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去医院检查什么 眼底检查
高血压去医院检查什么 眼底检查
检查眼底血管病变能部分反映全身血管的情况,是全身唯一能直接观察动脉血管状态的窗口,一旦眼底小动脉有了硬化,则说明全身动脉的硬化情况,对于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老年人体检前要注意些什么
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
检测骨密度。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前列腺检查。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病变,中年男士尤其要注意。
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妊高症应该注意哪些
1、注意病史及自觉症状: 对于怀孕前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的人,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头晕、头痛及水肿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定期测量血压,并与妊娠前血压相比较,如血压升高,需休息1小时后再测。
3、是否有水肿。如果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甚至超过大腿的水平,应警惕妊高症的可能。
4、尿液检查是否发现蛋白质含量异常的情况。
5、查血:内容包括血液黏度的变化、血液中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等指标,用于判断有无并发症出现。
6、还要检查眼睛,想不到吧?其实很多听起来和眼睛毫无关系的病都要检查眼睛。因为眼底微小血管的变化是妊高症严重程度的标志。
7、心电图检查:看看是否损害到了心脏。
老人养生保健不忘体检
中老年人体检的必选项目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老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六、前列腺检查人到中老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高血压分为三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去医院检查什么 动脉功能检查
是看全身的大、中动脉有没有狭窄和闭塞,因狭窄的部位不同,而表现为血压的异常,如上肢血压比下肢血压高,左右两侧血压相差过大。
人到中年必须要做的六项检查
1、血脂
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2、血压
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3、前列腺
检查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4、防癌
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占第1位。
5、甲胎蛋白
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6、眼底
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老年人体检一定要体检的9大项目
1、心脑血管检查
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年纪很大,没办法跑活动平板者,建议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
2、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
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老人体检项目,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
3、查眼底
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4、查血糖和血脂
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步入中老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
5、甲胎蛋白检测
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6、检测骨密度
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
7、妇科检查或前列腺检查
老年女性即使已绝经,也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应增加妇科检查及宫颈涂片检测。人到中老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8、胃肠镜检查
5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应把其列入体检“补充清单”。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还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9、防癌检查
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中年人应该检查什么项目
一、血压测量
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
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
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
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六、前列腺检查
人到中老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