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针眼的常规方法
西医治疗针眼的常规方法
在脓肿尚未形成时,可以用热毛巾在眼睑局部进行热敷,温度不宜太高,一般以手背来试温,只要不烫手即可。每天三次,每次15分钟。或者可以直接用蒸汽来熏眼,效果也是一样的,而且比用毛巾更卫生一些,但是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被烫伤。
每天要使用抗菌眼药水进行滴眼,同时口服抗生素,双管齐下,控制感染发展,促进炎症消退。不要用手去挤硬结,否则一旦破溃,脓就会扩散,导致眼睑蜂窝织炎,甚至造成败血症或脓毒血栓而引起生命危险。
脓肿如果形成了,就要及时切开排脓。判断脓肿是否形成的方法,就是看看硬结是否有波动感。外睑腺炎的切口方向应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则是垂直。
按照中医的说法,由于过食辛辣油腻,吸烟饮酒,排便不畅,导致热火热毒积于脾胃,上攻眼睑,出现局部的硬结或化脓,即长出了针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清淡的蔬菜,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够避免针眼的诱发。
眼睛长针眼怎么办 抗炎治疗
眼睛长针眼也属于炎症的一种,但眼睛自身比较脆弱,不能使用有较强刺激性的抗炎药物,选用红霉素、金霉素等没有刺激的眼膏进行杀菌抗炎是治疗针眼的主要手段。
西医治疗舌癌的常规方法
(一)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排除手术禁忌症,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治疗影响手术的心血管、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并改善患者体质。术前维护口腔卫生:治疗龋齿、牙周洁治,漱口水含漱。与患者及其家人充分沟通,使之对疾病、治疗计划和预后知情了解,得到其理解、配合。
2.治疗方案
强调分期、个体化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的综合治疗。舌癌具有较高的淋巴遭转移倾向,常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在40%~80%之间,且部分转移淋巴结无肿大等临床体征,即隐性淋巴结转移,不易明确诊断,如未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术后延迟转移。因此对舌癌颈部淋巴结应持积极态度,对尤法确诊的淋巴结行选择性预清扫可以显著改善此类病例的预后,而待出现体征后再行治疗性颈清扫,疗效会大为降低。
0期: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十颈淋巴结处理。颈淋巴结可以有以下3种处理方法:①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保留颈内静脉、副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由于可能存在隐匿性转移,困此在cNO患者也应进行预防性的全颈淋巴清扫术式.另外,舌癌常发生颈深中淋巴结转移,故一般不选择雇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式;②放疗;③由于0期病灶为原位癌,未突破基底膜,结台患者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密切随访观察,暂不行颈颈淋巴清扫。
I期: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十颈淋巴清扫术(或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原发灶直径小于2 cm,可做距离病灶外1cm以上的楔状切除并直接缝合,可不行舌再造。如肿瘤累厦扁桃体、口底或侵犯颌骨,需施行扁桃体切除、颌骨方块切除,切缘黏膜直接缝合,可不同程度影响舌体运动。
Ⅱ期:原发灶扩大切除术(组织瓣同期整复术)+颈淋巴清扫术(或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大于2cm的病例,根据局部情况可行患侧舌大部或半舌切除切除。舌癌侵犯范围较广泛者应根据情况扩大切除范围,如口底甚至下颌骨一井切除。舌为咀嚼、吞咽、语言的重要器官,舌缺损1/2以上时,应行同期行舌再造术,主要根据缺损大小选择应用前臂皮瓣、舌骨下肌群皮瓣、殷薄肌皮瓣、胸大肌皮瓣或背阔肌皮瓣等组织瓣修复。舌体缺损>1/3-2/3者,一般采用皮瓣浦的肌皮瓣修复,以利于恢复舌的外形、舌运动及语言等功能。其中前臂游离皮瓣具有血管较恒定、皮瓣质地柔软、厚薄适当、易于塑形、血管吻合成功率高等特点,是舌缺损最常用的皮瓣。舌体缺损≥2/3者,多为较晚期病例,为了保证手术彻底根治,往往需要切除舌体肌及舌外肌群,甚至需合并切除下额骨体部,术后组织缺损较大,需要较大组织量修复。胸大肌肌皮瓣为多功能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走行较恒定,易于切取,抗感染能力强,成功率高,可以挺供足够的组织量,是较大舌体缺损修复常用的肌皮瓣。但因其皮瓣肥厚,影响舌体术后的灵活性,术后语言功能较皮瓣修复差。如需施行同期血管吻合组织瓣整复,应在颈清术中预留保护受区血管。如将支配组织瓣运动神经与舌下神经进行吻合获得动力性修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术后舌体功能。如肿瘤侵犯越过中线,还需行对侧颈淋巴清扫术,此时应尽量保留一侧颈内静脉,防止颅内压升高。
Ⅲ~Ⅳ期:术前化、放疗+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组织瓣同期整复术+术后化、放疗。由于放疗可能受区血管损伤导致组织瓣血管吻合失败,同时影响术后创区愈合,因此术前诱导化疗(PVP、PM方案)更为常用。有肿瘤远处转移患者,采用化、放疗等姑息治疗,一般不宜手术。
3.术后观察及处理
(1)一般处理
平卧头侧位,及时清理口腔内唾液及渗出液,防止误吸,可于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持续低流量吸氧12~24小时,床边心电监护。
雾化吸入,减轻麻醉插管咽喉部反应。气管切开者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3~5日堵管、拔管。拔管后创口放置油纱加蝶形胶布,待其自行愈台。
颈部负压引流3~4日,密切观察引流通畅及颈部皮瓣贴合情况,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12小时引流不应超过250 ml,引流量低于30 ml后拔出引流管,酌情抉为胶片引流2~3日。负压引流时可仅以消毒敷料轻轻覆盖,无需加压包扎,以防皮瓣坏死。腮腺区可行颅颌绷带加压,防止诞瘘。
术后24小时禁食,根据当日需要量、丧失量及排出量酌情补液、调整电解质平衡,一般补液2 500~3000ml,气管切开患者每日加500m1。24小时后鼻饲流质,调整补液量。7~10日停鼻饲,14日后进半流。
一般性预防性抗感染l周;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组织瓣整复患者应保持头颈部制动1周,保持室温20~25℃,皮瓣及蒂部忌加压包扎。自然光下密切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时判断血管危象,尽早处理。游离皮瓣需抗凝治疗7~10日,带蒂皮瓣抗凝治疗5~7日,使用血管扩张和抗凝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其用量及是否使用止血药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皮肤创口缝线9~11日间断拆除,舌部缝线10~12日拆除,以防裂开。
(2)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①术创出血
术后创区1~2日的轻微渗血无需处理。如果较大管径血管术中术能妥善止血,或可能因为患者原发或手术、麻醉后继发高血压未能控制可导致术后较严重的出血,表现为创区肿胀、血肿,创口持续性渗血。短时间内负压引流出大量新鲜血液,严重时可导致吸入性或阻塞性呼吸障碍引起窒息,危及生命。此时应查明原因,果断处理:控制血压,打开创口寻找出血点迅速止血,清除血肿。
②皮瓣血运障碍
血管吻合皮瓣的血管危象一般发生手术后24~72小时,动脉缺血表现为皮瓣苍白、皮温低,针刺不出血;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皮瓣淤肿,皮色暗紫。术后应严格头颈部制动,正确使用血管扩张剂及抗凝药物,密切观察皮瓣存活情况,一旦发现危象应在6~8小对以内进行处理:切断吻合血管,清除瘀血,重新吻合。带蒂皮瓣出现血运障碍时,可于其周围及蒂都行松解、降压。血运障碍宜早发现、早处理,切勿犹豫等待,否则错过时机,皮瓣坏死将不可避免。
③涎瘘
因术中腮腺下极未能严密缝扎导致。表现为引流出水样液体,淀粉酶试验阳性。可腮腺区加压包扎,餐前口服或肌注阿托品,必要时重新打开颌下切口,对腮腺下极妥善缝扎,术后需放疗者可照射腮腺区8~10次,使之萎缩。
④感染
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白血病升高、术区红肿热痛即可确诊。应积极抗感染处理;充分引流,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针对性选择、合理使用抗生素。
⑤乳糜漏
因颈淋巴清扫损伤左侧胸导管和右侧淋巴导管而致,可见引流及锁骨创口流出白色混浊、水样液体。可拨出负压引流,换成胶片引流,加压包扎。必耍时打开刨口,行淋巴管残端缝扎。出院后随访,出院带药,口服抗生素1周。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饮食从流质、半流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
切缘病理阳性或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周内进行化放疗。放疗剂量需在5 000 cGy以上,行组织瓣整复者不宜超过7 000 cGy,以免影响皮瓣存活。化疗方案同术前化疗,常用联合化疗,选用疗程短的冲击疗法,如PVP、PM等方案,每月1次,重复5~6个疗程。
上肢功能训练。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切除副神经可引起肩下垂及抬肩困难。
定期门诊复诊,3月1次。包括局部有无可疑溃疡、肿物,颈部有无肿块;可复查CT、胸片,了解有无局部深处及肺等有无复发、转移。预后评估
舌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在60%左右,其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生长方式密切相关。Tl期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无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出1倍。
(二)放射治疗
外照射:一般用超高压装置,总剂量30~40Gy/3~4周;采用60Gy射线或加速器X线.平均剂量为30Gy,平均剂量为60~70Gy。
组织间照射;外照射结束后.间隔1~2周行组织问照射,运用于肿块直径<2cm的舌背、舌侧或舌腹部的舌癌.照射剂量为80~90Gy。
(三)化学药物治疗
1.单药化疗:DDP(顺铂)为目前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最有效和最新的药物,其为广谱抗癌药。第二代铂类抗癌药卡铂由于其非血液学毒性如肾毒性、消化道反应、耳毒性及周围神经毒性较低.可以代替DDP。其它单药吡柔比星、甲氨蝶呤、平阳霉素都是比较常用的单药化疗。
2.联合化疗:联合化疗方案主要是含DDP和不含DDP的两大类。以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舌癌的治疗中,目前认为是最为有效的。
(1)MVP方案:DDP 30mg/m?,静脉滴注,第1、3天;VLB 5mg/m?,静脉注入.第1、8天:MTX 20mg/m?,静脉注入。第1、8天。每3周重复。
(2)DDP+5-FU:DDP 30mg/m?,静脉注入,第l~3天;5一F U 300~500mg/m?,静脉注入。第1~5天。第3周重复1次,共3次。
(3)PMDF方案:DDP 50mg/m?,静脉滴注.静脉注入,第4天:PYM 5mg/m?,肌内注射,第3、10、17、24天;MTX 40mg/m?,静脉注射,第1、15天;5-FU 600mg/m?,静脉滴注,第l、15天。第4周l次。共3次。
(4)西医综合疗法:术前放疗+手术根治+术后放疗或化疗:术前化疗作用在于降低肿瘤转移机会.杀灭微小病灶,并使原发灶缩小,便于切除。术后放疗和化疗的目的是消灭肉眼不可见的残余癌灶,术后化疗一般在术后4~6周进行。
其他综合治疗的方案还有微波加温治疗+化疗.化疗+冷冻+化疗,微波加温治疗+放疗,及高压氧舱治疗+放疗等。
治疗针眼的一些小偏方
你也曾长过“针眼”吗?你正在为“针眼”所扰吗?所谓“针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在医学上叫“麦粒肿”,又叫“眼睑炎”。其最初病症是眼皮微痛,感染区泛红,还会有一个小脓点,像针眼儿大小,因而有了针眼的别称。疾病后期,眼睛会瘙痒,易流泪,对轻微的光或闪光会有不适感。
你为何会招惹上“针眼”
这主要与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有关,如经常用脏手或不干净的手帕擦眼或眼局部慢性炎症,其次与屈光不正、过度劳累、糖尿病等有关。
如何防范“针眼”侵袭
1、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不用脏手或脏物揉擦眼睛。
2、注意休息,看电视、打电脑、写作业时间不宜太长,增加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消除“针眼”四妙方
1、湿热敷: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2、可用0.5%普鲁卡因(可加5—10万单位青霉素)于硬结周围皮下封闭治疗,促使炎症消退有一定效果,亦可作理疗。
3、对于局部肿痛较严重者,可适当给磺胺制剂或抗菌素内服治疗。
4、使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中药。
消除“针眼”小偏方
1、取石榴叶10克,绿豆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2、取丝瓜藤30克,鲜荸荠30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取鲜淡竹叶茎,去节,放在酒精灯上烧其中部,待其汁渗出,稍停片刻,涂于患处,每日 1 次。
4、在针眼刚出现时,可选择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中的一两味药,冲泡后热敷,以温热为宜,或捣烂外敷,每日4~5次。将剥了皮的温热鸡蛋敷在眼处也有类似效果。最好不要直接用水蒸气熏眼,以免烫伤。
5、将鲜鸭跖草全草洗净,剥去叶片,取茎一段,将其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或用指挤压,即有汁液从断端流出,将此汁液涂于睑结膜 表面及皮肤表面红肿处,每天 4~5 次。
治疗针眼的一些小偏方
消除“针眼”四妙方
1、湿热敷: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2、可用0.5%普鲁卡因(可加5—10万单位青霉素)于硬结周围皮下封闭治疗,促使炎症消退有一定效果,亦可作理疗。
3、对于局部肿痛较严重者,可适当给磺胺制剂或抗菌素内服治疗。
4、使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中药。
消除“针眼”小偏方
1、取石榴叶10克,绿豆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2、取丝瓜藤30克,鲜荸荠30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取鲜淡竹叶茎,去节,放在酒精灯上烧其中部,待其汁渗出,稍停片刻,涂于患处,每日 1 次。
4、在针眼刚出现时,可选择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中的一两味药,冲泡后热敷,以温热为宜,或捣烂外敷,每日4~5次。将剥了皮的温热鸡蛋敷在眼处也有类似效果。最好不要直接用水蒸气熏眼,以免烫伤。
5、将鲜鸭跖草全草洗净,剥去叶片,取茎一段,将其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或用指挤压,即有汁液从断端流出,将此汁液涂于睑结膜 表面及皮肤表面红肿处,每天 4~5 次。
〔附注〕①局部若化脓,先用生理盐水洗净脓液再涂药。②药液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烫伤局部。
6、鲜飞扬草适量,将其折断,取乳汁涂患处。
7、核桃楸皮 9g,大黄 6g,水煎服。〔附注〕①孕妇忌服。②此方也可用于大便干燥。
8、鲜积雪草适量。洗净,捣烂,掺红糖敷之。
西医治疗甲亢的常规方法
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是将碘标记上放射性物质后制成的,又称为131碘。用131碘治疗甲亢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自1942年用此方法治疗第一例甲亢患者以来,接受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已达200万,我国至今也已有20余万甲亢病人接受了131碘治疗。
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停药的复发率在30%~50%左右。有的患者害怕长期服药会伤害身体,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绝大多数人服药物均能耐受,但确实也有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过敏、骨髓抑制、肝损害。所以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不能采用这种甲亢的治疗。对口服药物的患者,一到两个星期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血象、肝功能。
手术治疗
将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根治率较高,也是重要的甲亢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甲状腺深部含有四个非常小的调节钙、磷代谢的甲状旁腺,如果手术经验不足,不小心切除了甲状旁腺,就会因低钙造成终身手足抽搐,此外还可能损伤迷走神经造成声哑。
西医治疗肝癌的常规方法
肝癌患者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医进行治疗,如健脾益气法、益气补血法、理气消导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等,
1、健脾益气法:
适应体倦乏力,脉弱,舌苔薄,舌质不红者。可用人参(或党参)、当归、白术、云茯苓等。
2、益气补血法:
适应贫血或失血后,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无力,舌质淡,脉细弱。可选用黄芪、当归、枸杞、仙鹤草等。
3、理气消导法:
适用于胸胁胀满,脘腹胀闷,食后胀甚,胃纳不佳,或作为腹水辅助治疗。可用熟地、白芍、枳实、川厚朴、大腹皮、乌药、降香、焦三仙、鸡内金、谷芽等。
4、清热解毒法:
适应黄疽,或伴有热证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而数。可用陈、薏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田基黄、虎杖根等。
5、活血化瘀法:
适应肝区疼痛,舌有瘀斑等典型血瘀者。可用莪术、生蒲黄、桃、元胡索、郁金等,注意有出血倾向者和晚期肝癌慎用。
6、软坚散结法:
适应肝区有肿块者。可用山慈姑、炙鳖甲、浙贝母、穿山甲等。
长针眼了怎么办 饮食治疗
针眼和上火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治疗针眼阶段,饮食上一定要原理辛辣刺激和辛热性的食物,最好食用一些清热去火,口味清淡的食物,对治疗针眼有很大帮助。
西医治疗癫痫的常规方法
1、病因治疗 如对低血钙、低血糖、脑寄生虫病、脑瘤等,应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2、对症治疗
(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药物大发作选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部分性发作选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小发作,选用乙琥胺、丙戊酸钠、氯硝西泮;复杂部分性发作,选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扑痫酮。
(2)尽可能应用单药治疗,对新发癫痫病人原则性只用一种抗痫药。
(3)药物剂量原则上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治疗药量,一种药效不满意时或为了拮抗第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时可合并第二种药物。在撤换或增加药物时必须在三到四天内递减要撤的药物,同时递增信用的第二种药,突然停药可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4)定期随访,了解药物疗效,病按照血药浓度检测的结果来知道剂量调整。同时根据有无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减量、停药或换药。
(5)大发作和部分运动性发作在完全控制两到五年后考虑停药;失神发作完全控制六个月后停药;精神运动性发作及时控制也要小剂量维持。停药过程中应参考脑电图变化。
3、手术治疗 对药物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4、迷走神经刺激术 对抗癫痫治疗无效,又不能准确定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此疗法,有一定疗效。
西医治疗脚气的常规方法
脚气的治疗一般使用抗真菌药,如咪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治疗时常采用外涂加内服的"1+1"疗法(如口服并外用比萘芬1周)。还可选用局部外用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1、脚气要及早治疗,脚气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而且会引发丹毒等严重性疾病。2、要选用正确的药物治疗脚气,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应该的使用抗真菌药。外用肤轻松,皮炎平软膏等药物有时会适得其反,帮助脚气扩展。3、不要自行停止用药。不能以是否瘙痒减轻作为治愈标准,要用药到杀死真菌为标准。4、治疗期间,患者换下来的袜子、内衣和床上用品应用热水(60℃以上)烫洗,以减少传染可能。5、脚气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脚气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为什么反复长针眼
中医认为,反复长针眼常见于“湿热”体质者,还有因睡眠不足,疲劳,火气大等造成。中医辨证常见“肝火旺”、“脾胃湿热”症候,可配合清肝火;健脾燥湿向调理。
反复长针眼常见因生活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火气大,洗脸未洗干净造成,如手未洗干净,碰到细菌,再揉眼睛,也容易诱发长针眼。如果使用到有长针眼者的毛巾、手帕,也可能造成感染。还有油炸食品吃过多,经常熬夜都易诱发。属于风热因子淤积在眼睛的实热证问题,患者常见肠胃、肝胆火热现象。
中医辨证治疗上,针对“肝火旺”者,表现可见眼睛红,小便黄,口干,舌苔厚,治疗可配合上部清肝火,下部利小便,药方可用龙胆泻肝汤,或当归芦荟丸加减。“肠胃湿热”者,常见伴随口臭,食欲差,治疗可配合健脾燥湿,药方可用甘露饮,或甘露消毒汤加减。此外,穴道治疗可取曲池穴针灸,帮助清热解毒作用。
预防反复长针眼,应注意平常将脸洗干净,保持清洁多洗手,避免用手经常揉眼睛。有需要清洁时,可用生理食盐水稍微冲洗一下。治疗期间少吃辣物刺激,肝火旺者,可吃些瓜类水果帮助降火气。
西医治疗血尿的常规方法
血尿患者须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大量饮水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水肿者应少饮水。应用止血药物,还可合用维生素C。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有肾脏病的患者。血尿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专科医院检查确诊,早期治疗。
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在平时生活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觉到尿意,即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发现血尿,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一时难以确诊时需定期复查。
西医治疗舌癌的常规方法
1.术前准备
排除手术禁忌症,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治疗影响手术的心血管、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并改善患者体质。术前维护口腔卫生:治疗龋齿、牙周洁治,漱口水含漱。与患者及其家人充分沟通,使之对疾病、治疗计划和预后知情了解,得到其理解、配合。
2.治疗方案
强调分期、个体化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的综合治疗。舌癌具有较高的淋巴遭转移倾向,常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在40%~80%之间,且部分转移淋巴结无肿大等临床体征,即隐性淋巴结转移,不易明确诊断,如未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术后延迟转移。因此对舌癌颈部淋巴结应持积极态度,对尤法确诊的淋巴结行选择性预清扫可以显著改善此类病例的预后,而待出现体征后再行治疗性颈清扫,疗效会大为降低。
0期: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十颈淋巴结处理。颈淋巴结可以有以下3种处理方法:①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保留颈内静脉、副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由于可能存在隐匿性转移,困此在cNO患者也应进行预防性的全颈淋巴清扫术式.另外,舌癌常发生颈深中淋巴结转移,故一般不选择雇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式;②放疗;③由于0期病灶为原位癌,未突破基底膜,结台患者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密切随访观察,暂不行颈颈淋巴清扫。
I期: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十颈淋巴清扫术(或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原发灶直径小于2 cm,可做距离病灶外1cm以上的楔状切除并直接缝合,可不行舌再造。如肿瘤累厦扁桃体、口底或侵犯颌骨,需施行扁桃体切除、颌骨方块切除,切缘黏膜直接缝合,可不同程度影响舌体运动。
Ⅱ期:原发灶扩大切除术(组织瓣同期整复术)+颈淋巴清扫术(或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大于2cm的病例,根据局部情况可行患侧舌大部或半舌切除切除。舌癌侵犯范围较广泛者应根据情况扩大切除范围,如口底甚至下颌骨一井切除。舌为咀嚼、吞咽、语言的重要器官,舌缺损1/2以上时,应行同期行舌再造术,主要根据缺损大小选择应用前臂皮瓣、舌骨下肌群皮瓣、殷薄肌皮瓣、胸大肌皮瓣或背阔肌皮瓣等组织瓣修复。舌体缺损>1/3-2/3者,一般采用皮瓣浦的肌皮瓣修复,以利于恢复舌的外形、舌运动及语言等功能。其中前臂游离皮瓣具有血管较恒定、皮瓣质地柔软、厚薄适当、易于塑形、血管吻合成功率高等特点,是舌缺损最常用的皮瓣。舌体缺损≥2/3者,多为较晚期病例,为了保证手术彻底根治,往往需要切除舌体肌及舌外肌群,甚至需合并切除下额骨体部,术后组织缺损较大,需要较大组织量修复。胸大肌肌皮瓣为多功能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走行较恒定,易于切取,抗感染能力强,成功率高,可以挺供足够的组织量,是较大舌体缺损修复常用的肌皮瓣。但因其皮瓣肥厚,影响舌体术后的灵活性,术后语言功能较皮瓣修复差。如需施行同期血管吻合组织瓣整复,应在颈清术中预留保护受区血管。如将支配组织瓣运动神经与舌下神经进行吻合获得动力性修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术后舌体功能。如肿瘤侵犯越过中线,还需行对侧颈淋巴清扫术,此时应尽量保留一侧颈内静脉,防止颅内压升高。
Ⅲ~Ⅳ期:术前化、放疗+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组织瓣同期整复术+术后化、放疗。由于放疗可能受区血管损伤导致组织瓣血管吻合失败,同时影响术后创区愈合,因此术前诱导化疗(PVP、PM方案)更为常用。有肿瘤远处转移患者,采用化、放疗等姑息治疗,一般不宜手术。
3.术后观察及处理
(1)一般处理
平卧头侧位,及时清理口腔内唾液及渗出液,防止误吸,可于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持续低流量吸氧12~24小时,床边心电监护。
雾化吸入,减轻麻醉插管咽喉部反应。气管切开者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3~5日堵管、拔管。拔管后创口放置油纱加蝶形胶布,待其自行愈台。
颈部负压引流3~4日,密切观察引流通畅及颈部皮瓣贴合情况,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12小时引流不应超过250 ml,引流量低于30 ml后拔出引流管,酌情抉为胶片引流2~3日。负压引流时可仅以消毒敷料轻轻覆盖,无需加压包扎,以防皮瓣坏死。腮腺区可行颅颌绷带加压,防止诞瘘。
术后24小时禁食,根据当日需要量、丧失量及排出量酌情补液、调整电解质平衡,一般补液2 500~3000ml,气管切开患者每日加500m1。24小时后鼻饲流质,调整补液量。7~10日停鼻饲,14日后进半流。
一般性预防性抗感染l周;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组织瓣整复患者应保持头颈部制动1周,保持室温20~25℃,皮瓣及蒂部忌加压包扎。自然光下密切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时判断血管危象,尽早处理。游离皮瓣需抗凝治疗7~10日,带蒂皮瓣抗凝治疗5~7日,使用血管扩张和抗凝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其用量及是否使用止血药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皮肤创口缝线9~11日间断拆除,舌部缝线10~12日拆除,以防裂开。
(2)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①术创出血
术后创区1~2日的轻微渗血无需处理。如果较大管径血管术中术能妥善止血,或可能因为患者原发或手术、麻醉后继发高血压未能控制可导致术后较严重的出血,表现为创区肿胀、血肿,创口持续性渗血。短时间内负压引流出大量新鲜血液,严重时可导致吸入性或阻塞性呼吸障碍引起窒息,危及生命。此时应查明原因,果断处理:控制血压,打开创口寻找出血点迅速止血,清除血肿。
②皮瓣血运障碍
血管吻合皮瓣的血管危象一般发生手术后24~72小时,动脉缺血表现为皮瓣苍白、皮温低,针刺不出血;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皮瓣淤肿,皮色暗紫。术后应严格头颈部制动,正确使用血管扩张剂及抗凝药物,密切观察皮瓣存活情况,一旦发现危象应在6~8小对以内进行处理:切断吻合血管,清除瘀血,重新吻合。带蒂皮瓣出现血运障碍时,可于其周围及蒂都行松解、降压。血运障碍宜早发现、早处理,切勿犹豫等待,否则错过时机,皮瓣坏死将不可避免。
③涎瘘
因术中腮腺下极未能严密缝扎导致。表现为引流出水样液体,淀粉酶试验阳性。可腮腺区加压包扎,餐前口服或肌注阿托品,必要时重新打开颌下切口,对腮腺下极妥善缝扎,术后需放疗者可照射腮腺区8~10次,使之萎缩。
④感染
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白血病升高、术区红肿热痛即可确诊。应积极抗感染处理;充分引流,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针对性选择、合理使用抗生素。
⑤乳糜漏
因颈淋巴清扫损伤左侧胸导管和右侧淋巴导管而致,可见引流及锁骨创口流出白色混浊、水样液体。可拨出负压引流,换成胶片引流,加压包扎。必耍时打开刨口,行淋巴管残端缝扎。出院后随访,出院带药,口服抗生素1周。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饮食从流质、半流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
切缘病理阳性或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周内进行化放疗。放疗剂量需在5 000 cGy以上,行组织瓣整复者不宜超过7 000 cGy,以免影响皮瓣存活。化疗方案同术前化疗,常用联合化疗,选用疗程短的冲击疗法,如PVP、PM等方案,每月1次,重复5~6个疗程。
上肢功能训练。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切除副神经可引起肩下垂及抬肩困难。
定期门诊复诊,3月1次。包括局部有无可疑溃疡、肿物,颈部有无肿块;可复查CT、胸片,了解有无局部深处及肺等有无复发、转移。预后评估
舌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在60%左右,其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生长方式密切相关。Tl期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无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出1倍。
治疗针眼的偏方
1.菊花甘草汤
1)原料:白菊花,生甘草。
2)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3)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
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2.金银花露
1)原料:金银花适量。
2)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3)功能:清热解毒。
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3.清沙牛蒡叶
1)原料:鲜嫩牛蒡叶,佐料适量。
2)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日,佐膳,分餐食之。
3)功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4)主治:风热型麦粒肿痛。
4.凉拌蒲公英
1)原料:鲜嫩蒲公英,香油、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2)做法:用水1大碗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做菜。亦可选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4)主治:麦粒肿,症见目赤肿痛之热毒诸症。
5.栀子仁粥方
1)原料:栀子仁(捣为末),粳米50克。
2)做法:粳米煮粥,临熟时下栀子仁末,搅令匀,趁温服之。佐餐,1剂/日。
3)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和胃。
4)主治:麦粒肿,证属心肝火旺,症见目赤肿痛者。
6.薏米参叶粥
1)原料:薏苡仁(鲜者),人参叶,粳米。
2)做法:人参叶水煎,取液200毫升。薏苡仁、粳米淘净,放入锅中,加人参叶煎液及水适量,烧至沸后,文火炖至熟烂,供食用。
3)功能:健脾益胃利湿。
4)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症见病久或反复发作者。
西医治疗骨癌的常规方法
1.刮除术:是将包含肿瘤的骨壁切开,将其中的肿瘤组织刮除干净。本手术适用于掌指骨的内生软骨瘤、骨囊肿、骨嗜伊红肉芽肿和范围较小的骨巨细胞瘤,肿瘤刮除后所遗留的空腔可用植骨块充填。2.切除术:是将向骨外突出生长的肿瘤自其基底部切除的手术,主要适用于骨软骨瘤。切除应包括该肿瘤的软骨帽盖、包围帽盖的纤维组织和全部基底。3.截除术:是将肿瘤所在的一段骨干整段切除。适用于破坏范围较大的巨细胞瘤和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骨干截除后所遗留的缺损有的不需修补如腓骨近端和尺骨远端,大多数则需要用人造关节、异体骨或自体骨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