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祛风湿的中药有哪些 防己

祛风湿的中药有哪些 防己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主治: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5-10g,煎汤,入丸散。

常用配伍:

防己配威灵仙:风湿阻络之关节肩背疼痛。

防己配黄芪:发热恶风,颜面四肢浮肿,骨节疼痛,小便不利,可治风水,湿痹,慢性肾炎及心脏病水肿。

注意:本品苦寒伤胃故不宜大量内服,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抗风湿中药有哪些

风湿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骼关节,髋关节,柱间关节,肋椎关节,以骶骼磁节病变最为我见,另有约1/3患者可见周围关节症状。

治疗方面建议患者配合服用民间中药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通经络方面的中药治疗,能缓解疼痛和发僵,控制或减轻炎症帮助你恢复,一般服药2-3个疗程就可以治愈。

1、风湿病的用药禁忌之忌滥用滋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有的老年人把从商业广告上看到的滋补药当作“平安药”,稍有不适,不问情由,取来就用,有的甚至长期服用,结果造成脏器损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2、忌品种过多。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风湿病的用药禁忌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

青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风湿痹痛

青风藤辛散苦燥,有较强的祛风湿,通经络作用,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或风湿麻木,单用即效,亦常与防己配伍,加酒煮饮,或与红藤,防风,桂枝等同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食谱 防己桑枝煨母鸡

食材:防己12克.桑枝30克,赤小豆肋克,意孩广60克,老母鸡1只

做法:将老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故人药袋,塞入鸡膛,故人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烂。食肉喝汤

功效:清热除湿,祛风止痛,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作用;赤小豆甘平,健脾利湿解毒;薏苡仁健脾渗湿,清热除痹;老母鸡可治病后、产后体弱身虚。此食疗适用于风湿热痹,症见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累及多个关节,得凉痛减的患者。

祛风湿的中药有哪些 独活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3-10g,煎汤,入丸散,浸酒。

常用配伍:

独活配防风,杜仲: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独活配羌活: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风痹,周身窜痛。

独活配白芷,川芎: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巅顶痛。

独活配羌活,松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注意: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故素体阴虚血燥或气血亏虚,以及无风寒湿邪者慎用,内风证忌用。

苍术功效与作用

苍术功效与作用

中药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北苍术的根茎,该药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中药里属于祛湿类药物。传统上多用于治疗湿阻中焦、风湿痹痛等病症,对脘腹胀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以下具体为大家介绍苍术的功效与作用。苍术性味归经: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苍术功效与作用

功效: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1、燥湿健脾:主治湿浊困脾证。

1)燥湿中焦,纳呆脘痞,呕恶苔腻。

2)脾虚湿盛,湿邪下注,妇女带下过多。

2 、祛风除湿:可治外感风湿症。

1)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2)外感湿温,发热胸闷,身痛苔腻。

3)风湿痹证,关节肿痛,痿软无力。

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驱风湿关节疼痛少发作

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都非常适合冬病夏治。这类疾病往往都是受了寒邪所致,三伏天正是阳气最旺,气血充盈,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的时候,选择这个时候做穴位敷贴,可以驱除体内的寒邪,同时兼顾扶正的穴位,鼓舞人体正气,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由于风湿病多为顽疾痼疾,单纯的只是在三伏天贴三次膏药可能效果不显著。如果采用强筋健骨、活血化瘀中药内服,同时辅以舒筋利节、祛风胜湿中药外薰,然后再给予牵引等理疗,就可达到标本兼治。

李主任提醒说,像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这类顽疾,冬病夏治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祛风湿强筋骨的中药有哪些

祛风湿强筋骨的中药有哪些?中医治疗风湿的时候强调去湿和保健养生,那么祛风湿强筋骨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祛风湿强筋骨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祛风湿强筋骨药多苦甘温,入肝肾经,苦燥,甘温补益,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常用于风湿日久累及肝肾所导致的腰膝酸软无力,疼痛等。祛风湿强筋骨药包括石楠叶、五加皮、千年健、雪莲花、鹿衔草、狗脊、桑寄生等。

1、石楠叶

石楠叶,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叶。气微,味微苦、涩。具有治疗祛风,通络,益肾。用于风温痹痛,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偏头痛等药效。

2、五加皮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3、千年健

千年健为天南星科千年健属的植物,药用部位是千年健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干。千年健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别名一包针、千颗针、千年见、丝棱线,气香,味辛、微苦。性辛,温。小毒。归入肝;肾;胃经。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功效。能治风湿痹痛、肢节酸育、筋骨痿软、跌打损伤、胃痛、痈疽疮肿等。

4、雪莲花

雪莲花,主要指菊科风毛菊属多肉植物,又名新疆雪莲、天山雪莲、高山雪莲。天山雪莲属珍贵的药用花卉植物,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酚类、糖类、鞣质等活性成分,具有除寒痰,壮阳补血,暖宫散瘀,治月经不调等功效。另外,天山雪莲对治疗肾虚腰痛,祛风湿,通经活血等症有明显效果。雪莲全草入药,在7月-8月初开花时采集,药效最好。

5、鹿衔草

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又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能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补肾强骨、止咳、止血。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6、狗脊

狗脊,中药名,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与萆薢、菟丝子同用,可用于腰痛;与杜仲、牛膝、熟地、鹿角胶等同用,可用于肝肾虚损,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等症;与益智仁、茯苓、杜仲等同用,可用于肾虚不固之尿频、遗尿。

7、桑寄生

桑寄生,别称桃树寄生,苦楝寄生等。嫩枝、叶密被褐色或红褐色星状毛,有时具散生叠生星状毛,小枝黑色,无毛,具散生皮孔。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

祛风湿中草药主要是指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通痹止痛、补益肝肾、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类中草药。

一枝蒿,别名蜈蚣草,性味辛 苦 微温,归心肝肺,功效是活血,祛风止痛,解毒,适应症有跌打损伤,痈肿,炎症,用量为1.5-4,孕妇忌服。八角枫根,别名白龙须,性味辛 温,归经心肝,功效为通络,散瘀止痛,适应症为风湿疼痛,心力衰竭,用量3-6,孕妇和小儿不宜服用。木瓜,性味酸温,归经肝肾,功效舒筋,祛风湿,平肝和胃,适应症为吐泻抽搐,脚气,腰痛,荨麻疹,用量5-12,忌铁、铅器皿。

石上柏,别名大叶菜,性味涩温,归经肝肺,功效为祛风散寒,止咳消炎,适应症为肝炎,风湿痛,鼻咽癌,风寒咳嗽,牙肉肿痛,用量15-30。川乌,别名川乌头,性味辛热,大毒,归经心脾,功效温经散寒,消肿止痛,适应症半身不遂,骨质增生,心腹冷痛,风湿痹痛,阴茎癌,用量1.5-5,孕妇忌服。

五加皮,别名刺五加,南五加皮,性味辛温,归经肝肾,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适应症阳痿,风湿痛,水肿,抽筋,疮毒,脚气,用量5-10。乌梢蛇,别名乌蛇,黑乌梢,性味甘咸平,归经肺脾,功效祛风湿,通经络,适应症风湿痹痛,关节结核,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疥癣,风疹,用量5-15,血虚生风者忌服;忌铁器。

相信大家对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也有了大体的了解,当然了能够起到祛风散寒的中药种类还有很多,不同的中药在对身体的调理及养护等方面起到的效果也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大家也需要提高养生保健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相关推荐

地枫皮的营养价值 祛风除湿

地枫皮性温,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风湿关节炎、四肢行动不便、劳伤腰痛等症。适量,研粉酒调敷,即可祛风除湿。

三分三的营养价值 祛风除湿

三分三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除湿的功效,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等症,用三分三适量,浸酒外敷患部。《云南中草药》:“麻醉止痛,除湿祛瘀。”

​对眼睛好处的中药你知道吗

1.甘菊 甘菊气味轻清,清热祛湿、退肝火、治头目肌表之疾。甘菊并非洋甘菊,花大而香者为甘菊,花小而黄者为黄菊,花小而气恶者为野菊。诸菊皆可入药,但不得用野菊,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2.桑叶 桑叶,霜后采摘最佳,对风热引起的目赤涩痛、眼睛昏花一定疗效。由于桑叶具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用鲜桑叶适量,隔水蒸煮消毒之后捣烂,每天敷涂粉刺处三十分钟,一定疗效,但是肌肤敏感者慎用。 3.宣木 此药多用于风湿腰膝酸痛者,能治脚气上攻、舒筋活络。 4.牛滕 牛滕滋补之功,如牛之力。能解毒泻火、逐瘀通络、引血下行

防风的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 用于风湿痹痛 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3. 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防风治破伤风,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九制豨莶草药酒

功效:祛风利湿,通利关节,补肾活血,和调血脉。 药材功效解析:豨莶草: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之功,为主药。 防己、海风藤、苍术、千年健、威灵仙、油松节、川牛膝、伸筋草、防 风、秦艽、独活、地枫皮、麻黄:祛风湿、通利筋骨,活血止痛。 杜仲、川断、熟地、桑寄生、狗脊、玉竹:补肝肾、壮筋骨。 当归、川芎、乳没、红花:和调血脉。 陈皮、白术:和胃、健脾、化湿。 茜草:活血通经。 木瓜:祛湿舒筋。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此酒是久痹屡弱证候配方的典范,祛风湿,利关节,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补元

中药降压药那种效果好 化湿利水类降压中药

泽泻能利水渗湿,泄热,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等症的药药。本品具明显的利尿,降压,降血脂作用,并能减轻动脉硬化,改善脑循环。 葛根可药食两用。功能祛风解肌,生津止渴,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症见头痛,项背拘急不舒以及心绞痛者。葛根所含总黄酮,葛根素等成分均降压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能改善脑循环,对心肌缺血反应保护作用。 汉防己祛风湿,镇痛,消炎,利水消肿功能。其降压效成分是汉防己甲素,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均能使血压明显降低,且具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本品的降压机制是直接

小驳骨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痛

小驳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除湿的作用,可治风湿骨痛。民间常用于产后发热或关节炎症。还散瘀的作用,并作外敷治疗跌打肿痛作祛瘀之用,可治血瘀经闭、产后腹痛之症。

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老鹳草苦燥辛散,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活血脉,止疼痛,故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泻痢、疮疹等症。凡风湿痹痛者,可与桂枝、当归、鸡血藤等同用,以增强活血通络止痛作用;若历节疼痛,痛处红肿,手脚屈伸不利,骨节渐大者,宜与寻骨风、防己、地龙、络石藤等配伍;以增清热除湿止痛之效。凡跌打伤损,闪挫扭伤,筋骨疼痛者,可用本品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与苏木、当归、红花等煎服,以增强活血消肿之功。

青风藤对人体何功效

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 等的藤茎,6-7月割取藤茎,除去细茎、 枝叶,晒干;或用水润透,切段,晒 干。青风藤性辛,味苦,归肝、脾经。 具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等。菝葜能治“腰背寒痛,风痹”。

祛风除湿的中药 木瓜酒祛风除湿

组成:木瓜25克,玉竹30克,栀子10克,五加皮,羌活,独活,川牛膝,桑寄生各15克,当归,陈皮,秦艽,川芎,红花,千年健各10克,白酒2000毫升,白糖200克。 制作:上述诸药粉碎成粗末,纱布袋装,扎口,白酒浸泡,14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与药酒混合,加白糖,搅拌融化,静置,过滤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活血。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四肢麻木,关节不利。 宜忌:孕妇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