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用什么绳子 盐水煮粽叶
包粽子用什么绳子 盐水煮粽叶
在包粽子前要将粽叶清洗干净,并且用盐水煮10分钟,这样不仅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粽叶的韧性,韧性较好的粽叶不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出现韧性极限从而导致粽叶破裂的情况。从而能减少粽子因粽叶破裂而出现的漏米现象。
生米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冷水为什么不能煮粽子
这可能是一种误传,事实上粽子用热水或者冷水煮都可以的。
而且冷水不仅可以煮粽子,煮出来的粽子还会格外的香糯,粽子的外面是用一层粽叶包裹起来的,冷水煮粽子的时候,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面,煮出来的粽子反而还会比热水煮的更香,而且煮出来的粽子成熟度一致,不会出现粽心夹生的情况。
同时注意,在用冷水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的水量,水量不可以太多,也不可以太少,要刚好没过粽子即可。且在煮粽子期间,如果发现锅内的水被蒸发掉很多的话,一定要注意适时的补充热水。
干粽叶包粽子容易裂怎么办
1、在用开水煮粽叶的时候可以加入一点碱一起煮,将粽叶放入冷水中,加入冷水、碱,慢慢煮开后煮约3分钟,这样能够使粽子的纤维在热水中慢慢舒展开,能够增加柔韧性,使包粽子的时候不容易裂。
2、在包粽子的时候,剩余还未使用到的粽叶组要用清水泡着,再随用随拿,不然粽叶容易变得干燥易裂。
3、在装馅料的时候要注意,馅料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多。太少的话容易使粽叶的折角不圆滑容易裂开,过多的话也会使粽叶胀开。
4、用绳子系粽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力度,不能系得太紧以免粽叶开裂,也不可系得太松以免糯米漏出。
包粽子的叶子要煮吗
需要。
在包粽子之前是需要将粽叶清洗干净并用沸水煮一遍的,且在煮粽叶的时候最好能加入适量的食用盐以及碱水。食用盐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还能进一步的增强粽叶的韧性从而使它不会因为弯曲、折叠而破裂。而加入碱水一起煮能让粽叶保持翠绿色,这样包好的粽子颜色更好看,一般将粽叶煮10分钟左右即可。
蜜枣粽子的做法步骤
蜜枣粽子做法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
包粽子的叶子,也有南北差异之处,大多是根据当地的植物就地取材。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一般来说,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叶子就是箬竹叶,也叫棕叶,是植物箬竹的叶子,北方则是用芦苇的叶子多一些。
粽叶怎么处理?
许多新手们都不知道包粽子之前,粽叶也经过一番处理,处理粽叶的过程也是很关键的,会影响到粽子的口感和香味。
方法一:
1、把新鲜粽叶洗净,表面沾水,不要擦干。
2、找个大点的袋子,把粽叶都盘起来,围成圆圈的样子,粽叶有韧性,不要用大力,免得把筋折断了。
3、扎紧袋子,然后把放有粽叶的袋子放进冰箱储藏室,注意一定要是冷冻的那个。
4、隔夜把袋子拿出来,把粽叶拿出来,放在盆里自动解化。
5、水化了就行,这种方法不用费时煮粽叶,也能使粽叶有韧性柔软,而且粽叶的清香味比煮的要好的多,煮出的粽子更好吃。
方法二:
1、将粽叶的叶柄剪掉,用容器泡水过夜。新鲜粽叶则不需泡过夜。
2、用清水将粽叶的正反两面清洗一下,可以用手擦,或用刷子清洗,但力度要适中,以免损坏。
3、往锅里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
4、将粽叶放入开水中,煮烫3分钟。如果粽叶多,可以在煮时用筷子适当翻动一下,尽可能让每张粽叶都浸泡到。
5、将粽叶捞出,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放入淘米篮中沥干水分就行了。
粽叶比较脆弱,怕控制不到的时候,可以先用水洗一下,注意力度,再用开水烫,烫完之后剪掉粽叶头,边剪边洗边整理,过程一定要小心,不然粽叶破了,包粽子就不方便了。
如何让粽子不粘粽叶 粽子为什么会煮散
包粽子时粽叶需要进行多次折叠,如果韧性不好,容易出现温度升高,粽叶破裂的现象,从而导致粽子煮散,要挑柔韧性好弯折的粽叶包粽子为好。
在包粽子时,糯米不能放满杯,否则煮的时候容易出现缝隙撑开粽叶,导致粽子松散的情况,建议7分满就好。
粽子在焖煮的过程中,里面的糯米和食材会逐渐膨胀,如果绑得太紧,可能会爆裂,而绑的过松,水分大量进入粽子,粽叶和米泡发严重,则容易煮散粽子,建议尽量好粽子,做到甩扔不掉为宜,如一根带子或者棕树叶绑不好,可以使用两根以上或者其他的带子绑。
热水煮的话,烧开的水容易把粽子煮散开,主要是粽子煮的时候会膨胀,又加上一锅的粽子来回的摩擦,特别容易散开,正确做法是冷水下锅煮粽子,这样水温慢慢升高,粽子受热均匀,而且粽叶里面的香味也会逐渐渗透到糯米里面,做出来的粽子会特别香糯好吃。
新鲜粽叶怎么处理后包粽子
新鲜粽叶可以浸泡几个小时后再包粽子。
新鲜粽叶会散发一股清香味,煮粽子的清香味道正来源于此,一般新鲜粽叶买回家后,不直接包粽子,首先要洗干净,然后在冷水里浸泡8个小时左右,这样做粽叶会变软,也不容易裂开,会更好包粽子一些。
蜜枣粽子做法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粽子怎样不漏米的方法,粽子漏米能煮吗 绑好绳子
包粽子的最后一步是绑绳子,绳子不宜绑的过紧,因为粽子在焖煮的过程中,里面的糯米和食材会相对的膨胀一些,如果绑得太紧,可能会爆裂。但同时也不能太松,不然在煮粽子的时候水分会大量进入粽子内,使得粽叶和米泡发严重从而漏米。
煮粽子用冷水还是热水
建议用冷水煮。
其实煮粽子用冷水还是热水都是可以的,但更建议用冷水煮粽子,主要是而制作粽子的糯米都是用水泡过的,粽子是有些软的,如果用热水煮可能会使粽子外部的糯米遇热膨胀导致炸开。
而用冷水煮粽子的话,能够让粽叶的香味更加完整地析出,糯米也能更加完全地吸收水分,煮出来的粽子口感不仅味道清香,口感也会更加软糯。
包粽子的米泡多久才好 怎样包粽子
材料:糯米900克、去皮绿豆700克、五花肉400克、带皮花生300克、虾米2把、香菇8朵、咸蛋黄6-8个、酱油、糖、盐、五香粉、料酒适量、粽叶、棕绳适量。
做法:
绿豆要提早一天泡好;五花肉切小块,用盐、糖、五香粉、酱油、料酒提早一天腌好;糯米提早5,6个小时泡好后,滤掉水,用一点点生油和盐拌匀,放一旁;粽叶煮一下,然后抹干;香菇去蒂,切条。
然后按顺序,铺一片粽叶在桌子上,先放一层糯米在中间,然后放一层绿豆,接着把五花肉、虾米、咸蛋黄、香菇、花生放在绿豆上面。接着再铺一层绿豆、一层糯米。
如果粽叶够大,可以用一片粽叶把粽子包起来,先把两面折起来,成条状,然后再上下对折,把粽子包起来。手上稍微用点力,把粽子压紧,然后用绳子捆好。
烧一大锅水,水开的时候,放粽子下去,大火煮1-1.5小时,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怎样包粽子又软又糯
提前浸泡糯米要在包粽子前将糯米浸泡4小时左右,这样糯米可以吸收水分变得更饱满,也会变得更有黏性,包出来的粽子成品也会更加软糯。
提前煮粽叶包粽子之前可以先将粽叶煮个10分钟,经过了水煮之后的粽叶味道会更加的清香,而且还更加的柔软,这样包粽子时粽叶也不会容易折断,包出来的粽子也更好。
米不要加太满糯米在煮熟之后体积会变膨胀,所以在包粽子时一定不能将糯米放的太满,否则粽子很容易在煮的过程中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