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咳喘多发如何对证食疗
秋冬咳喘多发如何对证食疗
寒冷的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到处可见咳嗽、气喘的病人。肺气虚:症见咳嗽、咳声低微、动则气短、痰涎清稀、少气懒言、易汗、易感冒、舌淡苔白等。
据《大公报》载文称,寒冷的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到处可见咳嗽、气喘的病人。这些病人轻则是感冒、支气管炎,重则为老慢支、哮喘,患者体质差,经不起寒邪侵袭。值此进补时节,“体质差”的可进行食补以防生病?
食疗能治病,配合药疗更可提高疗效。但是,如何合理使用食疗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中医指出,根据全身情况和肺部疾病的临床表现,辨证选用食物是关键。
咳喘病人往往咳嗽、咳痰较多,中医认为内有痰湿或痰热,所以首先宜选用清淡利湿、有助消化的食物,如麦芽粥、米仁粥、陈皮粥、山楂汁、萝蔔汁、芦根茶之类,以达到健脾化痰、和胃保津的作用,然后再进滋补饮食。
对于精血、气血亏损较甚者,往往要应用血肉有情之品来温养气血,如动物类高蛋白的食物或药物等,此时,更要注意扶助脾胃功能,常辅以山药、陈皮、苍朮、厚朴、茯苓、人参、京枣等,才能避免“虚不受补”。
肺部疾病和其他内科疾病一样,有急性发作及慢性缓解的过程,急性期咳嗽痰多气急加重,中医辨证中以实证为主,而慢性期则以虚证为多见。
实证咳喘
实证中又有寒热之分。
寒证
发病初起,恶寒头痛,有时伴骨节酸楚、身热而无汗,舌苔薄白。若为雨淋后受风寒者,食疗可饮一杯热的红糖生薑茶,使微微出汗,有时感冒症状可去大半。
热证
起病较快,咽痛咳嗽,或头痛胸痛,痰黄或带血,舌苔黄腻,舌质红绛等。食疗可选用芦根米仁汤、雪羹汤(由海蜇和荸荠组成)、野菊花茶。若痰中带血者加茅根、藕节、荠菜汁等;痰多者用萝蔔汁、冬瓜汤、鲜竹沥之类作为饮料。
虚证咳喘
一般是指正气虚弱,往往是久病后形成的,如久咳、哮喘等反覆发作,或肺痈、肺痨病后等,造成肺脾肾功能失调,也有一些人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其他慢性疾病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造成抗病能力低下,易受外邪侵袭,容易反覆感冒或患病。补虚法可提高病人抗病能力,弥补不足,以达到阴阳平衡、调和气血的目的。补虚的方法很多,除补肺外,根据其疾病发展的不同程度,往往要注意到健脾补肾等方面。
肺虚
通常分为肺阴虚和肺气虚。
肺阴虚:症见乾咳无痰、偶带血丝、咽燥口乾,甚则声音嘶哑、颧红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津等。常用的中药和食物如沙参、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玉竹、花粉、百合、蜂蜜、梨、藕、荸荠、青果、西瓜、北瓜、甲鱼、龟、鸭子等。
肺气虚:症见咳嗽、咳声低微、动则气短、痰涎清稀、少气懒言、易汗、易感冒、舌淡苔白等。常用中药和食物有党参、太子参、生晒参、黄?、白朮、甘草、蛤蚧、冬虫夏草、红枣、莲子等。
脾虚
也有脾阴虚和脾气(阳)虚之分,但肺科疾病一般以脾气虚或脾阳不足为多见。常常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慾不振、痰多白黏、便溏,身重或浮肿。常用的中药和食物有党参、白朮、茯苓、山药、苍朮、陈皮、扁豆、大枣、甘草、乾薑等。
肾虚
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
肾阴虚:症见腰脊酸楚、下肢无力、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乾、盗汗、头晕目眩、梦遗尿多、大便乾结、舌红等。常用的中药和食物如地黄、何首乌、女贞子、桑葚、枸杞子、功劳叶、黄精、龟板、鳖甲、猪脊髓等,可随证採用。
肾阳虚:腰酸腿软、形寒肢冷、自汗、夜尿清长(或尿少)、浮肿、耳聋、阳痿、舌苔薄白等。常用的中药和食物如仙灵脾、附子、肉桂、巴戟天、鹿角、紫河车、杜仲、狗脊、补骨脂、肉苁蓉、羊肉、狗肉、胡桃肉、桂圆肉、?菜等。
此外,余教授还提醒肺部疾病患者,最好避免食用辛辣、腥膻食物。咳嗽病人要注意避免刺激性和辛辣的食品。痰多湿重的病人,应控制油腻厚味之品,适当减少甜食。对于哮喘,因发病与过敏因素有关,饮食禁忌应该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海腥虾蟹以及老百姓口中所谓“发”的食品,与发病的联繫比较密切,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9种类型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没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名,中医认为很多疾病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类似,比如咳嗽、喘证、痰饮等,故此从中医施治的角度看,中医把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于“痰饮”、“喘证”、“咳嗽”等范畴。而且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很早就有了研究,汉代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的《金匮要略》中对此已有记载。中医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不同症状表现,划分成不同的证型,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
风寒郁闭型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头痛及胸闷等,中医的治疗原则为散寒宣肺、平喘化痰。
外寒内热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证候为咳嗽、气喘、恶寒,发热、胸闷、口渴、大便干燥及咳痰黏稠不爽,苔黄白等。中医治疗以清肺热、化痰平喘为主要原则。
外寒内饮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证候为咳嗽、气喘、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及痰稀多泡,苔白润等。中医认为该类型在治疗上应以解表散寒、化痰平喘为原则。
湿热痰郁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证候为咳嗽、气喘、发热、胸满口苦,渴不思饮,尿黄及痰黄黏,舌苔白黄厚腻等。中医在治疗以宣肺化湿,清热平喘为主要原则。
痰浊壅肺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证候为咳嗽气逆,喘不得卧,咳痰不利及咳吐白色泡沫痰或黏稠痰,舌苔腻等。在治疗上,主要采取化痰平喘止咳为主要的原则。
痰饮凌肺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证候为咳嗽、气喘、胸闷及咳吐清晰白色泡沫痰,舌淡红,苔薄白等。治疗上以温阳化饮,止咳平喘为主要原则。
肺脾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证候为咳嗽反复发作,气喘,痰白食少,便溏及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等。治疗主要以健脾化痰,温阳化饮,敛肺止咳为主要原则。
肺阴不足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证候为干咳、少痰、气喘、咽燥及口苦心烦,舌红少苔或无苔等。中医治疗主要以宣肺清热平喘为主。
肺肾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证候为喘不得卧,痰黏胸闷及日轻夜重,苔薄黄等。治疗主要以滋阴补肾,助阳纳气,宣肺平喘为主。
咳嗽老不好应该怎么治疗
辨外感与内伤:
一般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初起先有表证或同时出现咳嗽,多是实证;内伤咳嗽,起病缓,病程长,发病多先有脏腑失调的症状,或肺与其他脏腑病症同时存在,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之证。
辨声音:
时间频急,声音重浊,多为外感风寒或痰湿咳嗽;咳嗽频声音清亮,多为外感风热或痰热咳嗽;咳嗽声音清脆短促,为外感风燥或燥热咳嗽;晨起咳嗽,阵阵加剧,或食生冷后咳嗽加重,多为痰湿咳嗽;午后或傍晚咳嗽,声音清轻短促,多为阴虚咳嗽;夜间睡卧咳嗽加重,声音喘促少气,多为虚寒咳嗽。
辨痰:
痰色白,属风寒或湿;痰色黄,属热;痰质清稀,属寒或湿;痰质黏稠,属热或燥;痰清稀多沫,属湿或脾、肾虚;痰中带血,属燥或热或阴虚;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痰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之候;咳而少痰者多属燥热、阴虚;有热腥味为痰热;味甜淡者为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另外,咳嗽应与肺痨、肺胀及喘证相鉴别,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肺痨由痨虫犯肺引起,咳嗽伴有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证;肺胀多伴有咳、喘、哮等证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中烦闷膨满,上气喘急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且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咳嗽老不好很可能是嗓子或者肺部感染引起的,所以要对症进行治疗。首先建议先做详细的身体检查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食补的方法,比如雪梨、柚子、蜂蜜、柠檬等等。冰糖雪梨汤、盐蒸橙子、大蒜水等都是比较好的饮品。
中老年女性哮喘用药方法
1,哮喘急性发作期:要根据病人寒热、虚实各证候辨证施治在急性发作时用汤剂收效较快:①寒痰阻肺喉有喘鸣痰多而不易咳出面色白无汗鼻堵塞口不干舌苔薄白脉浮滑,治法: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用麻黄、桂枝、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杏仁、白前、甘草等治疗主要汤剂为小青龙汽也可用射干麻黄汤等。②痰热阻肺咳喘有喘鸣胸闷痰稠黄、不易咳出烦躁口渴可伴发热咽红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平喘,用麻黄、杏仁、黄芪、葶苈子、苏子、桑白皮、款冬花、射干、前胡等治疗热重可加石膏;痰黏可加用瓜蒌皮、天花粉等主要汤剂为定喘汤加减或麻杏石甘汤治疗。
2,缓解期:在缓解期要健脾、补肾、扶正:①肺脾气虚哮喘发作已久面色白疲乏出汗多易感冒食欲差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而弱可用玉屏风散(白术、防风、黄芪)及人参健脾丸等。②肾虚气喘久病体虚怕冷下肢发冷面色苍白心跳气短夜间尿多大便稀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可用“参蛤散”加减党参、蛤蚧、五味子研粉混合分次吞服;也可用补肾防喘片、麦味地黄丸。
所以预防哮喘急性加重的一个重要机制是早发现和早治疗。但不幸的是,老年人对于气道受限的感知会下降。虽然对于气道受限感知下降的形成机制并不清楚,往往可能是多因素的,但是这种现象在女性中更明显。因此当治疗老年哮喘女性时,需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冬季治疗哮喘保暖很重要
专家介绍说,哮喘病在发作时病人会反复出现加重的气短、咳嗽、喘鸣、胸闷等症状,但在病发时呼吸管道可以在短时间通过自行缓解或治疗得到舒缓,所以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事实上,哮喘一旦急性发作可能导致死亡,所以患者必须小心预防。目前的医疗技术无法根治哮喘病,一旦患上,患者平时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提醒,冬季冷空气的刺激会诱发哮喘,哮喘病人要注意多保暖,特别注意颈部的保暖,衣服不宜过紧。患者要坚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适当锻炼。哮喘患者应尽量找出自己的过敏源并加以避免。饮食应既清淡又富有营养,不吃能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和“发物”,少吃辛辣油腻的食品。患者最好戒烟,还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
老慢支、咳喘有治了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合称咳喘)等疾病,以痰、咳嗽、喘为特征,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祖国中医对其病机有独特的见解。认为:肺为娇脏,病久易虚,肺虚气弱者易伤脾、肾。只有通过同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以治其标,健脾益肾,益气养阴以固其本;病症与病根双管齐下,使得咳喘全面深入的得以治疗。
中医认为: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所以,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原则。
过敏性哮喘治疗方法
1、哮喘急性发作期:要根据病人寒热、虚实各证候辨证施治。在急性发作时,用汤剂收效较快。
寒痰阻肺,喉有喘鸣,痰多而不易咳出,面色白,无汗,鼻堵塞,口不干,舌苔薄白,脉浮滑。治法: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可用麻黄、桂枝、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杏仁、白前、甘草等治疗。主要汤剂为小青龙汽,也可用射干麻黄汤等。
痰热阻肺,咳喘,有喘鸣,胸闷,痰稠黄、不易咳出,烦躁口渴,可伴发热,咽红,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平喘。可用麻黄、杏仁、黄芪、葶苈子、苏子、桑白皮、款冬花、射干、前胡等治疗。热重可加石膏;痰黏可加用瓜蒌皮、天花粉等。主要汤剂为定喘汤加减,或麻杏石甘汤治疗。
2、缓解期:在缓解期,要健脾、补肾、扶正。
肺脾气虚,哮喘发作已久,面色白,疲乏,出汗多,易感冒,食欲差,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而弱。可用玉屏风散(白术、防风、黄芪)及人参健脾丸等。
肾虚气喘,久病体虚,怕冷,下肢发冷,面色苍白,心跳气短,夜间尿多,大便稀,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可用“参蛤散”加减,党参、蛤蚧、五味子研粉混合,分次吞服;也可用补肾防喘片、麦味地黄丸。
平时也可长期服用桂龙咳喘宁,对轻症哮喘发作及其缓解期,有一定止咳、平喘作用。
紫河车的功效
【性味】 甘咸,温。
《本草蒙筌》:"味甘,气大温,无毒。"
《纲目》:"味甘咸,温,无毒。"
《医林纂要》:"甘苦咸,温。"
【归经】 入肺、肝、肾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肾三经。"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益精。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
补益气血,用于气血不足诸证。气血不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常见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多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营养不良所致,其中脾胃虚弱,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的气血等阴阳物质是核心因素。临床上常表现为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削等等。因此,治疗气血不足的病证,既要直接补气补血,又要通过增强脾胃功能,促使气血生化有源。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大补人体气血,又能健脾开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十分有效和适应。可单独应用,如研粉装胶囊吞服;也可与红枣、桂圆等一起煮服;更多的则是配伍党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配伍作为药用。
补肾益精,用于肾精亏虚之证。肾精不足可见于任何人群,这种人的体质普遍虚弱,平素体弱多病,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如在小孩表现为发育不良、发育迟缓;在青壮年出现阳痿遗精、不孕不育、神疲乏力、腰酸、头晕耳鸣、早衰等;而在中老年人则表现出脱发少发白发、耳鸣耳聋、齿摇齿脱等。对于这种病证的治疗,一要坚持细水长流,缓缓而补,二要选用作用全面而以补肾为主的品种。紫河车气血阴阳精俱补、作用全面,又以补益肾精为主,非常适用于那些肾精亏虚之人。
固本平喘,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喘。咳喘是一种难治的病证,尤其是那些慢性咳喘的治疗更是困难。因慢性咳喘患者病程长、易反复、症状复杂,与全身多个脏器的功能失调和气血阴阳的不足有关,尤其与肺肾两脏的亏虚关系密切。这种慢性咳喘多见于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病证。对其治疗既需止咳平喘化痰以治标,又当补肺益肾填精以固本。紫河车对这类病证有着特殊的效果,既能补益肺肾,又能填精平喘,同时还能通过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防止咳喘的发作,可谓是防治集于一体。可适当配伍人参、蛤蚧等同用。
麻黄到底能干什么
麻黄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麻黄作用
麻黄的作用是主要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是外感风寒,因为风寒症的种类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分辨自己得风寒的种类,才可以对症下药。另外,对于身体里面的寒气发布出去,而且鼻子堵塞,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用了这味药,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发汗,将体内的寒气散发出去。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用法及注意事项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在食用麻黄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会很容易让身体流汗,而且非常的多,但是许多都是虚汗,盗汗。如果身体太过于虚弱的话,尤其是肾气不足而导致咳嗽的人小编建议最好不要用的。此外,麻黄更是可以让我们人体更加的兴奋,主要是因为让我们的中枢神经兴奋,还有如果失眠机体汗本身就很多的人建议不要用。
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咳嗽食疗要对证
一般来说,梨肉是滋润的,各种炖雪梨都具有清肺热,润燥滋阴的功效,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欠润的人群。但如果肺燥不明显,或体质偏寒、夜咳多者则不适合喝炖雪梨水。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咳嗽在饮食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你咳嗽了,别抱着雪梨不放,你还有很多食疗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