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让孩子不缺钙
冬季如何让孩子不缺钙
一 饮食搭配要科学
有些宝宝补了不少钙,结果却仍然缺钙,我们就要从饮食上找找原因,反思一下食物搭配是否科学,防止因为食用了某些搭配不当的食物成分而增加了钙的流失。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的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是2∶1,换句话说,钙是磷的2倍,如果宝宝的食谱恰恰是这个比例,那么钙的吸收利用率高。而大部分爸妈会经常迁就宝宝的口味,让其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炸薯条等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矿”,致使大量磷涌入体内,使磷与钙的比例高达10∶1以上,磷的摄入一旦多了,就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导致缺钙。
钙与维生素D犹如一对同胞兄弟,而很多家长朋友只认识钙而忽略了维生素D,我们平时所说的缺钙,实际上源头在“维生素D缺乏”,如果维生素D摄取充足,食物或钙制剂中的钙离子才可能会人体充分吸收并利用,而当维生素D摄入不够时,即使补充了再多的钙,真正被吸收的钙比例少的可怜,所以,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尽量要多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并且注重维生素AD制剂的补充,这样才能让宝宝吃进去的钙没有白白浪费。
蛋白质摄入过量也可“排挤”钙。实验显示:每天摄入80克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掉;若将每天的蛋白质摄取量提升到240克,即使额外补充1400毫克钙,也会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这表明额外补钙也不能阻止高蛋白引起的钙流失。因此,天天给宝宝安排大鱼大肉,打破了食物的酸碱平衡,无论怎么补钙也是于事无补。
最新研究发现,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与少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也就是说,盐的摄入量越大,钙的吸收越差,尿中钙的排出量越多,减少盐的摄入等于补钙。大人如此,宝宝亦然。特别是小宝宝,对盐的敏感度较高,不可按照成人口味给盐。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饮食的搭配,防止因为饮食不当而使宝宝体内钙流失。
二 身体锻炼不荒废
人体的骨骼如果长时间处于缺乏锻炼状态,就会出现钙质流失现象,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的出现,对于儿童来说同样如此。寒冷的天气阻碍了宝宝进行足量的户外活动,蜗居状态下的骨骼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很容易变得脆弱,没有力量。因此,如果担心宝宝外出活动着凉感冒,家长可以多陪宝宝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室内运动。皮球、过家家、捉迷藏等能让宝宝动起来的活动都可以尝试。
总之,不要让宝宝成为冬季小懒虫是防止宝宝钙质流失、保护骨骼健康的一条重要方法。
三 补充维生素AD要科学
我们都知道,宝宝对钙质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来帮助,如何在冬季更加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则需要爸爸妈妈们多加注意。一般来说儿童在一岁以下每天应该补充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一岁以上的儿童则应该每天补充700国际单位的剂量,如果过多或者过少都不会起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控剂量,科学补充。
为宝宝食用动物肝脏等食物或者给宝宝多晒太阳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D,但是由于自然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限以及户外日照有限,宝宝的VD补充量远远不足。因此,需要维生素AD制剂(俗称“鱼肝油”)来补充。目前市面上的鱼肝油产品种类较多,妈妈们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比如达因药业生产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这类国药准字药品,不仅维生素A、维生素D配比科学,并且还针对宝宝年龄进行了剂量区分,包括符合0-1岁宝宝的绿葫芦软胶囊和符合1-3岁宝宝的粉葫芦软胶囊,科学的剂量把控,方便可靠,是妈妈们不错的选择。
儿童缺钙怎么办 孩子缺钙常常表现为夜啼
孩子缺钙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并且会出现易发怒的现象,孩子缺钙会出现精神不集中,并且晚上睡觉时很容易盗汗,家长应该要了解孩子缺钙的表现,需要及时给孩子补钙,孩子身体缺钙会严重影响到身体发育。
喝酸奶可以帮助宝宝预防消化不良吗
1、尽量给予婴幼儿以母乳哺养,不要在夏季让孩子断奶;
2、喂奶要定时,一次不可喂太多,两次喂奶中间要让孩子喝点白开水;
3、如果奶汁不够吃,可喂些米汤、面汤、鸡蛋糕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4、断奶以后的孩子,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吃剩饭、剩菜和不清洁的食物;
5、晚上要给孩子盖好肚子,防止受凉。
一旦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父母应合理调配孩子的饮食,并限制他的进食量,多喝白开水。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应尽早带他去医院就诊。
宝宝吃些什么补钙
既然孩子吃鱼肝油会导致湿疹加重,那就让孩子多晒太阳。避免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缺钙。多数孩子缺钙不是因为钙质供给不足,而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如果孩子每天能吃奶至少六百毫升,那就不用额外补钙了。如果缺钙厉害的话,可给孩子打维生素D3针,并用凯思立D、迪巧等钙制剂补钙治疗。
冬季让孩子长高多做这4种运动
1.跳跃运动
促进长高的运动主要是纵向跳,通过刺激长骨的骨板达到长高的目的。小宝宝可以让其在户外跑跑跳跳多运动,大点的孩子可以每天坚持跳绳10-15分钟,长期坚持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可做摸高运动,如摸篮板、树枝、高物等,可双腿跳、左右单腿跳,每组10次,跳的时候尽量让孩子使尽全力。
由于跳跃容易影响脚的发育,对膝关节和踝关节冲击较大,因此要穿有弹性的鞋子,保护关节。5-10岁的孩子可选择跳绳,耗时少但耗能大,能刺激骨质,促进骨骼生长、消耗多余脂肪,提高平衡感和反应力。
2.杠上运动
可以借助单杠或双杠等运动器材,双手紧握横杆悬垂,就是双手紧握单杠式的棒子,使身体腾空下垂时,以脚尖能轻轻触地为最好,每次坚持20~30秒,可以起到拉伸脊柱的作用,促使脊柱骨的增生。
3.跑步
建议小步跑,同时双拳放在肩上,双臂屈肘向前旋转,快速跑跳25~50米,重复4~6次,每次之后稍休息,然后下坡跑。
4.伸展肢体
伸拉双手向上,然后向各方伸拉,同时踮起脚后跟,重复6~8次,中间稍休息一下。也可以请两人协助,一人握住双手,另一人抓住双脚,同时向相反方向轻轻牵拉身体,每次20秒。
Tips: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建议儿童每天进行户外运动,具体选择哪项运动,可根据孩子的性格、体质特点以及孩子的喜好选择。
怎么看新生儿是否缺钙呢
1、从孩子的身高来看。
孩子出生时身长一般是50cm左右,半岁以内身高增长最快,半岁以后相对生长较慢,到1岁左右孩子的身高一般在75cm~80cm左右。缺钙的孩子发育迟缓,身高低于同龄小孩。
2、从孩子的夜啼来看。
经常夜里哭闹,睡觉不好,正常孩子一天要睡十几个小时,而缺钙的孩子有可能只睡几个小时,家人觉得带孩子非常累。并且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哭闹,头部容易出汗。
3、从孩子出现枕秃来看。
孩子的头部容易出现枕秃,枕秃就是头部后面枕骨部位(就是孩子睡觉头接触枕头的那个部位) 的头发很整齐地 脱落,形成一片可以看见头皮的小圈。这不是睡觉磨掉的,而是 缺钙的表现。孩子经常夜里哭闹,睡觉不好,
4、从孩子的行为看。
缺钙的孩子比同龄儿童学走路晚,腿软,学走路慢,容易摔跤,如果体内缺钙没有及时纠正,强迫孩子过早走路,孩子的腿部会出现畸形,如出现X形腿和O形腿。这时候,要及时给孩子补钙,不要急于让孩子学会走路,等体内的钙恢复正常后再让孩子学走路。
5、头部、胸部的发育也逐渐出现异常。
在胸前可以发现像串珠一样的隆起,胸部狭长,很像鸡胸。头部囟门闭合较晚。后囟门的闭合一般在孩子3~4个月的时候闭合,前囟门的闭合时间为1岁到1岁半,如果闭合过晚,说明孩子缺钙。
补钙真的是每个孩子必需的吗
打开电视,你会发现孩子已成为补钙人群的主力军,每个补钙产品都在喋喋不休地告诉你补钙的重要性,仿佛只要补钙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补钙真的是每个孩子必需的吗?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缺钙,只有当孩子出现下列症状时,家长才要考虑给孩子补钙。一是孩子夜间哭闹不止;二是孩子夜间睡觉时,头左右来回摇晃,并且已经磨成枕秃;三是孩子颅脑上方的前囟门过大、不闭合;四是孩子出现鸡胸或肋缘外翻的情况。
人体内的钙属于微量元素,在体内的需求量本来就不大,吸收的量也有限,补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缺钙就立马买一堆补钙产品的做法很不靠谱。陈凤民说:“前一段时间我接诊过一个孩子,他的前囟门已经出现隆起,做了CT检查,没发现问题,又排除了脑炎的可能性,最后才发现是补钙补过了头,已经出现维生素D中毒的情况。”
其实补钙过量导致维生素D中毒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广告的强大攻势,很多家长在选补钙产品时,都会购买添加了维生素D的钙片,认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钙质吸收,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陈凤民说:“孩子缺钙后,很多家长会大量买药,赶紧补钙,这往往会造成过度保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带孩子来医院做检查,由医生来确定补钙的方法。一般来说补上10天的钙就要停一段时间再服药,但家长往往急于求成,并不让孩子停药,这就容易造成维生素D中毒。”
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不缺钙呢?陈凤民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好好吃饭。很多家长觉得缺钙是造成孩子厌食的原因,我认为因果关系应该反过来,分明是孩子挑食、厌食造成了缺钙。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候,喝的母乳或奶粉里就含有足够的钙,根本无需补钙;幼童期的孩子开始正常饮食,钙质从食物中吸收,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饮食里完全能提供足量的钙。因此只要孩子好好吃饭,体内的钙含量是足够的。”
有了足量的钙还要考虑吸收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维生素D是促进钙质吸收的有效成分。很多家长为此给孩子买富含维生素D的营养品,陈凤民直言:“不需要。每天早晚带孩子出门晒两个小时的太阳,比什么牌子的鱼肝油都好。”阳光的照射可以让人体内产生维生素D,家长可以在上午10点钟以前、下午4点钟之后带孩子出来晒太阳,既能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又能促进体内钙质吸收,一举两得。
冬季缺钙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冬季,孩子缺钙的高发季节,补钙很重要
到了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日照时间的缩短,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明显减少。妈妈们总是把孩子裹的严严实实,由于担心生病而减少了他们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最近全国大部分城市出现大雾天气,迫使许多妈妈不得不让孩子们呆在屋里,以免受到雾天空气污染的影响。孩子与阳光接触少了,体内维生素D的自身合成会明显减少,极易造成钙质的吸收不足,加之冬天气温降低使机体对钙的利用率也明显降低,就更容易引起缺钙。缺失的钙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和成长,甚至会导致小儿佝偻病的发生。
冬季缺钙,春季长不快
有些妈妈认为春天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季节,冬天缺点钙无所谓,等到春天孩子长身体时多补一些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循环链,以冬季为例, 秋收冬藏是人体对自然环境的自然适应,冬季是孩子蓄势积攒养料,为来年春季快速健康成长打基础的必需阶段。如果在冬季忽视了补钙,那么来年春季,冬季的缺钙时间差就会加倍放大,亡羊补牢,等到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节再补钙就会出现钙质“供不应求”的现象。简而言之,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冬季补好钙,春季才能长得更快。
孩子补钙钙片牛奶分开服
补钙不能忽视吸收
问:孩子缺钙,给他补钙就行了吗?
答:孩子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其他的维生素辅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否则就算补充再多的钙,因为难以吸收也会缺钙。
每吃一粒钙片的同时需补10微克的维生素D,就是1~2滴的剂量。不仅如此,还要经常晒太阳。阳光可以使得皮肤合成维生素D,正在补钙的孩子需要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钙片、牛奶一定分开服
问:我家孩子不喜欢吃钙片,没办法,我就把钙片放进牛奶里让孩子喝,这个方法可取吗?
答:这并不是一种好办法。因为牛奶里含有碳酸钙,而一些药片如钙尔奇等钙含量较大,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过量补钙而导致孩子患上奶碱综合征、高血钙、碱中毒等。
儿科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先喝牛奶,几个小时之后再吃钙片效果会更好。
专家提醒: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最好的办法是到医院抽血检查,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补钙,千万不能觉得孩子可能缺钙就到药店买一堆钙片给孩子吃,这样很可能起反作用。
如何科学的给孩子补钙
妈妈们总是担心孩子缺钙而影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很多家长都在盲目给孩子补钙。如何科学的给孩子补钙?相关专家结合典型事例,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该如何科学补钙。
一、补钙不足还缺钙
问:我家孩子两岁半,我天天为其补钙,但检查后还是缺钙,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每天应该补多少钙?
答:是因摄入钙的量不足而导致的。一般2~3岁的宝宝每天摄入的钙应该有600~800毫克。
宝宝补钙不仅需要吃钙片,还应注重食补,如常喝牛奶、吃豆类制品、小鱼、绿色蔬菜等等。100克牛奶的含钙量大约是100毫克,因此宝宝每天至少要喝上 500克的牛奶补钙,剩下的100~300毫克钙则从食物中摄取。另外,每个宝宝对钙的吸收不同,因此,需要适当补充一些钙剂,如钙尔奇D、葡萄糖酸钙等,宜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
二、补钙不能忽视吸收
问:孩子缺钙,给他补钙就行了吗?
答:孩子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其他的维生素辅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否则就算补充再多的钙,因为难以吸收也会缺钙。
每吃一粒钙片的同时需补10微克的维生素D,就是1~2滴的剂量。不仅如此,还要经常晒太阳。阳光可以使得皮肤合成维生素D,正在补钙的孩子需要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三、钙片、牛奶一定分开服
问:我家孩子不喜欢吃钙片,没办法,我就把钙片放进牛奶里让孩子喝,这个方法可取吗?
答:这并不是一种好办法。因为牛奶里含有碳酸钙,而一些药片如钙尔奇等钙含量较大,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过量补钙而导致孩子患上奶碱综合征、高血钙、碱中毒等。
儿科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先喝牛奶,几个小时之后再吃钙片效果会更好。
如何科学的给孩子补钙?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最好的办法是到医院抽血检查,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补钙,千万不能觉得孩子可能缺钙就到药店买一堆钙片给孩子吃,这样很可能起反作用。
孩子眼睛老眨怎么办 饮食调理
平时,让孩子多吃些胡萝卜、鱼肝油、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以滋养眼睛、缓解眼睛疲劳,改善应用眼过度而引起的眨眼。另外孩子缺锌、缺钙,也可能引起眨眼频繁,可带孩子检查下微量元素,适当补锌、补钙。
给宝宝吃过多鱼肝油可能导致缺钙
佝偻病是我们常说的婴幼儿“缺钙”,发病率很高,时下秋冬季节正是小儿佝偻病的高发时节。
猛吃鱼肝油 孩子一样会缺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门诊主任医师谭美珍告诉记者,该中心儿保门诊一个月6000左右门诊量中,有2000~3000患儿或多或少存在缺钙现象。
“门诊中发现,家长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以为给孩子吃很多鱼肝油就能补钙。实际上,小孩如果真正缺钙,一味吃鱼肝油是没有用的,反而会拖延小孩缺钙的病情。”谭美珍说,市面上销售的鱼肝油属于保健品而不是药品,能促进钙吸收的量是相对较少的,只适合一般人群补充营养。如果孩子缺钙,需要咨询医生进行科学的补钙,而不是迷信市面上的各种补钙保健品。
给宝宝吃鱼肝油好吗?给宝宝吃鱼肝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不少家长在日常喂养时常常会给宝宝补钙,那么吃鱼肝油成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育儿专家认为,给宝宝吃过多的鱼肝油可能会导致宝宝缺钙!
佝偻病是我们常说的婴幼儿“缺钙”,发病率很高,时下秋冬季节正是小儿佝偻病的高发时节。
猛吃鱼肝油 孩子一样会缺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门诊主任医师谭美珍告诉记者,该中心儿保门诊一个月6000左右门诊量中,有2000~3000患儿或多或少存在缺钙现象。
“门诊中发现,家长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以为给孩子吃很多鱼肝油就能补钙。实际上,小孩如果真正缺钙,一味吃鱼肝油是没有用的,反而会拖延小孩缺钙的病情。”谭美珍说,市面上销售的鱼肝油属于保健品而不是药品,能促进钙吸收的量是相对较少的,只适合一般人群补充营养。如果孩子缺钙,需要咨询医生进行科学的补钙,而不是迷信市面上的各种补钙保健品。
如何让正确补钙
1、孩子缺钙的迹象
睡觉困难、容易哭这些都是孩子缺钙的现象,此外,孩子缺钙还会经常大量出汗,尤其在睡觉的时候,并在睡觉时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的情况。严重缺乏钙会导致儿童出现弯腿,牙齿增长慢,行动能力弱,生活中表现出疲倦、食欲不振、头晕。
2、补钙过量会导致肾结石
除了钙片,含钙的食品也非常受父母的欢迎,尽管如此,这些钙也不是易于吸收的钙,而维生素D可控制骨骼发育,家长应该关注这个方面。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以后的身高问题,父母会提供给孩子含钙丰富的牛奶或者含有钙质的食品,孩子如果补充过于丰富的钙,在他们3-4岁时,会有患上肾结石的可能。
3、骨头汤里的钙很少
只吃粥和肉汤会使年幼的孩子身体缺乏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家长们应该去营养中心为孩子的合理饮食找到食谱。骨头和肉熬出来的鲜美的汤汁是非常美味的,但是却只有微量的蛋白质和钙。在孩子消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动物脂肪会滞留在孩子体内,引起孩子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导致消化紊乱。因为骨头里的钙大多数是不易于被人体吸收的无机钙。如果父母只为孩子提供汤汁,孩子就得不到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钙、纤维等。
4、维生素D可以帮助吸收钙
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营养专家们把维生素的来源分为3部分:食品、阳光和维生素片。研究发现,最受欢迎的方式是通过食物吸收维生素D。如果孩子缺乏维生素就会患上佝偻病,但是如果过量地补钙也很危险。钙过量会导致肾结石、疲劳、食欲不振、甚至导致儿童短期内停止发育。如果家长想为孩子补钙,应该听从医生指导。记住,哪怕是医生开出的处方钙片,也应该让孩子在午饭后一个小时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有虾、新鲜的鱼、肉、蛋。此外,深色的蔬菜、豆类也是天然的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