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尤需防感冒
初秋尤需防感冒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虽说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讲究有意为之和循序渐进。那种因大意而受凉或突然受凉,就不属于秋冻之道。事实上,许多疾病容易在早晚凉、中午热的天气里诱发或加重。其中最典型和多发的当属感冒。
医疗气象学研究证实,感冒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值关系密切。例如感冒的发生几率,既与一天中的平均气温有关,更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即日较差)有关。初秋时节,各地的气温日较差都很大,以至于很多人需要在中午开空调、晚上盖棉被。午后的对流天气以及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会造成气温骤降。而气温骤降正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平时,人们的鼻腔和口腔周围附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和病毒,不过因为身体有一定的抵抗力,使它们无机可乘。而着凉时,身体抵抗力大为下降,病菌或病毒便能长驱直入,侵入人体,导致感冒。
三法预防秋季感冒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密切关注温差变化,必要时随身携带长袖衣。
2.夜晚入睡时盖上被单。刚睡时如果觉得热,可先把被单放在一边,夜间凉气袭来时,只要轻轻一拉即可避免受凉。
3.感冒流行时,可用食醋熏蒸房间,或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大青叶等),对预防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
感冒需忌口
凡感冒期间,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忌吃一切滋补、油腻、酸涩食物,诸如猪肉、鸭肉、鸡肉、羊内、糯米饭、黄芪、黄精、麦冬、人参、胎盘、阿胶各种海鱼、虾子、螃蟹、龙眼肉、石榴、乌梅、以及各种粘糯的甜点食品。
风寒感冒者还要忌吃上述的寒凉性食品,如柿子、柿饼、豆腐、绿豆芽、田螺、螺蛳、蚌肉、蚬肉、生萝卜、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梨、生冷荸荠、罗汉果、冷茶、菊花脑、薄荷、金银花、白菊花、胖大海。
风热感冒者还应忌食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虫夏草等。
----------------------------------------------
感冒时宜吃和不能吃的东西
感冒,俗称伤风。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粘痰,知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痛,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至于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风湿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
宜 忌 原 则 :
总的来说,感冒属于外邪侵犯,所以,原则上感冒初起宜吃清淡稀软饮食或食物,忌吃油腻、粘滞、酸腥、滋补食品,以防闭门留寇,外邪反不易驱出。风寒感冒者宜吃具有辛温发汗散寒之品,忌吃生冷性凉食物;风热感冒者宜吃辛凉疏风清热利咽食物,忌吃辛辣性热物品。
宜 食 物 品 :
凡感冒之人,宜分清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分别适宜选用以下食物: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汗、解表祛风作用,适宜风寒感冒者食用。民间常以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俗称生姜红糖茶,频频饮用,汗出即愈。
【葱白】性温,味辛,具有调节体温,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并可减少和预防伤风感冒的发生。适宜风寒型伤风感冒者食用。
【紫苏】性温,味辛,有发汗、散寒、退热作用,对风寒感冒之人宜食。若气虚之人风寒感冒时,宜用紫苏叶同大米者成稀粥食用。由于紫苏所含的特有香气是紫苏乙醛,即紫苏油精,易于挥发,发所,煮紫苏粥时宜在稀粥临熟时加入紫苏叶10克,稍沸即可,不宜久煮。
【金银花】有清热作用,中医常用以治疗风热感冒。《常用中草药手册》:“金银花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制成凉茶,或预防中暑感冒。”凡夏季风热感冒,发热咽痛者,宜用金银花泡茶频饮。
【荷叶】适宜夏天风热感冒者食用,它有清暑作用。《滇南本草》:“荷叶上清头目之风热。”《本草再新》也说:“清凉解暑,止渴生津,解火热。”所以炎夏酷暑之季,用荷叶煎水代茶,频频饮用,对预防和治疗暑热感冒,最为适宜。
【薄荷】性凉,味辛,有疏风、散热利咽喉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适宜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泡茶饮用。
【白菊花】风热感冒者,宜用白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尤其适宜夏天炎热时饮用,它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祛暑的功效。
【豆豉】性平,能解散表邪,民间常以豆豉与葱白同用,或煎汤饮,或煮粥食,无论对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均宜,有发汗、退烧的效果。
【芫荽】性温,味辛,风寒感冒者宜食。民间喜用芫荽、饴糖各30克,加米汤半碗,蒸熟食用。
【菊花脑】在江苏南京地区常作为夏令佳疏。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祛暑、降火、清利头目的作用,最适宜夏季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咽痛口苦,头痛目赤者熬汤食用。
【橄榄】又名青果。有清肺、利咽喉、化痰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合并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民间习惯用橄榄2 ~ 5个,劈开,鲜萝卜(红皮、白皮均可)半个至1个切开,煮水代茶饮。
【地瓜】能生津止渴,治生啖或煮食。《陆川本草》记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适宜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头痛烦渴时食用。
【荸荠】适宜风热感冒之人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口干作渴者食用。它有清热、化痰、止渴的效果,或生食,或煮食,或榨汁饮用均可。若与海蜇皮一同煎水喝,其化痰止咳作用更好。
【梨子】性凉,味甘,能生津、清热、化痰、适宜风热感冒、发热、口干渴、咳嗽痰黄时,随意食用。民间习惯对风热感冒咳嗽者,用生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炖服。
【萝卜】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者,尤为适宜。
根据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凡风寒感冒者宜吃温热性或平性的食物,诸如辣椒、花椒、肉桂、大米粥、砂仁、金橘、柠檬、佛手柑、洋葱、南瓜、青菜、扁豆、赤小豆、黄芽菜、豇豆、杏子、桃子、樱桃、山楂等;风热型感冒者宜食用寒凉性物品,如绿豆、苹果、柿霜、枇粑、柑、橙子、猕猴桃、草莓、罗汉果、无花果、旱芹、水芹、蕹菜、苋菜、菠菜、金针菜、莴苣、枸杞头、豆腐、面筋、冬瓜、瓠子、地瓜、丝瓜、胖大海,马兰头、菜瓜、绿豆芽、柿子、香蕉、西瓜、苦瓜、甘蔗、番茄等。
老人需怎么预防感冒呢
感冒的预防,对老年人来说尤其应予重视。注射流感疫苗及其他药物预防措施固然重要,但掌握那些都能做到的一般性预防保健方法则更实惠。
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预防感冒的最好方法是尽可能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许多人用戴口罩的方法来预防感冒,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最新的有关感冒的理论说,感冒滤过性病毒最容易经双手传播,当感冒患者打喷嚏时,不用太紧张,但他们摸过的东西,却千万别接触。许多研究显示,手与手的接触是呼吸道疾病病毒扩散的主要方式。
摸到带菌(病毒)者摸过的东西或与带菌(病毒)者握手,然后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鼻子,便有可能被传染上感冒,因为这是滤过性病毒从手传染到呼吸系统的捷径。喷出来的病毒几秒钟内就掉在地上,手、鼻腔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传染。
所以,防治之道在于“常洗手,勿摸脸”。家中有感冒患者时,要注意避免接触。
感冒的预防
其实感冒并不是在天气冷的时候才容易患的,夏天时冷时热的天气也是很容易感冒的。今天就教你如何防止感冒的小窍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1 在气候寒冷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如果运动后出汗较多,应及时洗个热水澡,同时更换一些保暖衣服
2在居室内,要定时用醋消毒,经常开窗通风透气。室内的温度,湿度一定要合适
3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最好用凉水洗脸,或洗冷水浴,出门时遇到冷空气可以用手在脸部做一下按摩,这样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抵抗力.
4要戒烟,抽烟出能降低上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容易引起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
注意事项:若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或其他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诊
感冒退散 夏季感冒防治
1,预防感冒小偏方
感冒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通过合理的措施,感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用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连服3天。夏天暑湿当令季节,可用藿香、佩兰各5克,薄荷2克,煎汤代饮料(新鲜药材用量应酌情增加)。如流感期间,可用贯众10克,板蓝根或大青叶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天一副。室内可用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毫升,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熏蒸2小时。
每天或隔天一次,作空气消毒以预防传染。同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在气候冷热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淋雨及过度疲劳,对于患者应劝阻其去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控制流行。
2,预防感冒的小偏方
夏天感冒要不要吃药?热伤风的真正危害
夏日炎炎,由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所以出汗量会增加,这时人们往往会开着空调、风扇入睡、用凉水冲浴、骤然进入温度很低的房间,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患上“热伤风”。
老百姓所说的“热伤风”指的是夏天的普通感冒。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热伤风就是一种夏天的普通感冒。 热伤风和我们秋冬季的感冒有什么区别呢?秋冬季的感冒主要是以感受了寒邪为主的感冒。夏季的感冒通常是体内存有内热然后又感受了风邪的感冒。夏季的感冒多有暑湿的情况。热伤风的内因,包括由于太热,消耗过大、天气热睡不好觉、活动太少等。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
感冒预防
感冒重在预防,日常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预防感冒,还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1、适度锻炼:天气凉快,体感舒适度提高。登山、步行、打太极都是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2、让房间空气流通: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
3、适时增减衣物: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需要注意温度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以免着凉感冒。
4、食醋熏蒸法:关好门窗,取食醋100克,放在燃具上熏蒸,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死室内感冒病毒。进食时可用醋作佐料,常食有益。
5、仗姜糖茶法: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煎或泡茶饮,每日1—2次,连服3—5天,有良好的防治感冒的功效。
6、蒸气吸入法:在大口茶杯中装满开水(或在开水中加点醋),口鼻俯于其上,对上升的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至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佳。
7、冷水洗面法:一般应是夏季开始,秋冬不断,以增强适应性,每日早晚坚持用冷水洗脸。
8、双掌推腮法:每日起床后,用双手掌贴在腮颊部,缓缓地以中等力度同时往头上推移,至头顶后双手掌再同时往头后推到枕部即止。连续做10—40下。
9、规律作息:在季节交替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节律,早点上床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同时多喝水。
10、均衡营养:在干燥季节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少吃辛辣食物。
小儿感冒需提防心肌炎
心肌炎易被当作感冒漏诊
心肌炎是由于病毒、细菌、其他病原体、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毒物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炎性改变,在各种导致心肌炎的因素中,以病毒所致的心肌炎即“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最高,部分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属于“嗜心性病毒”,特别“喜欢”侵犯心脏,可直接损害或引起免疫反应损伤心脏。另外,像粘病毒、腺病毒以及麻疹、腮腺炎、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但在儿童当中,也有因细菌毒素、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引起的心肌炎。
一般来说,病毒性心肌炎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约有半数患儿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史。由于症状不典型而仅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所以容易造成漏诊。
留意孩子是否有叹气样呼吸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表现可以是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等。年龄较小的患儿自己不会说这些症状,家长如发现孩子感冒后出现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呕吐等表现,应及早带孩子就诊。另外,根据长期临床观察,叹气样呼吸也是小儿心肌炎的特有症状。
来医院就诊以后,医生常常能发现这些患儿有心率改变,或心率增快,或心率变得缓慢,严重者还可出现心界扩大、心脏杂音等。
治好鼻咽炎可预防心肌炎
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根据气温变化,给小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根据临床观察,80%的心肌炎复发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因此积极治疗上述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功课过劳,因为心脏是最怕劳累的器官之一。
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让孩子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平时也可根据孩子的体质进行食疗调理。
秋季防感冒
秋季,天气转凉,是易患感冒的时节。因患感冒到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加。友谊医院呼吸科专家提醒,由于早晚温差大,感冒指数较高,大家要适当增加衣物,同时采取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平时,我们的鼻腔、口腔黏膜周围,都附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但因身体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些细菌便无机可乘,不能危害身体。但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它们便乘机而入,侵犯我们的身体而致病。感冒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也叫伤风;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其发病原因,除了因身体受到寒凉的侵袭外,还由于一种或几种病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使它发炎,从而出现种种症状。很多人对感冒不大重视,其实,感冒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一次感冒会大大削弱人体的抵抗力,极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冷水洗脸热水泡足法。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御感冒于肌肤之外”便是这个道理。
二、体育健身法。秋冬时节应在室外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三、饮用姜茶法。以生姜、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能有效地防治感冒。
四、饮食疗法。秋季饮食有原则,中医认为,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症、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营养科洪主任建议,秋季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他特别提供了一剂对老年人、婴幼儿都适宜的可防可治的小偏方: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根七片姜,熬熟对入半瓶醋,预防伤风感冒保平康。
换季易感冒如何防感冒
换季防感冒 日常卫生要注意
如何防感冒?首先要从个人卫生做起。我们洗手时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净。我们的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比如打喷嚏后也应立即洗手。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但是在冬天的时候要避免吹穿堂风,另外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换季防感冒 别忘了多锻炼
虽然感冒看起只是小病,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细菌、病毒可侵入我们的血液循环,其所到之处可引发多种疾病并发症。如今一些年轻人由于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加之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接触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多,极易患上感冒。建议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步行、慢跑、打球等有氧运动,这样可有效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换季防感冒 更要多法齐下
在这个季节防感冒,除了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经常运动之外,预防感冒的食疗和推拿也是必不可少的好方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种有效防感冒的药枕配方:将山柰、丁香、石菖蒲、肉桂等芳香性药物粉碎后制成药袋,另加淡竹叶、艾叶、茵陈、苍术、菊花等作充填剂。每晚使用此枕,疗程大约是是三个月,适于体虚易于感冒者的预防和治疗。此外还有最常见的食疗配方是将500克白萝卜、300克白菜根和100克连须葱白,煎服,可供五个人一天的食用量。
虽然日防夜防,但是有时候感冒君还是说来就来的啊,这就少不了感冒之后缓解鼻塞的小妙招了!当我们一旦感冒了,鼻子就会不通气,呼吸不畅,不妨用一些特效药物缓解感冒症状。比如说是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一瓶复方薄荷脑软膏,其特有的薄荷脑等有效成分,可缓解鼻塞等感冒症状。我们可以将软膏涂抹于胸口及后背并按摩,能前后通气,畅通呼吸。此外,涂抹在人中或喉咙,可缓解鼻塞、改善喉咙痕痒等感冒不适,是现代家庭常备品呢。
感冒的预防
1、避免诱因。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2、增强体质。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目前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新生儿游泳需防感染
1.护士进入处置室戴好口罩、帽子,穿好洗护服。在接触和护理新生儿时应认真洗手、剪指甲,不要戴戒指。
2.护士应先给新生儿清洁洗澡,对新生儿的肚脐进行护理后,再贴上防水肚脐贴,以免感染。
3.游泳用水要“一人一池水”,避免“一水多用”。
4.水温在38℃~40℃之间,室内温度在28℃左右,防止婴儿着凉。
5.泳毕要先淋浴,再将新生儿防水护脐贴取下,用75%酒精消毒脐部,并用一次性护脐带包扎。
6.游泳池内及游泳圈要浸泡消毒,晾干。
7.做好游泳前后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浴巾、尿布、更换的衣服、爽身粉、眼药水等,必须一人一物。
8.对有皮疹的新生儿在游泳时加入一定浓度的野菊花液,游毕用0.25%的碘伏擦患处。
9.对母亲患有肝炎、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单独并固定游泳池。
10.注意四季温度条件,预防相关疾病。如:感冒、结膜炎、中耳炎、脐炎、皮肤软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