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快乐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快乐是指健康,经济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还有用,有信仰,感到满足。
有研究指出,人们在玩笑和娱乐中也有快乐感,朋友的聚会或家人的团聚可以得到快乐以调剂生活。其实真正的快乐是在人从事有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取得成绩增强了信心,获得了自我满足时产生的。
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1、经济来源有保障
中国有句俗语,养儿防老,儿子曾经是中国老一辈养老的唯一依靠。如今社会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有了另外的保障,那就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可以为老人的老年生活提供经济来源,经济独立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自由、更快乐。养老保险可以帮助减轻子女的负担,让老年人不再是子女的拖累,老年人可以挺直腰板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如果自己有闲钱,就看美景、享美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弥补年轻时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2、教养子孙
退休后在家带孙子孙女是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状态,回归家庭也因此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这样既可以解决子女上班孙辈没有人带的问题,还可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都说抱孙不抱子,老年人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担负起教养孙辈的重任,为子女分忧解难。这样子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欢乐,维持幸福的家庭环境。
3、发展才能和培养兴趣
老年人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帮组老年人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享受生活的乐趣。比如钓鱼、书法、种花、跳舞、唱歌等等,只要是老年人感兴趣的,都可以尝试一下。根据个人的特点,老年人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创造条件,开辟工作的新天地。有烦恼的人对事情往往没有兴趣,但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做喜欢做的事情,提高技能,使自己胜任社会工作,从而体验快乐。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4、参加志愿者活动
许多老年人退休在家后无所事事,容易胡思乱想,其实老年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不仅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发挥了余热。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示,无私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比不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力行,平时喜好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流,都可以义务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其他志愿者活动。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
5、再返岗位
“活到老,干到老”是不少刚退休老人的选择,他们有的因为经验、资历深厚,被挽留在原领域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接着找个事干,这些都值得鼓励。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不过,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
6、学习新知识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人退休后,并未离开社会。为了跟上时代,继续学习是很多求知型老人的选择。老人退休后应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一方面,学习能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一方面,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跟上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新东西能帮老人加强人际交往,满足了爱好,挖掘了潜力,也增强了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7、旅游享受生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退休后,时间宽松了,正是实现旅游梦想的好时候。和老伴一起出游,畅游世界名胜、品尝各式佳肴,这样的生活是大部分人退休后的美好设想。如果老人爱好游山玩水,且拥有比较健康的身体,家里经济条件也相对宽裕,旅游生活不失为一种选择。老两口儿坐下来,每人写出自己想去的地方,之后把两人的愿望放在一起,看看有哪些地方是都想去的,拟定先后顺序和时间,一步步实现旅游梦想。旅途中相互支持、鼓励,既增进感情,也让人生阅历进一步丰富。
了解了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小编提醒您,老年人要想过好晚年生活,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老年人要坚持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才能安享晚年。
3招让空巢老人过好每天
自找乐趣
人,一般可以承受生活的重担、生活的灾难,却不易承受生活的“闲”。闲着无事做,会使人产生失落感、抑郁感,诱发心理上的种种弊端。因此,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喜爱,自找乐趣。可以垂钓找乐,也可以弈棋取乐,书画、琴艺更是老年人常找乐趣的“好伙伴”。此外,还可以从养鱼种花、野外散步、练太极拳等去寻找乐趣,求得生活充实,心情愉悦,幸福长寿。
广交朋友
广交朋友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良药。常言道:“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长留。”与年轻人交友,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重新活跃起来,心理年龄减少,做到人老心不老,恢复青春和活力。与同龄人长期交往,坐谈聊天,更是人生一大乐事。老年人的孤独感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愉悦之情。
调整心态
老人最重要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现代社会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大都到外地求学、就业。在农村,即便子女众多,也纷纷外出打工,客观上造成了老人“空巢”。老年人要正视这一社会现实,敞开心扉去接纳它、适应它。“心”是自己的,只有实现了自我安慰,保持健康的心态,才能活得开朗、潇洒、豁达。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快乐就会时刻与你相伴同行
老人过性生活的原则
1、老年人过性生活原则之一
1.1、老年人虽然在性爱中也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快感,但是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性快感没有得到,反而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了。所以在做爱过程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多运用科学的性爱技巧。
1.2、心血管疾病的信号灯。性爱能增进血液循环,对心血管、肌肉、骨骼等系统和皮肤粘膜都大有裨益。但随着身体机能衰退,老年人的性爱与中青年人相比会有所不同。
1.3、老年人性爱动作过快,可能会出现体力不支,造成性生活“浅尝辄止”,甚至诱发眩晕、心慌等。其次,老年人的性欲主要是接触欲。因而性爱应以爱抚为主,更要强调缓慢而充分的前戏,而不是尽快“入戏”。
老年人过性生活
老年人的性生活总水平有一个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超过最高限度就是纵欲,低于最低限度则会造成性压抑,引起身体不适和心理上的苦恼与损害,同样也不利于健康。但这两个限度的个体差异很大,即使就某一对老年夫妇来讲,通常也有很大的变化空间。例如,一对老年夫妻平常每月过一次性生活,那么某个月内他们过了三次性生活,就不能算是纵欲,也不会伤身。同样,如果一个半月或两个月才过一次性生活,也不见得就是性能力严重的衰退。即使同一对老年夫妻,也会因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差异、时机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平常的性生活频率。
现代性医学认为,在承认和注意性能力逐渐下降的同时,判断老年人性生活的正常频率的标准,应该说与中青年的标准是基本一样的。因此,老年人与中青年一样,过性生活的次数主要根据三条准则:
1、性欲是自然激起的,而且强烈到愿意性交的程度。任何勉强的性交或应付式的性交都是过度;
2、性交的全过程是自然完成的,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只要没有出现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舒适就都属于正常;
3、性交后,不影响睡眠及次日的精神状态,就属于正常范围。因此,老年人不要盲目地与别人比较,似乎比别人多一些就一定不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如果还有疑问,应该求助于性心理门诊医生。
老年人该如何过好性生活
老年人如何解决性欲难题?
老年人应该如何处理好性欲减退比性功能衰退程度浅而出现欲而不能的难题呢?
应该看到,老年人之间和年轻人之间的婚姻关系一样,都是基于情爱和性欲两个方面,只是比重不同而已。由于老年人性欲随着性功能减退,因此情爱应当变得更浓些。从大多数人的情况来看,晚年生活充满乐趣的伴侣,情爱尤为细腻、深重,具体表现在生活上能互相照顾、感情能互相体贴、心理上能互相慰籍。人到老年要多参加晚年文体生活(如:钓鱼、春游、游泳、下棋、打扑克、学跳舞等),这不仅对身心有所裨益,且增进了协作,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晚年情爱生活中的内容,能弥补因性功能减退所引起的不足。
有这类情况的人,还应特别注意延长性行为的间隔时间,不要随心所欲,因为老年人在进行每次如意的性活动之前都需要神经、心血管、肌肉系统得到良好的恢复,性行为本身是需要一定体力和耐力的。因此说,越是克制、越是注意间隔期的休息和营养,将越会使您的性生活更加满意。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也是对这个问题一个佐证。相反,若是纵欲伤肾倒会影响性功能。在这里所要着重指出的是,凡患有脑外伤、糖尿病、高血压、粥样动脉硬化等病的老年人性活动不能过频、过激、尤其康复后的中风老人更不宜,否则很可能将诱发再度中风;特别是要戒除饮酒后纵欲的性生活方式,有的人以为这样能扶弱、助兴,其实笑话不能持久如意,倒会损身折寿。
其实,对于这种性功能伴随全身机能衰退的老人生理现象,用不着“特效药物”,实际上也没有“特效药物”。诚然,对于老人(尤其是是阳气偏弱者)用些辅助治疗方法也未尝不可,例如:艾灸命门、肾腧、丹田等穴位;用热水洗足时按摩太溪、涌泉等穴;用服八味肾气丸等汤药;练功等。
值得一提是,“关夜偶能勃起,与尿胀有关”,是因排尿能反射性地刺激提睾肌,这种勃起为一种被动反应,而并非随意反应,往往尿后即软,故不能以此说明性功能良好。若经常性的夜尿次数多而量少,则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患有心功能不全或肾动脉硬化,前列腺肥大、慢性肾盂肾炎等疾患,以便尽早治疗。
老人过性生活有哪些窍门
据调查显示,对性生活有兴趣的老人,60岁中有70%,60~80岁有50%,80岁以上的有10%。可见老年人仍然向往美好的性生活。那么,老年人过性生活有哪些窍门?
1、降低期望
人到老年,全面的生理衰退导致性敏感区敏感性降低,引起性兴奋所需要的感觉刺激强度也会增高,导致老年人性反应速度减慢、强度降低。只有勇敢面对这种转变,并主动按照老年人的特点和规律从事夫妻性活动,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坚持不断
老年人的性生活频度和时间需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情趣决定。可每月维持1~2次性生活,或者至少每两个月维持1次性生活。持之以恒很重要,否则“性情绪”和“性兴趣”也会随之逸去。
3、不拘形式
老年男性射精力量大大减弱,精液量会减少,这是正常的;且性行为中不一定要射精。另外,老年人性生活不一定要有性高潮:也不一定非要夫妻一起来完成,“自慰”亦可:性生活也不一定要在卧房、床上进行。
4、内容多样
性爱的表现形式绝对不仅仅是性交,有些老年人更愿意满足思想上的媾和。爱抚和依恋在性生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也是点燃激情和维持婚姻的重要方式。幻想、调情、幽默、调侃、挑逗,温柔的凝视等多种形式的感受和情感表现都可以密切夫妻感情。外在的相互吸引、心理上的相互依存、感情上的相互补充都是爱的表达,是性生活的重要部分。
5、求医干预
随着年龄的增大,夫妻双方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改变,增加了性生活的难度。老年男性多数身体功能趋于衰退,雄激素水平进行性下降,从而可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老年女性也会因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使阴道干涩。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医疗干预。
不过,改善性能力时,无论使用何种药物,都应该得到专科医生的指导,并遵循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尤其要注意防止药物的副作用。
老年人该如何过好性生活
进入老年后,老年夫妻的性欲、性交频度均不如年轻时了。但是,相当多的老年人性欲和性兴趣依然强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老年人压抑自己的性需求,以致于危害身体。那么,该如何老年人的性欲难题呢?老年人又该如何过性生活呢?
老年人如何解决性欲难题?
老年人应该如何处理好性欲减退比性功能衰退程度浅而出现欲而不能的难题呢?
应该看到,老年人之间和年轻人之间的婚姻关系一样,都是基于情爱和性欲两个方面,只是比重不同而已。由于老年人性欲随着性功能减退,因此情爱应当变得更浓些。从大多数人的情况来看,晚年生活充满乐趣的伴侣,情爱尤为细腻、深重,具体表现在生活上能互相照顾、感情能互相体贴、心理上能互相慰籍。人到老年要多参加晚年文体生活(如:钓鱼、春游、游泳、下棋、打扑克、学跳舞等),这不仅对身心有所裨益,且增进了协作,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晚年情爱生活中的内容,能弥补因性功能减退所引起的不足。
有这类情况的人,还应特别注意延长性行为的间隔时间,不要随心所欲,因为老年人在进行每次如意的性活动之前都需要神经、心血管、肌肉系统得到良好的恢复,性行为本身是需要一定体力和耐力的。因此说,越是克制、越是注意间隔期的休息和营养,将越会使您的性生活更加满意。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也是对这个问题一个佐证。相反,若是纵欲伤肾倒会影响性功能。在这里所要着重指出的是,凡患有脑外伤、糖尿病、高血压、粥样动脉硬化等病的老年人性活动不能过频、过激、尤其康复后的中风老人更不宜,否则很可能将诱发再度中风;特别是要戒除饮酒后纵欲的性生活方式,有的人以为这样能扶弱、助兴,其实笑话不能持久如意,倒会损身折寿。
老年人如何过好性生活
1.1、选择适合性爱的时间
从时间上说,青壮年时期的性生活,一般都在晚间上床后进行,而这个时间对老年人来说就不一定合适了。老年人容易疲惫,所以,老年人的房事宜放在睡了一觉之后,或者是在早上起床之前进行。
1.2、性生活次数
从次数上来说,应以男性身体承受能力为准。可参照此数,60~65岁者,以2~3周1次为宜;65~70岁者,以4~6周1次为妥。身体好的,可以根据性欲要求,适当缩短时间和增加次数。总之以事后能获得性满足、身体不感到疲惫或不适为准。
1.3、性爱强度
人老了,动作不宜快、不宜猛,应和风细雨、柔和缓慢;时间不要长。
1.4、性爱姿势
以侧位为好,可以节省体力,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或伸展;起身不可太忽然;头部不适或有眩晕、头痛时,应停止性爱,躺下休息,喝点茶水。
老年人该如何过好性生活
1、循序渐进,满足接触欲
老年人体力有限,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性爱,应以前戏为主,实质性的性爱则宜浅尝辄止。互相抚摸带来的接触欲得到的满足,往往比实质性爱更加来的激情。
2、自然性起,控制好性次数
与年轻人比较,老年人的性爱更应适时。对于具体的性爱次数,当然是以自然性起为准。不要影响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就是比较正常的了。
3、侧卧体位,省力又健康
老年人体力远不如年轻时代,骨骼密度和机体的协调能力等都不大如前。因而,应采取最省力的侧卧性爱体位。此体位,双方身体中心和支撑点都卧于床第,有利于安全性爱。同时,此体位也是性器接触比较完全、比较刺激的最佳体位。
4、绵延情话,享心理性爱
调情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心理上的性兴奋和满足感,往往是老年人更加渴望的。一句“我爱你”,摆脱掉年轻时轻狂,此时更是让人期待。一句“你依然那么漂亮”,此时唤起的两腮绯红,让人怀想往昔。
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1、经济来源有保障
中国有句俗语,养儿防老,儿子曾经是中国老一辈养老的唯一依靠。如今社会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有了另外的保障,那就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可以为老人的老年生活提供经济来源,经济独立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自由、更快乐。养老保险可以帮助减轻子女的负担,让老年人不再是子女的拖累,老年人可以挺直腰板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如果自己有闲钱,就看美景、享美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弥补年轻时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2、教养子孙
退休后在家带孙子孙女是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状态,回归家庭也因此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这样既可以解决子女上班孙辈没有人带的问题,还可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都说抱孙不抱子,老年人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担负起教养孙辈的重任,为子女分忧解难。这样子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欢乐,维持幸福的家庭环境。
人过四十需防阴气不足
人过四十防阴气不足
中医专家指出:人过四十,就如从夏入秋,气血阴阳开始趋向内敛,因而很容易出现肝肾阴虚的问题。这是因为,身体的衰老会带来人体机能的衰退,同样也会导致精血的衰落。比如,老人走路的时候,走着走着会气喘,这就是精血亏的表现。从人体的自然规律来说,在你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过了40岁,阴虚就会不请自来,这是人生的必然历程。
但毕竟阴虚不是病,只是一种功能衰退,保养好的人,阴虚来得可能慢些,过了50岁才出现:保养不好,生活不规律的人,则有提前的可能,没准二三十岁就出现了阴虚。而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引起重视,极有可能造成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多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