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怎么按摩肚子
宝宝腹泻怎么按摩肚子
揉腹法
手法:家长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医生提醒,一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向揉动。
推背法
手法:方法要领是顺着宝宝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肤微红发热为止。小儿腹泻伤经液,气血经液同源,所以要给宝宝补气血。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推背可以补阳气,健脾补肾,增强孩子抵抗力。
推上七节骨
位置: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
手法:用拇指侧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从宝宝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门(督脉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处止。推拿时,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肤发热为适度。这是比较好的止泻手法。
注意: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揉板门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宝宝腹泻按摩哪里
如果宝宝是由于感受风寒导致的腹泻,家长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 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按摩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如果孩子是湿热腹泻,家长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小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如果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宝宝腹泻按摩图解 脾胃虚弱型腹泻按摩
如果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小孩便秘怎么揉肚子呢
(1)顺时针按摩腹部中医有顺时针按摩为泻,逆时针按摩为补的说法。因此,顺着肠的蠕动方向,顺时针按摩可以增加肠蠕动,对于帮助宝宝顺畅排便很有帮助。
按摩方法:以手掌根部紧贴宝宝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孩子的脐周,边揉边推,如此反复。每次按摩时间持续8-10分钟即可,每日按摩2-3次,直至便秘好转后,再坚持1-2周,可以巩固效果。
(2)按摩腹部的天枢穴除了腹部的整体按摩外,便秘小儿还可以通过按摩肚脐旁的天枢穴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天枢穴是以肚脐为对称轴的两个穴位,位于肚脐左右两寸处。
按摩方法:宝宝睡前,家长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摩宝宝的天枢穴5分钟。
(3)以肚脐为中心宝宝便秘,家长也可以以肚脐为中心画圈摩腹,能加快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使腹内蠕动加强,缓解便秘。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轻触宝宝腹部,以肚脐为原点由小到大地往外画圈,保证在5分钟以上,用力要适度,由轻到重,以微微感觉到腹部发热为宜。
(4)注意事项给宝宝按揉肚子,手法既要柔和、均匀,又要有一定的力度,但不要使劲往下压,那样容易伤害体内器官。腹部按摩要达到最佳效果,应在排空小便后,肚子不太饱又不太饿的情况下进行。
宝宝拉肚子按摩什么地方可止泻 感染性腹泻按摩位置
位置:在上腹部,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剑突与脐连线的重点,简单说是胃中部。
操作方法:用指端或掌根揉约2-5分钟。
位置:肚脐周围。
操作方法:以肚脐为圆心,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指端逆时针方向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
位置:肚脐旁开2寸。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腹中部、肚脐旁开2寸的天枢。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
操作方法:从中脘往两边有弧度地推,或自中脘至脐平推。
位置:整个背部。
操作方法:擦热脊柱、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其中对应前方脾胃和大肠处的脊背位置要作为重点,需要加长按摩时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腿部两侧的足三里。
哺乳期妈妈吃什么导致婴儿拉肚子
哺乳期的时候妈妈的饮食油腻,生冷,辛辣,太凉的或者海鲜之类容易敏感的会导致宝宝拉肚子的哦,宝宝拉肚子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肚子着凉的原因的,可以给宝宝吃妈咪爱或者是思密达的,也要注意给宝宝的顺时针按摩肚子的,有助于宝宝消化的。
产妇哺乳期时,要注意保暖的,如果出现受凉引起的胃肠型感冒,过奶给宝宝也会引起宝宝腹泻的,还有宝妈如果吃得太油腻或过生冷的食物,如冷饮等的,也会引起的,宝宝要多喝水,宝妈饮食要清淡的,出现腹泻要及时治疗的。
哺乳期女性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生冷,冰凉的食物都会导致孩子拉肚子的,哺乳期是需用多注意饮食方面的清洁卫生,不要吃辛辣刺激类食物。
宝宝腹泻按摩图解 宝宝腹泻病因病机
宝宝腹泻多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使得饮食不能正常消化和吸收,水谷混杂而下,发生腹泻;
孩子长期喂养不当,或脾胃虚弱,体内水液不能正常散布和吸收,聚水成湿,下于肠道,也可发为泄泻。
小儿肚疼怎么办
1、 小儿肚疼可以热敷
可将热毛巾或以洋甘菊茶、欧耆草茶或柠檬薄荷茶制成的湿敷布敷在肚子上(请参阅附录1.4“腹部敷布”)。另外也可以用滇荆芥草、洋甘 菊或10%荷兰芹子油以1∶2的比例稀释后涂抹于肚子上,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同样也需注意保暖,可给宝宝穿能盖住腹部的羊毛内衣裤、较暖的尿 布,或用暖暖包,同时也要注意膝盖部位的保暖。
2、按摩减轻宝宝腹痛
腹痛给宝宝带来的痛苦非常大,但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大多不属于疾病,施以合理的按摩方法,再注意生活调理,腹痛就会消失。
两手掌轻柔地沿宝宝肚皮右侧抚摸至左臀部,抚摸到肚脐处时,应减轻力度缓缓进行。
手掌搓热,盖在宝宝的肚脐上,轻抚按摩。
手背稍微弯曲,按顺时针方向从宝宝肚脐右下方,围绕肚脐按摩至左下方,对整个腹部进行按摩。
3、 应让患儿卧床休息
孩子腹痛时可在他腹部放热水袋,但须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以防烫伤。 如果婴幼儿大便又急又快,可让孩子把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他坐厕解便,这样可防止肛门直肠脱垂。每次大便后可用温水洗净孩子臀部,并用5%鞣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如有脱肛时,可用纱布或软手纸涂上凡士林,托住脱垂的肛门,一面轻轻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复位。孩子如果呕吐频繁,可短期禁食,医生可能给孩子静脉补液。家长则可喂孩子少油腻的流质,如藕粉、豆浆等。待病情好转,就可尽早进食。这时,可以喂孩子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质,如麦片粥、蒸蛋、煮面条等,牛奶易引起腹泻胀气,所以暂时不要喂给孩子喝。
如何预防宝宝肚子着凉?
宝宝肚子受凉后,除肠蠕动加快感到腹痛外,还会导致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造成腹泻。每日大便达到十余次,其大便象稀水,并含有奶瓣,但没有脓血和特殊臭味。腹泻可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严重甚至引起休克或全身衰竭。
万一宝宝肚子受凉,出现腹痛、腹泻,可试用热水袋在腹部热敷。胃肠道肌肉受到热刺激后,运动减慢、减弱,从而减轻症状。但应注意,婴儿皮肤娇嫩,要防止烫伤。如果宝宝肚子热敷后,仍哭闹不止,频繁腹泻,则要想到其他疾病,及时送医院诊治。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湿气,经常腹痛、腹泻,体质就会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以至生长发育缓慢。所以,应注意避免宝宝肚子受凉。
教你怎么预防宝宝肚子受凉?
1、洗澡
无论是在洗澡时还是洗澡后,都要保护好宝宝的肚子,不能让它受凉。洗澡时最好让宝宝坐在温热水中,不要把肚脐露出来。在洗澡后,应立即穿好衣服,不要让肚脐晾在外面,穿衣服的时候,可以用浴巾把肚脐和肚子护住。
2、穿衣
平时给宝宝洗澡、换尿布动作要快,更换贴身的衬衣、尿布时宜先焐暖。在气候炎热的夏季,要防止穿堂风,忌用电风扇直接对着腹部吹。睡觉时可用毛巾盖住腹部。给婴幼儿喂的奶水不可太凉。腹部容易着凉的孩子,可以常戴肚兜。
3、抱姿
家长在抱宝宝的时候,经常是从腋下开始用力。很多时候,都会顺着就把孩子的上衣不自觉的往上提了许多。这样孩子就容易肚子着凉,所以家长在抱起孩子后,要先整理下孩子的衣服。往下拽拽。看看是不是保护好肚脐了。
4、按摩
经常给宝宝做腹部按摩很重要的哦。家长可以先把自己的双手搓热,然后用手去顺时针的按摩宝宝腹部,这样可以有助于宝宝的排气,排便,家长手心的热量会暖暖的,让孩子感到舒服。另外中国最传统的肚兜也是预防宝宝肚子着凉的好东西。它贴身穿在宝宝的身上,在衣服里面,能很好的保护宝宝的肚子。宝宝的肚子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宝宝的身体状况,所以一定要保证肚子的保暖,不能着凉,减轻宝宝生病几率。家长们一定要多多注意,多多为孩子的肚子着想,预防肚子着凉,就是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