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原因
家庭暴力的原因
1、导致家庭暴力的因素: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对公民个人隐私和生活方式的尊重与宽容,网络、通讯手段等现代技术的发达和普及,以及婚外情、非法同居、包二奶等现象的增多,婚姻家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另外,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城市中工人的下岗、农村中劳动力的剩余、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大,促使某些人把实施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缓解情绪的手段。
2、导致家庭暴力的因素:施暴者自身素质太差
部分施暴者性格乖戾、性情粗暴。这类人自控能力弱,遇到意见分歧或本人的要求没有被接受,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部分施暴者受教育水平低下,在家庭内部本能地使用暴力手段实现本人的意志。部分施暴者患有精神疾病、心理疾病或存在性格缺陷等等,导致他们偏离正常的思维,背离非暴力的行为规范。
3、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
3.1、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充分利用法律维权
我国现有关于维护妇女、老人、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要消除家庭暴力就是要逐步完善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
3.2、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寻求社会支持
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等组织的调解作用。强调执法机关及时介入,有效制止的职责。建立类似于国外妇女庇护所性质的社会救助机构。以帮助受害人及时摆脱家庭暴力。
3.3、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国民的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道水准,制止、减少甚至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通过教育,借助舆论的力量,倡导良好的婚姻道德风尚等以制止和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使不道德者受到应有的舆论谴责,同时也通过教育使每个人懂得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尊严的重要。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1、让孩子心灵有扭曲感,对家庭的信任度、对家长的依赖度都会下降
2、 如果是大人之间的家庭暴力,孩子身心绝对会有阴影,毫无安全感,逐渐向怪癖或内向或者也 向凶残方向发展。
3、 如果是对孩子本身家庭暴力,那么孩子将会对整个人世间看的冷淡,对人情世故也没有亲近感 孩子会从心底厌恶社会、厌恶家庭、厌恶家人,会有逃避、离家出走、不直视人的目光,甚至惶 惶度日 、六亲不认,还会走上歧途。
4、最关键的是:你生他后,你会后悔他将来因为家庭暴力而拥有的表现;而同时他会后悔来到世间、、、 是否太悲凉?!为人父母,就要对自己、对孩子负责,为何要用家庭暴力来残杀所有的“情”、“理”?乃至孩子的前程。言传身教是很关键的,即使有偶然的孩子出人头地,也绝对不会对家庭暴力的主事者有感情。
以上就是家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科学的,而且要有更多的耐心,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让孩子身心扭曲,对他今后的人生也会产生影响。
家庭暴力有哪几种 身体暴力
身体经常出现外伤,不作解释,不去治疗;伤处呈现虐待工具的形状,如鞭痕、鞋底印等;受虐者总试图用衣服或浓妆来遮掩。
家暴后女人的心理是怎样的
自卑家暴还会对女人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影响,她们长期处于弱势的地位,在施暴者面前可以说没有了一点尊严,长期如此,她们就会越来越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如别人好,才会遭受到家庭暴力的。
自闭家庭暴力破坏了她们与人的正常交往。被虐妇女对家庭暴力事件感到羞耻,怕被人知道而与外界隔离,自我孤立。同时,被虐妇女长期生活在暴戾的家庭,也令夫妻关系疏远和紧张,最终可能导致婚姻瓦解。面对离婚,部分被虐妇女顿感矛盾及失落,对未来充满恐惧,担心无能力展开新生活而变得沮丧。
胆小害怕家庭暴力导致了妇女心理常处于心理压力之中,持续保持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心身疾病。被虐妇女可能变得畏缩、无助、缺乏安全感。他们会呈现情绪不稳、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有“创伤后遗症”,导致自我形象偏低、工作效率差劲,严重者更会有自毁的意念及行为,并完全放弃反抗或自卫。一旦涉及到与暴力相关的东西,她们都会反应过度,显得一惊一乍的,十分害怕。
充满无助感如果连一个自己爱的人,爱自己的人都会用暴力来对待自己,那么我还能找谁寻求帮助呢?这种无助感是很可怕的,如同被自己最亲密的人背叛一样。
感到懊悔不已家暴后的女人会觉得,我当初真实瞎了眼,为什么会嫁给这样一个混蛋?而现在因为自己当初被爱情蒙蔽住了双眼,不仅没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就连自己的人生整个都是灰暗的,在暗暗哭泣的同时,也会感到懊悔不已。
“受虐妇女综合症”家庭暴力如果不及时解决,极易导致“以暴抗暴”恶性事件的发生。有些被虐妇女会出现“受虐妇女综合症”,他们或会高度恐惧、常于梦中惊醒、重新经历被害的惊惧,甚至高度过敏地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暴力,进行过度自卫的准备,因而铤而走险攻击施虐者。
家暴报警有用吗 轻微的家暴能够报警吗
遇到轻微家庭暴力也可以马上报警。
公安机关接到“110”家庭暴力报案、报警求助或者举报后,事发地公安派出所应立即调派警力到达现场,控制家庭暴力加害人,维护现场秩序,对于需要救治、庇护的被害人进行帮助。
孩子受到家暴易患上焦虑症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研究人员在试验中让40多名儿童分别观看悲伤、冷静或生气等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片,同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大脑的活动进行扫描。
在这些孩子中,约一半人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还因此被送入社会救助机构,这部分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2岁。研究发现,他们在看到生气表情的图片时,大脑中前脑岛和杏仁核两个区域的活动幅度要明显大于那些正常成长的孩子。
据介绍,这两个区域与紧张情绪有关,以前研究人员也曾在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士兵的大脑中发现这种变化。由此可见,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可与战争对成人的影响相提并论。
孩子受家庭暴力多易患焦虑症
研究人员埃蒙·麦克罗里说,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出现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他呼吁人们尽量让家庭暴力远离孩子。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生命危险
离开施虐者其实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家庭暴力的最后一步可能就是杀掉受害者。超过70%的家庭暴力谋杀案发生在受害者结束关系之后,受害者担心一旦离开,施虐这就没有任何可以顾及的东西了,会更加不择手段。
家庭暴力该不该离婚
遇到家暴该离婚。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除了我们对对方的爱,我们还希望我们能互相照顾,一起走完这一生。如果都发生了家暴了,还有什么爱?还谈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你自己的幸福,一定要果断,一定要勇敢,该离的婚必须离,没什么大不了的。
男人家庭暴力成瘾的6大心理
1、很难控制感情
男性主要通过语言信息来理智的处理事物。与此相对,女性的进行感情处理的右脑更加发达,比起有条理的找出事物的解决方法,女生更倾向于感情论事。
因为大脑的结构不同,男女之间常常摩擦出火花。这种情况下,男性对女性生气的原因一头雾水,并且理性的解决方法往往不起作用,这时男性想说的话就会转化为拳头。其实男性本意是想和解,但无奈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2、施暴之后更痛苦
有家暴倾向的男性在施暴后,会有一段被称为“蜜月期”的相当温柔的时期。这个时期相当短暂,一过这个时期,男性会再次施暴。
这个时期内,男性会很嫌恶自己,女性可以以这段时期为契机,打开他的心扉。例如,女性可以制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和他好好聊聊。不管是施暴的原因还是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通过倾听交谈,暴力都可以被和平解决。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交谈,施暴男性会慢慢反省,最后改正错误。
3、男性的暴力来源于“不安”
从心理学来说,男性的暴力来源于“不安”心理。男性不擅于表达,也不会倾吐内心的苦恼和烦闷。就算直接问他们,回答也只会是没事。长年累月,男性心中的压力和焦虑会越积越多,最后质变为家庭暴力。
4、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很可能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在发病时,他们常会出现感知觉功能障碍,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鬼魅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而不自知。
5、人格障碍
研究调查,因人格障碍而产生家庭暴力倾向的男人占总比的1/4以上,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表现为因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6、性别歧视
在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绝大多数为男性,在一部分男人中,他们信奉男尊女卑的思想,并将家庭暴力当成是正常的家规或者逼迫女性言听计从的有效手段。
而男人为什么有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男人心理是什么?家庭电暴力是每个女人的恶梦,必须杜绝。看了以上文章的分享,我想您对男性家庭暴力成瘾的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没错,家庭暴力产生原因和男人的情绪控制及性格特点有极大的关系。
家庭暴力会遗传吗 家暴有哪些危害
1.破坏了家庭。家庭充满了暴力,而不是爱与关心。
2.对受害者的身体,精神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甚至会成为一生的阴影。
3.家庭暴力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
4.家庭暴力严重地危害社会安定,阻碍了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