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心脏病有效吗
艾灸对心脏病有效吗
艾灸对心脏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坚持艾灸能有效疏通血管,通经活络,使血管扩张,可以把血管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使血流畅通,从而改善心脏不适现象。艾灸调理心脏疾病,可以坚持艾灸以下七个穴位。
痛风按什么穴位
1、痛风的中医按摩方法
1.1、可先轻柔昆仑穴,10分钟后移到膻中穴,同上再按内关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结束时可以对胆经进行按揉。
1.2、可先找到小腿脾经进行按摩,结合肾经的复溜穴一同按摩,来减轻肝脏的负担,然后达到补肝的目的。
1.3、通过对太冲穴的按摩,从太冲揉到行间穴让体内的一些难以排泄的尿酸物质及废物得以排泄。
痛风按什么穴位
2、痛风按摩的注意事项
注意当痛风发作时,按摩的同时用热水泡脚,可以令痹症得到减轻。
作用:通过长时间这种按摩,令那些长时间堆积于关节处的钠盐得到溶解,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令心、肺、肾脏功能恢复,然后达到控制尿酸、消除钠盐堆积、减轻痛风疼痛的目的。
中医穴位按摩用于别的疾病治疗较为常见,而用于痛风只能当作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是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它的治疗效果一点也不比药物的效果差。
3、痛风的中医艾灸方法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痛风按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痛风属于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另外,艾灸能够令气血和顺,令人体机能得以恢复,在日常防病保养方面有显着效果。如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之气血得以充养,使人形体康健;灸关元、气海可助藏精蓄血,使人阳气足,精血充,邪气难犯,达到养生保健之功。
艾灸对心脏病有效吗
艾灸对心脏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坚持艾灸能有效疏通血管,通经活络,使血管扩张,可以把血管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使血流畅通,从而改善心脏不适现象。心脏病可以艾灸以下穴位调理。
少冲穴为手少阴心经的井穴,有关心脏,神经的病症都可以通过少阴穴治疗。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醒神开窍,清热息风的功效,常被用作心脏病的急救穴,也是心脏保养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心痛,胸肋痛,热病,昏迷等病症。
定位: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伸小指,沿指甲底部与指桡侧引线,其交汇处即是。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也是心脏的保健要穴,艾灸该穴位能宁心安神,理气镇痛,和胃降逆,适宜于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头痛,手臂疼痛,恶心想吐,痛经,呃逆等症状,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坚持艾灸内关穴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前臂微屈握拳,从腕横纹向上量取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即是。
艾灸治疗内分泌失调具体做法
女人一旦内分泌失调就会容颜失色,身体多病,脾气暴躁,就像一朵即将凋谢的花。内分泌失调对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针对内分泌失调的治疗,大部分人都还是信赖中医的。那么这里小编为您分享关于艾灸治疗内分泌失调的具体做法。
取穴:
中脘、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加隐白
具体做法
腹部穴位,可以做移动艾灸,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艾灸,多眼艾灸盒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插一根艾条,也可以插两根艾条或者三根或四根,用多眼艾灸盒用起来比较随心所欲,如果没有那么多眼,那么我们想多插几根艾条,就不是很方便了。所以腰腹部还是提倡用多眼艾灸盒比较够热度,也够力度。那么腰腹部在艾灸的时候,也要循序渐进的,不要一开始就插四根艾条,应该是逐渐适应温度使自己的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开始的时间在20-30分钟,单独的足三里和三阴交在10分钟,逐渐适应,逐渐延长艾灸时间。
开始做艾灸,头10天可以连续做,10天算是一个疗程,如果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在继续艾灸,如果已经有了很好的疗效,那么,就可以隔日艾灸,效果非常好的,也可以一周艾灸2-3次。
适用人群
艾灸分为治疗期、巩固期和保健期。在治疗期内,一定要坚持每天治疗,这个时期视病情而定,有的人治疗期限很长,久久看不到疗效,而有的人治疗期限很短,10几天,就会看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的人,有两种:
一是对于艾灸敏感,对于经络敏感,自己的疾病也许还没有入经,在我们肌肤表层比较好调理,最主要这样的人属于艾灸适应的人。
二是对于艾灸不敏感的人,这种人往往艾灸了三两个月还没有看到疗效,那么,也是有几种可能,可能是自己疾病已久,病邪已经入经入脏腑,这样的人需要把疾病逐渐引到体表,这个有几个层次,由脏腑引到经,在由经引到络,这样的人,单纯艾灸还不会看到明显的效果,还要加上针灸。拔罐、刮痧甚至放血疗法,补泄结合,才可能逐渐把病邪驱除体外,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坚持的。
如果疾病大好了,那么就到了巩固期,这时可以隔天艾灸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了,就可以一周1-2次,这时期就是保健灸了。
通过艾灸来治疗内分泌失调是中医界比较推荐的方法,如果自己不懂不要盲目尝试,可以找当地的中医为您艾灸。保持舒畅的心情,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规律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内分泌失调一定会慢慢得到均衡的。
冬天可以进行艾灸吗
冬季很多女性开始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血液是由心脏发出,携带氧气到全身各部位,糖经过氧化后,才能产生热能,手脚才会温暖,因此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手脚冰冷的情形,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导致手脚容易冰冷、麻木,这属于气血的毛病。那么冬天可以进行艾灸吗?
用艾灸治疗效果很好,艾灸使经络中的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强对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营养,补充人体阳气,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抗病的目的。在我国许多古医藉中都有记载。“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保命之法,灸之第一,丹药第二。”足以说明灸法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冬季可以艾灸,只是冬季艾灸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寒冬季皮肤干燥,所以在针灸前一点要用温水洗脸,裸露在外部的皮肤不要直接针灸以免出现疤痕冻伤,影响美观。
2、皮肤敏感并且较薄的地方不要针灸,冬天室内温度低,如果在心脏,眼皮,脸蛋等皮肤本身就薄的地方直接针灸,那造成冷热交替,会伤害到皮肤。
3、建议在冬天使用无烟艾灸条,无烟艾灸条的燃烧度比较小,这样在冬天就不易在艾灸时造成局部烫伤。
4、艾灸时比较耗费体力的时期,如果在疲惫时期或者醉酒或者大病过后千万不要艾灸,这样会造成精力下降,影响体质。
5、体质差或者老年人尽量不要艾灸,或者患有感染病,女子经期,切记不要进行艾灸。
6、精神病患者不要进行艾灸养护,艾灸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艾灸者的精神,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7、严寒冬季很多人开始穿棉衣或者羽绒服,都是易燃物品,所以千万不要要注意防火,在这里小编推荐使用无烟艾灸条或者悬灸艾灸条。
8、如果艾灸不当化脓出现脓包千万不要弄破,弄破容易出现感染,一定要到医院在医师指点下治疗。
9、治疗失眠症或者肠胃病这样的特殊病例,一定要注意实施艾灸的时间,失眠症就在睡前艾灸,肠胃病就在吃饱后艾灸。
10、如果在艾灸过程中出现了晕灸想象,不要慌张,这只是有些人的体质不太适应艾灸,马上停止艾灸躺下歇息片刻即可。
一灸、二通、三调、四补、五养的特色药灸,秉承了黄帝内经的养生精髓,以“未病防病、以病调养”为出发点,让众多人拥有了健康和美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以下穴位对心脏是有好处的:艾灸神门-补益心经气血足
艾灸功效: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艾灸神门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
艾灸取穴: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位,仰掌的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位于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臂上伸,自己或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府-清心泻热祛水湿
艾灸功效:少府为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本穴为少冲穴的高温水湿之气传至本穴后呈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少府,艾灸少府能清心泻热,减轻心脏负担,让心脏从里到外焕发活力。
艾灸取穴:仰掌屈指,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后方,小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放上臂,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府,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海-益心安神平和心境
艾灸功效:少海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为青灵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止血汇合处,艾灸少海能益心安神,从而调节心情。
艾灸取穴:举起上臂,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上臂,屈肘,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海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5分钟。
艾灸极泉-健脑强心
艾灸功效: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第一穴,穴在腋下,心经经穴中,位置较高,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脑强心的功效,主治胁肋痛,胸闷,干呕,心悸,冠心病等病症。
艾灸取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极泉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艾灸通里-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艾灸功效: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之络穴,与小肠相络,心主神,艾灸该穴位能宁心醒神,通经化瘀,平时受到惊吓或情绪不宁,突然生气,刺激该穴位能安心舒缓。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脘横纹上1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阴郄-清心安神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善于沟通心肾,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心火盛,就会向下耗损肾水,经常刺激本穴,可调和心肾。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心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心俞的其他功用
艾灸心俞改善心阴虚。
当心阴虚时,可以艾灸心俞穴。
具体方法:艾条悬灸或艾柱直接灸,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间隔两天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后可以停止。
因为心脉调整后进入良性循环,可以借助自我调节获得健康。这种方法针对的是身体素质较好的青壮年,偶然出现健忘或精神恍惚等亚健康症状的状况;如果是长期失眠,精神迟钝或病症暂时出现,但很严重,则可加配神门以增强疗效。
冬天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自身的体质和调理情况,艾灸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要知道艾灸是传统的中医保健治疗方法,一般对应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为佳。
而9:00—11:00,是足太阳脾经运行的时候,此时用艾灸治疗脾脏器官有病症话会更有效;11:00—13:00,是手少阴心经运行的时间,适宜心脏疾病的缓解治疗等;15:00—17:00,是足太阳膀胱经运行的时候,适宜艾灸排毒,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艾灸对心脏病有效吗 郄门穴应对急症
郄门穴具有宁心安神,清营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绞痛,心悸等心脏疾患。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脘横纹上5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