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障碍是如何产生的
语言障碍是如何产生的
1、听力障碍
听觉是语言感受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当小儿听力受损害后,不管是传导性的,还是感觉神经性的,都不能正确地察觉声音传导,产生程度不等的语言发育迟缓,其迟缓严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吸力损害的程度、发生的年龄、矫治听力的年龄、矫治的合适性等,传导性听力障碍伴有反复和长期的中耳炎,这对早期语言发育可产生不良的影响。
虽然传导性听力障碍一般不超过30dB,最大可在50dB左右,但明显影响小儿言语的辨认。长期中耳有渗出的儿童早期可引起语言表达延迟,在学龄前出现语言问题。此外,好有研究听知觉和听觉辨认对语言的影响,表明中枢性的听觉信息处理问题使小儿对听觉刺激的辨认、分析和储存出现困难,特别在有相似音时更觉困难。
2、智能发育障碍
语言发育障碍的最常见原因是智能发育迟缓。虽然语言发育进程是按照正常儿童的顺序,但其速度比正常儿童的慢,当环境对儿童语言的要求增加时,语言的总是就更为明显了,某些染色体和遗传性疾病伴有语言障碍,例如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的儿童有程度不等的语言障碍;脆性X综合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为韵律和语言内容是有特别的形式。
3、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交流障碍,并伴有交往困难和刻板的重复性动作。孤儿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可表现为完全不理解,没有语言或言语过于刻板、学究式的,并有夸张式的韵律。语言应用也出现问题,出现回声样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几乎没有眼神交往,面部表情和姿势也很有限。
4、神经系统障碍
脑瘫病儿顺神经运动通路的阻断而影响说话,常出现构音障碍,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比表达好得多。儿童左侧大脑的病变对语言、阅读、书写的影响较右侧大脑病变影响更大,临床上一些左脑病变的儿童往往保存了原有的语言的语言能力,因为右脑代替了左脑的功能,这说明右脑具有可塑性的功能。
大脑的损伤或肿瘤使儿童产生获得性失语症,即在儿童发展了说话成句的语言能力后,因为大脑的病灶致辞语言损害。临床上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例如,儿童听觉理解障碍但言语流利的,称不感觉性失语症;对目标不能命名的称为命名性失语症;难以找到适当的词语表达称为传导性失语症;言语不流利且费力的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孤独症有什么表现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
宝宝语言障碍的表现
宝宝语言障碍的表现
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发育是非常快的,甚至是每天一个样。因此作为广大的父母来说的话,在小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培养,不仅仅是在身体方面需要注重孩子的营养补充,并且一定要训练小孩子的语言天赋。因为在1到3岁的时候小孩子的语言天赋是非常强的,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进行一定的引导,如果大家引导的不好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小孩子出现语言障碍。当然当自己的小孩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的时候,究竟有哪一些比较具体的表现呢?
1、发展性语言障碍
儿童可因智能发展迟缓、社交发展障碍(如自闭症)、弱视、听觉障碍、学习困难、专注力弱或在学习语言阶段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等而导致发展性语言障碍。发展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大多理解能力不足,主要特征包括答非所问或不明白别人的指令等,表达能力也是他们较弱的一环,特征包括词不达意、说话简短、未能使用完整的句子等。
2、发音障碍
发音障碍的成因包括有口腔肌肉能力较弱或控制不协调、口腔器官结构异常(如:唇、裂颚等) 、语音掌握迟缓、听觉障碍、或受不正确的语音模范影响等。有发音障碍的人未能准确发音,例如把“鸡”说成“底”、“豆”说成“狗”、“鞋”说成“捱”、“先生”说成“癫单”、“车”说成“嗲”、“台”说成“袋”等。
3、社交障碍
自闭症、阿斯伯格症或社交方面有障碍的儿童会因缺乏与人沟通的动机而不能融入社群,他们入读学校后会因其不合群的性格而离群。他们常常会有避开其他人的眼神、不能与人对答、不能与人共同谈论一件事、过分自我中心、不能与别人分享等行为。
4、听觉障碍
先天或后天的因素等都会导致听力受损,造成听觉障碍。视乎听力受损的程度,患有听觉障碍的人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说话能力。严重者未能接收别人的语言,导致自身语言、发音或声线多方面受影响。
宝宝的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音准差
音准差是指不能准确发出某个单音节的读音。3~4岁的宝宝,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发音能力迅速地加强,4岁以上的宝宝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这时由于自身发音系统的异常或方言的影响,就会出现音准差的问题。
帮助宝宝发音准确,家长应该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尽量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言规范。对于宝宝语音中的错误和缺点,不要加以讪笑,不要故意重复他的错误和缺点,而要加以正确的示范。除了直接发音给他听之外,还可以解释我们是怎么做才发出这些音的原理让他明白。发音的时候故意夸张一点,可以使他注意你发音时的脸部动作。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不会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语言表情技巧是指恰当地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之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宝宝由于理解力差,就会难掌握语气、语调的变化。
家长应该多给宝宝以语言交际的机会,如谈话、歌谣、朗读、讲故事、演讲、戏剧表演等,使其在反复的练习中得到提高。在平时与宝宝的交流中,我们要加强对他们语言修辞、思维及反应等能力的锻炼,在宝宝已有的词汇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丰富宝宝的语言。每次活动后要有一个概括性总结,把正确的最佳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印入宝宝的脑海中。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4~6岁的宝宝语言发育迟缓应就医或到正规的专业机构进行语言训练
发音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吐字不清,在宝宝中比较常见。例如,一个两岁的宝宝把“姥姥”说成“脑脑”。但是如果一个4岁多的宝宝,甚至一个已经上学的宝宝仍说不清“了、哥、鸡、七、西”等音,那就是问题了。老百姓一般称之为大舌头,医学上则称之为构音障碍。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或到正规的专业机构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障碍当心是中风后遗症
有些人患过中风,而且病情已经及时进行治疗了。但是你知道吗?这也要当心中风后遗症的出现。
中风后遗症是什么?专家介绍如下:
言语功能障碍:医学中叫失语症,就是说不出话。右侧偏瘫的病人容易失语,左侧偏瘫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大脑中,普通人的语言中枢在左侧,右侧偏瘫的患者是因为左侧大脑发生了病变,就会影响语言中枢,导致失语。
日常活动能力障碍:不能自己洗漱、穿衣、进食等,生活不能自理,是中风后遗症之一。
吞咽障碍:进食、喝水时容易呛咳,严重的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甚至会引起呼吸骤停。对于吞咽障碍患者,我们会先给他插入个鼻饲管,并帮助他进行吞咽训练,训练好了,管子才可以拔掉。
语言障碍症有哪些症状
1.学语迟缓 小儿言语发育的年龄可有个体差异,一般将2岁时仍不会任何言语者,列入学语迟缓。听力障碍为常见原因,或与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外伤等原因有关。病情轻者,表现为表达能力低于同龄儿童,或表现为所用词汇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病情严重时,病儿不会讲话。
2. 发声困难 多因中枢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或周围性肌肉病变,如脊髓空洞症、重症肌无力人时,使舌、软腭等言语器官的肌肉发生痉挛、瘫痪或共济失调而致病。表现为讲话缓慢.费力、含糊不清,但无语句结构方面的缺陷。
3 言语困难 常发生于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后遗症等病症时,以言语表达能力缺陷或接受能力障碍为其临床特点。前者表现为不能用单词或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愿,后者常表现为不理解别人的言语。病人常伴有定向能力丧失、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4.失语症是一种由大脑病变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脑脓肿、脑血栓、脑肿瘤等病变时,如侵犯大脑颞叶言语中枢.可引起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症时有表达障碍,不能说出想说的话,以手势表达意愿,但无发声困难。
感觉性失语症是理解障碍,不能记起有关的单字和词汇,但说话能力正常。
5.构语困难 由于腭裂、舌体肥大、舌系带过短、咬合不佳等原因,致语音不清,吐字不准。神经系统疾病、听力降碍、不良发声习惯等也可致病。病情轻者,仅某些字读不准,如舌齿音、卷舌音发声障碍,一船不影响言语可懂度。病情严重者.较多字音含糊不清,所讲的话,不易听懂。
6.口吃 是言语节律异常,多发生于儿童言语发育时期。病因不明,可能与大脑对言语器官的支配不协调、不正确的模仿、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首字难发、语句中断或语调重复,致说话不流畅。病情较重者,说话时伴有皱眉、面肌抽搐、摆动手臂等现象、讲话时情绪常较紧张。
这些种类有的非常严重,但是大多数还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治愈的,所以希望语言障碍症患者和患者的家属不要放弃治疗,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面对前路上的困扰,不要自暴自弃,总有一天会成功。
语言障碍是怎么回事
发育延迟(15%)
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并不是由于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称之为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 aphasis),沈晓明主编《临床儿科学》报道,7%~10%的儿童在语言的发育上低于正常标准,有3%~6%的儿童存在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
脑或周围神经病变(40%)
此处讨论的言语障碍,主要指局限性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包括构音困难和失语,脑部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导致的言语障碍[构音困难和(或)失语症]症状,发病率相当高,据1982年6个城市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脑血管病的国内年发病率为182/10万人口,就诊患病率为620/10万人口,近年来的资料显示,脑血管病已经是成人患病死亡原因的首位。以及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干后组脑神经病变以及某些肌病,也可导致构音困难。
半球出血(20%)
在脑出血部位统计中,可累及语言区的半球出血(内囊和基底核)占到80%。
动脉血栓(20%)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部位统计中,可累及语言区的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也占到60%~80%。常见的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现 产生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也是痴呆症早期容易出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说话经常语无伦次,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说话过于啰嗦。
交流障碍症的表现有什么
1、社会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自幼与外界交往甚少,兴趣范围狭窄,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孩子对亲人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当父母离开时不表现出依恋,回家时也不表现愉快;当身体不舒服时也不会去寻求父母的安慰。
2、“鹦鹉语言”。从小完全沉默,语言交流障碍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婴儿时期不会呀呀学语,以后会说话时常需父母逗引才说,不主动与他人说话,语言障碍可以表现在2岁和3岁时仍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并说出难懂的话。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3、平时喜欢独处,总是独自玩耍,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可以单独玩上几小时。
语言障碍的偏方
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指在发育早期就有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这种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这些情况并非因神经或言语机制的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周围环境因素所致。
偏方一
[原料]茯苓30~50 g,面粉60—1000 g,芝麻油6—10 mL.绍酒0-10 mL,食盐10~20 g,酱油50~100 ml,大葱15~25 g,骨头汤150—250ml,姜末、食盐、胡椒粉、酱油、酵母粉各适量。
[制法]将茯苓去皮,用清水浸透,蒸软,切片,每次加水约250 ml,,加热煎煮,每次煮约1小时,提3次汁液,将所取的3次药汁合并滤净;大葱切成末;面粉倒在案板上,加酵母粉,用温热茯苓汁和成酵面团,亦可将茯苓研成细末,直接加入面粉中;猪肉剁成茸,倒人盆内,加酱油拌匀,加人姜末、食盐、芝麻油、绍酒、葱花、胡椒粉、骨头汤,搅拌成馅。待面团发好后,加碱水适量,揉匀碱液,试好酸碱度,然后搓成3~4 cm,粗的条,再切成20个剂子,压成圆面皮,加馅,逐个包成生坯,摆人笼内,置沸水锅上,用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待温服食。
偏方二
[原料]羊肉600~100 g,枸杞子j-10 g,核桃仁 8—15 g,生姜2~3片,葱花、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全部用料放人炖锅内,加水淹没,用文火炖煮2-3小时即可,待温食用。
偏方三
[原料]豆蔻2~3 g.面粉600~1000 g,酵母粉30—50 g。
[制法]将豆蔻筛去灰屑,择尽杂质,研成细粉末;面粉倒人盆中,加水和酵母粉,揉成面团,静置发酵(夏季2~3小时,冬季4~6小时),适时加入碱水适量,撒人豆蔻粉末,揉至碱液、药粉均匀后,试好酸碱度,再把面团揉成直径约4 cm粗的长条,按量切块,每块生坯约60 g。将生坯放人笼内摆好.间隔距离合适,盖上盖子,沸水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待温服食。
语言发育开始于新生儿期,4~6岁最为迅速。婴儿2个月时饥饿、不适、疼痛的哭,具有语言的意义。语言障碍指听觉、智能、人际沟通均正常,而语言的理解、表达及应用的能力偏离正常的语言障碍。语言理解能力的缺陷表现为对字、字与字的关系、不同结构的句子、否定句及复合句的理解能力差。表达语言的缺陷表现为语法及用字不当,因而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缺陷的宝贝不能正常的与别人说话。对比人说的话也听不懂。下列现象提示语言障碍的可能,应引起家长的重视。