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灵墟的准确位置图 灵墟穴功效与作用

灵墟的准确位置图 灵墟穴功效与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平喘止咳,和胃降气。

作用:灵墟属肾经,位于胸部乳旁,内应肺脏,故有宽胸理气,平喘降逆,止咳化痰作用,用于治疗胸肺疾患;有行气通络作用,用于治疗乳痈;还有和胃降气作用,用于治疗呕吐,不思食。

主治: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痰多,乳痈,呕吐,不思食。

承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承灵穴穴位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丘墟的准确位置图片 丘墟的作用

胆经走行于身体的外侧面,当身体的外侧面发生疾病时,大多是由于胆经出现了异常所致。在脚踝外侧前下方凹陷处便是胆经原穴-丘墟穴,每个经的原穴都可以治疗该经或该经所应对的脏腑发生的病变,凡是身体的一侧出现疾病,比如偏头痛,目赤肿痛,颈项痛,腋窝下肿,外踝肿痛等,都可以选丘墟穴进行治疗。

丘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丘墟的功效

丘墟属足少阳胆经原穴,肝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具有疏散少阳风热,清肝明目,理气解郁,清热化湿,消肿止痛,恢复精神之功。

青灵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青灵的准确位置图

在人体手臂内侧,当极泉穴与少海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处,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极泉定位: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

少海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侧上髁前缘。

丘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丘墟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简易取穴:脚背用力伸直,足背处明显可见趾长伸肌腱,在其肌腱外侧凹陷处即是丘墟穴,按压时有酸痛感。

灵墟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灵墟穴穴位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热带及肋间内肌;布有第3肋动,静脉;布有第3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3肋间神经。

承灵的准确位置图 承灵穴的作用

承灵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内应大脑,故本穴在沪指头部疾病,有清脑明目的作用。再者,承灵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交会穴,太阳为一身之表,阳维又联络各阳经,故本穴主治各型表证,有解表散邪的作用。

灵台的准确位置图片 灵台穴功能作用

功能:宣肺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咳嗽,气喘,脊痛项强,疔疮。

作用:灵台穴属督脉,可通调督脉经气;其穴近肺,肺主气外合皮毛,督脉又为阳脉之海,故本穴有宣肺理气,平喘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

丘墟的准确位置图片 丘墟穴穴位解剖

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灵道的准确位置图 灵道穴功效作用

灵道穴属心经,为心经井穴,五行属性属金,金应肺,肺主气,故本穴行气的作用甚强,可行气活血,宁心安神,治疗胸闷心痛,心悸怔忡;因心开窍于舌,暴喑,舌强不语,可用此穴行气通络以开窍。醒脑相通,如邪气阻于心络,则阴血清阳之气上达于脑,出现头昏目眩,也能用此穴治疗。另外,治疗肘臂挛痛是心经治疗作用。

青灵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青灵穴穴名解析

青,是指肝脏的颜色,此处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的横行;灵,灵巧的意思。“青灵”的意思是指此穴内的气血运行为风木的横向运行方式。因为此穴内的物质是极泉下传血液的气化之气,在本穴的运行过程中,因散热而缩合成水湿云气,并以云气的方式向下传输,表现出了风木的灵巧特征,故而得名。

灵台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灵台穴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弓间韧带-(硬膜外腔)。皮肤由第5,6,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

丘墟的准确位置图片 丘墟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本穴,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缓解外踝肿痛,目赤项痛,胸肋痛,预防中风偏瘫。

灵道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灵道的准确位置图

仰掌,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腕横纹上1.5寸处。

取穴:仰掌,在前臂掌侧,先找到神门穴,垂直往腕后横纹上1.5寸处取穴。

相关推荐

天鼎的准确位置 天鼎穴功效作用

功效:理气化痰,清咽利膈。 作用机制:天鼎穴属手阳明经,位居颈部,内应咽喉,具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消肿止痛,祛瘀散结的作用,并可降逆泻火,清燥存阴,可用于治疗颈部及咽喉诸疾。 主治疾病:1.咽喉肿痛,暴喑,气梗,梅核气;2.瘰疬,瘿气。

穴位敷贴治疗自汗的方法 自汗敷贴方三

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神阙穴(即为人体肚脐中),灵墟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敷贴方法:将五倍子、郁金各3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制成膏,分别贴于穴位上,盖上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见效。

胆结石按摩什么地方 丘墟穴

功效:丘墟穴是治疗胆结石的特效穴位,能够缓解和治疗胸肋满痛不适。可用急救处理和缓和胆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 位置位置外踝前侧下方的穴位,于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操作:以拇指之间用力指压,以局部酸胀为度。

针灸治痛风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2、曲池。 配穴:分2组。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2、合谷。 (二)治法 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1~1

髀关的准确位置 髀关穴功效作用

髀关穴具有舒经活络,强壮腰膝,解痉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腰痛膝冷,下肢麻木,下肢酸软,痿痹,腹痛,肌无力,腹股沟淋巴肿大疼痛等症;配伏兔治痿痹效果更明显。

足临泣的意思是什么

足临泣穴,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临泣。《圣济总录》名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穴。胆经输(木)穴,俞穴,属木,足少阳带脉穴之会。 “足临泣穴”。“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足临泣穴”。 “胆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在本穴的变化不光是化雨冷降,时亦有部分水湿云气向外传输,本穴为胆经水湿风气的

鸠尾的准确位置 鸠尾穴功效作用

功效:和中降逆,宽胸化痰,清心宁神。 作用机制:鸠尾穴属任脉,正当剑突下,位近膈肌,内应肝及胃上口,故可疏理肝胃及胸膈气机,宽胸理气,和中降逆,治疗胸中气滞的咳喘,胸闷,心痛,胃气上逆或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或膈气不利的呃逆;该穴位任脉络穴,膏之原穴,中医认为,膏为心尖之脂,故本穴络穴诸阴经而调和阴阳,清心化痰宁神,治疗邪热扰心,心神不宁的心烦,心悸,及痰浊蒙必心窍的癫狂,癫痫。 主治病症:1.咳喘胸闷,心胸痛,心烦,心悸,癫狂,痫证;2.犯胃,呕吐,呃逆,胃脘痛。

青灵的准确位置片 青灵的作用

青灵是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具有理气止痛,宽胸宁心之功,它的最大作用就是缓解和祛除各种疼痛,经常拍打按揉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头痛振寒,目黄,肋痛,肩臂疼痛,肩胛及前臂肌肉痉挛等疾患,对于目视不明,心绞痛,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等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承灵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在正营后1.5寸。 简易取穴:位于头部,先找到前发际百会穴,在其向前1横指处做水平线,再找到目窗穴做垂直线,两线相交处即是。

通里的准确位置 通里穴功效作用

类属:通里为心经络穴。 功效:清心安神,通舌利咽。 作用机制:穴属心经,为心经络穴,别走小肠经,可调理心气,行气活血,清心安神而治疗心痛,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等;心开窍于舌,心脉上挟咽,系目系,连大脑,本穴有开郁泻火,疏通心络,利咽喉,通舌窍的作用,可治暴喑,舌强不语,头痛,头晕,目眩,另外,可治疗循经病症如腕臂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