌、早期肝癌等,百分之八、九十都可以治愈。许多曾经的癌症患者在治愈后仍活跃于各行各业,所以大家不要对癌症抱着恐惧的心理,甚至讳疾忌医。当然我们也不讳言,癌症仍然是威胁健康和生命的一个重大的疾病。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早发现,早治疗。得了癌症并不就是被判了死刑,癌症还是可以预防的。
第二个误区就是浮夸,误导病人。经常在广告上看到有些小医院号称聚集了几十名肿瘤专家,有偏方可以治好癌症。很多病人轻信广告找到这些所谓的专家治疗,最后到正规医院治疗时,钱都花光了,而且已经到晚期了,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孙燕说,如果有人说能把所有肿瘤都治好,这个人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骗子,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预防治疗肿瘤的知识,对待肿瘤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同时,他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那些随便误导患者、坑害群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坚决的惩处。
女白领凉皮当午餐得胃癌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位23岁的河南女白领朱小姐午餐常吃凉皮、麻辣烫,长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让本来肠胃不好的朱小姐患上胃癌,让人惋惜。
记者10日从湖南省肿瘤防治办获悉,湖南省每年新增癌症病人10万余人,患者呈低龄化趋势,恶性肿瘤成为威胁到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疾患,许多群众谈癌色变。专家认为,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科学防癌就能远离癌症。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刘景诗说,经过医学科学家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80%的肿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经常吸烟、常喝很热的浓茶、常熬夜、憋大小便、偏吃肉食、长期吃霉变及不洁食物、染上槟榔瘾、缺乏体育锻炼等。长期呆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也容易诱发肿瘤。
专家提醒,选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关键,包括坚持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三餐要规律、少吃腌制食品、加强体育运动、控制吸烟、远离二手烟、限制饮酒、保持心情舒畅、正确日晒、定期体检等。
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肿瘤获得良好预后最有效的手段。专家建议,一些患有胃部疾病的患者,每年都应该做一次胃镜检查。一旦出现呕血和便血、不明原因的消瘦,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
甲状腺癌可防可治,复发率低
随着甲状腺病病的多发、年轻化,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沈美萍主任说,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发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演变而来。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女性多见,常见年龄30-60岁。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病人可发现颈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被自己或体检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体检癌肿多质硬,表面或可光滑,边界或可清楚。如果癌肿局限在甲状腺体内,则可随吞咽上下活动;若已侵犯气管或邻近组织,则较为固定。
“经过筛选甲状腺良性肿瘤尽量不通过手术治疗,但只要是甲状腺癌,也就是恶性肿瘤,不管大小都要手术切除”,沈美萍主任介绍,“我们医院30张床位专门用于甲状腺病人,这已经算是很多的了,但对于病人的需求来说还是不够,患者手术还要排队。”甲状腺癌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发现比较早,早期癌比较多,早期癌变预后良好,基本上能够治愈。这就使得早期甲状腺癌不容易发生转移,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如何战胜晚期癌症
1.刚发现病时,要战胜恐惧心理,相信科学,癌症可防可治,树立信心.
2.求医过程中,要克服焦急心理,避免乱求医带来失误,保持头脑清醒;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3.治疗期间要战胜自己软弱的心理,避免半途而废,坚持正确治疗.
4.在治疗过程中,如遇到波折,要知难而进,坚韧不拔.
5.康复期间要克服松懈心理,坚持有利康复的各项措施.中西医结合,协同增效,标本同治.
取得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支持,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是癌症康复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因此,家属的亲切关怀照顾和医护人员的医护相配合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