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分级的判断标准
心功能分级的判断标准
①心脏功能Ⅰ级
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为心功能代偿期);
②心功能Ⅱ级(轻度)
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感觉舒适,但一般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Ⅰ。心力衰竭)
③心功能Ⅲ级(中度)
患心脏病,体力活动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仍感觉舒适,但一般轻度体力活动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心力衰竭)
火腿的分级标准
市场上销售的火腿有4种:南腿是产于金华地区的一种火腿,北腿产于江苏北部的如皋一带,云腿产于云南省宣威、榕峰一带,川腿指产于四川地区的火腿。其中金华火腿最为有名,并有蒋腿、茶腿、贡腿、竹叶熏腿之分。
根据火腿的重量、外观及气味等方面的状况,分为不同的等级。
特级火腿每只约重2.5~4千克,外观美观、整洁,表皮干整,爪细,腿心饱满,油头小,瘦肉多肥膘少。
一级火腿每只约重2~4.5千克,腿形完整、光滑干燥,油头较小,无裂缝、虫蛀、鼠咬等伤痕。
二级火腿每只约重2~5千克,皮稍厚,肥肉较一级多,肉偏咸,腿较粗,外形美观整齐。
三级火腿每只约重2~5千克,腿粗胖,肥肉较多,刀工略粗糙,稍有伤痕。
四级火腿每只约重1.5~5千克,腿粗胖,皮厚,腿的样式差,肉不包骨,有虫蛀而不严重。
肝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Ia:单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2、Ib: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 A。
3、Ⅱa: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 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左、右两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4、Ⅱb: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 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左、右两半肝,或多个肿瘤,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肿瘤情况不论,有门静脉分支、肝静脉或胆管癌栓和/或肝功能分级Child B。
5、Ⅲa:肿瘤情况不论,有门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之一;肝功能分级Child A或B。
6、Ⅲb:肿瘤情况不论,癌栓、转移情况不论;肝功能分级Child C。
以上是对肝癌的诊断标准的相关的介绍,想必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了吧,肝癌的给患者朋友有很大的伤害,出现了这种现象,大家一定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祝您早日康复!
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患上了抑郁症是比较伤脑筋的事情,抑郁症在现在的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但是抑郁症也分为轻度和中度和重度抑郁症,那么怎么来区分这几种抑郁症呢,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大家来谈谈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1.严重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其中严重时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这也是抑郁症的判断标准。
2.病程标准:很多情况向还可以按照患者的患病时间来推算。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经持续2周。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这就是抑郁症的判断标准。
3.严重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抑郁症的判断标准至少有下列几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以上一些就是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常见表现就是兴趣丧失,精力和运动都减退,有自卑感,有自杀念头,睡眠紊乱。有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就医,对症治疗,早日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乙型流感需要隔离吗 哪些流感患者不适合居家隔离
如伴有以下标准的1 条或 1 条以上,应住院治疗,不宜居家隔离:
1.妊娠中晚期妇女。
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心肌梗死的判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制定的标准,至少符合以下两项的,将被诊断为心肌梗死:
(1)典型心肌缺血症状(胸痛或胸闷不适);
(2)典型心电图变化;
(3)血清心肌酶升高(CK-MB)。
到了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对心机梗死(MI)联合进行了重新定义,急性、演变中或新近心肌梗死诊断条件具备下列任何条件之一:CD心肌生化标志的典型升高和逐渐下降(cTnT或cTnI)或较快增高和下降(CK-MB),至少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心肌缺血症状。
(2)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3)心电图示心肌缺血(ST段抬高或压低)。
(4)冠心动脉介入术(如冠状动脉成形术)。
谨防血管性认知障碍导致痴呆
临床测试VCIND 的脑梗死患者受试者纳入标准: ①年龄均<75 岁; ②缺血性脑卒中且头部MRI 显示有直径<2.0 cm 的深部病灶者; ③伴有认知功能下降( 主诉有认知功能减退症状或客观检查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证据) ;④根据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 ICD-10) 的诊断标准判断不能诊断为痴呆; ⑤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23 分; ⑥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检查。排除标准: ①Hachinski 缺血计分表<7 分; ②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8 分; ③耳聋、失语、严重抑郁焦虑等不能配合完成相关神经心理学评估者。既往史( 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临床特征( 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 、影像学特征[脑白质稀疏( LA) 、梗死部位及数量等],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评价认知功能,同时对患者进行Hachinski 评分、HAMD评分及ADL 评分。
每半年对患者进行一次神经心理评估,除给予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治疗措施外,要求患者在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并通知随访医师,判断是否发生痴呆。依据ICD-10 VD 的诊断标准,结局事件定义为临床确诊为VD,进展时间定义为从患者确诊为VCIND 到发生VD 这段时间,对尚未进展的病例则用末次随访时间与确诊时间的间隔作为截尾数据处理。随访前影像学改变提供的在梗死部位及数量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
影像学特征将大脑分为额区、颞区、基底节区( 壳核、尾状核、苍白球) 、顶枕区、丘脑、幕下区共6 个区域,分别记录各部位的梗死病灶数目。LA 判断的标准为在T2 加权像下存在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的高信号或其他位置皮层下白质不对称的高信号,参考2001 年Wahlund 等提出的分级方法,将左右半球各分成顶枕区、额区、颞区共6 个区域进行分区评分,每一部位的评分等级为0 ~3 分: 0分无病变( 包括脑室周围对称的界限清楚的“帽”或“带”) ; 1 分局灶病变; 2 分轻度融合性病变; 3 分弥漫性病变累及整个区域,伴有或不伴U 纤维受累,然后计算6 个部位的总和作为白质疏松的总分。
黑木耳分级标准
1、黑木耳分级标准:
甲级(春耳):春耳以小暑前采收者为主,面青色,底灰白,有光泽,朵大肉厚,膨胀率大;肉层坚韧,有弹性,无泥沙虫蛀,无卷耳、拳耳(由于成熟过度,久晒不干,粘在一起的)。
乙级(伏耳):伏耳(小暑到立秋前采收者为主),表面青色,底灰褐色,朵形完整,无泥沙虫蛀。
丙级(秋耳):秋耳(以立秋以后采收者为主),色泽暗褐,朵形不一,有部分碎耳、鼠耳(小木耳),无泥沙虫蛀。
丁级:不符合上述规格,不成朵或碎片占多数,但仍新鲜可食者。
2、黑木耳收购标准:
一级:色泽纯黑,朵大而均匀,足干,体轻质细,无碎屑杂物,无小耳,无僵块,无霉烂。
二级:色泽黑,朵略小,足干,体轻质细,无僵块,无霉烂,有少许黄瓢,耳根棒皮及灰屑不超过3%。
三级:色泽黑而稍带灰白(或褐灰色),朵大而碎,肉薄体重,无霉烂,耳根棒皮和灰屑杂质不超过。
心功能分级的判断标准
①心脏功能Ⅰ级
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为心功能代偿期);
②心功能Ⅱ级(轻度)
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感觉舒适,但一般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Ⅰ。心力衰竭)
③心功能Ⅲ级(中度)
患心脏病,体力活动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仍感觉舒适,但一般轻度体力活动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心力衰竭)
④心功能Ⅳ级(重度)
患有心脏病,体力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仍可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或心绞痛,即呼吸困难和疲乏,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即轻微活动能使呼吸困难和疲乏加重(Ⅲ。心力衰竭)。
胎盘功能分级 0级胎盘
超声显示,绒毛板呈一条光亮直线,实质为均匀一致细颗粒,回声较为衰减,见不到基底层。O级胎盘出现在孕28周以前。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生长发育迟缓呢
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迟缓呢,分两个方面:
一个是我们的家长自己的一个判断,还有一个是医生的判断。
作为爸爸妈妈来讲,主要是根据孩子在他同龄的孩子当中的一个排位情况。即:如果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他在班级里面是倒数第一名的,或者是在同一个年级里面,已经是倒数的三到五名的,那么可能我的孩子就会出现一个生长迟缓了。
如果还有一些家长如果是比较细心的,会每一年帮孩子量身高量体重,那么我可以建议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去翻一下孩子的生长记录,如果是发现这个孩子每一年的生长速度非常慢,所谓的慢,在医学上来讲就是不超过4-5公分,那就提示我们的孩子可能出现了一个生长迟缓了。
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年暑假的时候量过孩子是110cm,但去年暑假时已经有108cm了,说明这一年孩子的生长是出了问题的。当然,不同的年龄会有一个不同的判断标准,我刚才讲的4-5公分是儿童期的标准,如果孩子只有1岁到2岁,那么要求他的身高是一年要增长7-10公分的;如果孩子是在青春期,一年的生长速度也要8-10公分。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生长速度,就说明孩子的生长有障碍或者发生生长迟缓。这时就建议你到医院找医生,医生会按按标准曲线来判断。
如果这个孩子低于,我们叫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负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这是非常绕口的一个医学名词,那么我们也可以告诉家长,你的孩子可能出现了生长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