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为什么腿伸不直

新生儿为什么腿伸不直

新生儿腿伸不太直大多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宝宝在子宫里一直是蜷缩的状态,他的屈膝力量发展的比较强,出生以后这种姿势要维持一段时间,然后不断的运动、蹬腿,通过四肢的晃动来调整,增加身体的整体力量,随着宝宝的成长,腿伸不直的现象会逐渐改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宝宝其他的发育正常,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宝宝什么时候腿伸直呢呢

如果缺钙怎么办?

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就是蜷缩的姿态,出生后自然还会延续这种状况。意见建议:每个孩子的情况也有些差异。一般2个月左右会逐渐正常

宝宝是不是缺钙,是很多妈妈都关心的问题。一旦缺钙,宝宝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呢。做了个自测表,妈妈们赶紧看一下!

缺钙自测表

1、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

2、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容易出汗;

3、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4、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

5、囟门闭合迟,肌无力;

6、神情呆滞、表情少,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

胎儿体重的计算公式

婴儿出生体重很可能是影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预测胎儿体重公式一:胎儿体重(克)= 260.69*HC(头围)-4973.72

预测胎儿体重公式二:胎儿体重(克)= 171.48*AC(腹围)-2686.60

预测胎儿体重公式三:胎儿体重(克)=747.42*FL(股骨长)-2232.56

预测胎儿体重公式四:胎儿体重(克)= 1049.90*FTH(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2513.51

预测胎儿体重公式五:胎儿体重(克)=100.97*HC(头围+ 110.86*AC(腹围)+ 143.09*FL(股骨长)+ 331.43*FTH(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5168.32

预测胎儿体重公式六:胎儿体重(克)= 900*BPD(双顶径)- 5200

预测胎儿体重公式七:胎儿体重(克)= 0.3*宫底高*胸围+2900

新生儿换尿布

新生儿是指出生28天以内的宝宝。新生儿每次尿量少,但次数多,每天最多达20-30次。一般不需要每次均给新生儿换尿布,以免受凉,每隔3-4小时换一次即可。换尿布的时间应在喂奶或喂水之前,以免引起呕吐。

换尿布前先将叠好的长条尿布放在长方形尿布上,以左手将宝宝的两只脚轻轻提起,右手将两块尿布一齐塞在婴儿臀部之间,将长条尿布盖上阴部。如为男婴,可在脐部反折下来,以增加前面的厚度;如为女婴,因尿易往下流,故可在腰背部反折,增加后面的厚度,以提高吸水性。然后将婴儿的两腿伸直,以尿布横包两腿,最后将衣服前后拉平,再用布包裹好。换尿布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以免宝宝皮肤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感冒。

新生小宝贝的7大本事

1、视觉

正常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并且能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尤其对颜色鲜艳的物体,更容易表现出兴趣。比如,在他们的头顶上挂上一个红色的气球,他们就会用眼睛追随气球移动的方向,有时还会专注地注视着某一个物体。同时,新生儿对光也比较敏感,遇到强光刺激时就会闭眼。

2、听觉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耳朵的鼓室没有空气和有羊水潴留的原因,听力稍差。但在出生后3-7天听力就已经发育得很好了。如果在他们的耳边轻声呼唤,小家伙会把头转向发声的方向,有时还会用眼睛去寻找声源。如果声音过大,小家伙就会用哭叫来表示抗议。

3、味觉和嗅觉

新生儿出生时,味觉和嗅觉已经基本发育完善,对不同的味道会有不同的反应,大人想骗他们还真不容易。如果给他们喂糖水,他们会欣然接受;如果把黄连素放入他们的口中,他们会用做出咧嘴的样子,或者吐出表示抗拒。新生儿对母乳的香味比较敏感,哺乳时闻到奶香味就会把头扎到母亲怀里,去寻找母亲的乳头。这些小家伙们,甚至还能区分出自己的母亲与其他母亲的不同气味。

4、皮肤感觉

新生儿的触觉很灵敏,尤其在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出现眨眼、张口、缩回手足等动作。如果大人们把手放在哭着的新生儿腹部,或者轻轻握住他们的双手,常常可以使他们慢慢平静下来。

5、运动

新生儿的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的。接近满月的新生儿被抱起时,头部可维持极短时间的直立位,如果把他们直立抱起,使他们的小脚与床面接触时,他们就会把一条小腿伸直,另一条小腿抬起。当大人把手指或者玩具放入他们的小掌心时,他们会抓得紧紧的,绝不肯轻易松手。

6、神经反射

新生儿出生时就具有一些先天性反射,大人们可以试着检验一下自己的小宝贝是否具有这些反射——

* 觅食反射:用手指轻轻触一触小宝贝的面颊,正常情况下他们会反射性地把头转向被触及的一侧。如果触他们的口唇,他们会噘起小嘴,样子好似小鸟觅食,叫作觅食反射。

* 拥抱反射:大人们可在小宝贝仰卧位时轻轻拉起他们的双手,使他们的身体慢慢抬高,当肩部略微离开床面时突然松手。这时,正常的新生儿会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内收并向胸前屈曲类似于拥抱的动作,这是拥抱反射。这种检查动作要轻柔,千万别吓着小宝贝,更要注意别伤着他们。

* 握持反射:这种反射做起来比较简单,大人们可把手指放入小宝贝的手掌中,他们会立即握住。

* 交叉伸腿反射:大人们可用一只手按住小宝贝的一侧膝关节,另一只手划一下该侧的足底。这时,可见到他们的对侧下肢上缩、伸直,然后内收,触及受刺激的下肢或与之交叉。

7.互动能力

新生儿出生后就具有与环境互动、与成人互动的能力。他们会追随大人说话或者微笑着的脸,会用哭叫的方式唤起大人们的注意,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

腿伸不直怎么压腿

1、正压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根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

动作要点:两腿都要伸直;上体向前、向下压振时腰背要直。压振时幅度由小到大, 直到能用下颏触及脚尖。

2、侧压

身体侧对肋木等支撑物,右腿支撑,脚尖稍向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上举,左掌放在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髋部和腰部在这个练习中将得到锻炼。做这个动作易出现两腿不直、身体向前弯曲。所以在练习中应注意,支撑腿的脚尖外展,被压腿尽量向身体正前顶髋,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举,向头后伸展。同时,将腿向肩后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直到脚尖能接触到后脑勺。

动作要点:上体保持直立向侧、向下压振;压振幅度逐渐运大,髋关节一直正对前方。

3、后压

背对肋木,并腿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提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髋部、腰部和颈部可以得到练习。该动作要求双腿直膝,支撑脚要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髋,腰后展。做这个练习时两腿容易弯曲,因此可请同伴帮忙顶起自己被压腿的膝盖,用一只手下压腰、髋,帮助把腰挺直。

动作要点:两腿挺膝,支撑腿直立且全脚着地站稳;挺胸、展髋、腰后屈;后压振幅度逐渐加大。

4、前压

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侧肌肉和髋关节的柔韧性。练习者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向前伸直,脚跟触地,脚尖勾紧上翘,踝关节紧屈;两手抓紧前伸的脚,上体前俯;两臂屈肘,两手用力后拉,同时上体尽力屈髋前俯,用头顶和下颏触及脚尖。略停片刻后上身直起,略放松后接着做下一次。两脚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髋触脚。

5、仆步压

主要用来练习大腿内侧和髋关节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尽量远伸。然后, 上体不起来;起来,将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成另一侧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一膝,向下压振。亦可两手分别抓住左右脚,做向下压振和左右移换身体重心的动作。

动作要点:挺胸塌腰,下振时逐渐用力,左右移动时要低稳缓慢。开胯沉髋,挺胸下压,使臀部和腿内侧尽量贴近地面移动。

宝宝什么时候腿伸直呢呢

如果缺钙怎么办?

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就是蜷缩的姿态,出生后自然还会延续这种状况。意见建议:每个孩子的情况也有些差异。一般2个月左右会逐渐正常

宝宝是不是缺钙,是很多妈妈都关心的问题。一旦缺钙,宝宝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呢。做了个自测表,妈妈们赶紧看一下!

缺钙自测表

1、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

2、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容易出汗;

3、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4、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

5、囟门闭合迟,肌无力;

6、神情呆滞、表情少,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

7、前额高突,形成方颅。或常有串珠肋,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8、厌食、偏食也与缺钙有关,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9、出现湿疹也与缺钙有关,常见于头顶、颜面、耳后,伴有哭闹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10、缺钙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鸡胸驼背、出现O形腿等等,这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有自测表中的状况,那可得注意了,你的宝宝有可能是缺钙哦。接下来,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测,让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给出最权威的判断。

宝宝如果是轻微缺钙,那完全可以通过食补或适量维生素D外加多晒太阳多多运动来补充钙质,如果是缺钙比较严重,则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用药物来给宝宝补充钙质。宝宝补钙千万不能随意,过量钙质的摄入可能会造成厌食、便秘、血钙等诸多严重后果。少数孩子长期严重补钙过量,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征”:张着一张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甚远,表情也怪异。这类孩子往往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疾病。

一般真正缺钙的孩子多数为早产儿或巨大儿以及生长发育过快的儿童,长期胃口差进食少、腹泻,患有肝、肾疾病的儿童等,这样的孩子才需要补充钙制剂。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普通的孩子其实不需要专门补钙。如果孩子在正规医院确定缺钙,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补钙。

钙也并非越多越好 不要随意乱补

不同年龄段 需要的钙不一样

宝宝在不同的年龄段,身体发育所需钙的数量并不一样。钙过少,影响身体发育,钙过多,也同样不健康。皮皮玩具网育儿专家认为,每个孩子的喂养情况、人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补钙也不能一概而论。最为稳妥的方法就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测,然后再根据医生的要求适当补充钙质,千万不能觉得孩子可能缺钙就跑到药店买一堆钙片给孩子吃,这样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宝宝各阶段所需钙质对照表

六个月内 每天需要300毫克钙

六个月后 每天需要400毫克钙

一岁以后 每天需要600毫克钙

4岁以上 每天需要800毫克钙

11、12岁以后 每天需要1000毫克钙

钒仔很小的时候吃过伊可新,后来吃傲滋鳕鱼肝油或乳钙(二选一,以免过量

一个健健康康的宝宝往往是大家心心念念的了,所以一旦孩子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那么往往是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的感觉的了。如果是缺钙的时候,那么巧ishi补钙要食补贯穿始终。而且平日多选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做孩子的辅食。

给新生儿换尿布的四大注意事项

一、知道应该为宝宝准备何种形状的尿布

新生儿的尿布最好是呈四方形或长方形,用的时候则方便叠成2—2.5寸的长方形,并且尿布必须是在用开水烫过,甚至是煮一煮之后才可以使用。

二、掌握给新生儿换尿布的技巧

给新生儿换尿布时,先将被宝宝尿湿或弄脏的尿布撤下,并给宝宝清洁干净,之后则须先将干净的长条尿布放在长方形尿布上,以左手将宝宝的两只脚轻轻提起,右手将两块尿布一起塞在宝宝的臀部之间,将长条尿布盖上阴部。

然后将宝宝的两腿伸直,以尿布横包两腿,最后将衣服前后拉平,用布包裹好。注意,在新生儿腰部需轻轻绑一根松紧带来固定尿布,但千万不要用别针类东西固定,以免扎伤小儿腹部。尿布也不要垫得太厚,尿湿后要及时更换、清洗、晒干。换尿布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以免婴儿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感冒。

三、把握好新生儿换尿布的次数

因为新生儿每次尿量少,但次数多,每天最多达20~30次;而新生儿的皮肤又十分娇嫩,若长时间的浸泡在尿液中,宝宝的臀部则容易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使皮肤变得比较粗糙。因此,需常注意给新生儿换尿布,但一般又不需要每次都给新生儿换尿布,为防止新生儿受凉,每隔3~4小时换一次即可。

四、把握好给新生儿换尿布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给新生儿换尿布须是在给新生儿喂奶之前,这样吃奶后新生儿就能舒舒服服地睡觉了。否则,吃奶后再换尿布,很容易引起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腿抖原因有哪些

1.由于婴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有时就会出现短时的"颤抖现象",一般会随年龄增大而消失,平时留心观察婴儿的精神、呼吸等,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2.新生儿腿抖也有可能是因为缺钙引起的,在必要时可以选择化验微量元素确诊.确诊之后制定治疗方案.可以服用小儿鱼肝油滴剂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也可以服用迪巧钙治疗.必要时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治疗,如果有消化不良和腹泻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影响钙吸收,多晒太阳。

3.婴儿如果在睡觉时出现腿抖的状况,是因为睡眠时上位神经中枢的抑制作用会减弱,所以下位的一些神经中枢就有可能出现兴奋性增高的现象,这会表现为一些不自主的肌肉运动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

两腿伸直可以减肥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瘦腿的问题,坐着把两腿伸直能直接瘦腿吗?这也是好多人都在关注的。

坐着提腿法: 在自然的坐姿下,把双腿平放成90度角,尽量提起脚跟保持十数秒,然后放下,并且重覆动 作直至小腿有疲倦的感觉为止。 这动作能收紧臀部与大腿,使肌肉有弹性,而不会令臀部与大腿、 小腿变粗。

坐着直腿、提脚跟法: 先把身体挺直坐着,两手扶着椅子两旁,提起双腿并伸直脚尖,同时收紧腹部肌肉,慢慢勾起 脚尖、放下。这个动作能有效收紧小腿、大腿、臂位及腹部肌肉。

平日可坐在地上,将一只脚抬高成直角,以拳头拍打小腿,每边可做5分钟。 方法2 当假日时,不妨利用市面上的浴盐放入浴缸中,让小腿浸泡一段时间,就可以将肌肉松弛。浸浴完毕后也要在小腿进行拍打的动作,加速血液循环。

两腿伸直可以减肥吗

坐着提腿法: 在自然的坐姿下,把双腿平放成90度角,尽量提起脚跟保持十数秒,然后放下,并且重覆动 作直至小腿有疲倦的感觉为止。 这动作能收紧臀部与大腿,使肌肉有弹性,而不会令臀部与大腿、 小腿变粗。

坐着直腿、提脚跟法: 先把身体挺直坐着,两手扶着椅子两旁,提起双腿并伸直脚尖,同时收紧腹部肌肉,慢慢勾起 脚尖、放下。这个动作能有效收紧小腿、大腿、臂位及腹部肌肉。

平日可坐在地上,将一只脚抬高成直角,以拳头拍打小腿,每边可做5分钟。 方法2 当假日时,不妨利用市面上的浴盐放入浴缸中,让小腿浸泡一段时间,就可以将肌肉松弛。浸浴完毕后也要在小腿进行拍打的动作,加速血液循环。

登山的技巧 换步腿伸直

走上坡路的时候会让人很吃力,教大家一个窍门,就是让每次迈步换腿时,都将支撑腿伸直,让关节嘎登一下,这样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给腰肌一部分,不要嫌直一下腿麻烦,它能让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单腿休息时间。

相关推荐

男生如何减臀部赘肉呢?

1、俯卧姿势 俯卧姿势,双并拢直,脚尖绷直。腹部贴在地面上,双手臂向前直,手臂距离与肩同宽,头部向上抬起,前胸微微离地。 2、左膝弯曲 手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上身趴下,下巴贴地面。右直不动,左膝盖弯曲,小抬起,用左手握住左脚的脚踝。 3、手臂直 手臂慢慢直,并拉动左,使左大抬离地面,小与大尽量做到90度角的位置,右和右手臂保持不动 4、左直 左手松开放于身体旁边,掌心向下。左膝盖绷直,使直,但不要放下。 5、双向上抬 微微放低左但不要碰地面,右也如左右

如何进行新生儿行为测定

新生儿的行为能力主要表现在看、听、闻、反应能力、神经反射以及与成人的互动多个方面。小编总结了以下有关如何测试新生儿的行为能力的知识,愿给朋友们带来帮助。 视 觉 正常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并且能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尤其对颜色鲜艳的物体,更容易表现出兴趣。比如在他的头顶上挂上一个红 色的气球,他就会用眼睛追随气球移动的方向,有时还会专注地注视着某一个物体。新生儿对光也比较敏感,遇到强光刺激时就会闭眼。 听 觉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耳朵的鼓室没有空气和有羊水潴留的原因,听力稍差,生后3到7天,听力就已经

提臀运动有哪些 跪抬起

前臂和膝盖着地;小沿地面向后直,与大成90°角,收腹,收臀;抬起一条直与地面平行;然后屈膝,向上抬脚举小,再将直放下,恢复原来姿势。重复15次,再换做。

婴幼儿保健四大谬误

谬误1: 新生儿要绑防止小儿罗圈; 专家:没必要 所谓的罗圈多是生后孩子患佝偻病或负重过早引起的,和绑并没有多大关系,并且孩子在母体环境(子宫)中的姿势本是屈曲的,这是一种最舒服自然的状态,在医院的新生儿病房里,护士阿姨会给新生的孩子一个生理性的体位,宝宝可以仰卧、侧卧、或俯卧位,身边围绕着“鸟巢”包被,宝宝的手脚都是屈曲的状态,小手放到嘴边。 但是,俯卧位在家庭中采取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新生儿的意外窒息。陈筱青医师强调,新生儿被绑起来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运动,更由于体位的不适造成宝宝的情绪波动,不

坐骨神经痛的锻炼方法 划船运动

上体后仰,右直,左成后弓步,两臂向上向后拉起,两肘拉。还原后换左直,右成后弓步,两交换重复16次。

直就疼到底是怎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像正分子骨胶原低聚肽具有改善骨质疏松,具有缓解关节疼痛的功效。 此外,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

新生儿惊厥怎么发现

新生儿惊厥除肢体或肌肉的异常运动以外,往往伴有其他的改变,用心观察区别如下: 1、姿势的改变 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度,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度,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眼神的改变 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同时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 3、面色改变 新生儿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 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

新生儿的多种无条件反射

吮吸反射 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碰到其嘴唇,新生儿立即做出吃奶的动作。这是一种食物性无条件反射,即吃奶的本能。 觅食反射 如果你用手指轻触其面颊,新生儿会把头转向手指并把口张开。 怀抱反射 被抱起时,新生儿会本能地紧紧靠贴着你。 抓握反射 用手指或笔杆等物体按压其掌心,新生儿会用手指紧握笔杆不放,甚至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悬挂起来。 眨眼反射 物体或气流刺激睫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本能,可以保护眼睛。 惊跳反射 突如其来的噪声刺激,或者被猛烈地放到床上,新生儿立即把双臂直,张开手指

直时膝关节疼怎么办呢

据医院物理治疗师介绍,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炎疾病,膝关节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一种,且女性多于男性。 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的紧张度对膝关节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肌肉有稳定关节、分散应力和减轻关节软骨的冲击力等作用。 在膝关节炎的急性期,关节肿胀、积液、疼痛限制了关节运动,使膝屈肌力下降,膝周肌腱韧带的强度下降,导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造成关节面应力分布异常,加重骨关节炎的发生。 因此,增强膝屈肌肌力,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是膝关节炎康复

宝宝最初的体操

活动是身体内部需要和外界刺激的结果,只要不加以束缚,婴儿都会自发地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新生儿舒展小身体,懒腰,用力将小手高举,把小直,有节奏的蹬踢。这种手脚乱动是婴儿最早的肢体活动,也可以看作是最初的体操。 当婴儿看到有鲜艳色彩的玩具、微笑的面孔;听到悦耳的歌曲、歌声,也会手舞足蹈的表示他的兴奋和欢乐。这种带有全身性的运动不仅发展身体的运动能力,活动四肢关节肌肉,促进新陈代谢,而且也有利于情绪愉快,促进心理健康。 现实生活中,婴儿活动是很少的。“蜡烛包”确有保暖和使婴儿安静不惊跳的好处,但是它也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