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阑尾炎的知识
妊娠期阑尾炎的知识
准妈妈这些知识点须知之孕期阑尾炎原因
随着孕期的增加,子宫的慢慢的增大,阑尾从原来的位置向上外移位,一直到女性怀孕8个月之后,盲肠与阑尾就会逐渐的为子宫所覆盖。增大的子宫就会压迫推移盲肠,阑尾,蠕动的减少会造成粪便积存于阑尾。以此同时,大网膜的位置也会随着发生改变,这样当长大的子宫将大网膜和小肠推离阑尾部位,少了“大网膜”包裹,阑尾也就容易发生感染。
准妈妈这些知识点须知之孕期阑尾炎症状
在怀孕期间,如果孕妇有出现右下或者右侧腹痛且持续不缓解,有时候难,并且还伴随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在加上按压右侧腹部有明显疼痛,腹肌也比较硬,那么就是有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有一部分孕妇在怀孕3-4个月的时候,由于子宫胀大而有小腹胀痛,可是按压腹部没有压痛,这是正常的,孕妈妈们没有必要担心。
无论孕妈妈处于在孕期的那个阶段,一旦确诊了急性阑尾炎的话,那么都是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将阑尾切除的。一般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因为随着怀孕的周数的增加,疼痛就会逐渐的上升,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如盆腔或者是子宫发生感染,使得孕妇出现高热,那么对于孕妇和胎宝宝来说是会造成更多的不利影响的。
所以,小编就此再强调希望孕妈妈们能及时的发现并且治疗阑尾。当然防范于未然也是很重要的。
孕妇妊娠合并阑尾炎饮食禁忌
妊娠合并阑尾炎是较常见的妊娠期外科疾病,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国外资料为0.1-2.9%,国内资料为0.1-2.95%。妊娠各期均可发生急性阑尾炎,但以妊娠前6个月内居多。妊娠并不诱发阑尾炎,增大的妊娠子宫能合阑尾位置发生改变,增大诊断难度,加之妊娠期阑尾炎容易发生穿孔及腹膜炎,其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患者平日多喝温开水,平常不吃葱、姜、蒜、辣椒、羊肉、花椒、茴香、等热性食物。可以吃香蕉、梨、猕猴桃、杨桃、黄瓜、鸭蛋、鸭肉、兔肉、红薯,等。
忌生、硬等难消化食物:生、硬等难消化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细嚼慢咽,减少进入盲肠的食物残渣。
不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规律,胃肠道充盈与排空会失去常度。而暴饮暴食,可突然加重胃肠负担,加大食物的机械性刺激。如此会导致肠道正常蠕动发生改变,功能出现紊乱。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应该做的检查
近年来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人群主要是孕妇,一旦孕妇出现患病的征兆,我们就应对此高度重视起来。了解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诊断标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预防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这种疾病。今天就由小编向大家详细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吧。
血白细胞计数 正常妊娠期白细胞在(6~16)109/L。分娩期可高达(20~30)109/L。因此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帮助不大。如白细胞持续18109/L或计数在正常范围但分类有核左移也有意义。
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呈多层管状结构,准确性与非孕期相同,且方便安全,但以妊娠前半期诊断效果较好,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盲肠移动使检查有一定困难。
腹腔镜检查对疑有阑尾炎的患者既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又可行治疗,国外文献报道对疑有阑尾炎的非孕妇腹腔镜检查是普遍的而且安全的,但对妊娠期阑尾炎,多数人认为腹腔镜对妊娠中期前患单纯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尚无穿孔或脓肿形成时是可行的,并可进行鉴别诊断,但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母婴造成危害,晚期妊娠因子宫过大,暴露困难,对母儿有一定危险性不宜使用。
CT及X线应用于妊娠期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须慎重选择。
通过小编的介绍,希望会对妈妈们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有所帮助。希望各位准爸爸们在妻子怀孕期间,能对妻子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安慰。最后小编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幸福的过完每一天。
妊娠阑尾炎怎么办 妊娠期阑尾手术的治疗效果
妊娠期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与妊娠时期早期及手术时阑尾炎发展程度的轻重有关。一般而言,妊娠早期阑尾切除术对子宫干扰不大;妊娠中期胚胎在子宫内已固定,不易流产,是手术切除阑尾的最好时机;妊娠晚期即使手术造成早产,婴儿大多也能存活。可以说,妊娠并发阑尾炎对胎儿存活的危险不是手术造成的,而是延误诊断或拖延手术引起的,特别是一旦阑尾穿孔,后果不堪设想。
阑尾炎症状
1、小儿慢性阑尾炎:小儿慢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
小儿慢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慢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慢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慢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慢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慢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慢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妊娠期慢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慢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阑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孕妇患急性阑尾炎要谨慎对待
孕妇发生急性腹痛除了产科情况外,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妊娠子宫逐月长大,阑尾的位置也随之改变,故孕期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与非孕期有所不同。这也是孕期阑尾炎诊断困难之所在。
孕期阑尾炎患者中,约1/3在孕前有慢性阑尾炎史。疾病发作时,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常较非孕妇为轻。疼痛往往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逐渐向右下腹部转移,位置的高、低视妊娠的月份而定。由于炎症常局限于后腹膜或被增大的子宫掩盖,临床上常缺乏典型的腹部体征。患者的体温可以正常,仅有1/4一1/2的患者体温超过38℃。 孕期,阑尾的炎症不容易被局限和包裹,常迅速扩散,容易发生穿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引起膈下脓肿,预后不良。约1/3的患者表现尿频、尿急、尿中有大量白细胞,偶有血尿,发生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将阑尾挤向输尿管,阑尾炎累及了泌尿系。严重的感染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或早产;伴发败血症时,可以引起胎死宫内。产后子宫迅速收缩复原,可使已经局限的阑尾脓肿受到牵拉而破裂,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极为重要。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高度可疑者应收住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行开腹探查术以避免上述的不良后果。手术前、后及术中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术中要注意麻醉的安全性,操作要轻柔,以防引起流产或早产。术后要注意保胎。
孕妇如何预防阑尾炎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3大特点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外科合并症,更由于妊娠使这一时期的急性阑尾炎有其不同于一般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小链接 妊娠期阑尾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阑尾的位置在妊娠初期与非妊娠期相似,在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中外1/3处,随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阑尾会逐渐向后上、向外移位。在妊娠3个月末阑尾位于髂嵴下2横指,妊娠5个月末在髂嵴水平,妊娠8个月末在髂嵴上2横指,妊娠足月可达胆囊区,产后10~12日恢复到非妊娠位置。因此可以说妊娠期阑尾的位置是月月不同。
1.症状不典型且与病变程度不符
妊娠并不会诱发急性阑尾炎,但由于妊娠期阑尾位置上移还有增大子宫的掩盖,急性阑尾炎右下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体征表现不典型,且都与病变程度不符,容易和卵巢肿瘤蒂扭转、输尿管结石、胆道结石或炎症、右侧急性肾盂肾炎相混淆。
妊娠早期,阑尾炎症诊断较易,以后的恢复情况较好。越近妊娠晚期,诊断越困难,误诊几率越大,延误治疗导致阑尾穿孔,致使孕妇死亡率增高。值得注意的是孕妇发生急性阑尾炎时症状常常与实际病变程度不符,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2.发展快,危害大
妊娠时盆腹腔充血,血液及淋巴循环旺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再加上大网膜被增大的子宫推移,因此炎症一旦发生则难以被包裹局限,容易发展成为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胎儿死亡。另一方面,炎症毒素也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3.用药有限制
急性阑尾炎因为是炎症,治疗上肯定要使用抗生素,而在妊娠这一特殊时期,很多药物由于对胎儿有影响而不能使用,因此在手术后大量或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比较合适的。对于继续妊娠者,用药时要时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如禁止使用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而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但对炎症敏感的广谱抗生素。此外,手术后孕妈妈还应用保胎药。
妊娠阑尾炎的症状 胎儿情况
由于妊娠期间急性阑尾炎时胎儿的死亡率与阑尾炎的进程呈正相关性,由于腹部严重的刺激,可发生子宫强制性收缩、子宫坚硬,胎心音变慢或者变弱或消失。若是妊娠期阑尾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治疗,很容易引起流产、早产等并发症,使病情复杂化。
阑尾炎是什么症状特征
1、小儿慢性阑尾炎
小儿慢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慢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慢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慢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慢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慢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慢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妊娠期慢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慢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妊娠阑尾炎什么症状 疼痛位置改变
由于阑尾不解剖位置随着子宫的逐渐增大而上移,腹痛部位及压痛点常常不在右下腹而随着阑尾位置的改变,相应地移动到了右上腹或者后腰部。因此妊娠期阑尾炎容易被认为是妊娠反应而被忽视。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该怎么办
阑尾炎在右下腹,但怀孕后,由于子宫增大,会把阑尾往上顶,所以孕期阑尾炎的疼痛位置会发生变化,这也是阑尾炎容易被误诊为胃肠炎的原因。孕期,子宫不断增大,也会有疼痛感,阑尾炎早期,容易被误诊为正常的子宫痛。
怀孕中出现阑尾炎最好切除,很多孕妇一听说手术就害怕,其实现在手术都很安全,风险并不大。相反,如果孕期阑尾再次出现炎症,处理起来会更麻烦。
怀孕后得阑尾炎怎么办?孕期阑尾炎原因
孕期阑尾炎的三个特点:一、孕妇容易得阑尾炎;二、孕期阑尾炎症状与普通人不同,容易误诊;三、孕期阑尾炎,发展迅速,后果较严重。
孕期比非孕期更容易得阑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阑尾和子宫是邻居,怀孕后,随着子宫的增大,会挤压阑尾;二是孕期女性免疫力下降,免疫屏障减弱后,也容易出现阑尾炎。
怀孕后得阑尾炎怎么办?妊娠早期
怀孕1-12周合并急性阑尾炎,不论其临床表现轻重,均应手术治疗。此时对子宫干扰不大,不会影响继续妊娠。若待妊娠中晚期复发时再行手术,既增加手术难度,对母子也有危险。
怀孕后得阑尾炎怎么办?妊娠中期
怀孕13-24周合并急性阑尾炎,其临床表现轻且拒绝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静脉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若病情进展不能控制,应手术治疗。此时胚胎已固着,手术对子宫干扰不大,不易流产,可继续妊娠。一般认为,妊娠4-6个月是手术切除阑尾较佳时机。
怀孕后得阑尾炎怎么办?妊娠晚期
怀孕28-36周合并急性阑尾炎,应手术治疗,即使因手术刺激引起早产,绝大多数婴儿能存活。手术对孕妇影响亦不大。
孕妇患上阑尾炎,后果比正常人更严重。因为孕期盆腔器官充血,阑尾也会充血,一旦有炎症,发展速度会很快,更容易出现阑尾坏死、穿孔,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威胁孕妇及胎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