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水牛角粉的注意事项 凉血止血

水牛角粉的注意事项 凉血止血

水牛角粉有凉血止血的功效,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在《陆川本草》中记载其:“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常配生石膏、知母、玄参等,有凉血清热的功效,对于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发斑等症也有良好的作用。

中医怎样治疗尿血

1、风邪犯肺

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

方药:八正散加味。方中扁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3、火毒迫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黄芩清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泻火解毒之剂。热毒炽盛,衄血量多可加水牛角、生地黄、粉丹皮、赤芍药、紫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鼻出血老中医们的好办法

羚羊止衄汤

组成:羚羊角粉,生石决明,珍珠母,钩藤,白蒺藜

主治:肝阳上亢之鼻衄。

加减:兼有热症者,加夏枯草、野菊花、黄芩;在病人大出血时,酌加旱莲草、槐米、茜草、山茶花、甜杏仁

用法:水煎服。

止衄汤

组成:野荠菜30克,白茅根20克,水牛角20克(先煎),生地黄15克,藕节12克

主治:肺胃蕴热,逼血妄行之鼻衄。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味建瓴汤

组成:生地黄30克,白芍30克,怀牛膝15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淮山药30克,柏子仁30克,白茅根30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

功效:平肝潜阳,凉血止血。

主治:虽以肝阳偏亢之鼻衄为优,但几乎可爱和于血液病以外的各种顽固性鼻衄。

用法:水煎服。

清泻肺胃止衄汤

组成:石膏70克(先煎),肥知母,连翘,当归,黄芩炭,丹皮炭,侧柏叶,仙鹤草,藕节炭各10克,甘草3克,生大黄5克(后下),芦根30克

功效:清泻肺胃,凉血止血。

主治:肺胃蕴热,上灼窍络而为鼻衄。

用法:水煎服。

注意:宜戒烟酒,忌辛辣食物。

止衄归脾汤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熟地,当归,山药,陈棕炭,血余炭,甘草,大枣

功效:健脾益气摄血。

主治:脾虚鼻衄。

用法:水煎服。

藕节地黄汤

组成:藕节,生地黄,麦冬,玄参,甘草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热伤阳络衄血证:鼻衄或齿衄,或合并肌衄,苔微黄或黄燥,脉细数。

加减:属温热病久,阴亏热邪盛者,可加白芍、丹皮、炒黄芩、黑栀子;久病阴亏,孤阳独炽者,加龙骨、牡蛎、大小蓟。

用法:水煎服。

自拟清上温下汤

组成:桑白皮20克,地骨皮20克,旱莲草20克,女贞子20克,仙鹤草20克,炒栀子15克,知母15克,黄柏15克,黄精15克,怀牛膝12克,元参12克,炮姜10克

功效:清上温下,导火归元。

主治:长期鼻衄不愈。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益气养血汤

组成:大红参6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12克,当归9克,生地炭12克,荆芥炭9克,茯神9克,远志肉6克,阿胶(另烊)9克,龙眼肉9克,广木香6克,黑姜6克,大枣3克,甘草3克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鼻衄。

清热止衄汤

组成:银柴胡5克,炙鳖甲(先煎)24克,阿胶珠9克,青9克,白芍9克,大生地15克,侧柏炭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仙鹤草12克,白茅根30克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肺胃虚热之鼻衄。

用法:水煎服,日1剂。

衄血验方

组成:乌贼骨10克,茜草10克,白芍10克,大青叶10克,金银花10克,麦门冬10克,牡丹皮10克,虎杖30克,生地30克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解毒化斑。

主治:各种出血,证属血热妄行者。

用法: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上、下2次分服。

过敏性紫癜用什么药

1、抗过敏药物:息斯敏、扑尔敏、葡萄糖酸钙。

2、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安络血、芦丁、维生素C。

3、血小板聚集抑制药:潘生丁

4、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1)宁血糖浆,用于气不摄血证。

方药一:

犀角地黄汤加味。常用水牛角清心凉血;生地凉血养阴;丹皮、赤芍活血散瘀;紫草、玄参凉血止血;黄芩、生甘草清热解毒。

伴有齿衄、鼻衄者加炒栀子、白茅根凉血解毒;尿血加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大便出血加地榆炭、槐花收敛止血;腹中作痛重用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若出血过多,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者,为气阳欲脱,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回阳固脱;若气阴两衰者,则用生脉散以救阴生津,益气复脉。

方药二:

大补阴丸加减,常用熟地、龟版滋阴潜阳以制虚火;黄柏、知母清泻相火;猪脊髓、蜂蜜填精润燥。

口周皮炎用什么药

口周皮炎偏方1.赤豆粥: 赤豆30-50克, 水煮至半熟, 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 以淡食为宜, 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有健脾益胃, 清热, 解毒, 利水, 消肿, 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 下肢湿气, 小便不利, 大便稀薄, 身体肥胖, 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口周皮炎偏方2.绿豆粥:100克煮至豆皮开裂时, 加入粳米50克, 同煮粥, 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毒, 止渴除烦, 利水清肿作用, 适用于暑热烦渴, 疮毒疖肿, 高热口渴, 小便不利, 食物中毒, 以及预防中暑.本品可作为夏季清凉饮料.注意: 肾亏体弱消瘦或夜多小便, 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食用。

口周皮炎偏方3.冬瓜苡仁汤: 冬瓜 (不去皮) 500-600克, 苡仁50-100克, 共煮汤.可加糖或食盐调味, 代茶饮用, 有清热, 解暑, 利尿, 除湿作用.适用于疮疖痱毒, 湿疹脚气, 小便黄赤短少。

口周皮炎偏方4.白头翁薏苡粥: 原料:白头翁20克, 苡仁25克, 梗米50克.做法:白头翁煎水去渣, 将汁与苡仁、梗米同煮为粥.功能:清热、解毒、排脓。

口周皮炎偏方5.石膏牛角饼: 原料:石膏60克, 水牛角粉60克, 知母10克, 丹皮15克, 大青叶15克, 面粉200克, 冰糖适量.做法:将石膏、水牛角粉、知母、丹皮、大青叶水煎30分钟, 去渣留汁, 加冰糖适量, 稍煎待溶即可.凉后以汁合面, 常法烙饼, 分2-3次服.功能:清热解毒, 凉血化斑。

血友病的治疗

一、避免外伤和手术,如发生关节出血,应固定患肢。忌服阿斯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

二、替代治疗:①血友病甲:输冷沉淀物、新鲜冰冻血浆或因子VIII浓缩物。剂量:轻度关节积血、深部血肿者:因子VIII活性应提高到15%~30%,需输注 10~15U/kg(因子VIII 1个单位相当于正常血浆1ml所含的浓度);严重关节积血和深部血肿:因子VIII活性应提高到40%~50%,需输注15~25U/kg;需作大手术者:因子VIII活性应提高到60%~70%以上,需输注30~50U/kg。计算公式:需输注因子VIII剂量(U)=预期达到浓度(U/ml)& amp;prime;40ml/kg′病人体重(kg)。

如:要使60kg重的重型血友病甲患者血浆因子VIII活性提高到50%,需输注因子VIII剂量=0.5U/ml′40ml/kg′60kg=1200(U)。因子VIII在循环中的半衰期约10~12h,应输注2~3次/d。

②血友病乙:治疗原则同血友病甲。输新鲜冰冻血浆、因子IX浓缩物。剂量:开始剂量40~60U/kg,维持量20U/kg,1次/d(因子IX半衰期较长:20~24/h)。

三、手术治疗:关节严重畸形,影响正常活动者,在严格替代治疗情况下,可行矫形手术。

四、局部出血:压迫止血为主。

1.中医治疗:

1)热郁血分,迫血妄行型:治法: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法。方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细生地、赤芍。丹皮、银花、连翘、生侧柏、水牛角(或用广角),犀角地黄汤为治疗热入血分的代表方。方中水牛角(或广角)咸寒,清营凉血,清心解毒;生地甘苦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赤芍,丹皮即可增强清热凉血之力,又可防止瘀血停滞,四药相配,使热清血宁,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加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侧柏凉血止血。

2)阴虚内热,迫血妄行型:治法: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法。方药用茜根散加减。药用:茜草根、生地黄、阿胶、侧柏叶、白芍、黄芪、当归、女贞子、旱莲草。茜草止血而又活血,止血而不留瘀,故可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生地黄、阿胶、白芍、侧柏叶滋阴养血,凉血止血。阴虚血热之出血,多为长期慢性出血证,血出则气伤故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益气生血。女贞子、旱莲草为二至丸,滋阴凉血止血。

3)气虚不摄,血不循经型:治法:治宜益气健脾摄血法。方药用归脾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阿胶、龙眼肉、木香、远志、艾叶、炙甘草、炒枣仁。本方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的常用方剂。本方重在益气生血,故以黄芪、党参为君,补中益气,化生气血。酸枣仁、龙眼肉、当归、阿胶补血和营,养心安神,为臣药。白术、木香健脾理气,以防滋腻滞气。茯神、远志交通心肾,安神定志。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艾叶温经止血。

4) 瘀血阻络,血不循经型:治法:治宜活血通络,佐以止血。方药用四物汤加减。药用当归、生熟地、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茜草、仙鹤草、大小蓟、参三七等。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生地滋阴清热凉血,熟地甘温,大补肝肾,养血滋阴:赤芍散瘀活血;川芎辛温,为血中气药,活血行血,开郁止痛,使熟地补而不滞;加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络;茜草、参三七活血止血;仙鹤草、大小蓟凉血止血。全方共奏养血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

犀牛角有什么功效 凉血止血

犀牛角有凉血止血的功效,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配生石膏、知母、玄参等,有凉血清热的功效,对于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发斑等症,也有良好的作用。

尿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正常的尿液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未经离心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可有红细胞0~2个,如果超过此数,即为血尿。

临床所见血尿,无不以虚实分类,凡因风邪犯肺、膀胱热结、火毒迫血、心肝火旺均为实证;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所致尿血乃属虚证;而瘀阻气滞一证,因于堕坠外伤者属实,病久瘀阻为虚实夹杂。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风邪犯肺

主证:小便出血始于恶风发热、眼睑浮肿之后,伴咽喉疼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治则:疏风宣肺,清热止血。

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

主证:小便带血,血色鲜红,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瘦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味。方中扁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3、火毒迫血

主证:初起多见恶寒发热,继则高热头痛,骨节酸痛,烦燥口渴喜饮,神疲乏力,尿血,血色鲜红,可伴有衄血、便血,肌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则: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黄芩清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泻火解毒之剂。热毒炽盛,衄血量多可加水牛角、生地黄、粉丹皮、赤芍药、紫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口干喜饮可配玄参,麦冬、石斛养阴生津。气阴两亏神疲乏力者可加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以益气养阴。若病久瘀血内阻,尿血挟有血条,小便淋沥不爽者,可加猪苓、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琥珀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加象贝母,山海螺,夏枯草、紫丹参、血竭以清热散结。

水牛角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善清血热 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热盛火炽的高热,神昏,可代替犀角使用。

2.凉血止血 能凉血以清血热,用于血热妄行的发斑、衄血。

水牛角去雀斑药方

材料: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川芎、红花、黄芩各15克,生甘草6克。

方法: 将各药研成细末,蒸熟,作成小丸,每晚服10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祛风清热,凉血散血,对治疗雀斑有效。

犀牛角粉能治尿毒症

犀牛角,性味酸咸,寒。为清热药,清热凉血药。功能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犀牛角药粉主治头痛、牙痛、退热、感冒、月经痛,相当于中国的头痛粉。

犀牛角粉只有解热止痛的效果,并不能治好尿毒症。作为中药,犀角是著名的寒性药物,具有清心安神、凉血止血、泻火解毒等功效。由于盗猎犀角和狩猎的缘故,犀牛数量急剧下降,犀牛成为国际上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

治疗尿毒症的一些方法:

1.饮食治疗

低蛋白饮食,避免含氮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蓄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低磷饮食,可使残存肾单位内钙的沉积减轻。供给足够热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减轻氮质血症。

2.治疗高血压

有效控制高血压,可延缓病情的恶化速度,同样有助于治疗尿毒症,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3.治疗尿毒症还可以应用钙离子拈抗剂,或者口服氧化淀粉,使血尿素氮下降达到治疗尿毒症的效果。

4.口服钙剂和维生素也是有利于治疗尿毒症的,也可以增加铁剂和叶酸的摄入有利改善肾性贫血,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利于治疗尿毒症。

温馨提醒:犀牛角粉只有解热止痛的效果,并不能治好尿毒症。尿毒症病人运用各种偏方治疗时,要看药物成分是否有副作用,同时偏方药物能否真正的修复受损肾脏细胞恢复肾脏的功能。尿毒症病人用药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相关推荐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最好 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中药方剂

肝经郁火证: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当归等;发于头面者,加牛蒡子,板蓝根,野菊花;有血疱者,加水牛角,紫草,牡丹皮;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 脾虚湿蕴证:苍术,厚朴,陈皮,泽泻,猪苓,赤茯苓,白术,栀子,甘草等;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气滞血瘀证:陈皮,柴胡,川芎,止咳,香附,灸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心烦睡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栀子,酸枣仁;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蜈蚣等。

荠菜怎么吃 凉血止血

性凉的荠菜有凉血的作用,对于血液燥热出现的一些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荠菜中含有的荠菜酸,是一种具有止血、促进凝血的有机酸,对于外伤出血,可以缩短凝血时间,促进伤口的好转。

得了附件炎应该怎么办

如果有脓肿形成,经药物治疗2~3天无明显好转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1)热毒炽盛型: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方用银翘红酱解毒汤(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加减. 处方:银花30克 连翘30克 红藤20克 败酱草20克 苡仁12克 赤芍12克 桃仁12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元胡10克 川楝子10克 白带量多,臭秽者,加黄柏10克,茵陈10克,车前子10克以清热利湿;若大便秘结者,加枳实10克,大黄6克泻热通便.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或未及时治疗,患者出现高热

川崎病的治疗方法 石膏生地方

方药:生石膏、生地、水牛角、银花、连翘各20g,玄参30g、川连、黄柏各6g、赤芍10g、牡丹皮10g、紫草10g 用法:将水牛角先煎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材煎煮,每日一剂。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川崎病患者。

紫癜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临证须注意证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治疗时宜分清主次,统筹兼顾。 分证论治 1.风热伤络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散邪。方药:连翘败毒散加减。常用药:薄荷、防风、牛蒡子、连翘、山栀、黄芩、升麻、玄参、桔梗、当归、赤芍、红花。 2.血热妄行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

刮痧板材质分类以及功效

一、牛角刮痧板 牛角刮痧板是民间传统最好的刮痧器具,所用的材质有水牛角、黄牛角、牦牛角、绵羊角等,各具作用。其中以水牛角刮痧板使用最为广泛。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 二、玉石刮痧板 玉石刮痧板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据《本草纲目》介绍,玉具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浊之病气。玉石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有滋阴清热、养神宁志、健身祛病

凉血止血墨旱莲

墨旱莲,又名旱莲草,因为搓揉它的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称为“墨旱莲”,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鳢肠(金陵草)的带花全草,我国各省均有出产,初秋割取全草,鲜用或晒干切段用。以色绿、无杂质者为佳。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酸、寒、入肾、肝经,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目昏眩、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及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症等。《本草纲目》言其“乌鬓发,益肾阴”。《新修本草》言其“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汁涂发眉,生速而繁”。《本草从新》言其“甘酸而寒,汁墨补肾,黑发乌须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水牛角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用法用量:镑片或粗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冲服,每次1.5g-3g,每日2次。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刮痧板什么材质的好

刮痧板什么材质的好 一般而言,凡是边缘钝而圆滑者均可,梳子、瓷汤匙、刮痧板(材质也须讲究)。但要注意厚薄与大小,太厚刮不出痧,太薄容易伤及皮肤;其大小一般以小于成人手掌,容易抓握、使力为原则。除了刮痧板之外,还要有药水或润滑油,才不会伤到肌肤;润滑物可选专用药水,或绿油精、万金油、婴儿油,或含红花、川芎、当归等配方的刮痧膏,或直接用红花油、麻油,甚至水也可以。 护肤美容:玉石刮痧板 中医专家表示,若是面色不好的人,想通过刮痧起到护肤、润肤等美容作用,建议用玉石刮痧板。在刮痧美容养生时,尽量使用具有美容功效

凉血活血汤治疗血热型牛皮癣获显效

周女士今年45岁,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1月前无诱因情况下全身起皮损,搔抓后有白色鳞屑脱落,自行购买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外涂,症状未获缓解。渐感皮损加重,同时伴随瘙痒症状,遂来中医院求诊。患者自诉全身瘙痒,咽部不适,饮食尚可,二便正常。查体: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红色丘疹,绿豆大小,被覆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舌红苔白,脉数。 西医诊断:牛皮癣;中医诊断:白疙(血热型)。治疗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为主。予活血凉血汤治疗,处方由板蓝根、大青叶、土茯苓、薏苡仁、山豆根、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