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便秘怎么办 中医推拿

宝宝便秘怎么办 中医推拿

泻大肠:即帮宝宝按摩大肠经,中医又称「泻大肠」的推拿手法。因便秘属大肠经有火、有偏燥热的情况,故有便秘等症状。帮宝宝推拿时,可沿食指外侧至虎口的这一段距离,从虎口往食指尖的方向去推动。平日约可推拿100~200下左右,对于缓解宝宝的便秘很有效果。

A.补脾经:补脾经,可健脾固本,加强宝宝体内代谢作用,针对大便不硬但虚弱无力解便,体瘦乏力的便秘情况使用。推拿时,可将宝宝的大拇指伸直,顺时针旋转推动拇指螺纹面,并由大拇指螺纹面自拇指尖向指跟方向直线内推200~300下。

B.按摩肚脐:可利用中指端或手掌,帮宝宝按摩肚脐周围,亦可缓解便秘。

C.揉龟尾穴:龟尾穴,位于尾椎骨最末端的部份,可以用大拇指帮宝宝轻轻按揉,该穴不仅可缓解宝宝的便秘症状,甚至对宝宝尿床也有改善的帮助喔!

小儿消化不良可以试试中医推拿

少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积滞”的范畴,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常见小儿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或便溏为特征,一般分为乳食内积和脾虚夹积两种证型。

中医推拿中有三种简单的手法,可以防治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一是推拿四横纹。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操作1~2分钟。

二是按揉板门穴。板门穴在手掌面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续1~2分钟。

三是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面绕肚脐顺时针按揉50下,再逆时针按揉50下。家长如果能每周给宝宝做三次上述治疗并长期坚持,会帮助宝宝健健康康地成长。

除了中医推拿以外,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细节,可以有效地防治小儿消化不良的发生。首先,家长喂养宝宝是要定时定量。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规律饮食的好习惯,这样宝宝的内脏更好适应。对于较大的孩子家长应该鼓励其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其次,家长要帮助宝宝克服偏食的坏习惯,注意营养全面性,荤素配合要适当,克服以零食为主的坏习惯。第三,要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中医怎么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原理

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的原理是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脂溢性皮炎的目的。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方法及步骤: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所以在选择推拿治疗时,应根据经络的走向,正确掌握推拿手法和穴位。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具体为: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心经、肾经、天河水各100次。

2.用拇指点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各2分钟。

3.用拇指点揉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4.用拇指点压曲池、合谷各2分钟。

专业人士提醒:在采用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医师操作下进行,不可盲目相信别人及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中医推拿改善宝宝吐奶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

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推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相关穴位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用指尖按揉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

小儿便秘中医推拿疗法

1. 治疗原则:调腑和中,润肠通便。

2.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便秘手法处方:推脾经,运内八卦,清大肠,摩腹,拿肚角,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揉龟尾。

3.方义:推脾经,清大肠,摩腹,运内八卦——健脾调中,理气助运,润肠通便。拿肚角,揉天枢——调腑宽肠,行气通便。推下七节骨,揉龟尾——调腑导滞,泻下通便。

4. 加减治疗

⑴热秘:加退六腑,按弦走搓摩,推脾经用调法以清泻脏腑实热,荡涤肠腑积滞。

⑵气秘:加平肝经,按弦走搓摩,推脾经用调法以理气解郁,调中通便。

⑶气虚秘:加推三关,按揉足三里,捏脊,推脾经用补法以健脾益气,助运通便。

⑷阴虚秘:加揉二人上马,补肾经,水底捞明月,推脾经用补法以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⑸阳虚秘: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揉脐,摩关元,推脾经用补法,以温阳散寒,调中通便。

五个月宝宝便秘可以推拿吗

小宝宝五个月半的时候便秘,可以顺时针给宝宝按摩一下小肚子,一般情况下,推拿可以使宝宝肠胃蠕动加快,可以缓解便秘的情况,但是一定要给宝宝多注意下饮食,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已经添加辅食了,不要给宝宝吃不容易消化上火的食物可以给宝宝每天喝点蜂蜜水,这个时候要减少哦添加辅食的次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现在春季早晚温差大,孩子很容易感冒,预防感冒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免疫力。怎样才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给宝宝揉揉捏捏就可以。

常听家长抱怨,孩子免疫力低,到了春季更是咳嗽鼻涕停不下来。小编教你几招简单的中医推拿法,妈妈们赶紧学起来。

1.捏脊

捏脊是最常用的推拿方法,自尾骨端开始,到颈部大椎穴(低头,脖子和背交界处最高的椎骨)成一直线,两手拇指指腹与是指、中指指腹对捏,食指在前,拇指在后,捏住脊柱两侧表层的皮肤,食指中指向后捻,拇指向前捻,并同时向前推,从下往上逐渐推进。

反复捏3-5次,以皮肤略显潮红为佳,再用手掌在宝宝背部轻轻上下按摩2-3次。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捏脊法提高免疫力一定要注意坚持,偶尔捏一两次是不会有用的。

2.摩腹

宝宝的肠胃一般都比较娇弱,稍有不慎便容易积食、拉肚子。家长平时可以经常给宝宝摩腹,以调理肠胃、理气消食。

具体手法:用整个手掌或四指指腹放在宝宝腹部做圆圈运动,顺时针按摩,力度适中,每日300-500次。

3.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小腿的正面能够摸到的最高部分)旁开1横指(宝宝中指的粗细)。

具体手法:以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按揉足三里,每次点按300次,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理气消食。也可以从足三里向下,顺着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的线依次经过巨虚、下巨虚,推至近足踝处,每次30下,可调理胃肠,导滞止泻。

4.轻叩背俞穴

宝宝不愿配合捏脊时,可以改用轻叩背俞穴的方法。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两侧,脊柱旁开1.5寸(同身寸测量)。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均注入于背部的背俞穴。叩击背俞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减少疾病的发生。

具体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轻轻叩击背俞穴,从上到下反复扣3-5遍,两侧均如此操作,以皮肤略潮红为准,再用手掌轻轻按摩刚叩击过的地方2-3次,以放松皮肤。

通过以上的分享,希望能为爸爸妈妈们带来帮助。

宝宝大便干燥推拿手法 宝宝虚秘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能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膊阳池及揉上马,能滋阴润燥。

辩证加减:神疲,纳差,腹胀者,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揉脾俞,揉胃俞;腹痛者,加揉外劳宫。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按摩

宝宝消化不良试试中医推拿

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很多都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家长发现宝宝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时,都是让孩子吃点帮助消化的西药或中成药,其实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上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掌握,在家就能帮助宝宝调理。

少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积滞”的范畴,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常见小儿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或便溏为特征,一般分为乳食内积和脾虚夹积两种证型。

中医推拿中有三种简单的手法

一是推拿四横纹

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操作1~2分钟。

二是按揉板门穴

板门穴在手掌面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续1~2分钟。

三是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面绕肚脐顺时针按揉50下,再逆时针按揉50下。家长如果能每周给宝宝做三次上述治疗并长期坚持,会帮助宝宝健健康康地成长。

若宝宝吃什么就排出什么,有可能是太早给予副食品的迹象。而腹部的浮肿情形一直无法消除的宝宝,则较容易消化不良。本按摩请于吃饱至少一小时过后再进行。

第1步

双手手心贴在宝宝肚脐上方,将皮肤左右来回慢慢推动,来回共推五次。稍微休息一下之后,再来回推五次。

第2步

轻轻按住整个肚脐,向上释压,共释压五次。稍微休息一下之后,再释压五次。

宝宝发烧 中医巧推拿

6种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运太阳1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清肺经200次

位置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 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200次

位置 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宝宝发烧中医巧推拿

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过41℃,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因此,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体温在38.5℃以下,不必急着去医院,但是由于小儿发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热势剧增,常可引起喘促、昏迷、惊厥等,所以高于38.5℃时就应该迅速就医了。

发烧的3个原因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很容易化热。在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及炎热的夏季,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易为外邪所侵犯,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外在因素

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

2。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预防接种,包括接种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

6种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相关推荐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外科疗法 包括不同的侥幸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风湿性关节炎,只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原则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能及早合理、联合用药。 3、中医推拿 适当的中医推拿也能对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缓解起到辅助作用。

如何判断宝宝便秘与否

如何判断宝宝便秘与否 如果你担心你的宝宝便秘了,可以看看他有没有便秘的两个特征。 宝宝便秘的特征之一就是大便次数比平时减少,尤其是3天以上都没有大便,而且排便时很难受,那么小家伙可能有便秘了。另外,如果宝宝的大便又硬又干,很难拉出来,不管排便次数多少,也可能是便秘。 宝宝便秘的原因 1、吃配方奶引起宝宝便秘。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便秘。母乳中脂肪和蛋白质配比合理,所以,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基本上总是软软的,即使你的宝宝几天才排便一次也是如此。但如果他吃配方奶,奶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使宝宝便秘。你可以咨询医生看

宝宝小便不畅怎么推拿

小便由小肠泌别清浊,三焦水道转输,膀胱贮藏气化所致,故排尿正常需赖小肠,三焦,膀胱功能正常为前提。肾虚,元阳不固,气不化水是小儿小便不通的常见病机。小便不利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元气虚弱型 治法:培补元气,化气行水。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肾俞,摩关元,丹田,揉二人上马,推箕门,推三阴交。 推拿方义:元气不足,宜补之固之,补肾经,揉肾俞乃培补要穴;关元,丹田位于腹部,摩之以聚阳气,启水道,能化气以行水;二人上马,利水要穴;箕门,三阴交位于下肢,推之可引水下行,而见小便;上述配穴补中有通,以补为主,肾得温

刺激穴位加速脂肪分解

中医减肥法具有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有点,逐渐受到许多年轻一族的喜欢。其中中医推拿按摩特别地受欢迎。推拿可以说是一种脂肪运动。非常适合那些讨厌运动的妹子减肥。只要躺在床上,接受专业的推拿,轻松达到燃烧脂肪的效果。 从传统的中医来看,推拿减肥的疗效最快的是那些食欲偏旺盛的肥胖者。这类肥胖者身体机能不平衡,体质特点就是多湿、多痰或者气虚。而推拿减肥的原理就是控制肥胖者的食欲。所以,食欲偏旺盛的肥胖者推过中医推拿,是可以调理自己的体质,控制食欲。 推拿减肥会遵循我们人体的经络走向,利用点按、推拿等专业手法,选取一些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积食

先从症状来判定是否是积食。积食一般表现是食欲不振,精神状态萎靡,容易烦躁,腹部有腹胀感,最重要的是舌苔肯定会又白又厚。积食和厌食要分不清楚。厌食的宝宝在没有其他病症时,不会出现精神萎靡,任然是活泼好动的,打嗝时的口气和便便也不会有酸腐味。积食和便便的性状无关。很多妈妈觉得积食就会便秘,其实并不然。便秘和拉稀都有可能,但便便一定是酸腐味的。 山楂苹果汤 1山楂用温水浸泡,然后用流水搓洗干净。 现在正是山楂的季节,如果妈妈们附近买山楂不方便的话,可以在网上选购。 2山楂去头去尾,借助筷子顶出果核。 3山楂切小

两岁半小孩便秘怎么

介绍以下几种法,供家长们参考: 1、在孩子饭后半小时左右,绕着肚脐眼顺时针揉一揉,帮助肠子蠕动。大家也可以学学小儿推拿,用正确的推拿方式帮助宝宝按摩。 2、用婴儿使用的棉棒,在孩子的肛周按摩刺激,或者也可以用蘸过护臀霜或者香油的小棉签去戳屁眼,棉签稍微进去一点没有关系,在肛门处来回刺激,事实证明也很有效果。但问题是,效果在不断减弱,因为到后来当场拉不出来,要过几分钟才能拉,再到后来,干脆就拉不出来了。这个方法不能多用,用多了会导致肛门不会自己搜索了,都要靠外力了啊,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3、外力刺激肛

中医解析小儿便秘推拿方法能治疗

第一步:揉天枢3分钟 位置:天枢穴,即与肚脐平行,往外(腰间)2寸的两个点。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枢穴,1秒揉1-2次,共揉3分钟,约100-150次。 原理:中医认为,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也是腹部的要穴,主要用于疏调大肠,理气行滞、消食等,可以治疗宝宝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第二步:揉摸腹部5分钟 位置:以肚脐为圆心,以约2指宽为半径画圆。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手掌或中间三指,顺时针在宝宝肚子上缓慢画圆揉摸。共揉5分钟左右。 原理:这样揉摸宝宝的腹部,不仅能够揉

三伏天小儿推拿好处 改善消化

三伏天的时候温度高,宝宝的身体还比较的娇嫩,很容易出现一些消化系统问题,推拿具有理疗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在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推拿按库手法于小儿腹部,能直接调节内脏神经。 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降低时,在腹部用较重推拿按摩法治疗较为适宜,分泌功能升高时用中、轻度推拿按摩手法较为适宜。对于小儿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溶积等都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按摩

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很多都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家长发现宝宝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时,都是让孩子吃点帮助消化的西药或中成药,其实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上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掌握,在家就能帮助宝宝调理。 少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积滞”的范畴,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常见小儿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

宝宝拉肚子发烧是怎么回事怎么 推拿治疗

宝宝发烧、拉肚子可以实施小儿推拿的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既方便快捷、又有效. 操作方法: 1.清天河水:大人食指和中指并拢从“腕横纹”至“肘横纹”一次次地推(要稍有点力度)。如果宝宝一只手臂推红了,可换到另一只手臂上推。宝宝发烧时推1000次,不发烧时推100-200次。 2.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3.开天门(攒竹):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4.揉太阳:两拇指或两中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